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9478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电连接器采用螺纹、卡口连接结构,连接复杂不方便,且可靠性不强。
[0003]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
[0005]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构成如下:尾螺帽1、圆盘壳体组件2、绝缘体14、针绝缘体5、隔板密封圈6、外锯齿锁紧垫圈7、片状螺帽8、插针11、壳体12、孔绝缘体13、插孔组件14、连接螺帽17、绝缘体1118、方弹簧1119 ;连接螺帽17连接于壳体12的外侧,孔绝缘体13连接于壳体12内侧,插孔组件14连接于孔绝缘体13内侧,将绝缘体18从插孔组件14焊杯放入,插孔组件14包括冠簧20和插孔21,冠簧20安装在插孔21内,然后按顺序整体装配插头,冠簧20和插孔21在安装时应注意:由于冠簧为开口式而非闭合式,所以需要预装观察冠簧在插孔内的圆周方向是否可以充分填充即首尾相接,正常情况下冠簧的长度大于插孔的圆周长度,在试装的过程中观察确定需要剪掉部分冠簧,以确定冠簧能充分的装在插孔内,冠簧首尾相接可以充分保证其力的大小,绝缘体Π18位于壳体12和插孔组件14之间,将方弹簧1119放入卡槽;方弹簧1119与绝缘体1118相连;插针11通过方弹簧13和绝缘体14位于针绝缘体5内侧,防止插针11转动,针绝缘体5位于圆盘壳体组件2内侧,绝缘体14与针绝缘体5相连,圆盘壳体组件2包括圆盘壳体22和钢球23,圆盘壳体22和钢球23通过环形铆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然后按顺序整体装配插座,圆盘壳体22和钢球23环形铆接时应注意:①钢球装入壳体后在距孔边0.4?0.7mm处做环形铆点,铆封后,钢球在孔内应灵活串动、无干涉现象;②以图示钢球23为例,钢球朝壳体中心方向收拢至死点时,小球面最高处不应超出壳体Φ32内圆表面,钢球朝壳体离心方向放松移动至死点时,小球面最低处不应超出壳体Φ39.8外圆表面。隔板密封圈6、外锯齿锁紧垫圈7和片状螺帽8均位于圆盘壳体22的外侧,尾螺帽1位于圆盘壳体22的外侧端部,将隔板密封圈6安装在圆盘壳体22的槽内贴紧,依次安装外锯齿锁紧垫圈7、片状螺帽8和尾螺帽1。壳体12与圆盘壳体22相连接,插头座插合、分离过程:插合时,插头的壳体12与插座的圆盘壳体22充分配合后同时在插头、插座的尾螺帽处施加轴向作用力,待连接螺帽回弹并将滚珠完全覆盖时,此时为对接到位;分离时,同时在插座的尾螺帽1和插头的连接螺帽17处施加适当的轴向作用力,即可把插头、插座分离。
[0006]连接螺帽17与壳体12相连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5和卡簧16。将弹簧15从连接螺帽17大端放入后从壳体12小端插入,再将卡簧16卡入连接螺帽17卡槽中,最后将尾螺帽1与壳体12旋接。
[0007]所述插孔21具体为Φ 14插孔。所述插针11具体为Φ 14插针。所述壳体12与圆盘壳体2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9和0型圈10。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主要用于车辆上的信号传输。电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二者之间通过具有快速插合分离特点的特殊结构实现连接,该连接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螺纹、卡口连接结构更具有连接快速、可靠、操作简便快捷的特点,此结构替代传统的螺纹连接结构,加之电连接器本身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电性能,使其成为高机械应用场合下使用的高可靠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的典范。具有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自由状态时整体结构图;
[0010]图2为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插合状态时整体结构图;
[0011]图3为圆盘壳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插孔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构成如下:尾螺帽1、圆盘壳体组件2、绝缘体14、针绝缘体5、隔板密封圈6、外锯齿锁紧垫圈7、片状螺帽8、插针11、壳体12、孔绝缘体13、插孔组件14、连接螺帽17、绝缘体1118、方弹簧1119 ;连接螺帽17连接于壳体12的外侧,孔绝缘体13连接于壳体12内侧,插孔组件14连接于孔绝缘体13内侧,将绝缘体18从插孔组件14焊杯放入,插孔组件14包括冠簧20和插孔21,冠簧20安装在插孔21内,然后按顺序整体装配插头,冠簧20和插孔21在安装时应注意:由于冠簧为开口式而非闭合式,所以需要预装观察冠簧在插孔内的圆周方向是否可以充分填充即首尾相接,正常情况下冠簧的长度大于插孔的圆周长度,在试装的过程中观察确定需要剪掉部分冠簧,以确定冠簧能充分的装在插孔内,冠簧首尾相接可以充分保证其力的大小,绝缘体Π18位于壳体12和插孔组件14之间,将方弹簧1119放入卡槽;方弹簧1119与绝缘体1118相连;插针11通过方弹簧13和绝缘体14位于针绝缘体5内侧,防止插针11转动,针绝缘体5位于圆盘壳体组件2内侧,绝缘体14与针绝缘体5相连,圆盘壳体组件2包括圆盘壳体22和钢球23,圆盘壳体22和钢球23通过环形铆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然后按顺序整体装配插座,圆盘壳体22和钢球23环形铆接时应注意:①钢球装入壳体后在距孔边0.4?0.7mm处做环形铆点,铆封后,钢球在孔内应灵活串动、无干涉现象;②以图示钢球23为例,钢球朝壳体中心方向收拢至死点时,小球面最高处不应超出壳体Φ32内圆表面,钢球朝壳体离心方向放松移动至死点时,小球面最低处不应超出壳体Φ39.8外圆表面。隔板密封圈6、外锯齿锁紧垫圈7和片状螺帽8均位于圆盘壳体22的外侧,尾螺帽1位于圆盘壳体22的外侧端部,将隔板密封圈6安装在圆盘壳体22的槽内贴紧,依次安装外锯齿锁紧垫圈7、片状螺帽8和尾螺帽1。壳体12与圆盘壳体22相连接,插头座插合、分离过程:插合时,插头的壳体12与插座的圆盘壳体22充分配合后同时在插头、插座的尾螺帽处施加轴向作用力,待连接螺帽回弹并将滚珠完全覆盖时,此时为对接到位;分离时,同时在插座的尾螺帽1和插头的连接螺帽17处施加适当的轴向作用力,即可把插头、插座分离。
[0015]连接螺帽17与壳体12相连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5和卡簧16。将弹簧15从连接螺帽17大端放入后从壳体12小端插入,再将卡簧16卡入连接螺帽17卡槽中,最后将尾螺帽1与壳体12旋接。
[0016]所述插孔21具体为Φ 14插孔。所述插针11具体为Φ 14插针。所述壳体12与圆盘壳体2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9和0型圈10。
[0017]本实施例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主要用于车辆上的信号传输。电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二者之间通过具有快速插合分离特点的特殊结构实现连接,该连接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螺纹、卡口连接结构更具有连接快速、可靠、操作简便快捷的特点,此结构替代传统的螺纹连接结构,加之电连接器本身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电性能,使其成为高机械应用场合下使用的高可靠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的典范。具有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构成如下:尾螺帽(1)、圆盘壳体组件(2)、绝缘体1(4)、针绝缘体(5)、隔板密封圈(6)、外锯齿锁紧垫圈(7)、片状螺帽(8)、插针(11)、壳体(12)、孔绝缘体(13)、插孔组件(14)、连接螺帽(17)、绝缘体II (18)和方弹簧II (19);连接螺帽(17)连接于壳体(12)的外侧,孔绝缘体(13)连接于壳体(12)内侧,插孔组件(14)连接于孔绝缘体(13)内侧,插孔组件(14)包括冠簧(20)和插孔(21),冠簧(20)安装在插孔(21)内,绝缘体11(18)位于壳体(12)和插孔组件(14)之间,方弹簧11(19)与绝缘体II (18)相连;插针(11)位于针绝缘体(5)内侧,针绝缘体(5)位于圆盘壳体组件(2)内侧,绝缘体1(4)与针绝缘体(5)相连,圆盘壳体组件(2)包括圆盘壳体(22)和钢球(23),圆盘壳体(22)和钢球(23)通过环形铆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隔板密封圈(6)、外锯齿锁紧垫圈(7)和片状螺帽(8)均位于圆盘壳体(22)的外侧,尾螺帽(1)位于圆盘壳体(22)的外侧端部,壳体(12)与圆盘壳体(22)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螺帽(17)与壳体(12)相连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5)和卡簧(16)。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1)具体为Φ 14插孔。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11)具体为Φ 14插针。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与圆盘壳体(2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9)和0型圈(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构成如下:尾螺帽(1)、圆盘壳体组件(2)、绝缘体(4)、针绝缘体(5)、隔板密封圈(6)、外锯齿锁紧垫圈(7)、片状螺帽(8)、插针(11)、壳体(12)、孔绝缘体(13)、插孔组件(14)、连接螺帽(17)、绝缘体II(18)、方弹簧II(19);连接螺帽(17)连接于壳体(12)的外侧,孔绝缘体(13)连接于壳体(12)内侧,插孔组件(14)连接于孔绝缘体(13)内侧,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快速插合分离电连接器,主要用于车辆上的信号传输。具有连接快速、可靠、操作简便快捷的特点。
【IPC分类】H01R13/625, H01R13/627
【公开号】CN205004531
【申请号】CN201520679931
【发明人】李晓坤, 张永刚, 杨艳芝
【申请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