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动力电池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4014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动力电池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具有该导热装置的动力电池和具有该动力电池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对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动力电池的冷却方式主要有:液冷、风冷或者空调冷却,动力电池的加热方式主要有:加热片加热或者PTC加热,发明人发现电芯与导热装置的导热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动力电池的冷却或加热效率。
[0003]现有的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大多以空气为导热介质,冷却效率和加热效率都较差,电芯之间的温差可以达到15°C -20°C之间,现有的采用热管的导热装置,均是使用成品热管与电芯进行热交换,热管与电芯之间的接触面难以贴合,电芯的壳体与热管的外表面接触不良,导热性能差,这对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热性能好的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导热装置的动力电池。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动力电池的车辆。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形成为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的至少部分外周壁。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热管与电芯的导热效率高,导热装置的导热性能良好,电芯的各个部分的温度分布更均衡,可以优化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且导热装置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效率高。
[000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可选地,所述热管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所述电芯的至少部分外周壁;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个为所述热管的热端,另一个为所述热管的冷端。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为金属件。
[0012]优选地,所述金属件的厚度为W,且满足:0.^ 1mm。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为L,且满足:0.5mm ^ L ^ 5mm。
[0014]可选地,所述热管内填充有绝缘工质。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构造为管状。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动力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为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动力电池的优点和第一方面的导热装置的优点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任一种所述的动力电池。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车辆的优点和第二方面的动力电池的优点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电芯);
[0023]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热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电芯);
[0024]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电芯)。
[0025]附图标记:
[0026]导热装置10,第二部分11,第一部分12,绝缘工质13,电芯20,电芯的外周壁21,
金属件的厚度W,第一部分的厚度L。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3]首先参照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10,
[0034]如图1-图3所示,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10包括热管,热管形成为动力电池的电芯20的至少部分外周壁21。
[0035]也就是说,热管直接包覆动力电池的电芯20的至少一部分,电芯20与热管至少共用一部分外壳,电芯20可以直接与热管进行热交换,以从根本上防止电芯20与热管接触不良,且不必另外设计压紧电芯20与热管的结构。
[003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导热装置10,热管与电芯20之间的导热效率高,导热装置10的导热性能良好,有利于缩小电芯20的温度差,电芯20的各个部分的温度分布更均衡,可以优化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且导热装置10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效率高。
[0037]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电芯20可以构造为长方体状,电芯20的电极可以设在电芯20的一端,热管可以形成为电芯20的周向的四个外周壁21以包覆电芯20,且这四个外周壁21的面积较大,可以较好地均衡电芯20各处的热量分布,且不会干扰电极的布置。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热管包括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1,第一部分1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动力电池的电芯20的至少部分外周壁21,第二部分11与第一部分12相连,且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1中的一个为热管的热端,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1中另一个为热管的冷端。
[0039]可以理解的是,电芯20与外界存在温度差,第一部分12与动力电池的电芯20直接接触,并与电芯20进行热交换,第二部分11再与第一部分12进行热交换,以将电芯20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0040]由于电芯20与热管的第一部分12至少共用一部分外壳,电芯20可以直接与热管的第一部分12进行热交换,由此,电芯20的各个部分的温度分布更均衡,还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电芯20与热管接触不良,且不必另外设计压紧电芯20与热管的结构。因此,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且导热装置10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效率高。
[0041]在本实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