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7682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可收纳插头包括一对插接套、连接一对插接套的连接部、一对插脚及一对转轴部。插脚与插接套相对应,且每个插脚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插接套并部分外露于插接套。一对转轴部分别自一对插接套远离连接部的一侧面凸伸,每个转轴部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及第三平台之间为圆弧连接,转轴部的转动带动插脚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有效地节约了电子装置内的设计空间,有利于电子装置向小型化发展。
【专利说明】
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带插头的电子装置,尤其设及一种带有可收纳插头的电子装置及 其可收纳插头。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可携带的电子装置日益增多,产品逐渐趋向小型化发展。插头作为连接电子 装置与电源的必备工具,在电子装置面临小型化设计的同时,首先需要解决缩小插头所占 体积的问题。为了节约电子装置空间,现有的可旋转收纳的插头多为Ξ根插脚的插头,其包 括两根导电插脚及一地线插脚。此类插头的Ξ根插脚呈Ξ角形分布,在收纳进入电子装置 内部时,占用了电子装置内部较大的体积,不仅增加了电子装置的体积,也降低了对电子装 置的可携带型及移动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的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收纳插头,包括一对插接套、连接所述一对插接套的连接 部、一对插脚及一对转轴部,所述插脚与所述插接套相对应,且每个插脚部分收容于对应的 插接套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插接套,所述一对转轴部分别自所述一对插接套远离所述连接部 的一侧面凸伸,每个所述转轴部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和第Ξ平台,所述第一 平台、第二平台及第Ξ平台之间为圆弧连接,所述转轴部的转动带动所述插脚转动。
[0005] 优选地,每个所述插脚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每个所述插接 套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插脚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 插接套内并由所述第一开口穿出,且所述第二端从所述第二开口外露于所述插接套。
[0006]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台位于所述第二平台和第Ξ平台之间,且所述第一平台与所 述插脚相垂直,所述第二平台和所述第Ξ平台与所述插脚相平行。
[000引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可收纳插头、支撑所述可收纳插 头的支架及壳体,所述可收纳插头和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支架包括主体及自所 述主体延伸的一对托架,所述托架之端面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转动空间,所述可收纳插头 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部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转动空间内转动,W使所述第 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及所述第Ξ平台其中之一与所述端面相平行,进而使所述插脚W不 同角度相对所述壳体进行转动。
[0009]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相扣合的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形 成收容空间,W容置所述可收纳插头和所述支架。
[0010] 优选地,所述下盖具有一对与所述插脚相对应的收容槽,所述插脚之第二端由所 述收容槽穿出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托架的所述端面相平行时,所述插脚垂直 于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二平台或所述第Ξ平台与所述托架的所述端面相平行时,所述插脚 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0011] 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弹片和与所述弹片电性连接的电源模组,所述弹片 位于所述可收纳插头和所述支架之间,当所述插脚垂直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弹片与所述插 脚电性连接,从而将所述插脚和所述电源模组电性导通。
[0012]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边缘处凸设一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下盖的卡扣相卡合,W将 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下盖。
[0013] 优选地,所述支架之所述端面大致呈U形。
[0014] 上述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可收纳插头的转轴部在外力作用下在支架和壳体形 成的转动空间内转动,使所述插脚W不同角度相对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有效地节约了电子 装置内的设计空间,有利于电子装置向小型化发展。
【附图说明】
[0015]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可收纳插头的立体图。
[0016]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处于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0017] 图3所示为图2之电子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1引图4所示为图2之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0019] 图5所示为图2之支架的立体图。
[0020] 图6所示为图2之电子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21 ]图7所示为图6之电子装置处于收纳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_

[002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之可收纳插头10包括一对插接套11、连接该对插接套11的 连接部12、一对插脚13及一对转轴部14。所述可收纳插头10通过插脚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 接。
[0025] 每个插接套11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开口 111及第二开口 112,该第一开口 111的面 积小于第二开口 112的面积。
[0026] 插脚13与插接套11相对应,且每个插脚13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插接套11并部分外露 于插接套11,其包括第一端131和与第一端131相对的第二端132。插脚13之第一端131自插 接套11的第二开口 112插入插接套11内并由第一开口 111穿出插接套11,且第二端132从第 二开口 112外露于插接套11。也就是说,插脚13的第一端131由第一开口 111外露于插接套 11,第二端132由第二开口 112外露于插接套11。
[0027] 每个转轴部14自对应的插接套11远离连接部12的W侧面凸伸形成。转轴部14包括 相邻设置的第一平台141、第二平台142、第Ξ平台143及连接第一平台141、第二平台142和 第Ξ平台143的圆弧144。第一平台141位于第二平台142和第Ξ平台143之间。第一平台141 与插脚13相垂直,第二平台142和第Ξ平台143与插脚13相平行。
[0028] 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呈收纳状态和 使用状态的立体图。电子装置100包括上述可收纳插头10和壳体20。可收纳插头10转动地安 装于壳体20, W使插脚13收纳或者外露于壳体20。电子装置100可W为无线智能控制器、无 线中继器、信号放大器等,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0029] 请进一步结合图4,壳体20整体呈长方体,其包括上盖21、与上盖21相扣合的下盖 22。上盖21和下盖22形成收容空间23。下盖22朝向上盖21的侧面向上凸伸形成底座24,可收 纳插头10收容于底座24。下盖22还具有与插脚13相对应的一对收容槽25。插脚13之第二端 132由收容槽25穿出壳体20,且插接套11也部分外露于壳体20,在电子装置100收纳状态下, 插脚13收容于收容槽25,提高了电子装置100的便携性及移动的便利性。
[0030] 进一步地,壳体20之下盖22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贴片部26。
[0031] 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支架30、弹片40、与弹片40电性连接的电源模组50、连接弹片 40和电源模组50的线缆60,且支架30、弹片40、电源模组50及线缆60均收容于壳体20内。
[0032] 请同时参照图4和图5,支架30包括主体31、自主体31垂直向上延伸的一对托架32、 位于一对托架32之间的隔离部33、凹槽34、卡勾35及安装孔36。托架32具有一大致呈U形的 端面321。隔离部33位于该对托架32之间,且在其中一个托架32与隔离部33的一端形成凹槽 34,另一个托架32与隔离部33的另一端形成凹槽34。插脚13的第一端131可收容于凹槽34。 卡勾35自主体31的侧边缘垂直向上延伸,并在远离主体31的一端形成卡勾部351。在本实施 例中,托架32、隔离部33及卡勾35均位于主体31的同侧。
[0033] 通过卡勾部351与底座24上的卡扣相卡合,且紧固件70(例如螺丝)插入安装孔36, W将支架30固定于壳体20内,从而在托架32与底座24之间形成一转动空间,W使转轴部14 在该转动空间内转动。相应地,端面321与可收纳插头10的转轴部14相对应,第一平台141、 第二平台142、第Ξ平台143其中之一与端面321的接触分别对应插脚13转动的不同位置。具 体地,当第一平台141与端面321相平行时,插脚13垂直于壳体20,即电子装置100处于使用 状态;当第二平台142或第Ξ平台143与端面321相平行时,插脚13收容于壳体20的收容槽25 内,即电子装置100处于收纳装置。
[0034] 弹片40位于可收纳插头10和支架30之间,当可收纳插头10固定于壳体20内的底座 24且在使用状态时,插脚13的第一端131抵持于弹片40W与弹片40电性接触。弹片40通过线 缆60与电源模组50电性连接,从而将插脚13和电源模组50电性导通。
[0035] 请进一步结合图6和图7,组装时,将可收纳插头10固定于壳体20的底座24,且插脚 13的第二端132及部分插接套11从收容槽25外露于壳体20,此时插脚13垂直于壳体20作为 初始状态;将弹片40放置于插脚13的第一端131上,并通过线缆60与电源模组50电性连接; 将支架30扣设于可收纳插头10上,使第一端131与凹槽34相对应,转轴部14收容于转动空间 内,通过卡勾35与底座24的卡扣相卡合W及紧固件70与安装孔36的配合,使支架30固定于 下盖22内;将上盖21与下盖22扣合在一起。
[0036] 使用时,当可收纳插头10处于初始状态,即插脚13垂直于壳体20,且转轴部14的第 一平台141与端面321相平行,W使插脚13第一端131与弹片40电性连接。在插脚13第二端 132插接于外部电源时,可实现插脚13与弹片40、电源模组50的电性导通。当可收纳插头10 处于收纳状态,即插脚13收容于收容槽25,且转轴部14的第二平台142或第Ξ平台143与端 面321相平行,W使插脚13第一端131与弹片40断开连接。
[0037]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使用方便,通过可收纳插头 10的转动,使其自如地相对壳体20收纳或者工作,有效地节约了壳体20内的设计空间,且有 利于电子装置的携带W及电子装置向小型化发展。
[0038]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W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方案和实用新型 构思结合生成的实际需要做出其他相应的改变或调整,而运些改变和调整都应属于本实用 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可收纳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插接套、连接所述一对插接套的连接部、一 对插脚及一对转轴部,所述插脚与所述插接套相对应,且每个插脚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插接 套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插接套,所述一对转轴部分别自所述一对插接套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 侧面凸伸,每个所述转轴部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所述第一平 台、第二平台及第三平台之间为圆弧连接,所述转轴部的转动带动所述插脚转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插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脚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 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每个所述插接套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插脚的 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插接套内并由所述第一开口穿出,且所述第二端从所 述第二开口外露于所述插接套。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纳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 开口的面积。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位于所述第二平台和 第三平台之间,且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插脚相垂直,所述第二平台和所述第三平台与所述 插脚相平行。5. -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收纳插头、支撑所述 可收纳插头的支架及壳体,所述可收纳插头和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支架包括主 体及自所述主体延伸的一对托架,所述托架之端面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转动空间,所述可 收纳插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部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转动空间内转动,以 使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及所述第三平台其中之一与所述端面相平行,进而使所述 插脚以不同角度相对所述壳体进行转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相扣 合的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形成收容空间,以容置所述可收纳插头和所述支架。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具有一对与所述插脚相对应 的收容槽,所述插脚之第二端由所述收容槽穿出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托架的 所述端面相平行时,所述插脚垂直于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二平台或所述第三平台与所述托 架的所述端面相平行时,所述插脚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弹片和与所述弹 片电性连接的电源模组,所述弹片位于所述可收纳插头和所述支架之间,当所述插脚垂直 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弹片与所述插脚电性连接,从而将所述插脚和所述电源模组电性导通。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边缘处凸设一卡勾,所述 卡勾与所述下盖的卡扣相卡合,以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下盖。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之所述端面大致呈U形。
【文档编号】H01R13/60GK205429291SQ201520957243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发明人】郭艳丽
【申请人】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