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58857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包括模体、换向片和加固环,所述换向片安装在模体的表面,所述加固环套在换向片上,所述换向片上设置有内钩和外钩,所述外钩通过机加工铣槽的方式加工出两个焊线槽,所述内钩嵌入模体内部。该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厚度增加可以使马达寿命更长,内钩有加固环可以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强度,提高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换向器,俗称整流子。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
[0003]换向器包括:机械换向器、半塑换向器、全塑换向器。汽车用起动机上采用的换向器主要用机械拱形换向器、塑料换向器。结构上,换向器是几个接触片围成圆型,分别连接转子上的每个触头,外边连接的两个电极称为电刷与之接触,同时只接触其中的两个。
[0004]如果没有换向器的作用,那电机只能转不到半圈就卡死了,只能当作电刹车了。利用电机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为动力,控制起动电阻的大小,达到减少电机起动电流、增加起动转矩,使绕线式异步电念头实现无刷自控运行的装置。它主要由机壳、起动液、动极板、弹簧、接线柱、安全阀、排气阀等构成。该液阻起动用具有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大,自动适应电源及负载的变化,保护电机等特点换向器是高速旋转的设备,其转子绕组会受到电动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虽然一直以来均是在额定参数下运行,但转子绕组与换向器升高片的焊接口处是换向器转子的薄弱环节,且是采用传统的焊锡工艺,结合片间直流电阻测量结果,判断转子绕组与换向器升高片之间的焊接点虚松,致使端部导线疲劳,使接触电阻增大,发热量增加,加速接触面的氧化,使接触电阻进一步增加,发热量进一步增大,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换向器转子绝缘在高温下烧损,对地弧光放电,而损毁换向器。换向器解体检查的结果表明,转子绕组的测试有关数据和判断结论准确无误。电机换向器在工作时除了传输纵向电流外,还存在着在短路电枢线圈中进行的电流换向任务。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包括模体、换向片和加固环,所述换向片安装在模体的表面,所述加固环套在换向片上,所述换向片上设置有内钩和外钩,所述外钩通过机加工铣槽的方式加工出两个焊线槽,所述内钩嵌入模体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内钩为楔形,所述内钩的厚度比换向片厚。
[0008]优选的,所述加固环用于固定内钩,以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强度,提高寿命。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厚度增加可以使马达寿命更长,内钩有加固环可以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强度,提高寿命。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换向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标号分别代表:1、模体,2、换向片,3、加固环,4、内钩,5、外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包括模体
1、换向片2和加固环3,所述换向片2安装在模体I的表面,所述加固环3套在换向片2上,所述换向片2上设置有内钩4和外钩5,所述外钩5通过机加工铣槽的方式加工出两个焊线槽,所述内钩4嵌入模体I内部。所述内钩4为楔形,所述内钩4的厚度比换向片2厚。所述加固环3用于固定内钩4,以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强度,提高寿命。
[0015]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包括模体(I)、换向片(2)和加固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片(2)安装在模体(I)的表面,所述加固环(3)套在换向片(2)上,所述换向片(2)上设置有内钩(4)和外钩(5),所述外钩(5)通过机加工铣槽的方式加工出两个焊线槽,所述内钩(4)嵌入模体(I)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钩(4)为楔形,所述内钩(4)的厚度比换向片(2)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楔形内钩槽型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环(3)用于固定内钩(4),以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强度,提高寿命。
【文档编号】H01R39/04GK205543624SQ20162007390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发明人】孙永安
【申请人】深圳市利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