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765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插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接器(1),其设计用于与对应插头建立电气插接。插接器(1)具有接触件(5),接触件(5)与具有至少一个电导体(21)的连接导线(4)导电连接。接触件(5)、接触件(5)与连接导线(4)的端部部段之间的连接区域以及连接导线(4)的端部部段布置在由插接器壳体(2)限定边界的腔室(3)内。按照本实用新型规定,插接器壳体(2)被设计为两件式的,并且具有用于容纳接触件(5)的第一壳体件(6)和与第一壳体件(6)相连的第二壳体件(8)。第二壳体件(8)具有用于连接导线(4)的通孔(27),并且第二壳体件(8)的限定了通孔(27)边界的壁部段(28)如此环绕地围绕连接导线(4),从而防止连接导线(4)相对于第二壳体件(8)发生径向和/或轴向错位。
【专利说明】
插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建立电气插接所设计的插接器,所述插接器具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与具有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导线的端部部段导电连接,其中,所述接触件、所述接触件与连接导线的端部部段之间的连接区域以及所述连接导线的端部部段布置在由插接器壳体限定边界的腔室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在机动车制造中用于控制部件、例如内燃机的电子元件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插接连接暴露在安装位置或者提高了在温度和振动强度方面对插接连接的要求。温度要求可以通过使用适合的材料并通过相应的表面处理被满足。在振动负荷下必须防止接触对相互间的相对运动。依赖于接触法向力和摩擦力的摩擦接合必须始终大于动态的惯性力。如果在接触对之间出现相对运动,则会在接触对上出现影响接触稳定性的磨损。
[0003]在车辆制造中已知的用于电气插接的插接器通常如此设计,使得插接器除了满足电气要求、如传输电流和信号流外,也要满足机械要求、如产生接触法向力、线路的电气接触(例如借助压接),但也需要将接触件保持或固定在插接器壳体内或壳体的腔室内。在对插接的要求中,一方面在插接器和对应插头的插合时要求减低的插接力与较高的接触法向力(用于为了电流和信号流传递的可靠接触)之间是矛盾的。如果要实现较低的插接力,则随之会导致较低的接触法向力,反之亦然。
[0004]通常,通过插接器和与该插接器可插合且可卡止的、适配设计的对应插头构成电气插接。插接器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接触插座或接触销的腔室,以下称为接触件。接触件在此可以具有卡锁舌或者卡针,用于与在腔室壁内构造的凹陷或凸肩共同作用,由此在(将接触件)导入腔室内时,通过卡锁舌或卡针实现初级卡锁并且由此实现各接触件在相应插接壳体内的固定。具有初级卡锁和必要时的二级卡锁(即用于提高插接可靠性的附加卡锁)的插接由此布置在插接承受晃动和振动的位置上,这种晃动或振动可能对电气连接的可靠性产生威胁。
[0005]在此,接触件并未固定地安置在相应插接器壳体的腔室内,而是沿轴向具有间隙,这对应插接过程是必要的。如果由于外力作用而使与接触件相连的连接导线出现振动,则由此该运动被传递到插接件上,其在给定的间隙的情况下同样运动。结果会造成摩擦损伤并且导致接触件的接触开口被扩大,连带减低了插接的可靠性。
[0006]对被密封的插接器壳体来说,其中在插接器壳体的腔室中在与接触件相连的连接导线上具有单个线路密封件,外力通过线路以较大的强度被导入单个线路密封件中。通常,接触件、围绕连接导线的导体的导体压接件和固定密封件的单个导体压接件或单个密封压接件被一件式设计。由于该原因,从连接导线导入单个导体密封件的外力也传到至接触件上。
[0007]前述类型的插接器已由文献DE 198 45 447 Al公开。文献US 2012/0329337 Al也描述了一种用于插接的插接器。但两个文献没有采取措施避免如由振动负荷导致的接触对的相对运动。
[0008]由文献DE10 2004 015 344 Al已知一种零作用力插接件,其中接触法向力在插接过程的连接中才产生。由此,可以用于实现较低的插接力和相应较高的造成接触对之间摩擦的接触法向力。但为此所需的措施相对是复杂和昂贵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气插接的插接件,其中,作用在连接的连接导线上的外力以简单的方式与接触件分离。
[0010]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实用新型由一种插接器解决,该插接器用于建立与对应插头的电气插接,所述插接器具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与具有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导线导电连接,其中,所述接触件、所述接触件与连接导线的端部部段之间的连接区域以及所述连接导线的端部部段布置在由插接器壳体限定边界的腔室内,根据本实用新型规定,所述插接器壳体被设计为两件式的,并且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接触件的第一壳体件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件相连的第二壳体件,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件具有用于所述连接导线的通孔,并且所述第二壳体件的限定了所述通孔边界的壁部段如此环绕地围绕所述连接导线,从而防止所述连接导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件发生径向和/或轴向错位。通过第二壳体件环绕地围绕连接导线,在连接导线上无论是沿轴向还是沿纵向作用的力、尤其摆动和振动力都被导引到插接器壳体内,并且被插接器壳体和与插接器壳体相连的对应插头吸收。进一步避免了振动和摆动被导入接触件中,并且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确保了插接的运行可靠性。此外,不再需要使用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为吸收力而设的隔离或密封压接件,所述隔离或密封压接件一体地与接触件连接并且围绕连接导线或导体绝缘件或密封件,并且可无备件地消除。通过取消绝缘或密封压接件,接触件从连接导线上脱耦。动态力则通过连接导线仅在与接触件相连的去除绝缘的导体的强度范围内作用。
[0011]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器通用地应用在一件式或多件式的接触系统中,其对于现有的接口是插接兼容的,并且不会降低接触法向力的作用。
[0012]在此,在插接器的组装中被证明特别适宜的是,所述第一壳体件和所述第二壳体件可松脱地相互连接。此外,根据相应的功能和设计方案可以为两个壳体件选择不同特性的材料、尤其塑料。在此,由于在与对应插头的插接过程中会产生力,可以为第一壳体件选择较硬的、尤其耐磨且绝缘的塑料,相较而言,对于第二壳体件来说不需首要考虑对耐磨性的要求。与之相对地,第二壳体件优选是具有减振特性的塑料。
[0013]两个壳体件通过形状接合的卡止连接件相互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简化插接器的组装。由此,不需要另外的固定件或用于组装插接器的装配辅助件。
[001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器的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壳体件至少部分如此围绕所述第一壳体件的边界部段,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件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件的内表面面状地相互贴靠。通过两个壳体件相互的围绕和面状的贴靠,可以得到两个壳体件之间的相叠区域,所述相叠区域防止壳体件相互间出现不希望的错位、尤其弯曲或倾斜。此外还确保了导入第二壳体件内的力均匀地在相叠区域的整个面上被导入第一壳体件。
[0015]此外被证明适宜的是,所述壁部段的贴靠在所述连接导线上的端侧具有多个凸起和/或凹陷。在此,如此选择或相互确定通孔的尺寸和连接导线的外径,使得凸起被压入导体绝缘材料中或者导体绝缘材料被压入凹陷中。由此,在连接导线和第一壳体件的壁部段之间产生摩擦接合或形状接合的固定,这防止连接导线相对于第二壳体件的轴向错位,并且确保将径向力导入第二壳体件的壁部段中。
[0016]为了在第二壳体件的壁部段和连接导体之间实现这种摩擦接合或形状接合的固定,在实际中被证明特别有利的是,限定了所述第二壳体件的通孔的边界的壁部段被设计为环绕的接板,所述接板垂直于布置在所述腔室内的导线部段地延伸。在此,该接板被设计为第二壳体件的一体式的组成部件。
[0017]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是,所述连接导线在所述插接器壳体的腔室内部至少区段性地被密封件围绕,所述密封件夹紧在所述连接导线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件的内表面之间。第二壳体件也用于容纳、固定和定位用于密封插接器壳体所需的密封件。因此,可以放弃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与接触件一体式连接的用于固定密封件的密封压接件。
[0018]此外还规定,所述插接器壳体的腔室由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件内的第一部分腔室和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件内的第二部分腔室构成,其中,所述接触件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腔室内,并且所述密封件以及所述接触件和所述连接导线的端部部段之间的连接区域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腔室内。由此,简化了接触件在第一壳体件中的布置和锁止,并且可以放弃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接触件的二级锁止件。
[0019]按照本实用新型还规定,所述接触件的用于接触所述连接导线的导体而设的固定装置和所述连接导线的导体绝缘件的相邻的端部区域之间的间距小于敞露在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导体绝缘件的端部区域之间的导体的长度。由此避免没有被第二壳体件吸收的很少一部分振动和摆动从连接导线被导向接触件。由此可确保,连接导线的端部部段能够以预设的程度相对于接触件运动,而没有力被导入接触件中。可以平衡轴向和径向的运动。固定件例如被设计为围绕导体的导体压接件并且一体式地与接触件相连。
[0020]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所述导体被设计为绞合线路,并且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导体绝缘件的相邻的端部区域之间的各条绞合线分别具有构成回环的超长。在此,提高了导体绝缘件的端部区域和固定件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导体的灵活性,并且将传递到接触件中的力减小到最少。通过绞合导线的旋扭(Tordi eren),确保了绞合导线在向外指向的回环中的超长的布置。
【附图说明】
[0021]本实用新型允许多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明原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以下阐述。
[0022]唯一的附图图1以至少部分剖切的侧视图方式示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插接器I的原理图,该插接器用于建立与未示出的对应插头的插塞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插接器I包括具有腔室3的插接器壳体2,在该腔室中布置有与连接导线4的端部部段导电连接的接触件5。
[0024]插接器壳体2由具有第一部分腔室7的第一壳体件6和具有第二部分腔室9的第二壳体件8构成。两个壳体件6、8可松脱且形状接合地通过卡止连接件10相互连接。第二壳体件8如此包围第一壳体件6的边缘区域,使得在两个壳体件6、8的相叠区域11中,第一壳体件6的外表面12和第二壳体件8的内表面13面状地相互贴靠。
[0025]在第一壳体件6的第一部分腔室7中通过锁止件固定接触件5。该锁止件由一个或多个接片14构成,接片弹性地构造并且是接触件5的组成部分。为了将接触件5布置在第一壳体件6的第一部分腔室7内,第一壳体件具有装配孔15。在将接触件5置入装配孔15内时或者说在导入部分腔室7内时,接片14首先被挤压在一起,并且随后当接触件5到达其在图中所示的最终位置上时,接片14张开。在该最终位置上,张开的接片14嵌入第一壳体件6内的相应构造的凹部16中。此外,第一壳体件6具有与装配孔15相对置的触电接通口 17,用于容纳或导入未详细示出的对应插头的仅示意性示出的接触件18。为了建立插接和电接触,对应插头侧的接触件18随后导入插接器侧的接触件5的接触开口 19。
[0026]在背离触电接通口17的区域内,接触件5具有设计为导体压接件的固定装置20,接触件5通过该固定装置20与连接导线4的端部部段导电连接。连接导线4包括至少一个电导体21,该电导体21被导体绝缘件22围绕。为了电接触,敞露在连接导线4的端部部段内的导体21通过不可松脱的压接连接导电连接并且机械固定。
[0027]如在图中可看到的,接触件5的固定装置20和连接导线4的导体绝缘件22的相邻的端部区域24之间的间距23小于敞露在固定装置20和导体绝缘件22的端部区域24之间的导体21的长度。由此,导体21在该区域内具有超长。当导体21被设计为绞合线路时,各个绞合线25布置在向外指向的回环26中。
[0028]第二壳体件8在背离第一壳体件6的区域内具有通孔27,连接导线4穿过该通孔到达插接器壳体2的腔室3内或者说第二壳体件8的部分腔室9内。通孔27由第二壳体件8的壁部段28限定边界,并且与该壁区段一体式相连。在此,壁部段28垂直于连接导线4的布置在部分腔室9内的线路段延伸并且垂直于第二壳体件8的内表面13延伸。设计为接板的壁部段28在此如此环绕地包围布置在通孔27内的连接导线4,从而防止连接导线4由于外部力、振动或抖动的作用相对于第二壳体件8的径向和/或轴向发生错位。为此,贴靠在连接导线4上的壁部段28的端侧具有多个凸起29和/或凹陷30,由此摩擦接合和/或形状接合地固定连接导线4。
[0029]在被第二壳体件8围绕的第二部分腔室9的内部还布置有围绕连接导线4的密封件31,该密封件在连接导线4的外表面和第二壳体件8的内表面13之间延伸,并且防止液体、湿气或污染颗粒侵入插接器壳体2或固定装置20和导体21之间的连接区域内以及两个接触件
5、18之间的接触区域内。
[0030]附图标记列表[0031 ] I插接器
[0032]2插接器壳体
[0033]3腔室
[0034]4连接导线
[0035]5接触件
[0036]6第一壳体件
[0037]7第一部分腔室
[0038]8第二壳体件
[0039]9第二部分腔室
[0040]10卡止连接件[0041 ]11相叠区域
[0042]12外表面
[0043]13内表面
[0044]14接片
[0045]15装配孔
[0046]16凹部
[0047]17触点接通口
[0048]18接触件(对应插头)
[0049]19接触开口
[0050]20固定装置[0051 ]21导体
[0052]22导体绝缘件
[0053]23间距
[0054]24端部区域
[0055]25绞合线
[0056]26回环
[0057]27通孔
[0058]28壁部段
[0059]29凸起
[0060]30凹陷
[0061]31密封件
【主权项】
1.一种插接器(I),其设计用于与对应插头建立电气插接,所述插接器(I)具有接触件(5),所述接触件(5)与具有至少一个电导体(21)的连接导线(4)导电连接,其中,所述接触件(5)、所述接触件(5)与连接导线(4)的端部部段之间的连接区域以及所述连接导线(4)的端部部段布置在由插接器壳体(2)限定边界的腔室(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器壳体(2)被设计为两件式的,并且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接触件(5)的第一壳体件(6)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件(6)相连的第二壳体件(8),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件(8)具有用于所述连接导线(4)的通孔(27),并且所述第二壳体件(8)的限定了所述通孔(27)边界的壁部段(28)如此环绕地围绕所述连接导线(4),从而防止所述连接导线(4)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件(8)发生径向和/或轴向错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件(6)和所述第二壳体件(8)可松脱地相互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两个壳体件(6、8)通过形状接合的卡止连接件(I O)相互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件(8)至少部分如此围绕所述第一壳体件(6)的边界部段,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件(6)的外表面(12)和所述第二壳体件(8)的内表面(13)面状地相互贴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段(28)的贴靠在所述连接导线(4)上的端侧具有至少一个凸起(29)和/或凹陷(3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限定了所述第二壳体件(8)的通孔(27)的边界的壁部段(28)被设计为环绕的接板,所述接板垂直于布置在所述腔室(3)内的导线部段地延伸。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4)在所述插接器壳体(2)的腔室(3)内部至少区段性地被密封件(31)围绕,所述密封件(31)夹紧在所述连接导线(4)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件(8)的内表面(13)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器壳体(2)的腔室(3)由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件(6)内的第一部分腔室(7)和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件(8)内的第二部分腔室(9)构成,其中,所述接触件(5)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腔室(7)内,并且所述密封件(31)以及所述接触件(5)和所述连接导线(4)的端部部段之间的连接区域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腔室(9)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5)的为接触所述连接导线(4)的导体(21)而设的固定装置(20)和所述连接导线(4)的导体绝缘件(22)的相邻的端部区域(24)之间的间距(23)小于敞露在所述固定装置(20)和所述导体绝缘件(22)的端部区域(24)之间的导体(21)的长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接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21)被设计为绞合线路,并且所述固定装置(20)和所述导体绝缘件(22)的相邻的端部区域(24)之间的各条绞合线(25)分别具有构成回环(26)的超长。
【文档编号】H01R13/58GK205429263SQ201520543777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4日
【发明人】I.埃克哈特, D.施韦纳斯
【申请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