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及顶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640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密封圈及顶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及顶盖组件,密封圈包括:内密封部,呈环形;环形槽部,从内密封部的外周缘向外延伸;以及外密封部,从环形槽部的外周缘向外延伸,并经由环形槽部连接于内密封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中,由内密封部、环形槽部以及外密封部构成的密封圈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当装配于极柱并与极柱一起构成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顶盖组件时,在密封圈的内密封部的密封作用失效后,外密封部仍能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显著地降低了电化学储能装置的漏液风险。
【专利说明】
密封圈及顶盖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储能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圈及顶盖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顶盖组件中采用的密封圈3只包括内密封部31和从内密封部31上突出形成的凸起34(如图1至图3所示)。这种密封圈3的结构简单且是单层的,当密封圈3的内密封部31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电解液接触的时间较长时,易造成内密封部31出现老化现象,进而导致电化学储能装置有漏液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圈及顶盖组件,应用于电化学储能装置时,能够降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漏液风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其包括:内密封部,呈环形;环形槽部,从内密封部的外周缘向外延伸;以及外密封部,从环形槽部的外周缘向外延伸,并经由环形槽部连接于内密封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组件,其包括:顶盖片,设有通孔;极柱,装配于顶盖片的通孔;密封件,用于对装配于顶盖片的通孔中的极柱进行密封。其中,密封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极柱与通孔之间,密封圈的内密封部套设于极柱。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中,由内密封部、环形槽部以及外密封部构成的密封圈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当装配于极柱并与极柱一起构成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顶盖组件时,在密封圈的内密封部的密封作用失效后,外密封部仍能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显著地降低了电化学储能装置的漏液风险。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顶盖组件的立体图;
[0009]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作出的剖视图;
[0010]图3是图1中的密封圈的立体图;
[0011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的立体图;
[0012]图5是图4中的顶盖片的立体图;
[0013]图6是沿图4中的B-B线作出的剖视图;
[0014]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立体图;
[0015]图8是图7的主视图;
[0016]图9是沿图8中的C-C线作出的剖视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8]I顶盖片32环形槽部
[0019]11通孔321下表面
[0020]2极柱322上表面
[0021]3密封圈33外密封部
[0022]31内密封部331下表面
[0023]311穿孔332上表面
[0024]312下表面34凸起
[0025]313上表面4绝缘下塑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及顶盖组件。
[0027]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密封圈。
[0028]参照图4至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3包括:内密封部31,呈环形;环形槽部32,从内密封部31的外周缘向外延伸;以及外密封部33,从环形槽部32的外周缘向外延伸,并经由环形槽部32连接于内密封部31。
[002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3中,由内密封部31、环形槽部32以及外密封部33构成的密封圈3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当装配于极柱2并与极柱2—起构成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顶盖组件时,在密封圈3的内密封部31的密封作用失效后,外密封部33仍能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显著地降低了电化学储能装置的漏液风险。
[00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3,在一实施例中,外密封部33可为一个或多个,相应地,环形槽部32可为一个或多个。当外密封部33为多个时,多个外密封部33分别经由对应地环形槽部32互相连接。
[0031 ]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9,内密封部31可设置有:穿孔311,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贯通内密封部31。参照图7至图9,密封圈3还可包括:凸起34,从内密封部31的靠近穿孔311处的上表面部分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向上突出。
[0032]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环形槽部32的下表面321与内密封部31的下表面312齐平,而环形槽部32的上表面322低于内密封部31的上表面313。
[0033]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环形槽部32的下表面321与外密封部33的下表面331齐平,而环形槽部32的上表面322低于外密封部33的上表面332。
[0034]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环形槽部32的下表面321与内密封部31的下表面312以及外密封部33的下表面331均齐平。
[0035]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外密封部33的上表面332与内密封部31的上表面313齐平。
[0036]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圈3的内密封部31、环形槽部32以及外密封部33可一体制成。
[0037]在一实施例中,外密封部33的厚度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从上到下逐渐增加。进一步地,外密封部33的截面形状可为等腰梯形。
[0038]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9,外密封部33的厚度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从上到下一 Sc ο
[0039]在一实施例中,当外密封部33的厚度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为从上到下逐渐增加时,外密封部33的最小厚度大于内密封部31的厚度。当外密封部33的厚度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从上到下一致时,外密封部33的厚度大于内密封部31的厚度。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由于外密封部33与电化学储能装置内部的电解液直接接触,而内密封部31不与电化学储能装置内部的电解液直接接触,在外密封部33与内密封部31的厚度一致时,外密封部33的寿命较短。因此为了保证在密封圈3的内密封部31的密封作用失效后外密封部33仍能起到密封作用,外密封部33的厚度(或外密封部33的最小厚度)需要大于内密封部31的厚度。
[0040]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圈3可由橡胶材料制成。
[0041 ]其次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顶盖组件。
[0042]参照图4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I,设有通孔11;极柱2,装配于顶盖片I的通孔11;密封件,用于对装配于的顶盖片I的通孔11中的极柱2进行密封。其中,密封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密封圈3,密封圈3设置于极柱2与通孔11之间,密封圈3的内密封部31套设于极柱2。
[004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中,由于顶盖组件的密封圈3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当其应用于电化学储能装置时,极大地降低了电化学储能装置的漏液风险。
[00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内密封部31的凸起312处于极柱2与顶盖片I的通孔11之间。
[0045]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6,顶盖组件还可包括:绝缘下塑胶4,位于极柱2的下方。外密封部33抵靠在绝缘下塑胶4的上表面与顶盖片I的下表面之间以用于密封。
[0046]在一实施例中,极柱2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设置有密封圈3和/或负极柱设置有密封圈3。
【主权项】
1.一种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密封部(31),呈环形; 环形槽部(32),从内密封部(31)的外周缘向外延伸;以及 外密封部(33),从环形槽部(32)的外周缘向外延伸,并经由环形槽部(32)连接于内密封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 外密封部(33)为一个或多个,相应地,环形槽部(32)为一个或多个; 当外密封部(33)为多个时,多个外密封部(33)分别经由对应地环形槽部(32)互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 内密封部(31)设置有:穿孔(311),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贯通内密封部(31); 密封圈(3)还包括:凸起(34),从内密封部(31)的靠近穿孔(311)处的上表面部分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向上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环形槽部(32)的下表面(321)与内密封部(31)的下表面(312)齐平,而环形槽部(32)的上表面(322)低于内密封部(31)的上表面(31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环形槽部(32)的下表面(321)与外密封部(33)的下表面(331)齐平,而环形槽部(32)的上表面(322)低于外密封部(33)的上表面(33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密封圈(3)的内密封部(31)、环形槽部(32)以及外密封部(33) 一体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 外密封部(33)的厚度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从上到下逐渐增加;或 外密封部(33)的厚度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从上到下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 当外密封部(33)的厚度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为从上到下逐渐增加时,外密封部(33)的最小厚度大于内密封部(31)的厚度;或 当外密封部(33)的厚度沿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从上到下一致时,外密封部(33)的厚度大于内密封部(31)的厚度。9.一种顶盖组件,包括: 顶盖片(1),设有通孔(11); 极柱(2),装配于顶盖片(I)的通孔(11); 密封件,用于对装配于的顶盖片(I)的通孔(11)中的极柱(2)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密封件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圈(3),密封圈(3)设置于极柱(2)与通孔(11)之间,密封圈(3)的内密封部(31)套设于极柱(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内密封部(31)的凸起(312)处于极柱(2)与顶盖片(I)的通孔(11)之间。
【文档编号】H01M2/04GK205645908SQ201620473489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3日
【发明人】王佳军, 邓平华, 王鹏
【申请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