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射频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45486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射频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半导体器件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石墨烯射频晶体管及 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石墨稀(Graph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是目前发现的硬度最高、韧性最 强的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纳米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石墨烯在电子学、光学、磁学、生 物医学、催化、储能和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未来材料"和"革命 性材料"。在电子领域,由于其超高载流子迀移率,石墨烯在制作晶体管沟道材料方面体现 出巨大的优势。目前,石墨烯射频晶体已经被设计应用在电子倍频器、移相键控调制器和混 频器等具有射频概念的电路中。将石墨烯晶体管用于射频电路,其最重要参数之一是截止 频率,其大小由公式(1)给出
(1)
[0004] 其中,为载流子迀移率(石墨烯的载流子迀移率理论上可达2*105cm2/vs,比硅高 100倍),L为沟道长度。由公式可知,石墨烯射频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与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呈 反比。所以要提高截止频率,一般可通过缩小沟道长度来提高。
[0005] 2010年2月,IBM的研究人员就在《科学》杂志上展示了在SiC晶圆上大规模射频石 墨烯晶体管,速度高达IOOGHz(每秒1000亿次循环)。2010年9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 员制备出迄今仍为最尚截止频率的石墨稀射频晶体管,频率为300GHz。目如实验上石墨稀 场效应管的截止频率要达到300GHz,其沟道长度需要做到40nm,而要得到40nm的沟道长度, 传统的ArF(193nm)光刻机已不能满足如此小特征尺度的要求,一般需要采用电子束光刻机 设备完成。而电子束光刻工艺技术在石墨烯射频晶体管工艺过程中,石墨烯表面的光刻胶 残留,尤其是光学光刻胶残留,严重影响了石墨烯场效应器件中的接触电阻和栅控能力,使 得石墨烯的电学性能大打折扣,是限制其进一步应用发展的瓶颈之一。其次,电子束光刻机 设备价格昂贵,电子束光刻胶也比普通的光学光刻胶贵几倍,因此,造成石墨烯射频晶体管 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射频晶体管的制作方法,采用核壳结构的 PMMA/PAN纳米线作为掩膜,实现低成本的制作高性能的石墨烯射频晶体管。
[0007]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种石墨烯射频晶体管的制作方法,所述石墨烯射频晶体管包括一带有SiO2层的 衬底,所述衬底掩埋有源、漏电极;所述衬底上设有基底/Graphene二维材料层以及源、漏电 极的连接金属层,所述连接金属层覆盖住基底/Graphene二维材料层的两端,所述基底/ Graphene二维材料层中间上设有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上设有栅极;其制作方法如 下:
[0009] 1)通过光刻和蒸镀工艺,在带有SiO2层的衬底上形成掩埋源、漏电极;
[0010] 2)在衬底上开$成基底/Graphene二维材料层,光亥丨」得至丨」特定图形;
[0011] 3)在基底/Graphene二维材料层上沉积栅绝缘层,在所述栅绝缘层上沉积栅极;
[0012] 4)在显微设备下,将核壳结构的纳米线覆盖到栅极表面,以纳米线为掩膜,刻蚀掉 未被掩膜的栅极和栅绝缘层;
[0013] 5)加热纳米线,使纳米线对栅极顶端形成包覆,采用蒸镀工艺,在衬底表面形成 源、漏电极的连接金属层,并光刻得到特定图形;
[0014] 6)去除纳米线及其上覆盖的金属层,即得到所需的石墨烯射频晶体管。
[0015] 优选的,所述带有SiO2层的衬底的制作方法为提供一高阻衬底,热氧化在表面形 成SiO2层,其中SiO 2层的厚度为80-100nm。
[0016] 优选的,所述源、漏电极的材料为&1^11、1^1或者48中的至少一种,其厚度为80-100nm〇
[0017]优选的,所述在衬底上形成基底/Graphene二维材料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
[0018] 1)在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以Pt箱为衬底生长Graphene二维材料层,再在Graphene 二维材料层上生长基底二维材料层,得到基底/Graphene二维材料层;
[0019] 2)通过鼓泡法将Pt衬底上的基底/Graphene二维材料层转移到带有SiO2层的衬底 上。
[0020] 优选的,所述基底二维材料层为BN或者类金刚石碳。
[0021]优选的,所述栅绝缘层采用原子沉积设备沉积,其材料为Si02、Al203、Hf0 2或者SiN 中的至少一种,厚度为2-10nm;所述栅极采用电子束蒸发设备沉积,其材料为Cu、Au、Ti、Al 或者Ag中的至少一种,厚度为30-100nm〇
[0022] 优选的,所述核壳结构的纳米线为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形成的PMMA/PAN纳米线,其 直径为30-40nm,其静电纺丝条件为温度80 °C,湿度25 %,针极距40cm,电压为45KV,收集板 为金属铝制成的矩形方框。
[0023] 优选的,所述以纳米线为掩膜前需要加热纳米线5-15s,使其软化与栅极紧密贴 合。
[0024]优选的,所述纳米线的加热时间为20-40S。
[0025] 优选的,所述连接金属层的材料为Cu、Au、Ti、Al或者Ag中的至少一种,厚度为10-20nm〇
[0026]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采用核壳结构的静电纺丝纳米线作为掩膜,纳米线直 径为30-40nm,通过自对准工艺,可以低成本的制作高性能的石墨烯射频晶体管。静电纺丝 设备价格约为2万元,约为电子束光刻机设备的1/500,因而成本极低。不可否认,光刻技术 在微细加工和集成电路制造中一直是主流技术,但是对于单个射频晶体管器件而言,采用 静电纺丝纳米线作为掩膜不失不为一种低成本的解决办法。而采用PMMA/PAN核壳结构的纳 米线作为掩膜,其优势在于:核为PAN,该材料具有较好的黏弹力,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可形 成直径10-50nm的纳米线,但是其与金属粘附性较差,不能用作掩膜板。而壳材料PMM较脆, 在高的电场作用下易断裂,难以获得直径小于IOOnm的纳米线,但其软化温度较低,稍稍加 热即可软化并与基底材料紧密结合,适合作为掩膜板使用。采用PMMA包覆PAN材料,融合了 PMM软化温度低和PAN纳米线直径小的优势,因而适合用作小尺寸沟道材料的掩膜板。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石墨烯射频晶体管的结构侧视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石墨烯射频晶体管的结构俯视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石墨烯射频晶体管的制作方法结构流程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PMMA/PAN核壳结构静电纺丝纳米线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的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的细节以便于充 分的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 以下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2] -种石墨烯射频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如图1、图2所示,所述石墨烯射频晶体管包括 一带有SiO 2层11的衬底1,所述衬底1掩埋有源电极21和漏电极22;所述衬底1上设有基底 31/Graphene32二维材料层以及源、漏电极的连接金属层4,所述连接金属层4覆盖住基底 31/Graphene32二维材料层的两端,所述基底31/Graphene32二维材料层中间上设有栅极绝 缘层5,所述栅极绝缘层5上设有栅极6;其制作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
[0033] 1)通过光刻和蒸镀工艺,在带有SiO2层11的衬底1上形成掩埋源电极21和漏电极 22;
[0034] 2)在衬底1上形成基底31/Graphene32二维材料层,光刻得到特定图形;
[0035] 3)在基底31/Graphene32二维材料层上沉积栅绝缘层5,在所述栅绝缘层5上沉积 栅极6;
[0036] 4)在显微设备下,将核壳结构的纳米线0覆盖到栅极6表面,以纳米线0为掩膜,刻 蚀掉未被掩膜的栅极6和栅绝缘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