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8214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高速传输资料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USB Type-C连接器作为USB 3.0连接器的新一代产品,不仅插接口不再具有方向性,即插头连接器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插座连接器,而且还支持lOG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USB Type-C连接器包括塑胶座体和设置于塑胶座体上的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中包括有接地端子、相邻接地端子设置的用于高速传输、接收资料的差分信号端子。但是,现有的USB Type-C连接器在进行高频分析时被发现连接器频域参数的谐振点超规格,并且用于进行高频信号传输的差分信号端子的信号串扰较为严重,难以满足高速传输要求。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连接器频域参数的谐振点的电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端子座、成两排设置于端子座内的导电端子和设置于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金属屏蔽片,两排导电端子包括设置于一排的若干第一端子和设置于另一排的若干第二端子,若干所述第一端子和/或若干所述第二端子中具有至少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朝另一者突伸并使两者相互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端子座包括注塑成型在所述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抵接部位外围、以保持所述接地端子与金属屏蔽片在抵接部位置处抵接状态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供加压机构在注塑成型时抵持固定抵接部以使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紧密接触的让位孔。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接地端子上,并具有朝向金属屏蔽片方向倾斜延伸的延伸部和自延伸部末端平行于金属屏蔽片延伸的导通部,所述导通部与金属屏蔽片相抵接并且部分暴露于所述让位孔中。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通部具有朝向金属屏蔽片方向突伸并与金属屏蔽片相抵接的凸包。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座还包括用以固定第一端子的第一本体和用以固定第二端子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每一导电端子分别具有一固定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并暴露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外侧的对接部和延伸出端子座的焊脚,所述抵接部包括自所述接地端子的对接部延伸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导通部向前延伸出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端子在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中位于最外侦牝所述抵接部还包括自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侧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抵接部,所述金属屏蔽片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对设置的对接片,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导通部与所述对接片相抵接,并且部分暴露于所述让位孔中。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排导电端子中均对应设置有位于金属屏蔽片两侧的所述接地端子,并且所述接地端子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金属屏蔽片相抵接的所述抵接部。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一端子组成第一端子组件,第二本体和第二端子组成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和第二端子组件由同一套模具制成且结构相同,将第一端子组件和第二端子组件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形成为类型相同但反向排布。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均设置有所述接地端子,并且还具有相邻所述接地端子设置的差分信号端子。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座整体形成有位于后侧的基部和位于前侧的舌板部,所述金属屏蔽片的两侧缘前端突伸出舌板部,并形成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锁扣配合的锁扣部。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片的前端两侧缘内侧还形成有穿孔,所述绝缘本体注塑成型时同时填充在所述穿孔内。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不仅通过在所述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朝另一者突伸而使两者相互抵接的抵接部,以有效改善连接器频域的谐振点,保证高频信号传输性能;而且,在通过加压机构将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在抵接部位进行抵紧固定的情况下,使绝缘本体注塑成型在抵接部位外围,得以有效保持所述抵接部位的抵接状态。该种抵接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抵紧固定方式无需焊接,制程简单、方便形成且固定稳固持久。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图1中电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的立体图;
[0018]图3是图2中电连接器的沿A-A线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中圈出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5是图2中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0021]图6是图5中电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0022]图7是图6中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组件的分解图;
[0023]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视图;
[0024]图9是图1中电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与金属屏蔽片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6]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端子座1、成两排设置于端子座1内的导电端子2、设置于两排导电端子2之间的金属屏蔽片3以及遮盖于端子座1外围的遮蔽壳体4。两排导电端子2包括设置于一排的若干第一端子21和设置于另一排的若干第二端子22。所述金属屏蔽片3通常为金属材料制成具导电性。
[0027]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端子座1整体形成有位于后侧的基部101和位于前侧的舌板部102。所述舌板部102具有相对的两表面,两排导电端子2分别设置在所述舌板部102的两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座1还包括用以固定第一端子21的第一本体11、用以固定第二端子22的第二本体12和注塑成型在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上的绝缘本体13。所述舌板部102和基部101均由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绝缘本体13组合形成。
[0028]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结构相同,从而可方便成型。所述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分别具有位于后侧以形成部分所述基部101的后侧部14和位于前侧以形成部分所述舌板部102的前侧部15。所述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前侧部15的外表面与所述舌板部102的相应外表面为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相对侧分别形成有突柱16和凹槽17,以在安装时供两者进行配合定位。
[0029]结合图3、图5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分别注塑成型在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周围,从而分别形成为第一端子组件和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中每一导电端子2分别具有一固定于第一本体11或第二本体12的后侧部14内的固定部23、自固定部23向前延伸并暴露于第一本体11或第二本体12的前侧部15外侧的对接部24和延伸出端子座1的焊脚25。所述后侧部14的后端形成与一电路板(未图示)相配合的安装面141,所述焊脚25自固定部23后端弯折延伸并与安装面141平行设置,从而供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采用表面焊接方式焊接至电路板上。当然,所述焊脚25也可垂直于安装面141设置,从而采用插入焊接方式焊接至电路板上。
[0030]结合图2至图9所示,若干所述第一端子21和/或若干所述第二端子22中具有至少一接地端子g,所述接地端子g和金属屏蔽片3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朝另一者突伸并使两者相互抵接的抵接部20。所述绝缘本体13注塑成型在所述接地端子g和金属屏蔽片3的抵接部位外围,从而对所述抵接部20与金属屏蔽片3的抵接状态进行有效保持,防止两者抵接不紧密而无法达成有效地电性连接。所述绝缘本体13上形成有供加压机构(未图示)在注塑成型时抵持固定抵接部20、以保证接地端子g和金属屏蔽片3紧密接触的让位孔 131。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中均设置有接地端子g,并且还具有相邻接地端子g设置以传输高频信号的差分信号端子ds。所述抵接部20设置于接地端子g上,并具有朝向金属屏蔽片3方向倾斜延伸的延伸部201和自延伸部201末端平行于金属屏蔽片3延伸的导通部202。所述导通部202与金属屏蔽片3相抵接并且部分暴露于所述让位孔131中。
[0032]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与标准的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中的两排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和排列方式相同,即所述接地端子g分布在第一端子21或第二端子22中的两侧,并且沿垂直舌板部102的方向对应设置;而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g上均进一步设置有用以与所述金属屏蔽片3相抵接的所述抵接部20,通过该种设置,可有效改善连接器频域参数的谐振点,进一步改善接地端子g旁侧的差分信号端子ds的串扰现象,保证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高频信号传输性能。当然,所述接地端子g与金属屏蔽片3的配合设置也适应于其他可进行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未图示)中,并通过所述抵接部20和绝缘本体13的保持设计来有效改善该种电连接器的谐振点,保证其高频信号传输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