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173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涌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电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界电能,对人类影响非常大,其中负面的影响会带来较大的危害(即雷害)。具体的,雷电会使人类供电电网中产生电涌(即瞬态过电),严重时会对接入电网的电器设备造成过压损坏;对此,人们会在供电线路上安装防止雷害器件,当雷电使供电线路中产生过电流时,可通过防止雷害器件将过电流导入接地端对地释放,使得供电线路的电流电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0003]放电管作为一种防止雷害器件,得到了人们的大量研宄;放电管的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其外加电压增大到超过气体的绝缘强度时,两电极间的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导通后放电管两电极之间的电压维持在放电弧道所决定的残压水平。其中,电弧相当于泄流“导线”,放电管的电弧建成速度和残压量是决定其泄流能力的主要因素,泄流能力是放电管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的放电管的电弧在泄流完成后没有及时熄灭(即熄弧能力较差),导致在过电压消失后且电网电压正常时,仍然有工频电流继续通过电弧从放电管通往接地端,使得供电线路通过电弧与地短路。上述工频电流通过电弧流向地的现象称为“工频续流”,会导致电网断路器跳闸等事故发生,给供电线路正常运行带来隐患,因此,放电管在泄流后是否能够及时熄灭电弧以切断工频续流(称为“断续”),也是放电管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0004]目前较为先进的大功率放电管有多层间隙放电管、阀型放电管、火花隙等,它们在泄流能力和断续能力上各有千秋。对于多层间隙放电管或阀型放电管来说,其包括多个串联的放电级,每一级都需要达到一定的电压才能使放电管开启放电功能,也就是说,放电管的总体弧压值为每一级弧压的叠加值;放电管的总体弧压高于工频电压,可以抑制工频续流,即其“断续能力”较好;但是,这种多层间隙结构导致了放电管泄流后残余的能量较多,保护能力下降,即其“泄流能力”较差。对于火花隙来说,其利用电极间隙长度来有限的增加弧压,泄流后残压小,泄流能力较前面两者强,但其弧压小于工频电压,因此它存在续流,即其“断续能力”较差。
[0005]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放电管无法兼具良好的泄流和断续能力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放电管无法兼具良好的泄流和断续能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放电管,实现了当放电管两极电压过高时,快速泄流,泄流后残压少,泄流能力强,并在电压恢复正常后,增加工频续流的弧长,以使弧压高于工频电压,从而抑制工频续流,及时熄灭电弧进行工频断续的技术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电管,包括:
[0008]绝缘管;
[0009]与所述绝缘管的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一电极;
[0010]与所述绝缘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二电极;
[0011]密封在所述绝缘管内部的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体用于在所述放电管被击穿时,电离为等离子态,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弧泄流通道,进行放电泄流;
[0012]在所述绝缘管外壁上固定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绝缘管为中空柱状,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绝缘管的接触面的形状相适配;
[0013]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所述电弧泄流通道垂直。
[0014]可选的,所述绝缘管为陶瓷或玻璃材质。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锥形,且其材质为钨铜合金。
[0016]可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和/或氖气。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采用钕铁硼材质。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可嵌合或胶粘在所述绝缘管的外壁上。
[0019]可选的,在所述绝缘管的外壁上间隔对应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永磁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对接的凸部,在所述第二永磁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匹配对接的凸部;或者
[0020]在所述绝缘管的外壁上间隔对应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一永磁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匹配对接的凹位,在所述第二永磁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匹配对接的凹位。
[0021]可选的,在所述绝缘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螺丝,在所述绝缘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螺丝;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所述第二螺丝与所述第二电极连通。
[0022]可选的,所述绝缘管的内壁沿轴向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环形凹槽,每一个环形凹槽上均具有用于对电弧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环形金属片;所述环形金属片的内径小于所述绝缘管的内径。
[0023]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上涂覆有电子粉。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5]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方面,放电管的泄流结构包括绝缘管、分别与所述绝缘管的两端密封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且在所述绝缘管内部密封有惰性气体,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外加电压增大到超过惰性气体的绝缘强度,且所述放电管被击穿时,电离为等离子态,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弧泄流通道,进行放电泄流;可见放电管的泄流结构简单,并没有复杂的多层间隙结构设计,点火电压只与两电极之间的间隙长度以及惰性气体的压强有关,在制作的过程中,当两电极之间的间隙长度和惰性气体的压强确定,点火电压即确定,放电后残压少,泄流能力强;另一方面,放电管的断续结构包括在所述绝缘管外壁上固定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可采用强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所述电弧泄流通道(即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电场的方向)垂直,当所述放电管放电泄流后且两电极间电压恢复正常时,在所述磁场和所述电场的作用下,工频续流在所述放电管两电极间产生螺旋状且弧长相对于原电弧倍增的电弧,以使弧压高于工频电压,从而抑制所述工频续流;另外,当放电管处于待机状态时,放电管电极间没有电弧电流,永磁体不对放电管的静态参数产生影响,即待机时放电管的点火电压与出厂设置的点火电压一样,并且在放电管正常放电泄流时,绝缘管中的惰性气体全部电离为等离子体,以形成放电电弧,永磁体的磁场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可见,永磁体的结构设置不会影响放电管的泄流能力。总之,在本申请方案中,放电管的结构设计结合了上述泄流结构和断续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电管无法兼具良好的泄流和断续能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放电管两极电压过高时,快速泄流,泄流后残压少,泄流能力强,并在放电管电压恢复正常后,及时熄灭电弧进行工频断续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电管的一种放电电弧形态示意图;
[0029]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电管的第二种放电电弧形态示意图;
[0030]图3A为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