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4058阅读:1336来源:国知局
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一种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包括前玻和背玻,所述前玻和背玻之间间隔设置有发电区和透光区,所述的发电区包括电池组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两面的封装层。有益效果:本新型专利组件符合人体结构,将电池片集中排布,更改了电池片排布方式,这样的设计提高透光率的同时提高了发电效率。而且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减少了互联条长度,节约了成本,合理利用空间,增加了透光率,使得室内具有良好的采光以及视野,同时减少了封装损耗。
【专利说明】
新型晶体括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尤其设及一种晶体娃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F*hotovoltaics)是近年来利用太阳 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它在建筑围护结构上(墙体、屋顶)铺设光伏阵列产生电力。运种系统 有诸多优点,如有效利用建筑外表面,无需额外用地或加建其它设施;节约外饰材料(玻璃 幕墙等),外观更有魅力;缓解电力需求;降低夏季空调负荷、改善室内热环境等。我国能源 供需矛盾日趋激烈,W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将担当解决能源问题重任,作为长期 在户外运行的产品,光伏发电系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已知 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结构,大多采用6mm玻璃+EVA+电池片+EVA+6mm玻璃,电池片均匀分布光 伏组件结构,但是现有技术中BIPV透光性不好,对建筑内采光存在一定的影响,导致室内光 线不足、室内视野不开阔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BIPV导致室内光线不足、室内视野不开阔的 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晶体娃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晶体娃双玻光伏幕墙透光 组件,包括前玻和背玻,所述前玻和背玻之间间隔设置有发电区和透光区,所述的发电区包 括电池组和设置在在所述电池组两面的封装层。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由若干电池串连接而成,每个电池由有若干电池片连接而 成,所述背玻上设置有网印白漆,所述网印白漆位置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的间隙相 对应。
[0006]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串之间的距离为2~7mm,每组电池串中的相邻两个 电池片之间距离为2~7mm。
[0007]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发电区之间的间距为500~650mm。
[000引作为优选,为增加发电效率,所述的前玻表面涂布减反射膜。
[0009] 具体地,所述的前玻为物理钢化玻璃或化学钢化玻璃;其尺寸如下,厚度为0.5~ 10.0mm,长边长度为1900mm~3000mm,短边长度为800mm~1500mm。
[0010] 具体地,所述的背玻为物理钢化玻璃或化学钢化玻璃;其尺寸如下,厚度为5.0mm W上,长边长度为1900mm~3000mm,短边长度为800mm~1500mm。
[0011] 有益效果:本新型专利组件符合人体结构,将电池片集中排布,更改了电池片排布 方式,运样的设计提高透光率的同时提高了发电效率。
[0012] 而且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减少了互联条长度,节约了成本,合理利用空间,增加 了透光率,使得室内具有良好的采光W及视野,同时减少了封装损耗。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背玻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图3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与建筑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 其中:1.前玻,11.发电区,12.透光区,2.封装层,3.电池片,4.背玻,41.网印白漆, 5.成年人,6.建筑,7.普通双玻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4所示,建筑6普通楼层高2.7米,层与层之间楼板距离为1.5米,普通窗户 高1.5米,离地0.9米,普通成年人5高1.6~1.9米,根据W上。通过计算人体高度与幕墙之间 的关系,利用人体视野W外的空间,排布电池片3,运利用空间的同时减少了互联条的使用, 其次在电池片3四周网印白漆41,可W增加功率,外观更加美观。
[0022]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晶体娃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包括前玻1和背玻4,所述 前玻1和背玻4之间间隔设置有发电区11和透光区12,相邻两个发电区11之间的间距为500 ~650mm即透光区12宽度,所述的发电区11包括电池组和设置在在所述电池组两面的封装 层2,所述透光区12设置在建筑6的窗户位置。
[0023] 其中所述电池组由若干电池串连接而成,每个电池由有若干电池片3连接而成,所 述背玻4上设置有网印白漆41,所述网印白漆41位置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3之间的间隙相 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串之间的距离为2~7mm,每组电池串中的相邻两个电池片3之间距 离为2~7mm。
[0024] 所述的前玻1为物理钢化玻璃,前玻1表面涂布减反射膜;其尺寸如下,厚度为0.5 ~10.0mm,长边长度为1900mm~3000mm,短边长度为800mm~1500mm。
[0025] 所述的背玻4为物理钢化玻璃或化学钢化玻璃;其尺寸如下,厚度为5.0mm W上,长 边长度为1900mm~3000mm,短边长度为800mm~1500mm。
[0026] 本实施例中具体结构如下:
[0027] 1、前板透光钢化玻璃采用压花锻膜的钢化玻璃,尺寸为1900mm*860mm,厚度为 2mm,钢化后表面应力在40MpaW上。
[00%] 2、封装材料采用0.76mm的PVB,采用化2(靠近前玻1处设置两层封装层2,靠近背玻 4处设置一层封装层2)层叠方式。
[0029] 3、电池片3采用高效率电池片3,尺寸为156*156mm,每串5片,片间距为3mm,每个发 电区11中串间距为4mm,每个组件中设置两个发电区11(分别位于前玻1和背玻4的两端出), 两个发电区11之间为透光区12,两个发电区11之间距离为598mm(即透光区12部分),两端发 电区11边缘距前玻1或背玻4边缘的距离为:头尾距边部15mm,左右距边部34mm。
[0030] 4、在电池片3四周的背玻4上网印白漆41,背板玻璃如图3和4所示。
[0031] 5、背板透光钢化玻璃采用压花锻膜的钢化玻璃,尺寸为1900mm*860mm,厚度为 8mm,钢化后表面应力在40MpaW上。
[0032] 6、接线采用分体式接线盒,接线盒粘结在背玻4上。
[0033] 采用上述结构后有益效果如下:
[0034] 1、节省材料,普通双玻组件7(电池片3数及电池片3之间的距离同本实施例)需用 互联条12680mm,汇流条2954mm,按照图1和2(本发明的新型透光型组件)需用互联条 11770mm,汇流条2767mm。节省互联条910mm,汇流条187mm。按照1MW电站大约需要5500块组 件,则可W节省,互联条5005m,汇流条1028.5m。
[0035] 2、提高功率,传统组件与新型组件的透光率都为40%。
[0036]
[003引功率提高0.7w,封损值(CTML)降低0.1 %。
[0039] 3、采光好,视野宽阔,如图5所示,在建筑6窗户处设置透光区12,相邻两个信息晶 体娃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之间设置普通双玻组件7(无透光区)(建筑6墙体非窗区(建筑6 层与层之间腔体)设置),W达到良好的采光效果,且成年人5视野不受限,具有良好的视野。
[0040] 应当理解,W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 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玻(1)和背玻(4),所述 前玻(1)和背玻(4)之间间隔设置有发电区(11)和透光区(12),所述的发电区(11)包括电池 组和设置在在所述电池组两面的封装层(2),所述透光区(12)设置在建筑(6)的窗户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 由若干电池串连接而成,每个电池由有若干电池片(3)连接而成,所述背玻(4)上设置有网 印白漆(41),所述网印白漆(41)位置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3)之间的间隙相对应。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 述电池串之间的距离为2~7mm,每组电池串中的相邻两个电池片(3)之间距离为2~7mm。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 个发电区(11)之间的间距为500~650m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玻 (1)表面涂布减反射膜。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玻 (1)为物理钢化玻璃或化学钢化玻璃;其尺寸如下,厚度为0.5~10.0mm,长边长度为1900mm ~3000mm,短边长度为800mm~1500mm。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晶体硅双玻光伏幕墙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玻 (4)为物理钢化玻璃或化学钢化玻璃;其尺寸如下,厚度为5.0mm以上,长边长度为1900mm~ 3000mm,短边长度为800mm ~1500mm。
【文档编号】E04B2/88GK105870231SQ201610238158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5日
【发明人】仲羽清, 林俊良, 林金锡, 林金汉
【申请人】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