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30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前的舌板部11,2以及自所述舌板部114前端进一步凸伸的舌片部114,所述舌片部114较所述舌板部112薄。所述舌片部114 一侧设有用以收容第一导电端子组21接触部211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3,所述舌板部112—侧设有用以收容第二导电端子组22接触部的221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15。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21、22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同一侧。
[0046]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呈前后排列设置。如此设置,如此设置,当插接普通5端子MICRO USB公头连接器时,所述普通5端子MICRO USB公头连接器可以较好地避免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接触。
[0047]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1依次为所述第一接地端子、预留端子、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及第一电源端子。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1为普通5端子MICRO USB母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2组。
[0048]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1的接触部211为平板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的接触部221为向上凸起状。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21的接触部211可用以与普通5端子MICRO USB公头连接器的凸起状接触部(未图示)或大电流7端子MICRO USB公头连接器200前端的凸起状状接触部204(见图7)较稳固地搭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的接触部221可以与大电流7端子MICRO USB公头连接器200的新增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的平板状接触部203 (见图7)较稳固地搭接。
[0049]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的接触部221末端设有开叉2210。由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第二电源端子相较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需要传输更大的电流,故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第二电源端子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的宽度,而所述开叉2210可使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第二电源端子中的单个接触部221—分为二,即一个接触部221形成两个触头,如此设置,即便由于电连接器100插接不平稳时所述两个触头均可以与对接连接器的接触部203(参见图7)实现较好的贴合,从而延长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
[0050]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的接触部221与固持部222之间设有阶梯部2220,所述接触部221高于所述固持部222。如此设置,所述接触部221在受到向下的抵压时具有较好的弹性。
[0051]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的固持部222包括向两侧延伸的外延部2221以及自外延部2221向下延伸的下延部2222,所述下延部222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焊接部223相连接,所述焊接部223位于所述固持部222下方。如此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和第一导电端子组21之间的位置排布较为紧凑,且使第二导电端子组22和第一导电端子组21的焊接部213、223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易于焊接。
[0052]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顶壁31,所述顶壁31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凸起状弹片部201(参见图7)卡持配合的开孔312。如此设置,所述对接连接器弹片部201上设有凸起部202(参见图7),所述凸起部202用以与所述开孔312配合,如此设置,可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插拔可靠性。
[0053]所述顶壁31设有自后向前延伸的弹片311,所述弹片311前端较后端粗,所述弹片311前端设有向收容腔10内突起的凸部3111,所述凸部3111用以向下顶持对接连接器用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插拔可靠性,如此设置,所述弹片311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强度,不易断裂,且所述凸部3111前端设有分叉3112。如此设置,所述凸部3111—分为二,即一个凸部3111形成两个触头,如此设置,可提高所述弹片311与对接连接器抵接稳定性。
[0054]所述遮蔽壳体3还包括与顶壁31相对的底壁32以及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侧壁33,所述两侧壁33侧向延伸有用以向下插接安装至电路板(未图示)的安装脚331。
[0055]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以及自固持部延伸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以及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用以传输电源的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用以增加电流传输的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呈前后排列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还包括预留端子和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依次为所述第一接地端子、预留端子、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及第一电源端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接触部为平板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接触部为向上凸起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接触部末端设有开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接触部与固持部之间设有阶梯部,所述接触部高于所述固持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固持部包括向两侧延伸的外延部以及自外延部向下延伸的下延部,所述下延部与第二导电端子组焊接部相连接,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固持部下方。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所述顶壁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卡持配合的开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设有自后向前延伸的弹片,所述弹片前端较后端粗,所述弹片前端设有向收容腔内突起的凸部,所述凸部前端设有分叉。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MicroUSB母头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用以与大电流7端子MICRO USB公头连接器和普通5端子MICRO USB公头连接器兼容对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以及自固持部延伸的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以及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用以传输电源的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用以增加电流传输的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如此设置,所述电连接器为一种母头电连接器,与现有电连接器相比新增的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能够使所述电连接器对移动终端进行大电流充电,减少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IPC分类】H01R13/652, H01R13/405
【公开号】CN205141277
【申请号】CN201520710179
【发明人】肖松红, 王会斌
【申请人】东莞铭基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