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1934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系统橡胶护套的撑口
目.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器系统日益繁杂多变,车载电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汽车装配过程中对电子线束排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子线束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会设置一种橡胶护套装置对电子线束进行固定和保护。但是传统的电子线束生产过程中,电子线束穿过橡胶护套时,一般采用人工撑开橡胶护套或者脚力带动撑开的方式进行撑开橡胶护套的操作,采用该方式在汽车电子线束生产过程中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对线束橡胶护套结构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浪费人力成本、效率低下、损坏率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包括气压操作板,气压操作板的一端设置气压输送管,气压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气压控制器连接,气压控制器的内侧平面设置四根连接杆,连接杆与保护板连接,所述的保护板为两块,保护板下端设置固定架,气压控制器内侧平面设置一个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四连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连动轴包括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第三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下端铰接,第一连动杆上设置铰接螺栓,铰接螺栓与保护板固定连接,第三连动杆上端与第一连动轴、第二连动轴铰接,所述的第一连动轴包括第四连动杆、第五连动杆,第四连动杆和第五连动杆通过销钉铰接,第五连动杆上设置铰接螺栓,铰接螺栓与保护板固定连接,第二连动轴与第三连动轴铰接,第三连动轴包括第六连动杆、第七连动杆,第六连动杆和第七连动杆铰接,所述的第五连动杆、第二连动轴、第六连动杆、第一连动杆的末端各设置一个撑口爪,撑口爪设置在保护板外侧。
[0006]所述的保护板上设置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有螺栓孔,连接杆端头设有螺纹,连接杆穿过连接板上的螺栓孔用螺母固定连接。
[0007]所述的四个撑口爪组成主体成圆柱形、下端呈锥形、外端光滑的撑口装置,四个撑口爪对称布置。
[0008]所述的气压操作板为踩踏式操作板。
[0009]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动控制装置带动撑口爪的撑开与闭合,操作轻便、快捷,能够高效完成电子线束穿入橡胶护套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0014]其中,1.固定架,2.气压控制器,3.气压输送管,4.气压操作板,5.传动轴,6.第一连动轴,601.第四连动杆,602.第五连动杆,7.第二连动轴,8.第三连动轴,801.第六连动杆,802.第七连动杆,9.第四连动轴,901.第一连动杆,902.第二连动杆,903.第三连接杆,10.销钉,11.撑口爪,12.保护板,13.铰接螺栓,14.连接杆,1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包括气压操作板4,气压操作板4的一端设置气压输送管3,气压输送管3的另一端与气压控制器连接2,气压控制器2的内侧平面设置四根连接杆14,连接杆14与保护板12相连,所述的保护板12为两块,两块保护板12平行布置且中间设有空间,保护板下端设置固定架1,气压控制器2内侧平面设置一个传动轴5,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第四连动轴9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连动轴9包括第一连动杆901、第二连动杆902、第三连动杆903,第二连动杆90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901的下端垂直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903的下端垂直铰接连接,第一连动杆901上设置铰接螺栓13,铰接螺栓13与保护板12固定连接,第三连动杆903上端与第一连动轴6、第二连动轴7铰接连接,所述的第一连动轴6包括第四连动杆601、第五连动杆602,第四连动杆601和第五连动杆602通过销钉10铰接连接,第五连动杆602上设置铰接螺栓13,铰接螺栓13与保护板12固定连接,第二连动轴7与第三连动轴8铰接连接,第三连动轴8包括第六连动杆801、第七连动杆802,第六连动杆801和第七连动杆802铰接连接,所述的第五连动杆602、第二连动轴7、第六连动杆801、第一连动杆901的末端各设置一个撑口爪11,撑口爪11设置在保护板外侧。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要撑开的橡胶护套套在闭合的撑口爪11的外侧,可以将固定架1放在车间操作平台上,轻触气压操作板4,传动轴5会在气动控制器2的作用下水平移动,传动轴5末端与第四连动轴9的第三连动杆903固定连接,第三连动杆903也会水平移动,第三连动杆903的移动带动第一连动杆901绕铰接螺栓转动运动、带动第五连动杆602绕铰接螺栓转动运动、带动第二连动轴7水平移动、带动第六连动杆801绕铰接螺栓转动运动,四根连动杆末端设置的撑口爪会被打开,从而撑开橡胶护套,进而将电子线束穿入橡胶护套中,穿入完成后松开气压操作板4,撑口爪会被闭合,进而可以取下橡胶护套进行下一件的操作。
[0018]优选的,所述的保护板12上设置连接板15,在连接板上设有螺栓孔,连接杆14端头设有螺纹,连接杆14穿过连接板15上的螺栓孔用螺母固定连接,采用该设置在保证了气动控制装置与保护板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四个撑口爪11组成主体成圆柱形、下端呈锥形、外端光滑的可闭合和打开的撑口装置,四个撑口爪11对称布置,采用该装置增强了橡胶护套与撑口爪之间的滑动性,便于取下完成穿入电子线束的橡胶护套,降低次品率。
[0020]优选的,所述的气压操作板4为踩踏式操作板,采用该装置可以保证一人一机的完成操作,提高效率,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0021]进一步的,在传动轴5上设置限位装置,保证传动轴的有效的、安全的范围内移动,防止橡胶护套撑口过大,造成损坏。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压操作板(4),气压操作板(4)的一端设置气压输送管(3 ),气压输送管(3 )的另一端与气压控制器连接(2 ),气压控制器(2 )的内侧平面设置四根连接杆(14),连接杆(14)与保护板(12)连接,所述的保护板(12)为两块,保护板下端设置固定架(1),气压控制器(2)内侧平面设置一个传动轴(5),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第四连动轴(9)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连动轴(9)包括第一连动杆(901)、第二连动杆(902)、第三连动杆(903),第二连动杆(90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901)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903 )的下端铰接,第一连动杆(901)上设置铰接螺栓(13 ),铰接螺栓(13)与保护板(12)固定连接,第三连动杆(903)上端与第一连动轴(6)、第二连动轴(7 )铰接,所述的第一连动轴(6 )包括第四连动杆(601)、第五连动杆(602 ),第四连动杆(601)和第五连动杆(602 )通过销钉(10 )铰接,第五连动杆(602 )上设置铰接螺栓(13 ),铰接螺栓(13)与保护板(12)固定连接,第二连动轴(7)与第三连动轴(8)铰接,第三连动轴(8 )包括第六连动杆(801)、第七连动杆(802 ),第六连动杆(801)和第七连动杆(802 )铰接,所述的第五连动杆(602)、第二连动轴(7)、第六连动杆(801)、第一连动杆(901)的末端各设置一个撑口爪(11),撑口爪(11)设置在保护板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板(12)上设置连接板(15),在连接板上设有螺栓孔,连接杆(14)端头设有螺纹,连接杆(14)穿过连接板(15)上的螺栓孔用螺母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撑口爪(11)组成主体呈圆柱形、下端呈锥形、外端光滑的撑口装置,四个撑口爪(11)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操作板(4)为踩踏式操作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压式橡胶护套撑口器,包括气压操作板,气压操作板的一端设置气压输送管,气压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气压控制器连接,气压控制器的内侧平面设置四根连接杆,连接杆与保护板相连,所述的保护板为两块,保护板下端设置固定架,气压控制器内侧平面设置一个传动轴,通过在传动轴设置四个不同位置铰接连接的连动轴,在连动轴伸出保护板的末端设置撑口爪。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动控制装置控制撑口爪的撑开与闭合,操作轻便、快捷,能够高效完成电子线束穿入橡胶护套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
【IPC分类】H01R43/28, H01R43/00
【公开号】CN205029167
【申请号】CN201520718451
【发明人】李小民, 刘胜伟, 牛金凯
【申请人】河南金凯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