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2604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包括惰性金属电极、阻变功能层、易氧化金属电极,其特征在于:惰性金属电极与阻变功能层之间插入石墨烯阻挡层,能够阻止器件编程过程中易氧化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阻变功能层迁移进入惰性金属电极。依照本发明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惰性电极与固态电解液阻变功能层之间增加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薄膜作为金属离子阻挡层,阻止RRAM器件编程过程中,阻变层中形成的金属导电细丝扩散进入惰性电极层,消除器件擦除过程中出现的误编程现象,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
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RRAM)的器件单元结构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多媒体应用、移动通信等对大容量、低功耗存储的需要,非挥发性存储器、特别是闪存所占的半导体器件市场份额变得越来越大,也逐渐成为一种相当重要的存储器。非挥发性存储器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保存所存储的信息,其既有只读存储器的特点,又有很高的存取速度。
[0003]当前市场上的非挥发性存储器以闪存为主流,但是闪存器件存在操作电压过大、操作速度慢、耐久力不够好以及由于在器件微缩化过程中过薄的隧穿氧化层将导致记忆时间不过长等缺点。理想的非挥发性存储器应具备操作电压低、结构简单、非破坏性读取、操作速度快、记忆时间长、器件面积小、耐久了好等条件。目前已经对好多新型材料和器件进行了研究,试图来达到上述的目标,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新型存储器器件都采用电阻值的改变来作为记忆的方式,包括阻变存储器及采用固态电解液材料的阻变存储器。
[0004]阻变存储器通常是基于易氧化金属/固态电解液/惰性金属的三明治结构,能够构成一类重要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RRAM,resistive switching memory)存储器,通常被称为固态电解液基RRAM,可编程金属化器件(PMC:ProgrammabIe Metallizat1n CellMemory)或导电桥随机存储器(CBRAM:Conductive Bridging Random Access Memory)。这类存储器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被受产业界的重视,成为下一代非挥发性存储技术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0005]其工作原理是:在外加电激励的作用下,金属上电极A的阳极易氧化金属(如,Cu、Ag和Ni等)在电场作用下氧化成为金属离子A+,金属离子A+在电场的作用下在固态电解液B中进行传输,向阴极移动并最终达到惰性下电极C,在下电极C处金属离子A+被还原成为金属A。随着金属不断在下电极C处沉积,最终达到上电极A,形成连通上下电极的细丝状的金属导电桥,器件电阻处于低阻状态;在反向电场作用下,该金属导电桥断开,器件恢复到高阻状态。这两种电阻状态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相互转换。
[0006]然而,由于常用的惰性金属电极材料(如Pt、Au、Pd和W等)为多晶结构,导致金属原子/离子容易进入惰性电极材料内形成易氧化金属与惰性金属的合金结构(文献 1,Y.C.Yang, F.Pan, Q.Liu, M.Liu, and F.Zeng, Nano Lett.9, 1636, 2009),金属原子/离子也可能会通过惰性电极材料迀移到惰性电极材料的表面,形成易氧化金属的纳米结构(文献 2,J.J.Yang, J.P.Strachanm, Q.Xia, D.A.A.0hlberg, P.J.Kuekes, R.D.Kelley, ff.F.Stickle, D.R.Stewart, G.Medeiros—Ribeiro, and R.S.Williams, Adv.Mater.22,4034, 2010)。金属原子/离子进入惰性材料相当于在惰性电极处也会形成易氧化金属源,造成这类RRAM器件在反向擦除的过程中(导电细丝断裂)会出现误编程的现象(反向电压下,形成金属性导电细丝),对器件的可靠性造成显著的影响。同时,由于这类器件擦除过程中的限流通常远远大于编程过程中的限流,因此擦除过程中的误编程现象容易造成器件的硬击穿,超出器件的失效,影响了器件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7]由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困难,克服基于固态电解材料的RRAM存储器件存在的活性电极形成的金属导电细丝在编程过程中进入到惰性电极材料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过在惰性电极和固态电解液层之间增加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薄膜作为金属离子阻挡层的新器件结构,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0008]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包括惰性金属电极、阻变功能层、易氧化金属电极,其特征在于:惰性金属电极与阻变功能层之间插入石墨烯阻挡层,能够阻止器件编程过程中易氧化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阻变功能层迀移进入惰性金属电极。
[0009]其中,易氧化金属电极的材料例如为Cu、Ag、N1、Sn、Co、Fe、Mg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可选地,其厚度为5nm?500nmo
[0010]其中,阻变功能层的材料为具有电阻转变特性的固态电解液或二元氧化物材料,例如为 CuS、AgS、AgGeSe、CuIxSy, Zr02、Hf02、Ti02、Si02、W0X、N1、CuOx、ZnO、TaOx、Y2O3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可选地,其厚度为2nm?200nm。
[0011]其中,惰性金属电极的材料例如为Pt、W、Au、Pd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可选地,其厚度例如5nm?500nmo
[0012]其中,石墨烯阻挡层为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薄膜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其厚度为
0.5nm ?20nmo
[00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制造方法,包括:在绝缘衬底上形成惰性金属电极;在惰性金属电极上形成石墨烯阻挡层;在石墨烯阻挡层上形成阻变功能层;在阻变功能层上形成易氧化金属电极,其中石墨烯阻挡层能够阻止器件编程过程中易氧化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阻变功能层迀移进入惰性金属电极。
[0014]其中,惰性金属电极和/或阻变功能层和/或易氧化金属电极的形成工艺为电子束蒸发、化学气相沉积、脉冲激光沉积、原子层沉积、磁控溅射或溶胶一凝胶法。
[0015]其中,石墨烯阻挡层的形成方法为薄膜转移、胶带剥离或化学气相沉积。
[0016]其中,惰性金属电极和/或易氧化金属电极的厚度为5nm?500nm ;可选的,阻变功能层的厚度为2nm?200nm ;可选的,石墨稀阻挡层的厚度为0.5nm?20nmo
[0017]其中,易氧化金属电极的材料例如为Cu、Ag、N1、Sn、Co、Fe、Mg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可选的,阻变功能层的材料为具有电阻转变特性的固态电解液或二元氧化物材料,例如为 CuS、AgS、AgGeSe、CuIxSy, Zr02、Hf02、Ti02、Si02、W0X、N1、CuOx、ZnO、TaOx、Y2O3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可选的,惰性金属电极的材料例如为Pt、W、Au、Pd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0018]其中,在易氧化金属电极与阻变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形成周期性结构。
[0019]其中,石墨烯阻挡层与惰性金属电极的投影面积大于阻变功能层和易氧化金属电极,并且在露出的石墨烯阻挡层上形成电极接触。
[0020]其中,易氧化金属电极为分裂的多个。
[0021]依照本发明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惰性电极与固态电解液阻变功能层之间增加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薄膜作为金属离子阻挡层,阻止RRAM器件编程过程中,阻变层中形成的金属导电细丝扩散进入惰性电极层,消除器件擦除过程中出现的误编程现象,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2]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中:
[0023]图1为依照本发明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的示意图;
[0024]图2A-2D为依照本发明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制造方法的示意图;以及
[0025]图3为依照本发明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制造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示意性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征及其技术效果,公开了含有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薄膜的金属离子阻挡层以防止器件擦除过程中出现的误编程现象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结构,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上”、“下”等等可用于修饰各种器件结构或制造工序。这些修饰除非特别说明并非暗示所修饰器件结构或制造工序的空间、次序或层级关系。
[0027]如图1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阻变存储器件的示意图,其包括绝缘衬底11、惰性金属电极12、阻变功能层13、石墨稀阻挡层14、以及易氧化金属电极15。其中,惰性金属电极12材料为Pt、W、Au、Pd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阻变功能层13为具有电阻转变特性的固态电解液或二元氧化物材料,石墨烯阻挡层14为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薄膜,易氧化金属电极15材料为Cu、Ag、N1、Sn、Co、Fe、Mg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编程过程中,作为金属离子阻挡层的石墨烯薄膜将阻止导电细丝中的金属离子扩散进入惰性电极层中,从而消除后续擦除过程中出现误编程的现象,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0028]如图2A-2D以及图3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阻变存储器件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对应的示意图。
[0029]具体地,如图2A所示,在绝缘衬底11上形成惰性金属电极12。提供绝缘衬底11,其可以为Si衬底上的氧化硅、SOI衬底的埋氧层、蓝宝石(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石英等硬质衬底,还可以是树脂、塑料等柔性衬底。采用电子束蒸发、化学气相沉积(包括PECVD、HDPCVD、MOCVD等)、脉冲激光沉积、原子层沉积(ALD)或磁控溅射方法,在绝缘衬底11上沉积由惰性金属材料构成的惰性金属电极12,其材质例如为Pt、W、Au、Pd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其厚度例如5nm?500nm、优选为10?350nm并最佳60?150nm,例如10nm0
[0030]随后,如图2B所示,在惰性金属电极12上形成石墨烯构成的金属离子阻挡层13。形成石墨烯薄膜层可以是采用薄膜转移的工艺,石墨烯层的制备可以采用胶带剥离或者是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所述石墨稀阻挡层的厚度为0.5nm至20nm,优选Inm?15nm,最佳5nm。石墨稀作为一种六边形网格的二维结构,其六边形的空洞直径为65pm,远远小于大部分原子的原子尺寸或离子尺寸,因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原子扩散阻挡层材料。石墨烯阻挡层13可以是单层石墨稀,也可以是多层石墨稀。与其他例如Ta、T1、TiN、TaN材质的硬质阻挡层相比,石墨烯阻挡层13由于可以为单层,或者多层结构中的每一层均为柔性可弯折,因此阻变器件自身厚度可以大大降低,更易于在柔性衬底上制备,也进一步降低了整体阻抗,因此可以应用于可穿戴式或低功耗电子设备。优选地,石墨烯阻挡层与惰性金属电极的投影面积大于后续要形成的阻变功能层和易氧化金属电极,由此在石墨烯阻挡层上形成电极接触,如图2C所示具有台阶结构,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石墨烯和惰性金属电极的面积从而降低器件自身的电阻,以便用于低功耗器件。
[0031]接着,如图2C所示,在石墨烯阻挡层13上形成阻变功能层14。阻变功能层14也可以称作阻变存储介质层,在上下电极之间起到绝缘隔离作用,并且能够允许易氧化电极15的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穿过阻变功能层14而到达石墨烯阻挡层13。由于石墨烯阻挡层13的二维结构中孔洞直径小于金属离子的尺寸,金属离子仅堆积在阻挡层13上而不会进入惰性金属电极12中,在后续施加反向电压的擦除过程中,金属离子会在电场作用下全部离开石墨烯阻挡层,因此不存在误擦除。阻变功能层14的形成工艺为电子束蒸发、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或溶胶一凝胶法。阻变功能层14为具有电阻转变特性的固态电解液或二元氧化物材料,具体为 CuS、AgS、AgGeSe, CuIxSy, ZrO2, HfO2, T12, S12, W0X、N1, CuOx,Zn0、Ta0x、Y203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包括混合、层叠、掺杂改性等多种形式),厚度为2nm?200nm、优选 5nm ?lOOnm、最佳 1nm ?60nm,最佳 40nm。
[0032]最后,如图2D所示,在阻变功能层14上形成易氧化金属电极15。采用电子束蒸发、化学气相沉积、脉冲激光沉积、原子层沉积或磁控溅射方法形成电极15,其材料为易氧化的金属材料,例如为Cu、Ag、N1、Sn、Co、Fe、Mg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例如以合金形式或叠层方式),其厚度为5nm?500nm、优选为10?300nm并最佳50?lOOnm,例如80nmo优选地,沉积电极15之前,采用掩模板或者周期性控制沉积工艺参数、或者沉积之后刻蚀,在阻变功能层14的顶表面形成周期性图形(未示出),以增大电极15与其下的阻变功能层14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编程、擦除效率。优选地,形成电极层15之后通过刻蚀,或者利用掩模沉积电极层15,使得电极15为小面积的多个,由此减小易氧化金属电极材料的用量,进一步减小易氧化金属离子迀移进入惰性金属电极12的几率,提高器件可靠性。
[003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首先,利用电子束蒸发工艺,在带有200nm厚S12的绝缘层的Si衬底上,磁控溅射70nm的Pt薄膜作为惰性金属电极层;然后,采用胶带剥离石墨的方法,将石墨烯薄膜转移到惰性金属电极层上,然后利用磁控溅射沉积的方法,淀积一层20nm的ZrO2阻变功能层;最后电子束蒸发10nm的Cu作为易氧化电极层,完成整个器件的基本结构。图2给出了该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通过对比不含石墨烯阻挡层的相同工艺条件下生长的非易失性阻变存储器件的电学特性,发现增加这层石墨烯阻挡层能够显著减小器件在擦除过程中出现误编程的现象,改善了器件的可靠性。
[0034]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过程的顺序不同,可以在绝缘衬底11上依次沉积易氧化金属电极15、石墨烯阻挡层14、阻变功能层13和惰性金属电极层12,其余材料和厚度尺寸不变。
[0035]依照本发明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惰性电极与固态电解液阻变功能层之间增加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薄膜作为金属离子阻挡层,阻止RRAM器件编程过程中,阻变层中形成的金属导电细丝扩散进入惰性电极层,消除器件擦除过程中出现的误编程现象,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0036]尽管已参照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无需脱离本发明范围而对器件结构或方法流程做出各种合适的改变和等价方式。此外,由所公开的教导可做出许多可能适于特定情形或材料的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不在于限定在作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而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所公开的器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将包括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包括惰性金属电极、阻变功能层、易氧化金属电极,其特征在于:惰性金属电极与阻变功能层之间插入石墨烯阻挡层,能够阻止器件编程过程中易氧化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阻变功能层迀移进入惰性金属电极。2.如权利要求1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其中,易氧化金属电极的材料例如为Cu、Ag、N1、Sn、Co、Fe、Mg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可选地,其厚度为5nm?500nm。3.如权利要求1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其中,阻变功能层的材料为具有电阻转变特性的固态电解液或二元氧化物材料,例如为(^、483、六86636、(:111:^,2抑2、!1?)2、1102、3102、TOX、N1, CuOx, ZnO、TaOx, Y2O3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可选地,其厚度为2nm?200nm。4.如权利要求1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其中,惰性金属电极的材料例如为Pt、W、Au、Pd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可选地,其厚度例如5nm?500nmo5.如权利要求1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其中,石墨烯阻挡层为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薄膜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其厚度为0.5nm?20nmo6.一种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制造方法,包括: 在绝缘衬底上形成惰性金属电极; 在惰性金属电极上形成石墨烯阻挡层; 在石墨烯阻挡层上形成阻变功能层; 在阻变功能层上形成易氧化金属电极, 其中石墨烯阻挡层能够阻止器件编程过程中易氧化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阻变功能层迀移进入惰性金属电极。7.如权利要求6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制造方法,其中,惰性金属电极和/或阻变功能层和/或易氧化金属电极的形成工艺为电子束蒸发、化学气相沉积、脉冲激光沉积、原子层沉积、磁控溅射或溶胶一凝胶法。8.如权利要求6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制造方法,其中,石墨烯阻挡层的形成方法为薄膜转移、胶带剥离或化学气相沉积。9.如权利要求6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制造方法,其中,惰性金属电极和/或易氧化金属电极的厚度为5nm?500nm ;可选的,阻变功能层的厚度为2nm?200nm ;可选的,石墨稀阻挡层的厚度为0.5nm?20nmo10.如权利要求6的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制造方法,其中,易氧化金属电极的材料例如为Cu、Ag、N1、Sn、Co、Fe、Mg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可选的,阻变功能层的材料为具有电阻转变特性的固态电解液或二元氧化物材料,例如为CuS、AgS、AgGeSe, CuIxSy, ZrO2, HfO2,T12, S12, WOx, N1、CuOx, ZnO、TaOx, Y2O3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可选的,惰性金属电极的材料例如为Pt、W、Au、Pd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文档编号】H01L45/00GK105990520SQ201510061926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5日
【发明人】刘琦, 刘明, 孙海涛, 张科科, 龙世兵, 吕杭炳, 瑞塔姆·白纳吉, 张康玮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