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17932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透明膜基板上具有非晶质的透明电极层的透明导电膜。透明电极层由铟·锡复合氧化物构成,氧化锡的含量为3~12质量%,膜厚为15~30nm。透明电极层中,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求出的锡3d5/2的结合能ESn和铟3d5/2的结合能EIn在下述分析范围中满足下述(1)和(2)。分析范围:在包含40原子%以上铟的区域中,除去膜厚方向上的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的距离d为0~3nm的区域后的区域;(1)结合能ESn与EIn的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小值Emin与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大值Emax相比,存在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侧;(2)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Emin为0.1eV以上。
【专利说明】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在透明膜基板上形成有透明电极层的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透明膜、玻璃等透明基板上形成有铜.锡复合氧化物(IT0)等导电性氧化物薄 膜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被广泛用作显示器、触控面板等的透明电极。决定带有透明电极 的基板的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电阻和透光率,市场上需要电阻低、透光率高的基板。
[0003] 作为形成运种电阻低且透明性高的IT0膜的方法,广泛使用了下述方法:通过瓣射 法在透明膜上形成非晶质的IT0膜后,在大气中等氧气氛下进行加热,使非晶质的IT0结晶 化。
[0004] 从生产率的方面出发,优选加热(退火)所致的结晶化所需要的时间短,W往追求 容易结晶化的IT0。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了一种容易W短时间的加热而结晶化的透明导 电膜的制造方法。另一方面,根据透明导电膜的用途的不同,有时期待非晶质的导电性氧化 物薄膜,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不容易发生结晶化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0005]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不需要在高溫下 加热,可通过室溫或低溫加热而结晶化。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4085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49884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00152号公报 [0011 ]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3/111681号

【发明内容】

[0012]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3]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室溫环境下长时间保存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时,IT0有时 会发生结晶化。在室溫环境下发生结晶化的IT0难W进行蚀刻等W形成电极图案,有时会对 器件的制造工艺产生不良影响。
[0014]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膜,该透明导电膜在室溫环 境下难W发生结晶化,是稳定的,能够W短时间的加热而发生结晶化,并且结晶化后的电阻 低。
[0015]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由非晶质的铜.锡复合氧化物构成的透 明电极层中,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光谱计算出的锡3d5/2的结合能Esn与铜3d5/2的结合能Eln的 结合能差Esn-Ein在透明电极层的膜厚方向满足特定关系时,透明导电膜满足上述特性。
[0017] 目P,本发明设及一种在透明膜基板上具有非晶质透明电极层的透明导电膜。上述 透明电极层由铜?锡复合氧化物构成,氧化锡的含量为3~12质量%,膜厚为15~30nm。
[0018] 对于上述透明电极层来说,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求出的锡3d5/2的结合能Esn 和铜3d5/2的结合能Eln在下述分析范围中优选满足下述(1)和(2)。
[0019] 分析范围:在包含40原子% W上铜的区域中,除去膜厚方向上与透明电极层的表 面的距离d为0~3nm的区域后的区域;
[0020] (1)上述结合能Esn与上述结合能Eln的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小值Emin与上述结合能 差Esn -Eln的最大值Emax相比,存在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侧;
[0021] (2)上述最大值Emax与上述最小值Emin之差Emax-Emin为O.leVW上。
[0022] 在上述分析范围中,通过最小二乘法对W结合能差Esn-Ein为纵轴、W距离d为横 轴的标绘点(P lot)进行近似而得到的直线的斜率优选为0.005eV/nm W上。
[0023] 在上述分析范围中,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大值Emax优选为41.92eVW上,并且,结 合能差Esn-Ein的最小值Emin优选为41.95eVW下。
[0024] 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可W使在140°C加热30分钟后的透明电极层的电阻率成为 3.2Xl〇-4QcmW 下。
[0025] 本发明设及上述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非晶质的透明电极层是在具有下述第1 条件和第2条件的2阶段W上的制膜条件下进行制膜的,第1条件:在透明膜基板上对第1电 极层进行制膜,第2条件:在上述第1电极层上对第2电极层进行制膜。上述第1电极层的膜厚 优选为1~4nm。
[0026] 对第1电极层进行制膜时的氧分压优选大于对第2电极层进行制膜时的氧分压。另 夕h对第1电极层进行制膜时的电功率优选小于对第2电极层进行制膜时的电功率。
[0027] 对第1电极层进行制膜时使用的祀材的氧化锡含量优选与对第2电极层进行制膜 时使用的祀材的氧化锡含量相同。
[002引发明的效果
[0029]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抑制了在室溫环境下的结晶化、并且能够W短时间的加热而 结晶化的透明导电膜。此外,通过对所得到的透明导电膜进行加热,可W形成低电阻的透明 导电膜。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示出透明导电膜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0031] 图2是示出退火中的透明电极层的电阻值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32] 图3是安装有平行电极的透明导电膜的示意图。
[0033] 图4是示出通过XPS测定得到的Sn3d5/2的峰位置的图。
[0034] 图5是示出通过测定得到的In3d5/2的峰位置的图。
[00巧]图6是通过XPS深度分布图测定得到的元素分布(element profile)。
[0036] 图7是示出结合能差Esn-Ein和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的距离的关系的曲线图。
[0037] 图8是示出氧原子比和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的距离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厚度等尺寸关系, 为了附图的明确和简化而适当变更,并不表示实际的尺寸关系。
[0039] [透明导电膜]
[0040] 图1示出了在透明膜基板11上具有非晶质透明电极层22的透明导电膜100。
[0041] 作为透明膜基板11,优选使用在可见光区域为无色透明的透明膜基板。例如,可W 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醋(PET)、聚对苯二甲酸下二醇醋(PBT)、聚糞二甲酸乙二醇醋 (PEN)等聚醋树脂、环締控系树脂、聚碳酸醋树脂、纤维素系树脂等。其中,优选聚醋树脂、环 締控系树脂,特别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醋。通用的透明膜基板的玻璃化转变溫度 为50°C~150°C。另一方面,透明聚酷亚胺等具有200°CW上的高玻璃化转变溫度的膜基板 非常昂贵,因而从成本方面出发并不优选。
[0042] 透明膜基板1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4mm,更优选为0.02~0.3mm。透 明膜基板越厚则越不易受到制膜所引起的变形,但若过厚则会失去柔软性,难W利用卷对 卷(roll to roll)方式进行制膜。若透明膜基板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则可W抑制热所致 的膜基板变形,能够W良好的生产率通过卷对卷方式进行制膜。
[0043] 为了提高基板与透明电极层的附着性,可W对透明膜基板11实施表面处理。作为 表面处理的手段,例如有通过使基板表面带有电极性而提高附着力的方法等。具体地说,可 W举出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等。
[0044] 透明电极层22由铜·锡复合氧化物(IT0)构成。氧化铜的含量优选为87.5~99.0 质量%,更优选为90~95质量%。氧化锡的含量优选为3~12质量%,更优选为6~10质 量%。若氧化铜和氧化锡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可良好地得到本发明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功能,则透明电极层中也可W含有氧化铜和氧化锡W外的成分。
[0045] 已知:氧化铜即便为氧缺陷也比较容易发生结晶化。氧化铜的氧缺陷会产生载流 子电子,低溫区域的IT0的稳定性提高,因而认为与铜结合的氧发生缺陷会对IT0的膜质产 生好的影响。因此,IT0中的氧化铜包含的氧原子的比例优选小于化学计量的氧化铜包含的 氧原子的比例。
[0046] 从使透明电极层为低电阻且高透明性的方面出发,透明电极层22的膜厚优选为15 ~30nm,更优选为18~25nm。此外,本发明中,从容易使非晶质透明电极层W短时间的加热 发生结晶化、并且抑制室溫环境下的结晶化的方面出发,透明电极层的膜厚也优选为上述 范围。
[0047] 图1示出了透明电极层22为包括形成于透明膜基板11上的第1电极层22曰、和形成 于第1电极层22a上的第2电极层22b的2层结构的示例,但透明电极层22也可W为1层结构, 还可W为3层W上的结构。
[0048] 对透明电极层22来说,通过在膜厚方向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可W计 算出锡3ds/2的结合能Esn、铜3ds/2的结合能Eln等结合能。此外,通过在元素间比较测定对象 物的峰最大值,也可W计算出锡、铜、氧等的元素比(原子比)。关于XPS测定的方法、各元素 的结合能和原子比的详细计算方法,在后述实施例中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透明电极 层的膜厚方向进行XPS测定的情况下,测定间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膜厚方向可~ 2nm间隔进行测定。
[0049] 上述3d5/2是指构成原子的电子轨道之一,3d5/2的结合能是指为了从原子中除去占 有该电子轨道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的大小。已知:结合能的大小不仅因元素的种类或电子 轨道的种类而不同,而且还因该元素的化学状态而变化。相反地,规定相同元素的相同电子 轨道的结合能变化量就是规定了该元素的化学状态。例如,已知ITO中的铜或锡的结合能会 因金属原子的价数、即所结合的氧的数量而变化。
[0050] 在测定透明电极层的膜厚方向的结合能的变化时,由于该测定是从样品表面除去 电子的分析方法,因而随着测定进行,样品表面带电。若样品表面带电,则所检测出的电子 的结合能包括因带电而产生的电场的影响。因此,即便对铜或锡的结合能自身进行评价,也 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出各元素与氧的结合状态的变化。运种带电所致的结合能值的偏差不依 赖于元素的种类,W相同量产生贡献。因此,通过对由Sn3ds/2的结合能Esn减去In3ds/2的结合 能Eln所得到的结合能差Esn-Ein进行评价,可W从测定结果中除去带电的贡献。
[0051] 关于透明电极层22,优选的是,由测定求出的锡3d5/2的结合能Esn和铜3d5/2的结 合能Eln在下述分析范围中满足下述(1)和(2)。
[0052] 分析范围:在包含40原子% W上铜的区域中,除去膜厚方向上与透明电极层的表 面的距离d为0~3nm的区域后的区域;
[0053] (1)上述结合能Esn与上述结合能Eln的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小值Emin与上述结合能 差Esn -Eln的最大值Emax相比,存在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侧;
[0化4] (2)上述最大值Emax与上述最小值Emin之差Emax-Emin为0. leVW上。
[0055] 此处,结合能差Esn-Ein大则表示,与铜相比,锡被强烈地氧化。通常认为氧化锡比 氧化铜更难W形成结晶,运表示在锡原子周围难W发生原子的再排列。因此,在满足上述 (1)的情况下,认为与透明膜基板的界面附近的结合能差Esn-Ein大,锡的周围元素形成了 接近结晶质的状态。其结果是,认为能够使与口 0的结晶化相伴的锡元素周围的原子再排列 为最小限度,能够利用短时间的加热而发生结晶化。
[0056] 在满足上述(2)的情况下,表示结合能差Esn-Ein在透明电极层的膜厚方向发生了 变化。即,意味着:锡与氧的结合状态W及铜与氧的结合状态一边在膜厚方向发生变化,一 边在透明膜基板上形成透明电极层。由此,认为对结晶化速度和电阻稳定性产生了影响。
[0057] 根据W上所述,认为:通过满足上述(1)和(2)的关系,可W形成抑制了在室溫环境 下的结晶化、并且能够W短时间的加热而结晶化的透明导电膜。
[005引在上述分析范围中,上述最大值Emax与上述最小值Emin之差Emax-Emin优选为0. lev W上,更优选为0.2eV W上,优选为0.5eV W下,更优选为0.4eV W下。
[0化9] 在上述分析范围中,上述最大值Emax优选为41.92eVW上,更优选为42.OOeVW上, 优选为42.20eVW下,更优选为42.12eVW下。另外,上述最小值Emin优选为41.95eVW下,更 优选为41.90eVW下,优选为41.50eVW上,更优选为41.60eVW上。
[0060] 在上述分析范围中,通过最小二乘法对W上述结合能差Esn-Ein为纵轴、W上述距 离d为横轴的标绘点进行近似而得到的直线的斜率优选为0.005eV/nmW上,更优选为 O.OlOeV/nmW上,进一步优选为0.013eV/nmW上,优选为0.025eV/nmW下,更优选为 0.020eV/nmW下。
[0061 ] 上述直线的截距优选为41.50eVW上,更优选为41.65eVW上,优选为42 . OOeVW 下,更优选为41.85eVW下。
[0062] 上述的透明导电膜可W使在140°C加热30分钟后的透明电极层的电阻率为3.2 X l〇-4QcmW 下。
[0063] 到目前为止,通过对锡3d5/2的结合能Esn与铜3d5/2的结合能Eln的结合能差Esn-Ein 进行评价而规定了透明电极层,但如下所述,也可W代替结合能差Esn-Ein而通过对透明电 极层中的氧原子比进行评价来规定透明电极层。
[0064] 目P,在透明膜基板上具有非晶质透明电极层的透明导电膜中,上述透明电极层由 铜?锡复合氧化物构成,氧化锡的含量为3~12质量%,膜厚为15~30nm,对于上述透明电 极层来说,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求出的氧原子比在下述分析范围中优选满足下述(3) 和(4)。
[0065] 分析范围:在包含40原子% W上铜的区域中,除去膜厚方向上与透明电极层的表 面的距离d为0~3nm的区域后的区域;
[0066] (3)氧原子比的最小值Omin与氧原子比的最大值Omax相比,存在于透明电极层的表 面侧;
[0067] (4)上述最大值Omax与上述最小值Omin之差Omax-Omin为1.8at%W上。
[0068] 即便代替上述(1)和(2)而满足上述(3)和(4)的关系,认为也可W形成抑制了在室 溫环境下的结晶化、并且能够W短时间的加热而结晶化的透明导电膜。
[0069] 在上述分析范围中,上述最大值Omax由上述最小值Omin之差Omax-Omin优选为 1.8at % W上,更优选为2.2at % W上,优选为4. Oat % W下,更优选为3.7at % W下。
[0070] 在上述分析范围中,上述最大值Omax优选为53.2at % W上,更优选为53.4at % W 上,优选为54.8at % W下,更优选为54.4at % W下。另外,上述最小值Omin优选为51.9at % W 下,更优选为51.7at % W下,优选为49.8at % W上,更优选为50.0 at % W上。
[0071] 在上述分析范围中,通过最小二乘法对W上述氧原子比为纵轴、W上述距离d为横 轴的标绘点进行近似而得到的直线的斜率优选为〇.〇48at%/nmW上,更优选为0.090at%/ nmW上,进一步优选为0.10at%/nmW上,优选为0.20at%/nmW下,更优选为0.15at%/nm W下,进一步优选为0.13at % /nm W下。
[0072] 上述直线的截距优选为50.5at % W上,更优选为50.9at % W上,优选为52. Oat % W下,更优选为51.5at%W下。
[0073] 作为透明导电膜,可W采用各种构成。例如,为了提高密合性,可W在透明膜基板 与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无机绝缘层。特别是,从兼顾高透明性和附着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在 透明膜基板与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SiOx(x=l.8~2.0)层。作为透明导电膜的具体构成,例 如可W举出:在透明膜基板上依次层叠了作为基底层的SiOx层、作为光学调整层的抓2〇5层、 Si化层、作为透明电极层的IT0层的构成;在透明膜基板上依次层叠了作为易粘接层的有机 无机复合材料层、作为透明电极层的IT0层的构成;在透明膜基板上依次层叠了作为应力缓 冲层的有机材料层、无机光学调整层、作为透明电极层的IT0层的构成;依次层叠了作为具 有光学调整能力的硬涂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层、作为透明电极层的IT0层的构成;等等。 除了上述示例W外,也可W在透明电极层与透明膜基板之间、或者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与透 明电极层相反一侧的透明膜基板的面等上设置光学调整层、防反射层、防眩光层、易粘接 层、应力缓冲层、硬涂层、易滑层、抗静电层、结晶化促进层、耐久性提高层、其它功能层。运 些功能层可W分别具有单一的功能,也可W具有多种功能。另外,运些功能层可W仅使用1 种,也可W多种层叠而使用。运些功能层例如可W利用瓣射或气溶胶沉积等干法工艺来形 成,也可W利用将有机物作为粘结剂而分散无机粒子、或通过溶胶凝胶法形成无机膜等湿 法工艺来形成。作为运些功能层的原料,除了丙締酸系有机物、氨基甲酸醋系有机物、娃酬 系化合物、硅烷化合物、酷亚胺化合物等W外,还可W优选使用儀、巧、铁、锭、错、妮、锋、侣、 铜、娃、锡、碳等元素、和包含运些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氣化物等化合物、W及由它们的组 合得到的化合物等。
[0074] [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0075] 上述透明导电膜可W通过在透明膜基板上制膜形成非晶质透明电极层而制造。根 据需要,也可W在透明膜基板与透明电极层之间制膜形成无机绝缘层。
[0076] 作为透明电极层、无机绝缘层的制膜方法,从可W形成杂质少且均质的膜的方面、 制膜快且生产率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瓣射法。在通过瓣射法制膜时,优选一边向制膜室 (腔室)内导入包含氣气或氮气等惰性气体和氧气的载气一边进行制膜。导入气体优选氣气 与氧气的混合气体。
[0077] 本发明中,通过在2阶段W上的不同制膜条件下进行制膜,可W形成满足上述特定 关系(结合能差或氧原子比)的透明电极层。W下,对于在2阶段的制膜条件下对透明电极层 进行制膜的示例进行说明,将透明膜基板侧的透明电极层(第1电极层22a)称为下部IT0层, 将在其上部制膜而成的透明电极层(第2电极层22b)称为上部IT0层。
[0078] 在下部IT0层的制膜中导入的氧量优选多于在之后制膜而成的上部IT0层的制膜 中导入的氧量。首先,通过一边导入大量的氧一边对下部IT0层进行制膜,认为可形成锡比 铜更强烈地被氧化的基底层,可W对基板界面附近的IT0赋予用于促进结晶生长的作为基 底层的效果。之后,通过减少氧量而对上部IT0层进行制膜,认为能够在膜厚方向使锡与氧 的结合状态及铜与氧的结合状态发生变化。其结果是,能够形成满足与结合能差有关的上 述(1)和(2)的关系的透明电极层。另外,通过运样使制膜中导入的氧量在膜厚方向变化,能 够形成满足与氧原子比有关的上述(3)和(4)的关系的透明电极层。通过上述方法,可得到 抑制了在室溫环境下的结晶化、并且能够W短时间的加热而结晶化的透明导电膜。
[0079] W往,已知从透明膜基板侧朝向透明电极层的最表面侧地减小对透明电极层进行 制膜时的氧分压的技术,在运种现有技术中,在IT0制膜中导入大量的氧,可W促进载流子 的惰性化,同时增加中性杂质散射,由此使电阻增大,使作为透明电极的功能变差。另一方 面,本发明中,通过将氧的大量导入限定为基板界面附近(距离基板表面为1~4nm的膜厚), 可W认为不会使透明电极的功能变差,并且可W使具有结晶生长控制功能的区域存在于 口 0膜中。
[0080] 下部IT0层的制膜时的氧分压优选为1.5X10-3~7Xl〇-3Pa,更优选为2Xl〇- 3~5 X10-3 化。
[0081] 为了形成满足上述关系的透明电极层,优选下部IT0层比上部IT0层更薄,具体地 说,下部口0层的膜厚优选为InmW上4nmW下,更优选为2nmW上4nmW下。大量导入了氧的 下部IT0层会难W发挥导电性,成为电阻增加的原因,因此,下部IT0层的膜厚优选为膜厚整 体的50% W下,更优选为20% W下。
[0082] 对下部口 0层进行制膜时的电功率优选高于对上部IT0层进行制膜时的电功率。下 部口 0层的制膜时的电功率优选为2~8kW,更优选为2~5kW。
[0083] 特别是,在对下部IT0层进行制膜时,与对上部IT0层进行制膜时相比导入更多的 氧,同时较低地设定制膜电功率,从而可W使大量导入氧的效果增大。
[0084]上述口 0层的制膜条件没有特别限定,上部口 0层的制膜时的氧分压优选为3Χ10-4~10 X 10-4Pa,更优选为6 X 10-4~9 X 10-4Pa。另外,上部ΙΤ0层的制膜时的电功率优选为9~ 15kW,更优选为10~13kW。
[00化]上部口0层的膜厚优选为14nmW上29nmW下,更优选为15nmW上20nmW下。下部 IT0层和上部口 0层的总膜厚优选为15nmW上30nmW下,更优选为18nmW上25nmW下。
[0086] 下部IT0层和上部IT0层可W通过分别对制膜条件进行时间变化而连续地制膜,也 可W在相同的制膜腔室中一边变化制膜条件一边进行多次制膜,还可W使用设定为各自不 同的条件的多个制膜腔室来进行制膜。
[0087] 从下部IT0层向上部IT0层的制膜条件的转换可W是连续的,也可W是不连续的。 另外,不限定于下部IT0层和上部IT0层的2阶段制膜,也可W在2阶段W上的制膜条件下对 透明电极层进行制膜。
[0088] 作为制膜时使用的祀材,例如可W使用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作为透明 电极的祀材,优选使氧化锡固溶于氧化铜中而成的烧结体。
[0089] 即便在转换制膜条件的情况下,也优选使用具有相同氧化锡含量的祀材来制膜形 成透明电极层。祀材中的氧化锡含量没有特别限定,氧化锡含量过少时,结晶化后的载流子 密度减少,从而使电阻增加;氧化锡含量过多时,氧化锡散射电子,使迁移率降低,从而使电 阻增加。因此,在对期待表现出特别高的导电性的上部IT0层进行制膜时,祀材中的氧化锡 含量优选为3质量% ^上12质量% ^下。另外,为了提高结晶化后的耐湿热性,在上部IT0层 的制膜中使用的祀材中的氧化锡含量更优选为6质量%^上10质量%^下。关于在下部IT0 层的制膜中使用的祀材中的氧化锡含量,由于结晶性控制功能很重要,因而未必需要期待 导电性而设定为上述范围。从晶格匹配的方面出发,优选在下部IT0层的制膜中使用的祀材 中的氧化锡含量与在上部IT0层的制膜中使用的祀材中的氧化锡含量之差为10质量% W 下。
[0090] 已知水会吸附至开放于大气的腔室中。水在透明电极层形成时进入膜,作为杂质 发挥作用。因此,在透明电极层形成时,优选背压(工艺气体导入前的腔室内的压力)为10- 3化W下。需要说明的是,工艺气体导入后的腔室内的压力(总压)优选为O.lPa~l.OPa,更 优选为〇.2Pa~0.6Pa。
[0091] 刚制膜后的透明电极层包含非晶质成分,也可W包含结晶成分。此时的结晶成分 的含有比例小于50%。关于结晶成分的含有比例,基于由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得到 的透明电极层的平面观察照片,由视野内的晶粒所占的面积比可W求出。
[0092] 对于如此得到的透明导电膜,通过进行加热(退火),可W使非晶质透明电极层发 生结晶化,可W形成低电阻的透明导电膜。通过利用上述方法对满足特定关系的透明电极 层进行制膜,可W确保在室溫环境下的电阻稳定性,即,将刚制膜后的透明导电膜在25°C放 置1周的环境下,电阻也不变化,同时还可W实现将刚制膜后的透明导电膜在140°C加热30 分钟后的电阻率为3.0 X 1 0-4 Ω cmW下的低电阻。
[0093] 加热溫度和加热时间可W适当选择。加热溫度优选为120~160°C,更优选为130~ 150°C。加热时间优选为60分钟W下,更优选为45分钟W下,进一步优选为30分钟W下。为了 使透明电极层结晶化,加热时间优选为5分钟W上。
[0094] 实施例
[OOM]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运些实施 例。
[0096] [膜厚测定]
[0097] 透明电极层的膜厚通过截面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而求出。需要说明的 是,通过??Μ观察求出透明电极层的总厚度,由制膜时间和制膜电功率之比计算出下部IT0 层和上部IT0层的膜厚。
[009引[电阻率测定]
[0099] 关于电阻率,利用Ξ菱化学社制造的Loresta GP,通过四探针法得到表面电阻的 值,由该表面电阻的值和通过上述截面TEM观察求出的膜厚计算出电阻率。
[0100] [结晶化时间测定]
[0101] 加热(退火)前的透明电极层大部分由非晶质形成,通过使非晶质变化为结晶从而 形成低电阻的透明电极。即,电阻的变化量反映了变化为结晶的非晶质的量。因此,通过调 查退火中的电阻的时间变化,可W调查结晶化过程的时间变化。根据上述,结晶化所需要的 时间由退火中的电阻的时间变化来测定。结晶化完成后,电阻的时间变化结束。结晶化完成 的判断是与电阻的时间变化消失时的电阻值之差达到ΙΩ/nW内的时间。图2是示出对退 火中的电阻的时间变化进行测定的结果的一例的曲线图。由图2的曲线图可W读出,电阻的 时间变化消失时的电阻值Rsi为120 Ω /□,结晶化完成时间Τι为15分钟。
[0102] 图3中示出安装有平行电极的透明导电膜的示意图。关于退火中的电阻测定,在退 火前的透明导电膜100的相对的2边安装平行电极110,将其放入热风循环烘箱中,利用电阻 测定装置120测定电阻的时间变化,由此进行退火中的电阻测定。在安装平行电极时,使电 极间距离与安装有电极的边的长度相等,从而在能够由电阻值计算表面电阻(sheet resistant)的状态下进行实验。
[0103] 关于结晶化完成后的电阻测定,将电阻变化结束了的透明导电膜从烘箱中取出, 拆下平行电极后,利用Ξ菱化学社制造的Loresta GP通过四探针法进行测定。
[0104] [电阻稳定性评价]
[0105] 为了评价室溫环境下的电阻稳定性,对刚制膜后的透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进行测 定,之后在25°C的环境下保存1周,测定电阻的变化。表面电阻的测定中,利用Ξ菱化学社制 造的Loresta GP通过四探针法进行。将刚制膜后的电阻设为R日,将在25°C经过1周后的电阻 设为Ri时,对由化/Ro表示的电阻变化率进行评价。
[0106] [结晶性评价]
[0107] 关于刚制膜后的透明电极层的结晶性,在室溫环境下在5%盐酸中浸溃10分钟,由 此进行评价,在表面电阻增加为100倍W上的情况下,判断为非晶质。在下述所有的实施例 和比较例中,确认了刚制膜后的透明电极层为非晶质。
[010引 [XPS测定]
[0109] XPS测定使用化VAC-PHI制造的Quantum 2000进行,分析使用装置的附带程序 Mul t ipak进行。在测定中,对于在444eV附近观测到的铜的3ds/2轨道(In3ds/2)来源的信号、 在486eV附近观测到的锡的3d5/2轨道(Sn3d5/2)来源的信号、在529eV附近观测到的氧的1S轨 道(01s)来源的信号、和碳的Is轨道(CIS)来源的信号、氮的Is轨道(Nls)来源的信号、娃的 化轨道(Si2p)来源的信号,分别按照每0.25eV的刻度进行测定,得到峰状的谱图。将该测定 与从透明电极层的最表面的氣蚀刻交替地反复进行,反复进行到无法观测到铜为止。关于 氣蚀刻,每一次进行1分钟,一次蚀刻1.3nm。对于如此得到的各峰,利用高斯函数进行拟合, 计算出作为峰中屯、的结合能和峰的最大值。为了使峰的非对称性反映到峰位置,如下述式1 所示,将背景设为常数,利用单一的高斯函数进行拟合。式1中,y为峰强度,X为能量值,e为 表示自然对数的底的纳皮尔数,η为圆周率。关于拟合,使式1中的四个常数a、b、c、d变化,按 照与实测值之差成为最小的方式来进行拟合。
[0110] [数学式。
[0111]
[0112] 〔结合能差的计算)
[0113] 图4是通过利用高斯函数的拟合计算出结合能的Sn3d5/2的峰的一例。图5是通过利 用高斯函数的拟合计算出结合能的In3d5/2的峰的一例。由图4可知,Sn3d5/2的结合能Esn为 485.40eV,由图5可知,In3d5/2的结合能Ein为443.72eV。如上所述,为了从测定结果中除去带 电的贡献,从Sn3d5/2的结合能Esn中减去In3d5/2的结合能Eln,由此评价锡与铜的结合能差 Esn - Eln。
[0114] 〔氧原子比的计算)
[0115] 如上所述,在元素间比较由XPS测定得到的测定对象物的峰最大值,从而求出试样 中包含的元素比(原子比)。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组成元素比利用在修正后除去背景的各 峰的积分强度与灵敏度系数进行计算。一系列分析利用测定装置附带的Multipak进行。修 正中使用Savitzky-Golay的化oints,背景除去使用了化irley。灵敏度系数还会因测定装 置而变化,因此使用了测定装置附带的Multipak所内置的值。关于灵敏度系数的物理意义, 例如在化ysical Electronics公司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手册(Handbook of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中有详细说明。将假设含有的元素 In、Sn、0、C、N、Si的合计 设为100%,计算出其中包含的各元素的比例。
[0116] 图6是通过XPS深度分布图测定得到的元素分布图的一例。可W认为:在与透明电 极层的表面的距离为0~Inm的区域中存在大气污染,在与表面的距离为0~3nm的区域中透 明电极层的结晶化过程与层内不同,因此,将运些区域从分析中所用的数据中除去。另外, 由于原子扩散的影响等,透明电极层与基板的界面难W明确地定义。因此,在实施例和比较 例中,将In浓度为40原子% ^上的区域作为分析范围,在该分析范围对结合能差和氧原子 比进行评价。
[0117] [实施例1]
[0118] 作为透明膜基板,使用了两面形成有具有折射率调节功能的硬涂层的PET膜(玻璃 化转变溫度80°C)。在透明电极层的制膜前,在真空中对透明膜基板进行加热,进行脱气。之 后,通过瓣射法,利用卷对卷方式在透明膜基板的硬涂层上制膜形成IT0。
[0119] IT0的制膜分成下部IT0层和上部口 0层运2个阶段来进行,在下部口 0层的情况下, 在基板上W氧导入量多的条件进行制膜;在上部IT0层的情况下,在下部IT0层上W氧导入 量少于下部IT0层、放电功率大的条件进行制膜。
[0120] 在IT0的制膜中,使铜?锡复合氧化物(氧化锡含量7.0质量%)的祀材并列而作为 双阴极(dual ca化ode),利用MF电源进行瓣射。首先,W电功率3kW、氧分压2. ο X 1〇-3化制膜 了3皿的下部ΙΤ0层。接着,在下部ΙΤ0层上,W电功率12kW、氧分压8.0X10>a制膜了 17nm的 上部IT0层。腔室内压力均为0.2Pa。
[0121]退火前(刚制膜后)的电阻率为7.2Xl0-4Ωcm,在14(rC进行退火时的结晶化所需 要的时间为20分钟,结晶化完成后的电阻率为2.8Xl(T4Qcm。在25°C经过1周后的电阻变化 率为1.0倍,未确认到电阻的变化。
[01剖结合能Esn与结合能Eln的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大值Emax为42.09eV、最小值Emin为 41.85eV,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 -Emin为0.24eV。另外,氧原子比的最大值Omax为 53.6at % ,巧小值Omin为50 . lat % ,巧大值Omax与巧小值Omin之差Omax - Omin为3.5at %。
[0123] [实施例2]
[0124] 在口 0制膜前,在硬涂层上制膜了 3皿的Si化层,在Si化层上制膜了下部口 0层,除此 W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口 0的制膜。
[01巧]在Si化层的制膜中,将Si用作革时才,W氧200sccm、氣lOOOsccm的流量进行供给,使 腔室内压力为〇.2Pa,利用MF电源WlOkW的功率进行瓣射。所得到的Si化层的膜厚为3皿。
[01 %] 退火前的电阻率为4.8 X 1 0-4 Ω cm,在140°C进行退火时的结晶化所需要的时间为 10分钟,结晶化完成后的电阻率为2.8 X 10-4 Ω cm。在化°C经过1周后的电阻变化率为1.0倍, 未确认到电阻的变化。
[0127]结合能Esn与结合能Eln的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大值Emax为42.01eV,最小值Emin为 41.67eV,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 -Emin为0.34eV。另外,氧原子比的最大值Omax为 54 . lat % ,巧小值 Omin 为 51.5at % ,巧大值 Omax 与巧小值 Omin 之差 Omax - Omin 为 2.6at%。
[012引[比较例1]
[0129] 不进行下部IT0层的制膜,在上部口 0层的制膜条件、即电功率12kW、氧分压8.0X 10>a下进行23nm的制膜,除此W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巧TO的制膜。
[0130] 退火前的电阻率为7.8Xl0-4Ωcm,在14(rC进行退火时的结晶化所需要的时间为 120分钟,在140°C退火30分钟后的电阻率为6.9 X 1 0-4Ω cm,结晶化完成后的电阻率为2.8 X 1 0-4 Ω cm。在25 °C经过1周后的电阻变化率为1.0倍,未确认到电阻的变化。
[0131] 结合能Esn与结合能Eln的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大值Emax为41.86eV、最小值Emin为 41.56eV,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 -Emin为0.30eV。另外,氧原子比的最大值Omax为 52.8at %、巧小值 Omin 为 51.6at % ,巧大值 Omax 与巧小值 Omin 之差 Omax - Omin为 1。
[0132] [比较例2]
[0133] 代替下部IT0层的制膜,而在与实施例2同样的条件下在硬涂层上制膜化m的Si化 层,之后在实施例1的上部IT0层的制膜条件、即电功率12kW、氧分压8.0X10>a下进行20nm 的制膜,除此W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口 0的制膜。
[0134] 退火前的电阻率为4.8 X 1 0-4 Ω cm,在140°C进行退火时的结晶化所需要的时间为5 分钟,结晶化完成后的电阻率为2.8 X 10-4 Ω cm。在25°C经过1周后的电阻变化率为0.7倍,确 认到电阻的降低。
[01对结合能Esn与结合能Eln的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大值Emax为42.17eV、最小值Emin为 42.08eV,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 -Emin为0.09eV。另外,氧原子比的最大值Omax为 53.9at %、巧小值Omin为52.6at % ,巧大值Omax与巧小值Omin之差Omax - Omin为 1.4at%。
[0136] [比较例3]
[0137] W电功率IkW、氧分压2.0X10-中a制膜了5nm的下部口0层后,W电功率12kW、氧分 压8.0 X 10-咕a对15nm的上部口 0层进行制膜,除此W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口 0的制膜。
[0138] 退火前的电阻率为5.6 X 1 0-4 Ω cm,在140°C进行退火时的结晶化所需要的时间为 300分钟,在140°C退火30分钟后的电阻率为4.8 X 1 0-4Ω cm,结晶化完成后的电阻率为4.0 X 1 0-4 Ω cm。在25 °C经过1周后的电阻变化率为1.0倍,未确认到电阻的变化。
[0139] 结合能Esn与结合能Eln的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大值Emax为42.15eV、最小值Emin为 42.08eV,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 -Emin为0.07eV。另外,氧原子比的最大值Omax为 54.4at % ,巧小值Omin为53 . Oat % ,巧大值Omax与巧小值Omin之差Omax - Omin为 1.5at%。
[0140]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将结合能差Esn-Ein作为纵轴、将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的距 离作为横轴来标绘作图,将所得到的曲线图示于图7;将氧原子比作为纵轴、将与透明电极 层的表面的距离作为横轴来标绘作图,将所得到的曲线图示于图8。此外,实施例和比较例 的结果归纳示于表1。
[0141]
[0142] 由表1可知,在实施例1和2中,在25°C经过1周后电阻也没有变化,并且在140°C下 的结晶化所需要的时间为30分钟W内。
[014引在实施例1和2中,如图巧日表1所示,满足下述关系:结合能差Esn-Ein的最小值Emin 与结合能差Esn -Eln的最大值Emax相比存在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侧,并且,上述最大值Emax与 上述最小值Emin之差Emax-Emin为0 . lev W上。另外,如图8和表1所示,还满足下述关系:氧原 子比的最小值Omin与氧原子比的最大值Omax相比存在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侧,并且,上述最 大值Omax与上述最小值Omin之差Omax-Omin为1.8at% W上。通过满足运些关系,确认到可W形 成抑制了在室溫环境下的结晶化、并且能够W短时间的加热而结晶化的透明导电膜。
[0144] 在实施例1和2中,可知通过在制膜初期增加氧导入量,能够形成满足上述关系的 透明电极层。需要说明的是,如比较例3那样,可知:即便在下部ITO层的制膜时的氧分压高 的情况下,根据膜厚或制膜电功率的不同,也无法形成满足上述关系的透明电极层。
[0145] 在比较例1中,虽然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Emin为0. leVW上,但最小值 Emin与最大值Emax相比不存在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侧。其结果是,结晶化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为120分钟。由该结果可知,结合能差Esn-Ein在透明膜基板侧小的情况下,可能难W形成用 于加热所致的结晶化的晶核。
[0146] 在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Emin小于0. lev的比较例巧日比较例3中,或者 在室溫环境就可结晶化,结晶化变得过快(比较例2);或者相反地,结晶化变得过慢(比较例 3)。
[0147] 可W认为: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Emin之差Emax - Emin小于0 . leV表不透明电极层的膜 厚方向的结合能差Esn-Ein的变化量小,锡与氧的结合状态及铜与氧的结合状态在膜厚方 向基本上没有变化地形成了透明电极层。因此,在形成了如Si化运样用于促进结晶化的基 底层的比较例2中,认为在室溫环境就可结晶化,透明电极层的结晶化变快。另外,在形成了 如下部ITO层运样不具有促进结晶化的作用的基底层的比较例3中,认为透明电极层的结晶 化时间变长。
[0148] 由此可知,通过形成满足特定关系的透明电极层,可得到抑制了在室溫环境下的 结晶化、并且能够W短时间的加热而结晶化的透明导电膜。
[0149] 符号说明
[0150] 11透明膜基板
[0151] 22透明电极层
[0152] 22a第1电极层
[0153] 22b第2电极层
[0154] 100透明导电膜
【主权项】
1. 一种透明导电膜,其为在透明膜基板上具有非晶质的透明电极层的透明导电膜, 所述透明电极层由铟?锡复合氧化物构成,氧化锡的含量为3~12质量%,膜厚为15~ 30nm, 所述透明电极层中,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求出的锡3d5/2的结合能ESn和铟3d 5/2的 结合能EIn在下述分析范围中满足下述(1)和(2): 分析范围:在包含40原子%以上铟的区域中,除去膜厚方向上的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 的距离d为0~3nm的区域后的区域; (1) 所述结合能ESn与所述结合能EIn的结合能差ESn -EIr^最小值Emig所述结合能差 Esn - Eln的最大值Emax相比,存在于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侧; (2) 所述最大值Emax与所述最小值Emin之差Emax-Emin为0. lev以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中,在所述分析范围中,通过最小二乘法对以所 述结合能差ESn"E In为纵轴、以所述距离d为横轴的标绘点进行近似而得到的直线的斜率为 0.005eV/nm以上。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中,在所述分析范围中,所述结合能差ESn"EIn 的最大值EmX为41.92eV以上。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中,在所述分析范围中,所述结合能 差ESn-Em的最小值E min为41.95eV以下。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中,在140°C加热30分钟后的所述透 明电极层的电阻率为3.2 X 10-4 Ω cm以下。6. -种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 方法,其中, 非晶质的透明电极层在具有第1条件和第2条件的2阶段以上的制膜条件下进行制膜, 第1条件:在透明膜基板上对第1电极层进行制膜, 第2条件:在所述第1电极层上对第2电极层进行制膜, 所述第1电极层的膜厚为1~4nm。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第1电极层进行制膜时的 氧分压大于对所述第2电极层进行制膜时的氧分压。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第1电极层进行制膜时 的电功率小于对所述第2电极层进行制膜时的电功率。9. 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第1电极层进 行制膜时使用的靶材的氧化锡含量与对所述第2电极层进行制膜时使用的靶材的氧化锡含 量相同。
【文档编号】H01B5/14GK105874544SQ201580003746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发明人】早川弘毅, 口山崇
【申请人】株式会社钟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