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3331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特别是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板对板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使用时将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分别安装在两个基板上,再将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嵌合在一起,则可以实现两个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
[0003]目前,电子设备用的板对板连接器,全部是通过设计U型槽,实现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的嵌合连接。如图1所示:插座端子100的嵌合部位,形状和字母U相似,板对板连接器嵌合时,插头端子200插入到插座端子100的U型槽中;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两个端子之间要进行可靠的信号传输,需要端子有足够的正向力。如果端子正向力太小,则会产生松脱、接触阻抗过大等现象。连接器的端子是由铜合金经过冲压而成,冲压后的铜端子,在垂直于力臂方向压缩后,会产生一定的弹力。弹力的大小跟铜材、力臂长度、压缩量有关。
[0004]目前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端子,正向力是由U型部位的力臂产生。如图1所示,插座端子I的U型部位的力臂不能太短,普遍在0.28?0.5mm左右。如果力臂过短,则无法产生足够的正向力,或者耐久性不够,容易失效。U型部位的力臂长度,对应着板对板连接器的高度,如果力臂不能缩短,则板对板连接器的高度就不能降低,那么相应的,电子设备无法做的更薄,目前,板对板连接器的高度在0.6mm已经是极限。
[0005]随着对超薄电子设备的极致追求,高度0.6mm的板对板连接器在未来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可以实现板对板连接器高度的降低,保证超薄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及至少一个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及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均为长条状,所述插座端子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及抵接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插座本体,所述抵接端用于弹性抵接所述插头端子;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插接配合,当所述插头本体插接于所述插座本体时,所述插座端子的抵接端沿所述插头本体的插入方向移动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与所述插座端子电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通过将插座端子设置成长条状,当插头本体插接于插座本体时,插座端子的抵接端沿插头本体的插入方向移动,此时影响正向力大小的弹性力臂的长度只与插座本体的宽度有关,因而可以降低插座本体的高度,从而在保证端子间足够的正向力的前提下降低板对板连接器的高度,最终可以实现生产出更薄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现有技术中插头插座进行插接配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进行插接配合时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2中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2中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进行插接配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一并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插头I和插座2。插头I分别安装在两个基板上,通过插头I与插座2的插接配合,可以将两个基板平行连接,且实现两个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基板可以是用于电子装置或设备的印刷电路板、柔性扁平电缆、柔性印刷电路等,也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板。
[0016]在以下描述中,如图1中所示,插头本体11与插座本体21的插接方向为第一方向X,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垂直的方向为第三方向Zo
[0017]插头I包括插头本体11及至少插头纟而子12,插头纟而子12固定于插头本体11 ;插座2包括插座本体21及至少一个插座端子22,插座端子22均为长条状。在本实施例中,有多个固定于插头本体11的插头端子12及多个固定于插座本体21的插座端子22,由图1、2中可以看出,插头端子12与插座端子22 对应,插座端子22均为长条状,插座端子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三方向Z —致。插座端子22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固定端221及抵接端222,固定端221固定于插座本体21,抵接端222用于弹性抵接插头端子12 ;当插头本体11插接于插座本体21时,插座端子22的抵接端222沿插头本体11的插入方向移动并弹性抵接于插头端子12,使得插头端子12与插座端子22实现电连接。
[0018]通过将插座端子22设置成长条状,当插头本体11插接于插座本体21时,插座端子22的抵接端222沿插头本体11的插入方向移动,在固定端221及抵接端222之间的部分为弹性力臂223,弹性力臂223的长度会影响正向力的大小,此时弹性力臂223的长度只与插座本体21的宽度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插座本体21的宽度来增长弹性力臂223,从而增大正向力。这样便可以降低插座本体21的高度,从而降低板对板连接器的高度,最终可以实现生产出更薄的电子设备。
[0019]如图4所不,插头本体11具有朝向插座本体21的第一表面111,插头端子12包括接触部121、连接部122及固持部123,接触部121为长条状并沿第一表面111设置,连接部122与固持部123分别设置在接触部121的两端,且连接部122与固持部123均嵌合在插头本体11内;插头本体具有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112,插头端子12还包括插头焊接部124,插头焊接部124自连接部122延伸至第二表面112处,插头焊接部124为长条状并沿第二表面112设置。设置接触部121以便与插座端子22的抵接端222接触,连接部122用于连接接触部121与插头焊接部124,固持部123用于增强插头端子12与插头本体11的结合力,设置插头焊接部124可以使插头I与基板焊接。插头端子12各部分结构设置合理,形状简单易于制造。
[0020]作为优选,插座本体上21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插座端子22的容置槽211,所述固定端221嵌合在所述容置槽211的槽壁内。插座端子22呈倾斜状,抵接端222朝向插头本体11。插座本体21上设置容置槽211,并且使插座端子22呈倾斜状,这样可以在插座端子22和插座本体21之间形成供弹性力臂223运动的压缩空间,使插头端子12的接触部121与插座端子22的抵接端222下压接触时,抵接端222可以带动弹性力臂223朝向容置槽211内运动。在插座端子22和插座本体21之间设置了供弹性力臂223运动的压缩空间,有利于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之间产生正向力,同时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插座本体的高度。
[002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端221延伸至所述插座本体21外形成用于焊接基板的插座焊接部224。设置插座焊接部224以便插座2与基板焊接。
[0022]作为优选,固定端221表面设置固定凸台2211,所述固定凸台2211嵌合在所述插座本体21内,固定凸台2211用来加强插座端子22与插座本体21的结合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