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8437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是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包括外壳和极芯,极芯位于外壳内,其中极芯上设有主正极耳和主负极耳,主正极耳和主负极耳连接于外壳上,极芯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芯并联而成,单体电芯的上设有单体正极耳和单体负极耳,单体正极耳和单体负极耳分别连接于外壳上的正极和负极上。有益效果是:1、极芯采用至少两个单体电芯并联,可以提高单体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同时单体电芯的极耳和集流体可以折在卷芯的两侧,减少占用的空间,有限的空间都可以用来提升容量,有利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2、单体电芯采用卷绕的结构方式,提高的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生产效率更高,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专利说明】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方形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寿命、绿色环保等优点已经广泛使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照像机等各种3C产品。
[0003]这两年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动力领域上使用上,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及电源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目前方形动力电池,外壳主要采用铝壳或钢壳,内部极芯采用单个极芯,这样单个极芯的电池单体容量做不高,需要更多的串并联,加大电原管理系统控制的难度。另外单个极芯两边引出电流的集流体采用展开的方式,占用了很大的空间,能量密度无法做得更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极芯内部并联的方式,可以将单体电池的容量尽量做高,减少串并的次数,降低电源管理的难度。
[0005]同时单体极芯采用卷绕的方式,增加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单体极芯集流体切除4个角后,折叠在极芯的两侧,减少展开集流体占用的无效空间,可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单体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减少占用空间、提升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生产效率和提升电池性能的方形动力电池。
[0007]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包括外壳和极芯,极芯位于外壳内,其中极芯上设有主正极耳和主负极耳,主正极耳和主负极耳连接于外壳上,极芯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芯并联而成,单体电芯的上设有单体正极耳和单体负极耳,单体正极耳和单体负极耳分别连接于外壳上的正极和负极上。
[000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具体进一步,所述单体负极耳与外壳上的负极之间由主负极耳相连接,
[0009]具体进一步,所述主负极耳焊接在负极上。
[0010]具体进一步,所述单体正极耳与外壳上的正极之间由主正极耳相连接。
[0011]具体进一步,所述主正极耳焊接在正极上。
[0012]具体进一步,所述外壳呈方形,所述外壳可以为钢壳或铝壳。
[0013]具体进一步,所述单体负极耳是铜镀镍极耳或镍极耳,单体正极耳是铝极耳。
[0014]具体进一步,所述单体电芯包括卷芯,卷芯一侧设有负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焊接单体负极耳上并折在卷芯的侧边,卷芯另一侧设有正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焊接单体正极耳上并折在卷芯的另一侧边构成。
[00?5]具体进一步,所述负极集流体是铜箔片,正极集流体是招箔片,负极集流体和正极集流体位于卷芯两侧,负极集流体和正极集流体上分设有凹位。
[0016]具体进一步,所述卷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由隔膜隔开绝缘卷绕而成,负极片涂料部分大小大于正极耳涂料部分大小,隔膜大小大于负极片大小,负极片与负极集流体相连接,负极集流体卷绕后凸出在卷芯一侧,正极片与正极集流体相连接,正极集流体卷绕后凸出在卷芯另一侧。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极芯采用至少两个单体电芯并联,可以提高单体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同时单体电芯的极耳和集流体可以折在卷芯的两侧,减少占用的空间,有限的空间都可以用来提升容量,有利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2、单体电芯采用卷绕的结构方式,提高的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生产效率更高,有利于规模化生产;3、同时单体电芯采用多层集流体输出的多极耳结构,有利于降低电池的内阻,有利于电池的高倍率大电流充放电。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卷芯、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单体负极耳和单体正极耳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卷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卷芯的截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以下附图的图标说明:
[0023]单体电芯I;主负极耳2;主正极耳3;单体负极耳4;单体正极耳5;负极集流体6;正极集流体7;隔膜8;负极片9;正极片10;卷芯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下面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包括外壳和极芯,极芯位于外壳内,其中极芯上设有主正极耳3和主负极耳2,主正极耳3和主负极耳2连接于外壳上,极芯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芯I并联而成,单体电芯I的上设有单体正极耳5和单体负极耳4,单体正极耳5和单体负极耳4分别连接于外壳上的正极和负极上。其中极芯采用多个单体电芯I并联,可以提高单体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同时单体电芯I的极耳和集流体可以折在卷芯的两侧,减少占用的空间,有限的空间都可以用来提升容量,有利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其中极耳分为主正极耳3和主负极耳2和集流体分为负极集流体6和正极集流体7。
[002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具体进一步,所述单体负极耳4与外壳上的负极之间由主负极耳2相连接,所述主负极耳2焊接在负极上。所述单体正极耳5与外壳上的正极之间由主正极耳3相连接。所述主正极耳3焊接在正极上。
[0027]具体进一步,所述外壳呈方形,所述外壳可以为钢壳或铝壳。
[0028]可根据实际的设计,所述单体负极耳4是铜镀镍极耳或镍极耳,单体正极耳5是铝极耳。
[0029]具体进一步,所述单体电芯I包括卷芯11,卷芯11一侧设有负极集流体6,负极集流体6焊接单体负极耳4上并折在卷芯11的侧边,卷芯11另一侧设有正极集流体7,正极集流体7焊接单体正极耳5上并折在卷芯11的另一侧边构成。
[0030]具体进一步,所述负极集流体6是铜箔片,正极集流体7是招箔片,负极集流体6和正极集流体7位于卷芯11两侧,负极集流体6和正极集流体7上分设有凹位。所述卷芯11包括正极片10和负极片9、正极片10和负极片9之间由隔膜8隔开绝缘卷绕而成,负极片9涂料部分大小大于正极耳10涂料部分大小,隔膜8大小大于负极片9大小,负极片9与负极集流体6相连接,负极集流体6卷绕后凸出在卷芯11一侧,正极片10与正极集流体7相连接,正极集流体7卷绕后凸出在卷芯11另一侧。其中单体电芯I采用卷绕的结构方式,提高的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生产效率更高,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另外,单体电芯I采用多层集流体输出的多极耳结构,有利于降低电池的内阻,有利于电池的高倍率大电流充放电。
[0031]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包括外壳和极芯,极芯位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极芯上设有主正极耳(3)和主负极耳(2),主正极耳(3)和主负极耳(2)连接于外壳上,极芯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芯(I)并联而成,单体电芯(I)的上设有单体正极耳(5)和单体负极耳(4),单体正极耳(5)和单体负极耳(4)分别连接于外壳上的正极和负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负极耳(4)与外壳上的负极之间由主负极耳(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负极耳(2)焊接在负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正极耳(5)与外壳上的正极之间由主正极耳(3)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正极耳(3)焊接在正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方形,所述外壳可以为钢壳或铝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负极耳(4)是铜镀镍极耳或镍极耳,单体正极耳(5)是铝极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芯(I)包括卷芯(11),卷芯(11) 一侧设有负极集流体(6),负极集流体(6)焊接单体负极耳(4)上并折在卷芯(11)的侧边,卷芯(11)另一侧设有正极集流体(7),正极集流体(7)焊接单体正极耳(5)上并折在卷芯(11)的另一侧边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6)是铜箔片,正极集流体(7)是铝箔片,负极集流体(6)和正极集流体(7)位于卷芯(11)两侧,负极集流体(6)和正极集流体(7)上分设有凹位。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11)包括正极片(10)和负极片(9)、正极片(10)和负极片(9)之间由隔膜(8)隔开绝缘卷绕而成,负极片(9)涂料部分大小大于正极片(10)涂料部分大小,隔膜(8)大小大于负极片(9)大小,负极片(9)与负极集流体(6)相连接,负极集流体(6)卷绕后凸出在卷芯(11) 一侧,正极片(10)与正极集流体(7)相连接,正极集流体(7)卷绕后凸出在卷芯(11)另一侧。
【文档编号】H01M10/058GK205543110SQ201620213570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8日
【发明人】朱乃靖
【申请人】中山市众旺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