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2843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将嵌合检测部件可靠地移动到检测位置。在安装于一个连接器壳体(10)的嵌合检测部件(30)设置有卡定部(42),该卡定部(42)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半嵌合时从后方卡定到设置于锁定臂(18)的卡定部(23)而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进,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正确嵌合时被锁定部(54)按压而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在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30)的卡定部(42)和设置于锁定臂(18)的卡定部(23),形成有在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30)的卡定部(42)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的状态下与对方侧的卡定部(23、4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陡立的面(49、29)。
【专利说明】
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嵌合检测部件的连接器。【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具有能够检测彼此嵌合的一对连接器壳体的嵌合状态的嵌合检测部件的连接器。嵌合检测部件以如下方式安装到一个连接器壳体:在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能够从初始位置向前方移动,在一对连接器壳体半嵌合时不能从初始位置向前方移动。 即,通过是否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嵌合检测部件而能够知道连接器的嵌合状态。
[0003]在这种连接器中,例如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嵌合检测部件具有:基部,设置于后端部;以及一对止动臂,从基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前方突出地设置。一对止动臂卡定到连接器壳体而限制嵌合检测部件的移动。详细地讲,一对止动臂在嵌合检测部件配置在初始位置时卡定到在设置于连接器壳体的锁定臂(文献1中为闩锁部件)的左右两侧突出设置的止动翼,并限制嵌合检测部件的前进。
[0004]并且,在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一对止动臂被提起到对方侧连接器壳体的动作部,成为止动臂的倾斜面与止动翼相对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向前方按压嵌合检测部件时,止动臂的倾斜面与止动翼抵接地滑动,止动臂越过止动翼,嵌合检测部件到达检测位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77880号公报
[0006]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由于止动臂的倾斜面与止动翼抵接地滑动,因此在止动臂越过止动翼时作业者很难有感觉。即,由于没有嵌合检测部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的感觉,因此存在嵌合检测部件停留在到达检测位置的途中的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基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嵌合检测部件可靠地移动到检测位置的连接器。
[0008]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能够彼此嵌合的一对连接器壳体;锁定臂,设置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中的一个连接器壳体上,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能够卡定到在对方侧连接器壳体设置的锁定部;嵌合检测部件,以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能够从初始位置向检测位置前进且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半嵌合时不能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检测位置前进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一个连接器壳体上;设置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半嵌合时所述卡定部从后方卡定到在所述锁定臂设置的锁定卡定部而限制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前进,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所述卡定部被所述锁定部按压而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以及阶梯部,形成于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所述锁定卡定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向所述卡定解除方向位移的状态下与设置于对方侧的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对方侧的所述锁定卡定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对。
[0009]根据本发明,当在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要使嵌合检测部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时,设置在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形成在锁定卡定部的阶梯部抵接到对方侧的卡定部,作业者感觉到阻力而能够识别出嵌合检测部件没有到达检测位置,因此能够通过之后的移动操作使嵌合检测部件可靠地移动到检测位置。【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中,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嵌合检测部件移动到检测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1]图2是示出接器壳体的主视图。
[0012]图3是示出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〇〇13]图4是示出连接器壳体的后视图。
[0014]图5是示出嵌合检测部件的主视图。
[0015]图6是示出嵌合检测部件的侧视图。
[0016]图7是示出嵌合检测部件的仰视图。
[0017]图8是示出嵌合检测部件保持在初始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
[0018]图9是示出嵌合检测部件保持在初始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后视图。
[0019]图10是示出嵌合检测部件保持在初始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
[0020]图11是示出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嵌合检测部件配置在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1]图12是示出在卡定部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了的状态下陡立的面与对方侧在前后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状态的图1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〇〇22] 标号说明
[0023]C…连接器[〇〇24]10…连接器壳体(一个连接器壳体)
[0025]18…锁定臂[〇〇26]23…锁定卡定部[〇〇27]27…第1上侧倾斜面(倾斜面)
[0028]29…第1陡立面(陡立的面)[〇〇29]30…嵌合检测部件[〇〇3〇]42…第1卡定部(设置在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〇〇31]42B…第1卡定部的后表面(倾斜面)[〇〇32]48…第2下侧倾斜面(倾斜面)[〇〇33]49…第2陡立面(陡立的面)[〇〇34]50…对方侧连接器壳体
[0035]54…锁定部。【具体实施方式】[〇〇36]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0037]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在所述阶梯部上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成直角的陡立的面。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设置在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形成在锁定卡定部的陡立的面与对方侧的卡定部抵接,因此能够使作业者更可靠地识别出嵌合检测部件没有到达检测位置。
[0038]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在设置于对方侧的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设置于对方侧的所述锁定臂的卡定部中的与所述陡立的面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对方侧的所述卡定部上,形成有能够使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向所述卡定解除方向移动的倾斜面。
[0039]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当在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要使嵌合检测部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时,形成在卡定部的陡立的面抵接到对方侧的卡定部的倾斜面之后, 通过该倾斜而设置在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滑动,因此能够比较顺利地将嵌合检测部件移动到检测位置。
[0040]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在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从前方卡定到所述锁定卡定部而限制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后退,在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所述锁定卡定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通过作用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向后的力使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的倾斜面。
[0041]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当对配置于检测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作用向后的力时,设置在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通过设置在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锁定卡定部的倾斜面而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因此能够将嵌合检测部件顺利地移动到初始位置。
[0042]〈实施例〉[0043 ]以下,参照图1?图12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44]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C具有能够检测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的嵌合状态的嵌合检测部件30。嵌合检测部件30以如下方式安装到一个连接器壳体10: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 正确嵌合时能够从初始位置向前方移动,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半嵌合时不能从初始位置向前方移动。以下,在各构成部件中,将两连接器壳体10、50中的嵌合面侧分别作为前方, 另外,将图1的上侧作为上方、下侧作为下方进行说明。
[0045]对方侧连接器壳体50为合成树脂制,具有保持阳型的端子配件(以后,称为对方侧端子配件51)的端子保持部52,在端子保持部52的前方一体地形成有呈筒状的护罩部53。对方侧端子配件51的凸片部从端子保持部52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而被护罩部53包围。[〇〇46] 在护罩部53的上表面突出设置有锁定部54。锁定部54配置在对方侧连接器壳体50 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锁定部54的前表面54F为后端升高的倾斜面,另外,锁定部54的上表面(突出端面)54U为大致水平(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平行)且平坦的面。并且,锁定部54的后表面54B成为基本整体相对于前后方向成大致直角地陡立的面。另外,锁定部54的后表面 54B的上端角部以后端降低的方式倾斜。
[0047]连接器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具有收纳并保持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的阴型的端子配件(以后,称为端子配件11)的端子收纳部12,端子收纳部12被大致呈方筒状的筒状嵌合部13包围。并且,在端子收纳部12与筒状嵌合部13之间的嵌合空间,嵌入有对方侧连接器壳体50的护罩部53。
[0048]在端子收纳部12中,以横1列并列收纳有多个端子配件11。各端子配件11从后方插入到端子收纳部12,卡定到矛形件14并被限制脱离。在端子收纳部12的后部,设置有通过嵌接于各电线W的橡胶栓15而被单独密封的密封塔部16。如图4所示,密封塔部16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设置在端子收纳部12的后部,在位于大致中央的一对密封塔部16的上侧,竖立设置有防止后述的锁定臂18的过度的挠曲变形的过度挠曲防止部17。
[0049]并且,在连接器壳体10中配置有锁定臂18,该锁定臂18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正确嵌合时,如图1所示,能够卡定到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壳体50的锁定部54。锁定臂18设置在端子收纳部12的上表面侧,筒状嵌合部13的上壁具有仅残留前端部地切出锁定臂18的形成部位的形态。另外,在连接器壳体10中的锁定臂18的左右两侧,彼此大致平行地竖立设置有一对保护壁19(参照图4)。
[0050]锁定臂18整体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大致水平(与端子收纳部12的上表面大致平行)的板状。如图1所示,锁定臂18通过竖立设置在端子收纳部12的上表面的脚部21支撑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能够大致以脚部21为支点呈跷跷板状地翘起位移。
[0051]在锁定臂18上,以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形态形成有槽部22。如图3所示,槽部22形成在锁定臂18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地延伸。槽部22的宽度尺寸在全长上大致恒定。[〇〇52]如图1所示,在锁定臂18的前端部(比槽部22靠前方的部分)上,设置有能够卡定到对方侧连接器壳体50的锁定部54的锁定卡定部23。锁定卡定部23的前表面23F为以与锁定部54的前表面54F相同的坡度倾斜的倾斜面,另外,锁定卡定部23的上表面23U为大致水平 (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平行)且平坦的面。并且,锁定卡定部23的前端部(锁定卡定部23的上表面23U与前表面23F之间的角部)为带圆的形态的缘部23E。另外,关于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面对槽部22的面)23B,将在后面详细说明。[〇〇53] 如图4所示,在锁定臂18的左右两侧突出设置有卡定凸部24。卡定凸部24进入到设置在后述的嵌合检测部件30的卡定凹部36而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卡定。如图3所示,卡定凸部 24在锁定臂18的大致后半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形成。
[0054]在锁定臂18的后端部(比槽部22靠后方的部分),设置有在解除锁定卡定部23与锁定部54卡定时被按压操作的按压操作部25。按压操作部25形成为薄的板状。
[0055]嵌合检测部件3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7所示,具有整体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稍长的本皇形状(前端部逐渐变窄并且后侧部分为大致方形形状)的主体部31。主体部31形成为大致平板状。
[0056]如图10所示,在嵌合检测部件30的后端部上设置有形成为沿着主体部31的后端向上方竖立设置的壁状的第1后壁部32、形成为沿着主体部31的后端向下方垂下的壁状的第2 后壁部33。第1后壁部32和第2后壁部33均相对于前后方向成大致直角。另外,第1后壁部32、 主体部31以及第2后壁部33没有阶梯差而连续,从而嵌合检测部件30的后表面成为平坦的面。[〇〇57]在嵌合检测部件30的上表面上,沿着左右两侧缘竖立设置有一对突条部34(参照图8)。一对突条部34设置在主体部31的大致后半部分,其后端部与第1后壁部32的左右两端部相连。[〇〇58] 如图7所示,在嵌合检测部件30的下表面,沿着左右两侧缘垂下一对引导部35。一对引导部35形成为设置在主体部31的大致后半部分的壁状。各引导部35的厚度尺寸(左右方向的尺寸)为整合成保护壁19与锁定臂18之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的尺寸。[〇〇59] 一对引导部35的后端部与第2后壁部33的左右两端部相连,一对引导部35的高度尺寸与第2后壁部33的高度尺寸相同(参照图5)。在一对引导部35的内表面(相对面),形成有锁定臂18的卡定凸部24能够进入的卡定凹部36。卡定凹部36形成为在引导部35的内表面具有大致方形截面而凹陷的槽状,在前后方向上贯通。
[0060]如图5所示,在一对引导部35的下表面分别突出设置有突出肋37。如图7所示,一对突出肋37沿着一对引导部35的外侧面(与相对面相反侧的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突出肋37 形成在引导部35的大致后半部分。[〇〇61]如图6所示,嵌合检测部件30的大致后半部分(以后,称为后部38),在上表面侧设置有一对突条部34和第1后壁部32,并且在下表面侧设置有一对引导部35和第2后壁部33, 从而具有比大致前半部分更高的刚性。并且,嵌合检测部件30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且比后部38靠前侧的部分成为在整个宽度上呈薄的平板状的平板部39。[〇〇62]在嵌合检测部件30上,前后并列设置有通过分别卡定到形成在锁定臂18的槽部22 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来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的移动的一对卡定臂41、43。[〇〇63] 一对卡定臂41、43中的前侧的卡定臂(以后,称为第1臂41)由主体部31的大致前半部分构成。第1臂41整体形成为朝向前端逐渐变窄的大致梯形的薄的板状,能够大致以主体部3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弹性位移(参照图11)。另外,第1臂41的上表面中的前端部形成为朝向前方下降的倾斜,第1臂41的下表面中的后述的第1卡定部42与平板部39之间的部分形成为朝向后方上升的平缓的倾斜。[〇〇64]如图10所示,在第1臂41的前端部上,向下方突出设置有第1卡定部(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30的卡定部)42,该第1卡定部42在嵌合检测部件30配置在初始位置时从后方卡定到设置于锁定臂18的锁定卡定部23而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进。第1卡定部42在嵌合检测部件30配置在检测位置时,如图1所示,从前方卡定到锁定卡定部23而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 的后退。
[0065]第1卡定部42具有与槽部22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宽度尺寸,能够进入到槽部22。第1 卡定部42的突出尺寸(上下方向的尺寸)比锁定卡定部23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稍大。第1卡定部42的下表面(突出端面)42S为大致水平且平坦的面,如图11所示,在第1卡定部42搭到锁定部54时,抵接到锁定部54的上表面54U而被支撑。另外,关于从后方卡定到锁定卡定部23 的第1卡定部42的前表面42F和从前方卡定的后表面42B,将在后面详细说明。[〇〇66]如图7所示,一对卡定臂41、43中的后侧的卡定臂(以后,称为第2臂43)是通过在嵌合检测部件30的主体部31中插入狭缝44而形成的。关于第2臂43,其前侧和左右两侧被狭缝 44包围,形成为前端为自由端、后端为固定端的悬臂状。[〇〇67]第2臂43形成在后部38中的大致前半部分,其前端与突条部34和引导部35的前端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对齐。如图7所示,第2臂43位于嵌合检测部件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 第2臂43的宽度尺寸(左右方向的尺寸)与第1卡定部42的宽度尺寸相同。[〇〇68]如图10所示,在第2臂43的前端部,向下方突出设置有能够卡定到槽部22的后端部的第2卡定部45。第2卡定部45的前表面45F为倾斜面,第2卡定部45的后表面45B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陡立的面。另外,第2卡定部45形成在第2臂43的整个宽度上。[〇〇69]另外,如图10所示,在第1卡定部42从后方卡定的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23B,形成有阶梯部。阶梯部在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23B上突出到后方。阶梯部的下表面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大致水平)的阶梯面26,比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23B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稍微位于上侧。如图1所示,阶梯面26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的正确嵌合状态下,配置在与锁定部54的上表面54U相同的高度位置。
[0070]如图12所示,在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23B中的阶梯面26的上下两侧,各形成有一个倾斜面。比阶梯面26更形成于上侧的倾斜面(以后,称为第1上侧倾斜面27)形成为从锁定卡定部23的上端朝向下方逐渐向后方突出的后部下降的倾斜。另外,比阶梯面26更形成在下侧的倾斜面(以后,称为第1下侧倾斜面28)形成为从阶梯面26朝向下方逐渐向后方突出的后部下降的倾斜。第1下侧倾斜面28以比第1上侧倾斜面27平缓的坡度倾斜,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正确嵌合的状态下,其大致整体与锁定部54在前后方向上相对。
[0071]并且,在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23B的阶梯部(第1上侧倾斜面27与阶梯面26之间) 上,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成直角的陡立的面(以后,称为第1陡立面29)。第1陡立面29 与阶梯面26大致成直角。[0〇72]另一方面,在从后方卡定到锁定卡定部23的第1卡定部42的前表面42F形成有阶梯部。阶梯部在第1卡定部42的前表面42F上成为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46。突出部46设置在第1 卡定部42的下端部,在其上端部与下端部上形成有倾斜面。突出部46的上端部的倾斜面(以后,称为第2上侧倾斜面47)形成为前部下降的倾斜,下端部的倾斜面(以后,称为第2下侧倾斜面48)形成为后部下降的倾斜。第2下侧倾斜面48具有与锁定卡定部23的第1上侧倾斜面 27相同的坡度。[〇〇73]并且,在第1卡定部42的突出部46中的第2上侧倾斜面47与第2下侧倾斜面48之间, 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成直角的陡立的面(以后,称为第2陡立面49)。[〇〇74]另外,第1卡定部42的前表面42F中的除了突出部46的部分相对于前后方向成为大致直角的面,如图10所示,在嵌合检测部件30配置在初始位置时与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 23B相对配置。[0〇75]另外,从前方卡定到锁定卡定部23的第1卡定部42的后表面42B,成为通过作用于嵌合检测部件30的向后的力而使第1卡定部42向卡定解除方向(上方)位移的倾斜面。第1卡定部42的后表面42B以后部上升的方式倾斜,以使上端比下端更位于后方。另外,锁定卡定部23的缘部23E内含抵接于第1卡定部42的后表面42B的上端部。
[0076]接着,对本实施例的连接器C的嵌合作业的一例进行说明。
[0077]首先,将嵌合检测部件30配置在初始位置。如图10所示,第1卡定部42卡定到槽部 22的前端部,第2卡定部45卡定到槽部22的后端部,从而嵌合检测部件30被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另外,引导部35的大致前半部分插入到锁定臂18与保护壁19之间,从而限制左右方向的移动。而且,卡定凸部24进入到卡定凹部36的大致前半部分,从而相对于锁定臂18限制上下方向的位移。
[0078]接着,将两连接器壳体10嵌合。将连接器壳体10的端子收纳部12压入到对方侧连接器壳体50的护罩部53。在该嵌合过程中,对方侧端子配件51的凸片部逐渐插入到端子配件11的连接部。另外,锁定卡定部23的前表面23F与锁定部54的前表面54F抵接,锁定卡定部 23搭到锁定部54的上方且锁定臂18倾斜地弹性位移,嵌合检测部件30也与锁定臂18成为一体地翘起位移。
[0079]在该连接器C的半嵌合的状态(两连接器壳体10没有到达正确嵌合的半嵌合状态) 下,保持嵌合检测部件30的第1卡定部42与锁定卡定部23的卡定状态,因此嵌合检测部件30 不会向检测位置移动。
[0080]并且,如图11所示,当连接器C到达正确的嵌合状态时,对方侧端子配件51与端子配件11成为正确的连接状态。另外,锁定卡定部23越过锁定部54而锁定臂18弹性复原,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23B与锁定部54的后表面54B在前后方向上相对配置,两连接器壳体10、 50被锁定成正确的嵌合状态。此时,嵌合检测部件30的第1卡定部42搭到锁定部54的上表面 54U而向上方(卡定解除方向)位移,第1臂41成为倾斜地弹性变形的状态。[〇〇811并且,在第1卡定部42相对于锁定卡定部23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的状态下,如图12 所示,第1卡定部42的突出部46与锁定卡定部23的后表面23B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详细地讲, 第1卡定部42的第2陡立面49与锁定卡定部23的第1上侧倾斜面27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并在前后方向上相对配置,第1卡定部42的第2下侧倾斜面48与锁定卡定部23的第1陡立面29 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并在前后方向上相对配置。[〇〇82]接着,使嵌合检测部件30移动到检测位置。当向前方按压嵌合检测部件30的后表面时,第1卡定部42的第2陡立面49抵接到锁定卡定部23的第1上侧倾斜面27,并且锁定卡定部23的第1陡立面29抵接到第1卡定部42的第2下侧倾斜面48。由此,作用于嵌合检测部件30 的向前的力增加,第1卡定部42通过第1上侧倾斜面27和第2下侧倾斜面48的倾斜而向上方位移,第2下侧倾斜面48与第1上侧倾斜面27抵接而第1卡定部42向前方滑动。并且,第1卡定部42通过锁定卡定部23的上表面23U而第1臂41向下方弹性复原,嵌合检测部件30到达检测位置。期间,作业者感觉到强的阻力,存在其阻力被放开而变轻的感觉。并且,如图1所示,第 1卡定部42的后表面42B与锁定卡定部23的缘部23E在前后方向上卡定,并且嵌合检测部件 30的第2后壁部33抵接到锁定臂18的后端,从而嵌合检测部件30成为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〇〇83]以上,完成连接器C的嵌合作业。
[0084]另外,在嵌合检测部件30被保持在检测位置的状态下,锁定臂18的上表面的大致整体被嵌合检测部件30覆盖,并且嵌合检测部件30的突出肋37从上方抵接到过度挠曲防止部17。因此,嵌合检测部件30和锁定臂18向锁定解除方向的位移(后端部向下方下降的位移)被限制,能够防止不经意的锁定解除。
[0085]接着,对本实施例的连接器C的脱离作业的一例进行说明。
[0086]首先,将嵌合检测部件30从检测位置拉回到初始位置。当在第1后壁部32上施加向后的力时,第1卡定部42通过第1卡定部42的后表面42B的倾斜而向上方位移,成为通过锁定卡定部23的上表面23U而被支撑于锁定部54的上表面54U的状态(参照图11)。另外,第2卡定部45卡定到槽部22的后端部,从而阻止进一步的后退。由此嵌合检测部件30被拉回到初始位置。在嵌合检测部件30配置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突出肋37从过度挠曲防止部17向后方脱落,嵌合检测部件30和锁定臂18向锁定解除方向的位移被允许。
[0087]接着,使两连接器壳体10脱离。当向下方按压被拉回到初始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 30的后端部时,锁定臂18以后部下降的方式倾斜而锁定卡定部23向上方位移,锁定卡定部 23与锁定部54的卡定被解除。在该状态下,当拉开两连接器壳体10、50时,第1卡定部42通过锁定部54而第1臂41弹性复原,接着锁定臂18的锁定卡定部23通过锁定部54而锁定臂18弹性复原,两连接器壳体10、50被脱离。[〇〇88]以上,完成连接器C的脱离作业。
[0089]接着,对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0090]本实施例的连接器C具有能够彼此嵌合的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在其中的一个连接器壳体10上设置有锁定臂18,该锁定臂18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正确嵌合时,能够与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壳体50上的锁定部54卡定。另外,在一个连接器壳体10上,以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正确嵌合时能够从初始位置向检测位置前进、且在半嵌合时不能从初始位置向检测位置前进的方式,安装有嵌合检测部件30。并且,在嵌合检测部件30上设置有第1卡定部42,该第1卡定部42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半嵌合时从后方卡定到设置在锁定臂18的锁定卡定部23而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进,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正确嵌合时被锁定部54按压而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在第1卡定部42和锁定卡定部23上,形成有在第1卡定部 42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的状态下与对方侧的卡定部42、23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第1陡立面 29和第2陡立面49。[〇〇91]根据该结构,当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正确嵌合时要使嵌合检测部件3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形成在锁定卡定部23和第1卡定部42的第1陡立面29和第2陡立面49 抵接到对方侧的卡定部23、42,由此将嵌合检测部件30按压到检测位置的力增加而嵌合检测部件30快速地到达检测位置,因此能够将嵌合检测部件30可靠地移动到检测位置。[〇〇92]另外,在第1卡定部42和锁定卡定部23中,在与第1陡立面29和第2陡立面49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对方侧的第1卡定部42和锁定卡定部23上,形成有使第1卡定部42向卡定解除方向滑动的第1上侧倾斜面27和第2下侧倾斜面48。[〇〇93]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当在一对连接器壳体10、50正确嵌合时要使嵌合检测部件 3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时,形成在第1卡定部42和锁定卡定部23的第2陡立面49和第 1陡立面29抵接到对方侧的锁定卡定部23和第1卡定部42的第1上侧倾斜面27和第2下侧倾斜面48之后,通过其倾斜而第1卡定部42滑动,因此能够比较顺利地将嵌合检测部件30移动到检测位置。
[0094]另外,在嵌合检测部件30移动到检测位置时第1卡定部42从前方卡定到锁定卡定部23而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的后退,在第1卡定部42上,形成有通过作用于嵌合检测部件30 的向后的力而使第1卡定部42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的后表面42B。根据该结构,当对配置于检测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30作用向后的力时,第1卡定部42通过第1卡定部42的后表面42B 而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因此能够将嵌合检测部件30顺利地移动到初始位置。[〇〇95]〈其他实施例〉
[0096]本发明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载和【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如下所述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0097](1)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槽部22被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形态,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槽部也可以是在下表面具有底壁的凹部。
[0098](2)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第1臂41整体形成为向着前端逐渐变窄的梯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第1臂41只要能够卡定到槽部22的前端部即可,例如第1臂也可以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形状。[〇〇99](3)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一对卡定臂41、43设置在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一对卡定臂设置在嵌合检测部件的左右两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0100] (4)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锁定卡定部23和第1卡定部42上分别设置有第1陡立面29和第2陡立面49,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在锁定卡定部和第1卡定部的任意一个上设置陡立的面。
[0101] (5)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锁定卡定部23和第1卡定部42上分别设置有第1上侧倾斜面27和第2下侧倾斜面48,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在锁定卡定部和第1卡定部的任意一个上设置倾斜面。[〇1〇2] (6)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第1卡定部42的后表面42B为倾斜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锁定卡定部侧设置倾斜面。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彼此嵌合的一对连接器壳体;锁定臂,设置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中的一个连接器壳体上,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 正确嵌合时,能够卡定到在对方侧连接器壳体设置的锁定部;嵌合检测部件,以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能够从初始位置向检测位置前进 且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半嵌合时不能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检测位置前进的方式,安装 在所述一个连接器壳体上;设置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壳体半嵌合时所述卡定部从后 方卡定到在所述锁定臂设置的锁定卡定部而限制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前进,在所述一对连 接器壳体正确嵌合时所述卡定部被所述锁定部按压而向卡定解除方向位移;以及阶梯部,形成于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所述锁定卡定部的至少一方,在 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向所述卡定解除方向位移的状态下与设置于对方侧的 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对方侧的所述锁定卡定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阶梯部上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成直角的陡立的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设置于对方侧的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设置于对方侧的所述锁定臂的卡定 部中的与所述陡立的面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对方侧的所述卡定部上,形成有能够使所述设 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向所述卡定解除方向移动的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从前 方卡定到所述锁定卡定部而限制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后退,在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或所述锁定卡定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通过作用 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向后的力使所述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定部向卡定解除方向位 移的倾斜面。
【文档编号】H01R13/627GK106099545SQ20161024887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公开号201610248870.X, CN 106099545 A, CN 106099545A, CN 201610248870, CN-A-106099545, CN106099545 A, CN106099545A, CN201610248870, CN201610248870.X
【发明人】大森弘之, 佐波俊和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