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18364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级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用于动力电池的锂电池通常采用长方形结构,在长方形壳体内设置有极片组,极片组的一端通过引出结构连接电极。锂电池的极片组主要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用于隔离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的隔膜构成,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极耳,用于连接电极。
[0003]现有技术中,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整理好之后,对整个极片组用塑料薄膜带进行固定,再套上绝缘袋,然后装入铝壳中,在此过程中,还要对正负极极耳根部贴胶带,以防止短路。因此,整个生产过程操作复杂、管控点较多,对生产效率和质量难以进行有效的提升和控制。
[0004]因此,有必要对极片组的安装结构进行改进,取消现有技术中采用塑料薄膜带、绝缘袋、胶带三步固定的结构,以提升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以方便极片组的固定安装,提升生产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由与极片组形状配合的顶端开口的折叠式塑料壳构成,所述折叠式塑料壳具有底面、分别与底面的两个长边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两边与第一侧面垂直分别连接有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第二侧面的两边与第二侧面垂直分别连接有第三翼片和第四翼片;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翼片和第三翼片部分重叠,构成折叠式塑料壳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二翼片和第四翼片部分重叠,构成折叠式塑料壳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顶端分别连接有极耳限位边,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2?6毫米,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不大于45°。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塑料壳的两侧分别由翼片部分重叠构成,因此,塑料壳可以展开,便于将整理好的极片组放置其中,折叠后形成塑料壳,极片组的5个侧面分别被塑料壳所围绕,可以直接装入锂电池的壳体中,同时,极耳限位边可以对极耳进行绝缘限位,避免极耳变形时接触壳体。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与所述底面垂直在底面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连接有一对防护片,所述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第三翼片、第四翼片近底面一端的边与对应侧面间的夹角为30°?60°,由此在翼片和底面之间形成避让缺口,所述防护片在折叠状态时遮蔽所述避让缺口。通过设置避让缺口,可以方便塑料壳的折叠,而防护片则对避让缺口部分起到保护作用。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第三翼片、第四翼片近底面一端的边与对应侧面间的夹角为45°。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叠式塑料壳的厚度为0.1?0.3毫米。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3?4毫米。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为25°?30°。
[001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由与极片组形状配合的顶端开口的塑料壳构成,所述塑料壳为分体结构,由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相对拼接构成,每一半壳具有底面、与底面的一个长边连接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两边和底面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的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第一侧面的顶端连接有极耳限位边,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2?6毫米,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不大于45° ;在组装状态下,两个半壳的底面、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分别部分重叠。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同样采用塑料壳的方式固定极片组,但是塑料壳不是采用折叠结构,而是由两个半壳拼接构成,因此,安装时,只需用两个半壳相对,将极片组包裹其中即可。同样设置了极耳限位边,避免极耳变形时接触壳体。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壳的厚度为0.1?0.3毫米。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3?4毫米。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为25°?30°。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塑料壳,并在塑料壳上设置极耳限位边,可以一次操作即实现对极片组的定位、绝缘、极耳防护,不需要进行打包、绝缘袋组装和胶带保护的三个步骤,因此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能降低人工成本。
[00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极耳限位边,有效地解决了电芯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折叠式塑料壳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21]图3是实施例一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0022]图4是实施例二的第一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实施例二的第二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底面;2、第一侧面;3、第二侧面;4、第一翼片;5、第二翼片;6、第三翼片;
7、第四翼片;8、极耳限位边;9、防护片;10、避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6]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由与极片组形状配合的顶端开口的折叠式塑料壳构成,所述折叠式塑料壳具有底面1、分别与底面I的两个长边连接的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3,所述第一侧面2的两边与第一侧面垂直分别连接有第一翼片4和第二翼片5,所述第二侧面3的两边与第二侧面垂直分别连接有第三翼片6和第四翼片7 ;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翼片4和第三翼片6部分重叠,构成折叠式塑料壳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二翼片5和第四翼片7部分重叠,构成折叠式塑料壳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3的顶端分别连接有极耳限位边8,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4毫米,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为30°。
[0027]参见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所述底面I垂直在底面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连接有一对防护片9,所述第一翼片4、第二翼片5、第三翼片6、第四翼片7近底面I 一端的边与对应侧面间的夹角为45°,由此在翼片和底面之间形成避让缺口 10,所述防护片9在折叠状态时遮蔽所述避让缺口 10。
[0028]本实施例中,折叠式塑料壳采用PP材料制作,其厚度为0.1?0.3毫米,以0.2毫米为优。
[0029]实施例二:参见附图4和附图5所示,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由与极片组形状配合的顶端开口的塑料壳构成,所述塑料壳为分体结构,由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相对拼接构成,附图4所示为第一半壳,附图5所示为第二半壳,每一半壳具有底面1、与底面的一个长边连接的第一侧面2、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两边和底面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的第一翼片4和第二翼片5,所述第一侧面2的顶端连接有极耳限位边8,所述极耳限位边8的宽度为3毫米,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为40° ;在组装状态下,两个半壳的底面、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分别部分重叠。
[0030]如附图4、5所示,为了保证拼接后壳体的一体性,半壳的底面与拼接后的壳体整体的底面一样大,而翼片可以略窄,只要保证拼接后翼片之间有部分重叠即可。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与极片组形状配合的顶端开口的折叠式塑料壳构成,所述折叠式塑料壳具有底面、分别与底面的两个长边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两边与第一侧面垂直分别连接有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第二侧面的两边与第二侧面垂直分别连接有第三翼片和第四翼片;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翼片和第三翼片部分重叠,构成折叠式塑料壳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二翼片和第四翼片部分重叠,构成折叠式塑料壳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顶端分别连接有极耳限位边,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2?6毫米,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不大于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底面垂直在底面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连接有一对防护片,所述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第三翼片、第四翼片近底面一端的边与对应侧面间的夹角为30°?60°,由此在翼片和底面之间形成避让缺口,所述防护片在折叠状态时遮蔽所述避让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第三翼片、第四翼片近底面一端的边与对应侧面间的夹角为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塑料壳的厚度为0.1?0.3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3?4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为25°?30°。7.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与极片组形状配合的顶端开口的塑料壳构成,所述塑料壳为分体结构,由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相对拼接构成,每一半壳具有底面、与底面的一个长边连接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两边和底面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的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第一侧面的顶端连接有极耳限位边,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2?6毫米,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不大于45° ;在组装状态下,两个半壳的底面、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分别部分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的厚度为0.1?0.3毫米。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3?4毫米。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极耳限位边与塑料壳端面的夹角为25°?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与极片组形状配合的顶端开口的塑料壳构成,塑料壳可以采用折叠式塑料壳,或者由两个半壳拼接构成,塑料壳的两个侧面的顶端分别连接有极耳限位边,所述极耳限位边的宽度为2~6毫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塑料壳,并在塑料壳上设置极耳限位边,可以一次操作即实现对极片组的定位、绝缘、极耳防护,不需要进行打包、绝缘袋组装和胶带保护的三个步骤,因此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能降低人工成本;同时通过设置极耳限位边,有效地解决了电芯的安全问题。
【IPC分类】H01M2/02, H01M10/058
【公开号】CN204927435
【申请号】CN201520577622
【发明人】张得平, 杨泽辉
【申请人】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