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碳刷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536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电机碳刷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碳刷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刷盒都是一体冲压成型而成的,冲压成型难度比较高,盒体内壁底部与碳刷接触时对碳刷造成较大的磨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电机碳刷架,包括刷架基座,所述刷架基座上设置有刷盒,所述刷盒包括设置在刷架基座上光滑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可容纳碳刷的壳体,碳刷在壳体内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在底板表面上滑移,所述壳体与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刷盒方便加工制造,底板的表面光滑度比较高,提高了碳刷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电机碳刷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零部件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机碳刷架。
【背景技术】
[0002]电机碳刷是用于电机的换向器或滑环上,作为导出导入电流的滑动接触体,一般碳刷在产品应用材质上主要选用石墨、浸脂石墨、金属(含铜、银)石墨,工作时,需要将碳刷安装在碳刷架上,安装时,通过弹簧将压力加在与换向器或集电环表面滑动接触的碳刷上,使其在固定体和旋转体之间稳定地传导电流,对电机来说,刷架和碳刷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刷架不合适时,碳刷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良特性,而且会给电机本身的性能和寿命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现有技术中,电机在长时间使用中,随着碳刷的磨损,弹簧有效压缩量增加,弹簧所产生的弹力随之变化,使得碳刷与换向器之间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小,碳刷架与换向器难以保持良好的接触。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号为“201320197199.2”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有刷电机的碳刷组件,包括刷架,至少两套恒力碳刷机构对称安装在刷架上,恒力碳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刷架上的刷握,刷握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板,碳刷滑套在刷握中,碳刷可沿刷握限定的方向移动,刷握的顶面设有导线槽,导线槽用于碳刷导线的出线,刷握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焊接在刷握的两侧,恒力弹簧的连接部抵压在碳刷的尾部,恒力弹簧的两个卷筒部从碳刷的两侧延伸出刷握并抵靠在支撑板上,两侧对称倾斜的支撑板可以更好地包容恒力弹簧的卷筒部并为恒力弹簧提供倾斜向内的支撑力,使用过程中,恒力弹簧的卷筒部在支撑板的支撑和限位下逐渐将连接部卷入,从而由恒力弹簧的连接部为碳刷提供恒定的推力,在碳刷的使用寿命期内,使碳刷与换向器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
[0004]但是,上述这种碳刷组件以及现有的碳刷架,由于滑套碳刷的刷盒都是一体冲压成型而成的,加工过程中,冲压成型难度比较高,且冲压后的精度比较低,从而导致盒体的表面比较粗糙,使盒体底部内壁与碳刷接触时对碳刷造成较大的磨损,从而降低了碳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盒体上的底板和壳体分开单独加工成型,刷盒加工制造比较方便,光滑度比较高,提高了碳刷使用寿命的电机碳刷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碳刷架,包括刷架基座,所述刷架基座上设置有刷盒,所述刷盒包括设置在刷架基座上光滑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可容纳碳刷的壳体,碳刷在壳体内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在底板表面上滑移,所述壳体与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表面比较光滑,使碳刷在其表面上滑移时受到的磨损比较小,从而提高了碳刷的使用寿命,另外,底板和壳体是单独成型而成的,与一体成型的刷盒相比,在冲压成型工艺上的难度有所降低,从而达到的冲压成型精度也较高,方便刷盒的加工生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表面的粗糙度为0.2-0.8um。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范围的粗糙度底板表面比较光滑,碳刷在其表面滑移时,碳刷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因此,受到的磨损也是较小的,提高了碳刷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表面的粗糙度为0.5um。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表面粗糙度优选为0.5um,若底板表面粗糙度为0.2um时,需要非常高的工艺要求,投入的工艺成本比较高,大大增加了底板的加工成本,若底板表面粗糙度为0.8um时,底板表面的光滑效果相对比较差,因此,底板表面的粗糙度优选为0.5um,达到较好的光滑效果的同时,也可节省加工成本的投入,更加合理、使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在沿碳刷滑移的方向上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的一端端面为弧形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刷在壳体内滑移时,导线可随着碳刷的滑移,在导线槽内来回滑移,将导线槽端面设置成弧形,减少导线槽端面与导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提高导线的使用寿命。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有一个上端面、分布在上端面两侧的第一侧面和设置在壳体一端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与底板之间留有第一通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侧面限制碳刷在底板上滑移时左右晃动,增加碳刷滑移的稳定性,第一侧面可限制碳刷向外滑移,避免碳刷从壳体内滑移出去,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机中的润滑液可以从第一通槽进入到壳体内,可润滑壳体内的碳刷,减少碳刷滑移时产生的摩擦力。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面的两侧与第一侧面的侧壁之间留有第二通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槽可以使壳体内外贯通,热量从第二通槽从壳体内散出,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与贯穿壳体内外的通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刷滑移时可以将碳粉从通孔挤出壳体,避免了碳粉滞留在壳体内,保持壳体内的干净度。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形成的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凸块贯穿底板后与刷架基座卡接配合。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凸块与刷架基座上的卡接孔卡接配合,将壳体和底板固定在刷架基座上,卡接配合的方式比较牢固且易于拆卸,拆装起来比较方便、快捷。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朝壳体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与第一延伸部相重叠的第二延伸部。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方便紧固件安装,达到的安装效果较好。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铆钉件,所述铆钉件依次穿过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后与刷架基座铆接固定。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接的方式比较牢固且稳定,方便拆装,使刷架基座、底板和壳体实现可拆卸固定的功能,工作人员可将底板和壳体从刷架基座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底板表面的光滑度是比较高的,碳刷在其表面上滑移时受到的磨损比较小,从而提高了碳刷的使用寿命,另外,底板和壳体是单独成型而成的,与一体成型的刷盒相比,在冲压成型工艺上的难度有所降低,从而达到的冲压成型精度也较高,方便刷盒的加工生产,导线槽端面设置有圆弧形,减少导线槽端面与导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提高导线的使用寿命,第一侧面限制碳刷在底板上滑移时左右晃动,增加碳刷滑移的稳定性,第二侧面可限制碳刷向外滑移,避免碳刷从壳体内滑移出去,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电机中的润滑液可以从第一通槽进入到壳体内,可润滑壳体内的碳刷,减少碳刷滑移时产生的摩擦力,碳刷表面产生的热量从第二通槽从壳体内散出,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通过通孔,碳刷滑移时可以将碳粉从通孔挤出壳体,避免了碳粉滞留在壳体内,保持壳体内的干净度,铆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后与刷架基座铆接在一起,铆接的方式比较牢固且稳定,方便拆装,使刷架基座、底板和壳体实现可拆卸固定的功能,工作人员可将底板和壳体从刷架基座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电机碳刷架的结构不意图一;
[0028]图2为图1中A部放大不意图;
[0029]图3为电机碳刷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0]图4为图3中B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5为刷架基座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刷架基座;2、壳体;201、第二侧面;202、上端面;203、第一侧面;3、底板;4、导线槽;5、通孔;6、第二通槽;7、第一通槽;8、第一延伸部;9、第二延伸部;10、铆钉件;11、卡接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电机碳刷架,包括刷架基座I,刷架基座I上设置有刷盒,刷盒包括设置在刷架基座I上的底板3和设置在底板3上可容纳碳刷的壳体2,底板3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的表面比较光滑,经过热处理、表面抛光后,底板3表面的粗糙度为0.2-
0.8um,这个范围的底板3表面比较光滑,碳刷在其表面滑移时,碳刷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因此,受到的磨损也是较小的,提高了碳刷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中,底板3的表面粗糙度优选为0.5um,若底板3表面粗糙度为0.2um时,需要非常高的工艺要求,投入的工艺成本比较高,大大增加了底板3的加工成本,若底板3表面粗糙度为0.8um时,底板3表面的光滑效果相对比较差,因此,底板3表面的粗糙度优选为0.5um,达到较好的光滑效果的同时,也可节省加工成本的投入,更加合理、使用,底板3上设置有可容纳碳刷的壳体2,壳体2的形状为长方体,碳刷滑套在壳体2内,可沿着壳体2的长度方向上在底板3的表面上来回滑移,壳体2和底板3可拆卸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底板3的表面粗糙度比较小,因此,表面的光滑度是比较高的,碳刷在其表面上滑移时受到的磨损比较小,从而提高了碳刷的使用寿命,另夕卜,底板3和壳体2是单独成型而成的,与一体成型的刷盒相比,在冲压成型工艺上的难度有所降低,从而达到的冲压成型精度也较高,方便刷盒的加工生产。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2的上端面202开设有导线槽4,导线的一端与碳刷固定连接,碳刷置于壳体2内,将导线从导线槽4中引出,碳刷在壳体2内滑移时,导线可随着碳刷的滑移,在导线槽4内来回滑移,导线槽4的一端端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形状为圆弧形,碳刷往壳体2内收缩时,带动导线往导线槽4的一端滑移,导线与导线槽4的端面接触时,导线受到拉扯力,与导线槽4端面会产生摩擦,容易导致导线表面的磨损,因此,将导线槽4端面设置有圆弧形,减少导线槽4端面与导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提高导线的使用寿命。
[0036]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2包括有一个上端面202、两个第一侧面203和一个第二侧面201,第一侧面203分布在上端面202的两侧且竖直向下延伸,两个第一侧面203限制碳刷在底板3上滑移时左右晃动,增加碳刷滑移的稳定性,第二侧面201设置在上端面202的一端且竖直向下延伸,第二侧面201可限制碳刷向外滑移,避免碳刷从壳体2内滑移出去,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第二侧面201的下端与底板3之间留有第一通槽7,第一通槽7在水平方向上从第一侧面203的一端延伸至另一个第一侧面203的一端,电机中的润滑液可以从第一通槽7进入到壳体2内,可润滑壳体2内的碳刷,减少碳刷滑移时产生的摩擦力。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侧面201的两侧与第一侧面203的侧壁之间留有第二通槽6,第二通槽6竖直向下从壳体2的上端面202延伸至底板3表面,碳刷在底板3上滑移时会产生热量,使碳刷的表面温度较高,容易导致碳刷的使用寿命缩短,通过第二通槽6可以使壳体2内外贯通,热量从第二通槽6从壳体2内散出,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侧面203上靠近底板3的位置设置有通孔5,通孔5贯穿壳体2的内外,碳刷磨损后会产生一些碳粉留在壳体2内,滞留在壳体2内容易影响碳刷的滑移,通过通孔5,碳刷滑移时可以将碳粉从通孔5挤出壳体2,避免了碳粉滞留在壳体2内,保持壳体2内的干净度。
[0039]如图5所示,第一侧面203的下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形成的卡接凸块11,卡接凸块11贯穿底板3后与刷架基座I卡接配合,底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刷架基座I上设置有与安装孔相同的卡接孔,卡接凸块11竖直向下穿过安装孔后与刷架基座I上的卡接孔卡接配合,通过卡接凸块11与卡接孔的卡接配合,将壳体2和底板3固定在刷架基座I上,卡接配合的方式比较牢固且易于拆卸,拆装起来比较方便、快捷。
[0040]如图1所示,第一侧面203的下端设置有朝壳体2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8,第一延伸部8与底板3相平行,底板3两侧向外延伸有第二延伸部9,第一延伸部8和第二延伸部9向重叠,紧固件可以依次穿过第一延伸部8和第二延伸部9后与刷架基座I固定在一起,安装起来比较方便,达到的安装效果较好,紧固件为铆钉件10,铆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延伸部8、第二延伸部9后与刷架基座I铆接在一起,铆接的方式比较牢固且稳定,方便拆装,使刷架基座
1、底板3和壳体2实现可拆卸固定的功能,工作人员可将底板3和壳体2从刷架基座I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00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机碳刷架,包括刷架基座,所述刷架基座上设置有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盒包括设置在刷架基座上光滑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可容纳碳刷的壳体,碳刷在壳体内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在底板表面上滑移,所述壳体与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表面的粗糙度为0.2-0.8um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表面的粗糙度为0.5u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在沿碳刷滑移的方向上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的一端端面为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一个上端面、分布在上端面两侧的第一侧面和设置在壳体一端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与底板之间留有第一通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两侧与第一侧面的侧壁之间留有第二通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与贯穿壳体内外的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形成的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凸块贯穿底板后与刷架基座卡接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朝壳体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与第一延伸部相重叠的第二延伸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铆钉件,所述铆钉件依次穿过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后与刷架基座铆接固定。
【文档编号】H01R39/41GK205509201SQ201620330309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8日
【发明人】谢佐凌
【申请人】乐清市瀚创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