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552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包括第一主料带、第二主料带和若干端子单元,每个端子单元包括有若干接触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料带上,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三主料带,该第三主料带一体往下弯折延伸形成有定位壁板;相邻端子单元之间设置有辅助料带,该辅助料带连接于第一主料带和第二主料之间,前述接地端子位于同一端子单元内接触端子的最外侧,该接地端子之朝向相邻辅助料带所在端侧一体水平延伸形成有扣接臂;藉此,通过将接地端子一体延伸出一扣接臂,从而更好地与外部屏蔽外壳进行接触,简化了端子设置数量及结构,也提高了接触稳定可靠性。
【专利说明】
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料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中一般是通过设置接地金属板与屏蔽外壳进行抵接,或者,设置焊脚进行焊接,其存在结构设计较复杂、制程麻烦等缺陷;以及,现有技术中的接触端子,在插接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出现接触保持力下降,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影响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0003]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其通过将接地端子一体延伸出一扣接臂,从而更好地与外部屏蔽外壳进行接触,简化了端子设置数量及结构,也提高了接触稳定可靠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种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包括有第一主料带、第二主料带和若干端子单元,该第一主料带和第二主料带彼此平行设置,该若干端子单元沿第一主料带延伸方向间距布置,每个端子单元包括有若干接触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料带上,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均自第一主料带朝向第二主料带所在侧延伸设置,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三主料带,该第三主料带与第二主料带彼此平行设置,该第三主料带与第二主料带之间保持间距,该第三主料带之朝向第二主料带所在端侧一体往下弯折延伸形成有定位壁板;相邻端子单元之间设置有辅助料带,该辅助料带连接于第一主料带和第二主料之间,前述接地端子位于同一端子单元内接触端子的最外侧,该接地端子之朝向相邻辅助料带所在端侧一体水平延伸形成有扣接臂,该扣接臂连接于其相邻辅助料带上,该扣接臂与其相邻辅助料带之间形成有第一预切凹槽。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接臂上开设有倒勾缺口。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同一端子单元内,其接触端子均具有往下凸设的接触凸部,其接地端子具有往上凸设的接触凸部。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端子均具有弹性臂体,其弹性臂体具有露于绝缘部前侧的悬设弹性臂体段,前述接触凸部位于悬设弹性臂体段的前侧,该悬设弹性臂体段设计为上下凹凸的波浪形结构。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料带、第二主料带上均开设有若干定位孔。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料带上对应前述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一体延伸形成有若干连接段,前述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连接段上,前述接触端子、接地端子与相应连接段之间形成有第二预切凹槽。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端子、接地端子与第三主料带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预切凹槽,而且,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的末端均朝向第三预切凹槽呈渐薄之斜台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通过将接地端子一体延伸出一扣接臂,从而更好地与外部屏蔽外壳进行接触,简化了端子设置数量及结构,也提高了接触稳定可靠性;以及,本实用新型中将接触端子的悬设弹性臂体段设计为上下凹凸的波浪形结构,提高了弹性臂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接触凸部抵接弹力的保持,确保接触可可靠性。
[00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图(主要显示端子单元结构);
[0017]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图。
[0018]附图标识说明:
[0019]丨、第一主料带2、第二主料带
[0020]3、定位孔4、接地端子
[0021]5、接触端子6、连接段
[0022]7、第二预切凹槽8、第三主料带
[0023]9、第三预切凹槽10、定位壁板
[0024]11、辅助料带12、扣接臂
[0025]13、第一预切凹槽 14、倒勾缺口
[0026]15、接触凸部16、接触凸部
[0027]17、悬设弹性臂体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第一主料带1、第二主料带2和若干端子单元,该第一主料带I和第二主料带2彼此平行设置,该若干端子单元沿第一主料带I延伸方向间距布置;所述第一主料带1、第二主料带2上均开设有若干定位孔3。
[0029]每个端子单元包括有若干接触端子5及至少一接地端子4,该接触端子5和接地端子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料带I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料带I上对应前述接触端子5和接地端子4 一体延伸形成有若干连接段6,前述接触端子5和接地端子4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连接段6上,前述接触端子5和接地端子4与相应连接段6之间形成有第二预切凹槽7。
[0030]该接触端子5和接地端子4均自第一主料带I朝向第二主料带2所在侧延伸设置,该接触端子5和接地端子4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三主料带8,此处,所述接触端子5、接地端子4与第三主料带8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预切凹槽9,而且,该接触端子5和接地端子4的末端均朝向第三预切凹槽9呈渐薄之斜台结构;该第三主料带8与第二主料带2彼此平行设置,该第三主料带8与第二主料带2之间保持间距,该第三主料带8之朝向第二主料带2所在端侧一体往下弯折延伸形成有定位壁板10。
[0031]相邻端子单元之间设置有辅助料带11,该辅助料带11连接于第一主料带I和第二主料2之间,前述接地端子4位于同一端子单元内接触端子5的最外侧,该接地端子4之朝向相邻辅助料带11所在端侧一体水平延伸形成有扣接臂12,该扣接臂12连接于其相邻辅助料带11上,该扣接臂12与其相邻辅助料带11之间形成有第一预切凹槽13,所述扣接臂12上开设有倒勾缺口 14,其用于与屏蔽外壳的弹片(或称扣接片)相互卡扣连接固定。
[0032]所述同一端子单元内,其接触端子5均具有往下凸设的接触凸部15,其接地端子4具有往上凸设的接触凸部16;所述接触端子5均具有弹性臂体,其弹性臂体具有露于绝缘部前侧的悬设弹性臂体段17,前述接触凸部15位于悬设弹性臂体段17的前侧,该悬设弹性臂体段17设计为上下凹凸的波浪形结构。
[0033]综上,本实用新型之设计重点主要在于,其主要通过将接地端子一体延伸出一扣接臂,从而更好地与外部屏蔽外壳进行接触,简化了端子设置数量及结构,也提高了接触稳定可靠性;以及,本实用新型中将接触端子的悬设弹性臂体段设计为上下凹凸的波浪形结构,提高了弹性臂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接触凸部抵接弹力的保持,确保接触可可靠性。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主料带、第二主料带和若干端子单元,该第一主料带和第二主料带彼此平行设置,该若干端子单元沿第一主料带延伸方向间距布置,每个端子单元包括有若干接触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料带上,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均自第一主料带朝向第二主料带所在侧延伸设置,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三主料带,该第三主料带与第二主料带彼此平行设置,该第三主料带与第二主料带之间保持间距,该第三主料带之朝向第二主料带所在端侧一体往下弯折延伸形成有定位壁板;相邻端子单元之间设置有辅助料带,该辅助料带连接于第一主料带和第二主料之间,前述接地端子位于同一端子单元内接触端子的最外侧,该接地端子之朝向相邻辅助料带所在端侧一体水平延伸形成有扣接臂,该扣接臂连接于其相邻辅助料带上,该扣接臂与其相邻辅助料带之间形成有第一预切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臂上开设有倒勾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端子单元内,其接触端子均具有往下凸设的接触凸部,其接地端子具有往上凸设的接触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均具有弹性臂体,其弹性臂体具有露于绝缘部前侧的悬设弹性臂体段,前述接触凸部位于悬设弹性臂体段的前侧,该悬设弹性臂体段设计为上下凹凸的波浪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料带、第二主料带上均开设有若干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料带上对应前述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一体延伸形成有若干连接段,前述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连接段上,前述接触端子、接地端子与相应连接段之间形成有第二预切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接地端子的端子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接地端子与第三主料带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预切凹槽,而且,该接触端子和接地端子的末端均朝向第三预切凹槽呈渐薄之斜台结构。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5488660SQ20162003175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
【发明人】刘武
【申请人】东莞市尚和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