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5057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前板玻璃、介质增反膜层、第二前板玻璃、背板玻璃和电池片;电池片通过封装胶膜连接在背板玻璃,电池片与第二前板玻璃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电池片与第二前板玻璃之间形成隔离间隙,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的规格与大小相同且设置在第二前板玻璃的上方,在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间设置有表面积小于第二前板玻璃的介质增反膜层,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间未设置介质增反膜层的部分设置密封胶圈。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从组件结构上彻底解决了晶体硅电池片的电势诱导衰减效应(PID)的问题,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为常规层压结构,是“前板玻璃+封装胶膜EVA+电池片+封装胶膜EVA+背板玻璃”,这种结构虽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耐候性等优点。但是现有技术光伏组件无法有效解决晶体硅电池片的极化效应且成本较高;为此,中国专利CN205050846U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前板玻璃、背板玻璃和电池片,电池片通过封装胶膜连接在背板玻璃,电池片与前板玻璃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电池片与前板玻璃之间形成隔离间隙。该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无法有效解决晶体硅电池片的电势诱导衰减效应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3]但是,现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不能灵活地调节其对特定波长光的响应能力(即使特定波长光透射还是反射的能力。当光线强烈时,大量光线透射到建筑内部,造成建筑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和室内光污染。并且对于光伏农业大棚而言,过多的光线进入到大盆内部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光伏农业大棚内的植物的最优生长环境需要不同特定波长光,而多余波长的光线不利于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生长,从而不利于农业大棚光伏一体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偏选型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前板玻璃、介质增反膜层、第二前板玻璃、背板玻璃和电池片;电池片通过封装胶膜连接在背板玻璃,电池片与第二前板玻璃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电池片与第二前板玻璃之间形成隔尚间隙,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的规格与大小相同且设置在第二前板玻璃的上方,在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间设置有表面积小于第二前板玻璃的介质增反膜层,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间未设置介质增反膜层的部分设置密封胶圈。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介质增反膜层设置有η层,η2 2,且第I层介质增反膜层至η层介质增反膜层沿远离第一前板玻璃的方向依次设置。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前板玻璃与背板玻璃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二间距与第一间距之间的比值为2。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前板玻璃的边缘与背板玻璃的边缘之间通过丁基胶密封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从组件结构上彻底解决了晶体硅电池片的电势诱导衰减效应(PID)的问题,因此,电池片无需再做抗PID处理,不仅提高了电池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一方面,利用介质增反膜能够反射特定波长光这一性质,使光通过介质增反膜层调节反射回太阳能电池中,进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第一前板玻璃,2-介质增反膜层,3-第二前板玻璃,4-密封胶圈,5-丁基胶,6-背板玻璃,7-封装胶膜,8-电池片,9-隔离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4]请参阅图1,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前板玻璃1、介质增反膜层2、第二前板玻璃3、背板玻璃6和电池片8;电池片8通过封装胶膜7连接在背板玻璃6,电池片8与第二前板玻璃3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电池片8与第二前板玻璃之间形成隔离间隙9,第一前板玻璃I与第二前板玻璃3的规格与大小相同且设置在第二前板玻璃3的上方,在第一前板玻璃I与第二前板玻璃3间设置有表面积小于第二前板玻璃3的介质增反膜层2,第一前板玻璃I与第二前板玻璃3间未设置介质增反膜层2的部分设置密封胶圈4。
[0015]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依次是由第一前板玻璃、介质增反膜层以及第二前板玻璃形成的受光面,隔离间隙(空气层),电池片,封装胶膜(EVA)+背板玻璃(背光面),前板玻璃和电池片之间由于具有第一间距,形成了隔离间隙(空气层),彻底阻挡了前板玻璃中的钠离子到电池片的移动,因此能够彻底解决晶体硅电池片的电势诱导衰减效应(PID)的问题,由于从组件结构上彻底解决了晶体硅电池片的电势诱导衰减效应(PID)的问题,因此,电池片无需再做抗PID处理,不仅提高了电池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6]介质增反膜层的光学厚度为H,并且光学厚度可以根据上述透过率进行设定,优选地,当通过介质增反膜层调节反射至电池片的光的波长范围在Xi?X2时,介质增反膜层的光学厚度H的范围为&/2?X2/2。由于光学厚度为介质增反膜层的厚度与折射率的乘积,因此,在上述优选的透过率和光学厚度范围内,能够通过合理设定介质增反膜层的厚度与折射率,使光伏组件能够实现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
[0017]优选地,介质增反膜层设置有η层,η2 2,且第I层介质增反膜层至η层介质增反膜层沿远离第一前板玻璃I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介质增反膜层的材料为 T12、Al2O3 或 Α1Ν。
[0018]第二前板玻璃3与背板玻璃6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二间距与第一间距之间的比值为2,也就说,第二前板玻璃3和背板玻璃6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其中一半用作安装电池片8和封装胶膜7,留出一半的空间形成隔离间隙9,第二前板玻璃3的边缘与背板玻璃6的边缘之间通过丁基胶5密封连接。根据其他具体需要,第二前板玻璃3和背板玻璃6也可以通过其他材料进行密封,此处不再赘述。
[0019]封装胶膜7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背板玻璃与封装胶膜7之间具有反射膜。电池片8为多个,多个电池片8均匀布置在封装胶膜7上。
[0020]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从组件结构上彻底解决了晶体硅电池片的电势诱导衰减效应(PID)的问题,因此,电池片无需再做抗PID处理,不仅提高了电池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一方面,利用介质增反膜能够反射特定波长光这一性质,使光通过介质增反膜层调节反射回太阳能电池中,进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0021]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前板玻璃、介质增反膜层、第二前板玻璃、背板玻璃和电池片;电池片通过封装胶膜连接在背板玻璃,电池片与第二前板玻璃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电池片与第二前板玻璃之间形成隔离间隙,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的规格与大小相同且设置在第二前板玻璃的上方,在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间设置有表面积小于第二前板玻璃的介质增反膜层,第一前板玻璃与第二前板玻璃间未设置介质增反膜层的部分设置密封胶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介质增反膜层设置有η层, 2,且第I层介质增反膜层至η层介质增反膜层沿远离第一前板玻璃的方向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前板玻璃与背板玻璃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二间距与第一间距之间的比值为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选型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前板玻璃的边缘与背板玻璃的边缘之间通过丁基胶密封连接。
【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5488162SQ20162026982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发明人】王勇
【申请人】湖南永港伟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