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和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2558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和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和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上设置有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由于多晶硅具有较高的电子迀移率,目前,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材质主要为多晶硅,以使薄膜晶体管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0003]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GLA(Green Laser Anneal,绿色激光退火)技术制备多晶娃薄膜,即先在衬底上形成非晶硅薄膜,然后再对非晶硅薄膜进行激光退火处理,使非晶硅薄膜转变为多晶硅薄膜。由于在非晶硅薄膜转变为多晶硅薄膜的过程中,形核中心最先固化,晶界处最后固化,且熔融硅与固态硅的密度具有差异,进而使得形成的多晶硅薄膜具有凸出的晶界,导致形成的多晶硅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高。
[0004]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多晶硅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越高,使用该多晶硅薄膜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越大,其中,表面粗糙度增加一倍,漏电流便会增加两个数量级。因此,当将通过GLA技术制备的多晶硅薄膜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时,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和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用于减小多晶硅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减小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刻蚀粒子对所述多晶硅薄膜进行刻蚀,所述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多晶硅薄膜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0008]由于在本发明提供的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中,使用刻蚀粒子对多晶硅薄膜进行刻蚀,且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从而使得刻蚀粒子的速度具有沿垂直于多晶硅薄膜方向的分量和沿平行于多晶硅薄膜方向的分量,其中,沿平行于多晶硅薄膜方向的分量使得刻蚀粒子能够与多晶硅薄膜的表面凸出的晶界处的硅原子发生物理碰撞,将该部分硅原子刻蚀掉,进而能够减小多晶硅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减小使用该多晶硅薄膜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进而使得将该薄膜晶体管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能够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0009]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该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
[0010]提供一基板;
[0011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
[0012]其中,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有源层的步骤包括:
[0013]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非晶硅薄膜;
[0014]使用绿色激光退火技术使所述非晶硅薄膜转变为多晶硅薄膜;
[0015]使用以上所述的多晶硅薄膜处理技术对所述多晶硅薄膜进行处理;
[0016]对处理后的所述多晶硅薄膜进行构图,形成包括所述有源层的图形。
[0017]由于在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中,在形成有源层的过程中,对多晶硅薄膜进行了如上处理,从而减小了多晶硅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即减小了有源层的表面粗糙度,减小了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进而使得将该薄膜晶体管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能够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晶硅薄膜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后的多晶硅薄膜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磁谐振腔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I 一多晶娃薄膜;2—基板;3—电磁谐振腔;
[0025]31—支撑平台;32—耦合天线;4 一波导管;
[0026]5—三销钉调配器; 51—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刻蚀粒子对多晶硅薄膜I进行刻蚀,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示例性地,刻蚀粒子可以为等离子体、原子等具有物理轰击作用的粒子。
[0029]其中,若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太小,则刻蚀粒子的速度在平行于多晶硅薄膜I的方向的分量太小,进而使得使用该处理方法不能明显减小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粗糙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大于30°且小于90°。
[0030]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中,使用刻蚀粒子对多晶硅薄膜I进行刻蚀,且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从而使得刻蚀粒子的速度V具有沿平行于多晶硅薄膜方向的分量^和沿垂直于多晶硅薄膜I方向的分量V2,其中,沿平行于多晶硅薄膜方向的分量V1使得刻蚀粒子能够与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凸出的晶界处的硅原子发生物理碰撞,将该部分硅原子刻蚀掉,进而能够减小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粗糙度,减小使用该多晶硅薄膜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进而使得将该薄膜晶体管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能够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且在使用该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对多晶硅薄膜I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虽然刻蚀粒子也能够与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的非晶界处的硅原子发生物理碰撞,但是只有沿垂直于多晶硅薄膜I方向的分量V2对该碰撞有贡献,进而使得在处理过程中,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的非晶界处的损伤较小。另夕卜,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粗糙度的减小还会使得多晶硅薄膜I不易吸附各种颗粒,有利于维持多晶硅薄膜I的清洁。
[0031]如图2所示,处理后的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的晶界处和非晶界处的高度差明显减小,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当初始的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粗糙度Ra为15nm左右时,处理后的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粗糙度Ra可以降至7nm左右,使用该多晶硅薄膜I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可以由IE—12A降至IE—13A。
[0032]此外,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可以通过增加栅绝缘层的厚度的方式减小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但是该方式会导致显示装置的响应速度减小,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和存储电容的容量减小,栅绝缘层内的电荷捕获量增加,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漂移加剧等问题出现,而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作为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的多晶硅薄膜I进行如上处理,即可减小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进而可以使得栅绝缘层的厚度较小,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有利于保证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0033]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刻蚀粒子可以有多种选择,相应地,根据刻蚀粒子的不同,使用刻蚀粒子对多晶硅薄膜I进行刻蚀,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的步骤的实现方式也不同。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下面本发明实施例以刻蚀粒子为等离子体为例,提供一种最具体的多晶硅薄膜的处理方法,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处理方法中,使用刻蚀粒子对多晶硅薄膜I进行刻蚀,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的步骤具体包括:
[0034]步骤S301、将形成有多晶硅薄膜I的基板2固定放置于电磁谐振腔3中的支撑平台31上。可选地,将电磁谐振腔3中的进料阀门打开,将形成有多晶硅薄膜I的基板2放置于电磁谐振腔3中的支撑平台31上,然后,关闭进料阀门并对电磁谐振腔3进行抽真空。示例性地,当该多晶硅薄膜I用于作为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且该薄膜晶体管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时,该基板2上还依次形成有栅极和栅绝缘层,多晶硅薄膜I形成于栅绝缘层上。该基板2可以为玻璃基板或者石英基板。
[0035]步骤S302、使支撑平台31倾斜,倾斜后的支撑平台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由于形成有多晶硅薄膜I的基板2固定放置于支撑平台31上,因此,多晶硅薄膜I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上述夹角相同,且在电磁谐振腔3中形成的等离子体是竖直向下移动的,从而使得等离子体的移动方向和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由前述内容可知,若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太小,则刻蚀粒子的速度在平行于多晶硅薄膜I的方向的分量V1太小,使用该处理方法不能明显减小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粗糙度,另外,若刻蚀粒子的移动方向与多晶硅薄膜I之间的夹角太大,则要求倾斜后的支撑平台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太大,进而需要使电磁谐振腔3具有较大的体积,且等离子体产生困难,产生的等离子体也会聚集在多晶硅薄膜I较高的一侧,导致刻蚀效果不均匀,多晶硅薄膜I的表面粗糙度不均匀。综合以上考虑,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倾斜后的支撑平台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0036]步骤S303、向支撑平台31上施加负偏压。由于通常支撑平台31的材质为金属,因此,只要在支撑平台31上连接电极线,电极线连接电源,即可通过电源向支撑平台31上施加负偏压。其中,若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