具有高输出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6894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具有高输出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输出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自然界是先进科学与技术的灵感源泉[1—5]。尽管仿生材料已被广泛研究,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但是通过模仿生物结构,设计结构更复杂、功能可调控的电子器件却很罕见。电鳗是动物界最大生物电流生产者,能够产生高放电电压来击晕猎物和避开捕食者。为了在细胞和基因水平上理解发电细胞的电流产生过程,科学家们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6—1()]。尽管电鳗身上的单个发电细胞只产生一个大约为0.15 V的电压,但是成千上万个发电细胞规律地串联排列即可产生高达600 V的电压。数十年来,这种独特的现象激发了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去开发类似功能材料[6,7—1()]。然而自然界的这种奇妙的设计从来没有被借鉴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电子设备。此外,设计复杂可控的电子设备时,有效的、可精确控制的连接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微电子学发展的一个挑战[11—14]。以超级电容器为例,水系电解液与有机电解液相比更加安全,因此更适合应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但是受限于水的热力学分解电位(1.23 V),其最大的工作电压很难满足绝大多数电子设备的电压要求;而传统工业采用的外接导线连接的方法有许多缺点,例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安全性差,集成度较低等,这些缺点在连接大量器件时尤为明显。因此,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实现多个超级电容器的有效串联,并保持其整体性和集成性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柔软性和可拉伸性好的具有高输出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通过共用电极的设计,在单根纤维实现超级电容器的有效串联,可获得高达1000V的输出电压。此外,该纤维状超级电容器还具有高度稳定性,在50%应变下拉伸100000次,容量维持在初始值的95.6%;在0.8 cm曲率半径下弯曲100 000次,容量可以保持在初始值的96.6%;在2 A/g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100 000次,容量仍可保持为初始值的83.6%。该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柔性、可拉伸性、集成性,不需要使用外接导线即可实现高输出电压,在可穿戴设备和微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5]本发明提供上述具有高输出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具有间隔电极结构的可拉伸纤维电极的制备:在旋转平移台上,将导电材料(例如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颗粒、导电高分子及上述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均匀的涂覆或卷裹于一根直径为5-4000 Mi纤维(包括可拉伸和不可拉伸纤维)表面。导电材料层厚度可控制在0.1-103μπι之间。每隔0.6-10.2 cm,以宽度为0.05-0.3 cm间距去除纤维上的导电材料,于是在一根纤维上形成若干节(如2-1001节)间距为0.05-0.3 cm的间隔电极单元;
(2)具有共用电极结构的高电压超级电容器的构建:留取每节导电电极单元的中间部分作为共用电极,其余部分均匀涂抹凝胶电解液。于是相邻两共用电极间形成一个超级电容器单元(如附图1每个虚线方框所示),超级电容器单元之间以串联方式连接。通过改变单元数目可得到不同输出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
[0006]本发明所制备的具有高输出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避免了常规金属导线的使用就可实现有效的串联,从而实现高输出电压,而且具有柔性、可拉伸性、可穿戴性和高稳定性,可通过引入赝电容材料进一步提高比容,还可与太阳能电池集成实现高输出电压、高性能的自供电体系,在可穿戴设备和微电子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具有高电压的可拉伸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中a,碳纳米管缠绕的纤维状电极的制备方法示意图;b,具备共用电极结构的超级电容器的组装方法示意图;c,串联尚电压超级电容器结构不意图。
[0008]图2为a,具有不同节数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充电曲线图;b,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可达最高电压与超级电容器单元数目关系图。
[0009]图3为具有高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曲率半径0.8cm弯曲(a)、50%应变下拉伸(b)不同次数和充放电不同次数的容量变化情况。
[0010]图4为具有高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编织成织物并用于储能应用的光学照片。其中a-c为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编织成织物并与T恤衫集成;d-f为具有高电压超级电容器编织成织物用于驱动电子表;g,h为多根具有高电压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用于驱动57盏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1)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可纺的多壁碳纳米管阵列,催化剂使用Fe(1.2 nm)/AI2O3 (3 nm),乙稀为碳源,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载气;
(2)在旋转平移台上,将宽度为1.0cm取向多壁碳纳米管薄膜,以60°的螺旋角连续地将碳纳米管薄膜缠绕到可拉伸纤维状基底上,重复2次,得到碳纳米管薄膜厚度为0.32 μπι的可拉伸导电纤维。将制得的纤维在由0.75 M/L硫酸和0.10 M/L苯胺构成的水系电解液中预浸20分钟,在0.75 V电位下以Ag/AgCl为参比电极进行电化学聚合,控制聚苯胺质量分数为50%,用去离子水中冲洗,得到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电极;
(3)以单个间隔电极长度2.2cm,间隔0.2 cm去除可拉伸导电纤维上的导电材料,在一根纤维上得到11节间距为0.2 cm、间隔电极长度为2.2 cm的可拉伸纤维状电极;
(4)将凝胶态电解液(质量百分比:10%磷酸、10%聚乙烯醇、80%水)以喷涂方式涂抹于可拉伸纤维上,通过遮挡住间隔电极中间的0.2 cm部分使其避免涂布电解液,作为共用电极。晾干电解液,得到最高输出电压为10V的可拉伸纤维状超级电容器。
[0012]实施例2
(1)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可纺的多壁碳纳米管阵列,催化剂使用Fe(1.2 nm)/AI2O3 (3 nm),乙稀为碳源,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载气;
(2)在旋转平移台上,将宽度为1.0cm取向多壁碳纳米管薄膜,以60°的螺旋角连续地将碳纳米管薄膜缠绕到可拉伸纤维状基底上,重复20次,得到碳纳米管薄膜厚度为3.2 μπι的可拉伸导电纤维。将制得的纤维在由0.80 M/L硫酸和0.15 M/L苯胺构成的水系电解液中预浸30分钟,在0.8 V电位下以Ag/AgCl为参比电极进行电化学聚合,控制聚苯胺质量分数为70%,并用去离子水中冲洗,得到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电极;
(3)以单个间隔电极长度5.2cm,间隔0.2 cm去除可拉伸导电纤维上的导电材料,在一根纤维上得到101节间距为0.2 cm、间隔电极长度为5.2 cm的可拉伸纤维状电极;
(4)将凝胶态电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