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及具有该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8269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及具有该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具有该防碰撞装置的电动车辆,该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及通过固定结构安装于电池箱体的至少一个易受碰撞侧面上的缓冲吸能层,在电池箱体的至少一个易受碰撞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通过在电池箱体的易碰撞侧面上设置缓冲吸能层,使得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缓冲吸能层能够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减少动力电池的碰撞力度,从而保护动力电池,避免电池因碰撞损坏而造成起火、爆炸等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在电池箱体的易受碰撞侧面上设置加强筋结构,加固了电池箱体的侧面,增加了防撞系数,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车辆发生比较猛烈的撞击时对动力电池箱起到保护作用。
【专利说明】
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及具有该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及具有该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汽车的结构设计中,为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降低事故的损伤,在车身结构的设计方面主要以汽车的结构缓冲与吸能为主。而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结构设计基本沿用了传统汽车的设计理念,各个部件均以刚性连接设计为主,即整车系统所有零部件均以固定锁死方式布置在车身上。
[0003]与传统汽车不同的是,电动汽车以动力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动力电池存储了巨大的能量。当电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动力电池作为高压高能量的部件,需要应对碰撞做相应的保护,来保护人员因电池损坏造成的伤害,减少二次伤害的发生。中国专利文献CN204348779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抗冲击电池包,通过在电池包箱体的运动前侧面和底面上设置有吸能结构层,能够有效缓冲电池包收到的冲击力,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但是,该现有技术的电池包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因汽车遭遇猛烈撞击而导致电池包损坏,进而造成人员因电池包损坏而伤害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辆在遭遇猛烈碰撞时电池包容易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碰撞安全性能高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体,及通过固定结构安装于所述电池箱体的至少一个易受碰撞侧面上的缓冲吸能层,在电池箱体的至少一个易受碰撞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0007 ]所述易受碰撞侧面为电池箱体的运动前侧面、运动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
[0008]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电池箱体的运动前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和运动后侧面的水平方向设置的至少一条、连贯一体的横向加强筋。
[0009]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电池箱体的运动前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和运动后侧面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
[0010]所述缓冲吸能层为由纤维材质、高分子材料、橡胶材质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制成。
[0011]所述缓冲吸能层具有连续排列的网格单元,所述网格单元为垂直于所述动力电池箱的对应侧面的中空四棱柱结构。
[0012]所述缓冲吸能层上设有若干个连续排列的弹性凸起。
[0013]所述缓冲吸能层铺设于所述易受碰撞侧面的内表面上。
[0014]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散地布置于所述易受碰撞侧面上的若干个紧固螺钉,每一紧固螺钉配置有至少一个衬于紧固螺钉与所述缓冲吸能层之间的垫圈。
[0015]—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
[00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通过在电池箱体的易受碰撞侧面上设置缓冲吸能层,使得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缓冲吸能层能够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减少动力电池的碰撞力度,从而保护动力电池,避免电池因碰撞损坏而造成起火、爆炸等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在电池箱体的易受碰撞侧面上设置加强筋结构,加固了电池箱体的侧面,增加了防撞系数,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车辆发生比较猛烈的撞击时对动力电池箱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缓冲吸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所示缓冲吸能层固定在动力电池箱体侧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缓冲吸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所示缓冲吸能层固定在动力电池箱体侧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电池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电池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电池箱体;11-运动前侧面;12-运动后侧面;13-左侧面;14-右侧面;
[0028]2_缓冲吸能层;21-网格单兀;22-弹性凸起;
[0029 ] 31 -横向加强筋;32-纵向加强筋;
[0030]41-紧固螺钉;42-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5]第一种实施方式
[0036]图1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缓冲吸能层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缓冲吸能层2固定在动力电池箱体I侧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7]如图1-3所示,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1、缓冲吸能层2和加强筋结构。其中,所述缓冲吸能层2通过固定结构安装于电池箱体I的至少一个易受碰撞侧面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易受碰撞侧面为电池箱体I的运动前侧面11、运动后侧面12、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底面,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吸能层2固定于电池箱体I的运动前侧面
11、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运动后侧面12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将缓冲吸能层2布置在单一的任一侧面或底面以及上述任意侧面与底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在电池箱体I的易受碰撞侧面上设置缓冲吸能层2,使得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缓冲吸能层2能够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减少动力电池的碰撞力度,从而保护动力电池,避免电池因碰撞损坏而造成起火、爆炸等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00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本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吸能层2由橡胶材质制成。但是本实用新型对于缓冲吸能层2材质的选择不限于橡胶材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吸能层2还可以采用高分子材料、纤维材质,或者橡胶材质、高分子材料、纤维材质中两种或三种的任意组合方式制成。
[003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吸能层2具有连续排列的网格单元21,网格单元21为垂直于动力电池箱的对应侧面的中空四棱柱结构。将缓冲吸能层2设置为网格单元21,不仅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而且网格结构为缓冲吸能层2受到碰撞时提供了变形空间,缓冲效果好。
[0040]缓冲吸能层2既可以铺设于电池箱体I的易受碰撞侧面的外表面,也可以铺设于电池箱体I的易受碰撞侧面的内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吸能层2铺设于电池箱体I的易受碰撞侧面的内侧面上,在碰撞时既能起到缓冲吸能作用,又能进一步保护电池箱体I内的电池组件。
[0041]缓冲吸能层2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电池箱体I的内侧面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散布置于内侧面上的若干个紧固螺钉41,每一个紧固螺钉41配置有至少一个衬于紧固螺钉41与缓冲吸能层2之间的垫圈42。垫圈42的设置,能够起到对缓冲吸能层2的保护。
[004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结构设置在电池箱的至少一个易受碰撞侧面上,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池箱体I的运动前侧面11、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运动后侧面12的水平方向上设置两条、连贯一体的横向加强筋31。在车辆遭遇碰撞时,横向加强筋31可以受到碰撞的电池箱侧面上撞击力传递至与该侧面连接的其他侧面上,起到了分散撞击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动力电池箱的安全性能,另外,横向加强筋31结构加固了电池箱体I的侧面,增加了防撞系数,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车辆发生比较猛烈的撞击时对动力电池箱起到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在电池箱体I的侧面的水平方向上设置两条横向加强筋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三条、四条、五条、六条横向加强筋31。横向加强筋31的纵截面为圆形。
[0043]第二种实施方式
[0044]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缓冲吸能层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缓冲吸能层2固定在动力电池箱体I侧面上的结构示意图;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区别之处在于:
[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吸能层2上设有若干个连续排列的弹性凸起22,弹性凸起22与缓冲吸能层2的材质一致,并且与缓冲吸能层2—体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凸起22的形状为圆形,但是并不限于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凸起22的形状还可以为方形、锥形、多边形,甚至不规则形状。
[0046]第三种实施方式
[0047]图6为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电池箱体I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如图6所不,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区别之处在于:
[0048]在电池箱体I的运动前侧面11、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运动后侧面12的水平方向上设置一条、连贯一体的带棱的横向加强筋31。带棱的横向加强筋31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0049]第四种实施方式
[005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电池箱体I的立体结构不意图;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的区别之处在于:
[0051]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电池箱体I的运动前侧面11、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运动后侧面12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32。
[0052]具体地,在上述侧面中的任一侧面上均匀间隔设置三条纵向加强筋32。纵向加强筋3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53]第五种实施方式
[0054]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包括上述四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
[005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体(I),及通过固定结构安装于所述电池箱体(I)的至少一个易受碰撞侧面上的缓冲吸能层(2),在电池箱体(I)的至少一个易受碰撞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受碰撞侧面为电池箱体(I)的运动前侧面(11)、运动后侧面(12)、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电池箱体(I)的运动前侧面(11)、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运动后侧面(12)的水平方向设置的至少一条、连贯一体的横向加强筋(3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电池箱体(I)的运动前侧面(11)、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运动后侧面(12)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3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吸能层(2)为由纤维材质或高分子材料或橡胶材质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吸能层(2)具有连续排列的网格单元(21),所述网格单元(21)为垂直于所述动力电池箱的对应侧面的中空四棱柱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吸能层(2)上设有若干个连续排列的弹性凸起(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吸能层(2)铺设于所述易受碰撞侧面的内表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散地布置于所述易受碰撞侧面上的若干个紧固螺钉(41),每一紧固螺钉(41)配置有至少一个衬于紧固螺钉(41)与所述缓冲吸能层(2)之间的垫圈(42)。10.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碰撞动力电池箱。
【文档编号】H01M2/10GK205542942SQ20152103162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发明人】李旭影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