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1429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炉变压器容量的不断增大,其二次侧输出电流也相应增大时,二次侧每并联支路承载的电流也增大,相比增大引线铜排截面及引出铜管截面,增加引线及输出支路来解决该问题,性能更好更经济。但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引线方式由于引线之间相互交错重叠干涉,当引线达到四支路以上已无法实现,成为该类产品发展的瓶颈,因此寻求改进的引线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支路数量调整简单,引线干涉小的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包括对应变压器每相设置的汇流铜排,连接在汇流铜排上角接铜排,连接在角接铜排上的过渡铜排,以及连接在过渡铜排上的软连接;汇流铜排包括两根分别与对应相线圈原线的首端和末端连接的引线铜排;角接铜排和对应的过渡铜排以及软连接组成引线单元,沿线圈轴向呈多层排布,其层数等于输出的支路数;所述的汇流铜排,角接铜排,过渡铜排和软连接依次由内向外沿线圈径向分层排布。
[0006]优选的,汇流铜排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在铁心夹件上的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角接铜排通过支撑支架固定在汇流铜排沿线圈径向的外侧,支撑支架沿线圈轴向固定安装在铁心夹件上。
[0008]进一步,角接铜排每层包括两根并联的引线铜排。
[0009]优选的,过渡铜排通过导线夹连接夹持在角接铜排沿线圈径向的外侧。
[0010]进一步,过渡铜排每层包括两根并联的引线铜排。
[0011]优选的,软连接每层包括四根并联的编织线,四根编织线呈两行两列对称设置。
[0012]优选的,汇流铜排,角接铜排和过渡铜排中的引线铜排均以窄面朝向二次侧油箱壁。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汇流铜排实现对每相线圈首尾端的连接,通过增加或减少每相包括角接铜排、过渡铜排以及软连接的引线单元在纵向排布的层数,能够实现不同数量的支路输出,由于其引线单元在线圈轴向方向上的数量决定了其支路的数量,因而布线空间大,能够布置的支路数量多,配合在线圈轴向方向上的分层设置,避免了引线之间的相互干涉和交错重叠,结构合理,布局清晰,同时汇流铜排中引线铜排的数量始终保持不变,为引线单元的灵活布置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连接基准,非常容易满足用户对输出支路数的要求;同时由于改进引线结构,还降低了铜排用量,缩小油箱体积,减少用油量,使产品更经济,性能更优越。
[0015]进一步的,利用配合设置的固定支架实现对汇流铜排的固定连接,一方面能够保证其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为其与对应线圈原线的连接提供了连接和操作空间。
[0016]进一步的,利用沿线圈轴向设置的支撑支架实现对角接铜排的固定,两者之间的垂直连接能够使支撑支架为角接铜排提供可靠的支撑点,能够相互配合形成框架式结构,为层状结构的设置提供定位基准边界,结构稳定,布线清晰。
[0017]进一步的,利用导线夹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过渡铜排与角接铜排的连接和定位,操作简单,结构空间小。
[0018]进一步的,利用对每层角接铜排和过渡铜排中并联的引线铜排的限定,以及对软连接中编织线的限定,在满足电器性能的同时,能够缩小油箱体积,减少用油量,降低铜排用量。
[0019]进一步的,通过将引线铜排均以窄面对着二次侧油箱壁,减小了引线电抗、引线损耗及引线杂散损耗,使产品更经济,性能更优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的变压器输出四支路时面对接线侧的引线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2]图中:1为支撑支架,2为固定支架,3为汇流铜排,4为角接铜排,5为过渡铜排,6为软连接,7为导线夹,8为铁心夹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4]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对应变压器每相设置的汇流铜排3,连接在汇流铜排3上角接铜排4,连接在角接铜排4上的过渡铜排5,以及连接在过渡铜排5上的软连接6 ;汇流铜排3包括两根分别与对应相线圈原线的首端和末端连接的引线铜排,本优选实例中,汇流铜排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在铁心夹件8上的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角接铜排4和对应的过渡铜排5以及软连接6组成引线单元,沿线圈轴向呈多层排布,其层数等于输出的支路数;角接铜排4通过支撑支架I固定在汇流铜排3沿线圈径向的外侧,支撑支架I沿线圈轴向固定安装在铁心夹件8上。如图2所示,汇流铜排3,角接铜排4,过渡铜排5和软连接6依次由内向外沿线圈径向分层排布;过渡铜排5通过导线夹7连接夹持在角接铜排4沿线圈径向的外侧。本优选实例中,如图1所示,角接铜排4每层包括两根并联的引线铜排;过渡铜排5每层包括两根并联的引线铜排;软连接6每层包括四根并联的编织线,四根编织线呈两行两列对称设置。其中,汇流铜排3,角接铜排4和过渡铜排5中的引线铜排均以窄面朝向二次侧油箱壁。
[0025]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线结构应用到设置有四支路的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上,如图1所示,其包括分别设置在三相线圈之间的二根支撑支架1,六根分别对称设置在铁心夹件8上的固定支架2,每相两根引线铜排的汇流铜排3,每相四层的角接铜排4,每相两层的过渡铜排5,每相四层的软连接6,以及十二根导线夹7,其中角接铜排4和过渡铜排5均为每层两根引线铜排并联,软连接6为每层四根编织线并联。其中共设置有四个引线单元,每个引线单元中的角接铜排4和软连接6的数量一一对应,而过渡铜排5的数量则根据引线的设置需求进行调整,本优选实例中每相有两个引线单元内没有对应设置过渡铜排5,如图1所示,靠左侧和右侧的相中,从上到下的第三、四引线单元中没有过渡铜排5 ;中间的相中,从上到下的第一、二引线单元中没有过渡铜排5。
[0026]其中,固定支架2安装在铁心夹件上,汇流铜排3用固定支架2固定后与线圈原线连接;再将支撑支架I安装在铁心夹件8上,角接铜排4与汇流铜排3连接后固定在支撑支架I上;而后将过渡铜排5与角接铜排4连接,再通过导线夹7连接夹持;最后将软连接6与过渡铜排5连接引出,软连接引出时起调节作用。
[0027]如图1所示,角接铜排4、过渡铜排5以及软连接6在纵向分多层排布,也就是在线圈的轴向上呈多层排布,其中角接铜排4和软连接6为四层也就是输出4支路。如图2所示,汇流铜排3、角接铜排4、过渡铜排5以及软连接6由内向外分层排布,最内层为汇流铜排3直接与线圈连接,向外紧接着为角接铜排4,次外层为过渡铜排5,最外层为软连接6。
[0028]采用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引线结构后,只需要增加或减少每相角接铜排4、对应的过渡铜排5以及软连接6在纵向排布的层数,而汇流铜排3保持每相两根不变,可实现不同数量的支路输出,容易满足用户对输出支路数的要求。尤其是在三支路以上输出更加的方便和经济;同时能够缩小油箱体积,减少用油量和降低引线铜排用量,本优选实例中至少减少用油量1000kg,降低铜排用量至少为800kg ;布置时,引线铜排均以窄面对着二次侧油箱壁,减小了引线电抗、引线损耗及杂散损耗,使产品更经济,性能更优越。
【主权项】
1.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变压器每相设置的汇流铜排(3),连接在汇流铜排(3)上角接铜排(4),连接在角接铜排(4)上的过渡铜排(5),以及连接在过渡铜排(5)上的软连接(6);所述的汇流铜排(3)包括两根分别与对应相线圈原线的首端和末端连接的引线铜排;所述的角接铜排(4)和对应的过渡铜排(5)以及软连接(6)组成引线单元,沿线圈轴向呈多层排布,其层数等于输出的支路数;所述的汇流铜排(3),角接铜排(4),过渡铜排(5)和软连接(6)依次由内向外沿线圈径向分层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汇流铜排(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在铁心夹件⑶上的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角接铜排(4)通过支撑支架(I)固定在汇流铜排(3)沿线圈径向的外侧,支撑支架(I)沿线圈轴向固定安装在铁心夹件(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角接铜排(4)每层包括两根并联的引线铜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铜排(5)通过导线夹(7)连接夹持在角接铜排(4)沿线圈径向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铜排(5)每层包括两根并联的引线铜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软连接(6)每层包括四根并联的编织线,四根编织线呈两行两列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铜排(3),角接铜排(4)和过渡铜排(5)中的引线铜排均以窄面朝向二次侧油箱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内封角接多支路侧出线引线结构,其包括对应变压器每相设置的汇流铜排,连接在汇流铜排上角接铜排,连接在角接铜排上的过渡铜排,以及连接在过渡铜排上的软连接;汇流铜排包括两根分别与对应相线圈原线的首端和末端连接的引线铜排;角接铜排和对应的过渡铜排以及软连接组成引线单元,沿线圈轴向呈多层排布,其层数等于输出的支路数;所述的汇流铜排,角接铜排,过渡铜排和软连接依次由内向外沿线圈径向分层排布。其通过增加或减少每相包括角接铜排、过渡铜排以及软连接的引线单元在纵向排布的层数,能够实现不同数量的支路输出,由于其引线单元在线圈轴向方向上的数量决定了支路数量,因而布线空间大,支路数量多。
【IPC分类】H01F27-30, H01F27-29
【公开号】CN204289053
【申请号】CN201420796192
【发明人】刘坤, 杨维波
【申请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