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及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843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及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及充电系统,所述充电接头上设有多个引脚,所述充电接头内嵌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接头的温度;所述充电接头内还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靠近所述引脚处安装有风扇;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内安装有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和控制所述风扇的启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在充电接头内安装风扇实现对充电接头的散热,另一方面通过在充电桩内设置控制模块对充电接头的温度进行监测和实现充电线路的通断,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接口的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造成损失。
【专利说明】
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及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一般涉及安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及充电系统。【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在逐步地建立。在电充汽车的充电过程中,防止充电接口温度过高,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工作,也是充电现场千万不可轻视的管控点。在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由于充电时间相对较长,充电接口处温度过高,会导致电路的损坏、财产的损失甚至人员的伤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充电线路接通的瞬间,当充电接口温度急剧上升导致接口温度过高。以及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导致长时间的充电而引起充电接口温度过高。充电站使用充电头既没有合适可靠的温度监控系统,又没有即时散热系统,不能实时地监测和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充电过程中接口的温度。往往只能在事故进行中或者发生后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数据,无法对危险因素进行事先防范与预警。
【发明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000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上设有多个引脚,所述充电接头内嵌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接头的温度;
[0005]所述充电接头内还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靠近所述引脚处安装有风扇。
[000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和充电粧,
[0007]所述充电粧内安装有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和控制所述风扇的启停。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在充电接头内安装风扇实现对充电接头的散热,另一方面通过在充电粧内设置控制模块对充电接头的温度进行监测和实现充电线路的通断,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接口的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造成损失。【附图说明】
[000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充电接头主视图;
[001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充电接头左视图;
[001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控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001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5]实施例一:
[00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1,充电接头1上设有多个引脚2,充电接头1内嵌有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接头1的温度;
[0017]充电接头1内还设有散热通道5,散热通道5靠近所述引脚2处安装有风扇6。
[00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内通过增加温度传感器对充电接头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且设置散热通道,当温度较高时通过安装在散热通道中的风扇进行散热,请参考图1和图2,避免了充电接头因温度过高的问题造成的损害。[〇〇19]可选的,散热通道5第一排风口位于所述充电接头1设有所述引脚2的一面,第二排风口位于所述充电接头1未设所述引脚2的一面。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头内增设散热通道的示意图,使得在充电的时候对过热的充电接头进行散热,并且将散热通道的一个通风口设置在引脚所在的面,另一个通风口设置在侧面,即没有引脚的面;汽车充电的充电接头有多种形式,无论其充电接头为何种形式,将散热通道的一端设置在引脚面上,能够很好的实现对充电接头的降温。
[0020]进一步的,散热通道5两端安装有过滤网4。在散热通道两端的排风口设过滤网能够减少灰尘和杂质的进入,增加风扇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0021]进一步的,充电接头设有第二排风口的一面向下放置。图1和图2提供了充电接头的一种形式,为三线制的接头,汽车充电的充电接头有多种形式,在各种形式的充电接头中设置散热通道,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将设有排风口的一面向下放置,使其位于充电接头的下方,能够有效避免灰尘或者雨水等进入。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和风扇的散热下,使得充电接头不会因为温度过高产生损坏。[〇〇23] 实施例二:
[002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和充电粧;
[0025]充电粧内安装有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与温度传感器11、风扇6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和控制风扇6的启停。
[0026]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在充电粧内集成控制模块,监测充电接头的温度并对充电粧电路的通断和充电接头内风扇的工作进行控制,将控制模块集成在充电粧内使用,更加的安全可靠,避免了线路的移动或者其他因素对控制模块可靠性的影响。 [〇〇27]进一步的,控制模块7包括相互连接的温度控制单元71、风扇控制单元72和开关单元73;
[0028]所述温度控制单元71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所述风扇控制单元72用于控制所述风扇6的启停,所述开关单元73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粧的通断。
[0029]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中,集成在充电粧内的控制模块通过温度控制单元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充电接头的温度,并且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发送不同的信息至风扇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
[0030]进一步的,温度控制单元71接收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值处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温度控制单元71发送高电平至风扇控制单元72,风扇控制单元72控制风扇6运行;
[0031]温度控制单元71接收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值大于第二阈值时,温度控制单元71发送高电平至开关单元73,开关单元73控制充电粧断电。
[0032]温度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根据接收的温度控制单元发送的信息实施不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是为了在充电接头温度较高时对其记性散热,若散热效果不佳, 充电接头的温度持续升高会对充电接头和充电粧的性能产生影响时,开关单元会直接断开充电粧的供电;[〇〇33]当充电接头的温度正常,小于第一阈值时,温度控制单元不发送任何信号,风扇不启动;当充电接头的温度升高至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温度控制单元发送高电平至风扇控制单元,使得其控制风扇启动,对充电接头进行散热;当充电接头的温度持续升高, 超过第二阈值时,温度控制单元直接发送高电平至开关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粧停止供电,放置充电粧和充电接头因过热发生起火等问题。
[00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及充电系统能够起到散热和温控的作用, 避免充电接头等因为温度过高造成损失;并且将散热元件安装在充电接头内,其体积小、灵敏度高并且可靠,保证了电动汽车能够正常充电。
[0035]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上设有多个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 内嵌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接头的温度;所述充电接头内还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靠近所述引脚处安装有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第一排风口位 于所述充电接头设有所述引脚的一面,第二排风口位于所述充电接头未设所述引脚的一 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两端安装有过 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设有所述第二 排风口的一面向下放置。5.—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 接头,和充电粧;所述充电粧内安装有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和控制所述风扇的启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 的温度控制单元、风扇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所述风扇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 风扇的启停,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粧的通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接收所述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处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发送高电平至所 述风扇控制单元,所述风扇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扇运行;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温度控制 单元发送高电平至所述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粧断电。
【文档编号】H01R13/66GK106099548SQ201610361831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吕帅帅, 顾涛, 倪红军, 汪兴兴, 朱昱, 黄明宇, 廖萍
【申请人】南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