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6658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相互对称的隔弧壁,可识别度低,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混用且不易发现,给产品质量造成极大隐患;导磁板装于隔弧壁内部,造成隔弧壁厚度方向尺寸较大,产品爬电距离偏小,影响产品在电气寿命试验时的可靠性;同时,目前断路器多数隔弧壁通过铆合方式实现与外壳间的固定,影响生产效率。
[0003]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生产中,需要将内部的电磁式继电器取出,采用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底部开设凹槽和增加与凹槽配合的盖板。现有的盖板结构卡扣位置强度不够,容易引起断裂而导致盖板失效;而且存在当电磁式继电器顶杆顶出状态时存在无法取出的问题。
[0004]而且,目前市场对断路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分断能力、寿命、可靠性都有着越来越严格的标准,尤其是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这种涉及人身安全的断路器,为提高产品的性能对断路器的核心保护模块实行屏蔽尤为重要。目前,现有的产品屏蔽罩涉及不合理,当断路器进行分断试验时大电流产生的强磁场和高温易使电磁式继电器失磁,从而导致产品功能失效。屏蔽罩一般都是由Imm以下的导磁材料钣金而成,零件在电镀过程中易出现相互粘接的现象从而导致零件报废,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的断路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断路器,包括底座1,盖板2,灭弧装置7A,触头系统3A,所述灭弧装置7A和触头系统3A设置在由底座I和盖板2组成的壳体内部;灭弧装置7A包括隔弧壁3和导磁板4,两块导磁板4分别对称安装在底座I和盖板2上,两块隔弧壁3分别对称设置于两块导磁板4的上方,隔弧壁3的正反两面为对称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底座I和盖板2上设有固定隔弧壁3的隔弧壁固定柱13,所述隔弧壁3设有与隔弧壁固定柱13相应的隔弧壁固定孔301,两块隔弧壁3通过隔弧壁固定孔301分别安装在底座I和盖板2上。
[0009]进一步,所述隔弧壁3的一端侧边设有凹槽缺口 31 ;隔弧壁3的两侧上设有增加爬电距离的凸筋。
[0010]进一步,所述底座I和盖板2上设有安装导磁板4的导磁板凹槽11,所述导磁板凹槽11内部设有固定导磁板4的导磁板固定柱12,在导磁板固定柱12上凸出设有隔弧壁固定柱13。
[0011]进一步,所述导磁板固定柱12和隔弧壁固定柱13均为六边形固定柱,所述隔弧壁3设有与底座I的隔弧壁固定柱13相应的圆形的隔弧壁固定孔301。
[0012]进一步,所述隔弧壁3主体结构呈四分之一圆弧状,隔弧壁3的第一侧边为平直段34,第二侧边为圆弧段35,在第三侧边上设有凹槽缺口 31 ;在第二侧边靠近平直段34部分的两侧设有圆弧型的第一凸筋32,在第三侧边上设有第二凸筋33。
[0013]进一步,在平直段34与圆弧段35连接的端部设有直角缺口 36,所述底座I设有与直角缺口 36相互配合的固定凸块14。
[0014]进一步,所述底座I和盖板2上还设有用于搁置隔弧壁3的平直段34的固定凸条15,所述的第二凸筋33设置在第三侧边的凹槽缺口 31靠近平直段34的一侧,在底座I和盖板2上设有对应第三侧边的凹槽缺口 31另一侧的第三凸台16。
[0015]进一步,所述固定凸块14的上表面高于固定凸条15的上表面。
[0016]进一步,还包括与手柄连接的操作机构1A,瞬时脱扣器2A和延时脱扣器4A ;所述触头系统3A包括静触头5和动触头6,动触头6的一端与操作机构IA连接,静触头5固定于底座I内,静触头5的触点与动触头6的触点相对设置;所述瞬时脱扣器2A位于灭弧装置7A的上方,电路短路时驱动操作机构IA脱扣;所述延时脱扣器4A位于壳体底部,位于灭弧装置7A —侧,电路过载时驱动操作机构IA脱扣;所述灭弧装置7A还包括灭弧室7,下引弧角3a和上引弧角3b,所述下引弧角3a为圆弧状,下引弧角3a设于底座I的底部,与隔弧壁3的圆弧段35相对设置,所述上引弧角3b为U型,一端与静触头5连接,上引弧角3b和下引弧角3a之间形成引弧通道,引弧通道的一端靠近静触头5和动触头6活动区域,另一端延伸向灭弧室7的入弧口一侧。
[0017]本实用新型断路器隔弧壁的正反两面采用对称结构,提高了零件的通用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多种隔弧壁混用的风险;将导磁板安装在壳体上,实现隔弧壁对称结构设计,同时减小了隔弧壁的厚度。还设置凹槽缺口和凸筋,提高产品的爬电距离,同时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隔弧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现有技术一种隔弧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现有技术另一种隔弧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现有技术另一种隔弧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现有技术另一种隔弧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现有技术隔弧壁和导磁板与壳体安装的机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过电流保护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隔弧壁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隔弧壁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隔弧壁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实用新型隔弧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实用新型基座未安装隔弧壁的结构不意图;
[0030]图13是本实用新型基座未安装隔弧壁的平面图;
[0031]图1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安装隔弧壁的结构不意图;
[0032]图15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安装隔弧壁的平面图;
[0033]图16是本实用新型盖板安装隔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基座安装隔弧壁的结构不意图;
[0035]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盖板安装隔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9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安装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打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2是本实用新型用开盖工具打开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24是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5是本实用新型屏蔽罩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6是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结合附图1至2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45]如图7、23所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由两个过电流保护极和剩余电流脱扣极组成整体式结构,两个过电流保护极对称分布在剩余电流脱扣极两侧,各级之间可通过隔板隔开。两个过电流保护极对称布置,使得两侧过电流保护极具有相同的电气回路长度,与剩余电流脱扣极在断路器一侧布置相比,更有利产品温升及延时动作。
[0046]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过电流保护极结构。所述过电流保护极均包括与手柄连接的操作机构1A,瞬时脱扣器2A,延时脱扣器4A和触头系统3A ;所述触头系统3A包括静触头5和动触头6,动触头6的一端与操作机构IA连接,静触头5固定于底座I内,静触头5的触点与动触头6的触点相对设置;所述瞬时脱扣器2A位于灭弧装置7A的上方,电路短路时驱动操作机构IA脱扣;所述延时脱扣器4A位于壳体底部,位于灭弧装置7A—侧,电路过载时驱动操作机构IA脱扣;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过电流保护极的结构简单紧凑,空间使用率高。
[0047]如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剩余电流脱扣极结构。包括剩余电流检测元件1B、与手柄连接的脱扣复位机构2B、试验回路3B和电磁式继电器9 ;所述电磁式继电器9置于壳体底部,所述试验回路3B设于壳体内部一侧,用于对内部电路进行检测;所述剩余电流检测元件IB设于壳体底部,位于电磁式继电器9 一侧,用于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剩余电流;所述脱扣复位机构2B与电磁式继电器9相对设置,电磁式继电器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