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定位结构及电池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8516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块定位结构及电池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与组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定位与组装电极的电池模块定位结构及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如何能有效地延长可携式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变成是一种关键技术。传统中,除了增加可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容量之外,还可借助移动电源补充电力,而达到能延长可携式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的功效。
[0003]移动电源主要包括壳体、电连接器、电池芯与电极。其中壳体包覆电连接器、电池芯与电极。电连接器能够与可携式电子产品连接,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头。电池芯通过电极连接至电连接器。
[0004]为使得电极能够稳固地连接电池芯,可通过例如在壳体上形成沟槽,以容置电极的方式固定电极,并让电极连接电池芯。然而,在沟槽组装电极是一种复杂的组装方式,有可能因为电极对准沟槽偏差,而造成导电不良。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模块定位结构及电池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电极且电接触良好的电池模块定位结构。
[0007]—种电池模块定位结构,其包括基材和第一电极片。所述基材上形成有第一穿孔与第三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三穿孔之间间隔第一间距,所述基材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片固定在所述基材上。所述第一电极片具有第一终端、第一本体与第三终端,所述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片藉由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的至少一个孔,使第一终端贴附于第一表面,而第一本体贴附于第二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使所述第一终端贴附于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本体贴附于第二表面,所述第三终端贴附于第二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使第一终端贴附于第一表面,第一本体贴附于第二表面,所述第三终端贴附于第一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基材为可挠性与绝缘性的材质,供电性隔离、卷曲与弯折。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材的材质为麦拉或凯通。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三穿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宽度。所述第一电极片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基材的长度或宽度。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三突出部分别地凸出于所述基材的边缘处。所述第三突出部与第三终端之间形成一夹角。
[0014]优选的,所述的电池模块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固定在基材上,所述第二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之间间隔第二间距。
[00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且电接触良好的电池模块,其包括电池芯、基材、多个电极片和印刷电路单元。所述电池芯形成有第一电性端与第二电性端,所述电池芯供储存与释放电荷,其中所述第一电性端与第二电性端供接收与释放相反极性的电荷。所述基材包覆所述电池芯,所述基材形成第一穿孔与第三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三穿孔之间间隔第一间距。所述基材还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电池芯与第二表面接触。所述多个电极片均固定在所述基材上,每个电极片均具有第一终端、本体与第三终端,所述第一终端连接本体的一端,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终端,所述多个电极片之间间隔第二间距。所述印刷电路单元具有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所述第一接点连接第一电性端,所述第二接点连接所述多个电极片的第一终端。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片的第三终端连接第二电性端,使所述第二电性端的电荷经由所述第三终端与本体而被引导至第一终端;且每个电极片均藉由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的至少一个孔,使所述第一终端贴附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表面上,而所述第一本体贴附于非所述第一终端贴附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
[0016]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定位结构和电池模组包括基材与电极片,通过在所述基材上形成多个穿孔来达到夹持与固定电极片的目的,使得电极片的固定和安装简单快捷。由于部分电极片被夹持于所述基材与电池芯之间,可确保良好的电性接触。此外,所述电极片可自穿孔快速地脱离,可达到快速更换电极片的目的。此外,本发明还可同时使用多个电极片,从而可减少所述电极片导电不良的状况,而达到高电导通率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说明图1中基材与第一电极片的结合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池模块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电池模块定位结构及电池模块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所述电池模块定位结构10包括基材12与第一电极片14。
[0023]所述基材12具有可挠与绝缘的特性,可达到电性隔离、卷曲与弯折等的功效,例如所述基材12的材质可为麦拉(Mylar)或凯通(Kapton)。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2为一矩形的片状体,所述片状体具有第一表面122与第二表面124。
[0024]所述基材12在X轴方向形成第一穿孔126与第三穿孔12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孔126与第三穿孔128的形状以圆形穿孔为例说明。此外,所述第一穿孔126与第三穿孔128之间间隔第一间距D1。
[0025]所述第一电极片14具有导电的特性,可供电荷在所述第一电极片14的表面移动,形成一充电电流(图未不)或一放电电流(图未不)。所述第一电极片14包括有第一终端142、第一本体144与第三终端146。所述第一终端142、所述第一本体144与所述第三终端146可为一体成型或是分段组成,本实施例是以一体成型为例说明。所述第一终端142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44的一端,所述第一本体144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终端146。
[0026]在所述第一终端142不与第一本体144连接的一端,形成第一突出部1422,以及在所述第三终端146不与第一本体144连接的一端,形成第三突出部1462。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突出部1462与第三终端146之间形成一夹角Θ,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一为90度,亦即所述第三突出部1462与第三终端146呈垂直状。
[0027]所述第一电极片14为一长矩形的片状体,所述片状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穿孔126和第三穿孔128的孔径相等,且所述片状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基材12的长度。通过选定宽度,可决定片状体可在第一穿孔126与第三穿孔128之间穿插;以及,通过选定长度,从而可决定所述片状体可让所述第一突出部1422与第三突出部1462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凸出于所述基材12的边缘处。在其它实施例中,片状体的宽度可小于第一穿孔126与第三穿孔128的孔径。
[0028]请一并参考图2,为所述基材12与第一电极片14的结合示意图。在图2中,所述第一电极片14的第一终端142自基材12的第一表面122的第三穿孔128插入,让所述第一终端142由第一表面122进入第二表面124。接着,所述第一终端142又自第二表面124的第一穿孔126插入,让所述第一终端142又重新地回到第一表面122,直到所述第一终端142的第三突出部1462凸出于边缘处为止,而所述第一终端142贴附于第一表面122。此时,所述第一本体144与第三终端146的相对位置,是为所述第一本体144贴附于第二表面124及所述第三终端146贴附于第一表面122。
[0029]由于所述第一电极片14分别地贴附于第一表面122与第二表面124,让所述第一电极片14在所述基材12的两个表面122,124上通过相互的作用力而被定位与夹持在所述基材12上。
[0030]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片14可仅穿过第一穿孔126或第三穿孔128,使所述第一电极片14分别地贴附于第一基材12的第一表面122与第二表面124即可。举例而言,所述第一电极片14的第一终端142可自所述基材12的第一表面122的第三穿孔128插入,让所述第一终端142由第一表面122进入第二表面124。接着,所述第一终端142沿着所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