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6428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之间、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均形成容置电芯的空腔,贴合后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形成一顶面,所述顶面设置有隔块和极耳槽,所述隔块将顶面隔开有理线槽和汇流排槽位。电芯放置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空腔,和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电芯的极耳从所述极耳槽引出,组成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串并联成电池组。所述顶面上的理线槽代替了线束隔离板,减少零件数,简化了结构,去除线束隔离板与电池组框架之间的装配问题,所述汇流排槽位用于容置汇流排,使结构紧凑。
【专利说明】
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成了环境保护的一大主题,其中扩大电动型汽车的使用量,降低油耗型汽车的使用量,是实践绿色环保这一主题的【具体实施方式】。
[0003]电动型汽车以电池组作为动力源,传统的电池组结构通常包括互相独立的电芯框架和线束隔离板,其结构先是将电芯框架与电芯组装完毕,然后再安装线束隔离板。而电芯框架与线束隔离板互相独立的结构存在零件种类多;由于装配误差和加工误差的存在,线束隔离板时常会有安装不到位的情况;电芯的正负极极耳必须保证竖直不变形,否则电池的正负极极耳与线束隔离板上的孔位对不准,会严重影响组装效率;电芯正负极极耳不能预先折弯,后续极耳焊接工艺往往需要折弯极耳进行串并联焊接,工艺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以代替电芯框架与线束隔离板相互独立的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之间、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均形成容置电芯的空腔,贴合后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形成一顶面,所述顶面设置有隔块和极耳槽,所述隔块将顶面隔开有理线槽和汇流排槽位。电芯放置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空腔,和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电芯的极耳从所述极耳槽引出,组成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串并联成电池组。所述顶面代替了线束隔离板,减少零件数,简化了结构,去除线束隔离板与电池组框架之间的装配问题,所述汇流排槽位用于容置汇流排,使结构紧凑。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改进,所述隔块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卡紧放置在汇流排槽位上的汇流排。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改进,所述隔块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作为电压和温度采集线的过道。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改进,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二框架一体成型。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改进,所述极耳槽设置在所述顶面的两侧。设置在所述顶面两侧的极耳槽方便电芯的极耳穿出,解决了安装线束隔离板时,极耳与线束隔离板上的孔位对不准、组装效率低的问题,并允许电芯极耳预先折弯,方便后续电芯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焊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改进,所述顶面包括第一顶面和第三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框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三顶面与所述第三框架一体成型,所述极耳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和第三顶面之间。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和第三顶面之间的极耳槽方便电芯的极耳穿出,解决了安装线束隔离板时,极耳与线束隔离板上的孔位对不准、组装效率低的问题,并允许电芯极耳预先折弯,方便后续电芯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焊接。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改进,所述顶面包括第一顶面、第二顶面以及第三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框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框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三顶面与所述第三框架一体成型。所述极耳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之间,以及第二顶面与第三顶面之间。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第二顶面与第三顶面之间的极耳槽方便电芯的极耳穿出,解决了安装线束隔离板时,极耳与线束隔离板上的孔位对不准、组装效率低的问题,并允许电芯极耳预先折弯,方便后续电芯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焊接。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三框架设置有卡榫,所述第二框架设置有与所述卡榫匹配的卡槽,通过所述卡榫与卡槽配合,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卡合,所述第三框架与第二框架卡合。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和第三框架之间均形成容置电芯的空腔,贝占合后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形成一顶面,所述顶面设置有隔块和极耳槽,所述隔块将顶面隔开有理线槽和汇流排槽位。电芯放置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空腔,和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电芯的极耳从所述极耳槽引出,组成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串并联成电池组。所述顶面上的理线槽代替了线束隔离板,减少零件数,简化了结构,去除线束隔离板与电池组框架之间的装配问题,所述汇流排槽位用于容置汇流排,使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组成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的结构分解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的结构分解图。
[0022]其中,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第三框架,4.顶面,41.隔块,42.极耳槽,43.理线槽,44.汇流排槽位,45.卡扣,46.豁口,47.第一顶面,48.第二顶面,49.第三顶面,51.卡榫,52.卡槽,6.极耳,7.汇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0024]实施方式一
[0025]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第二框架2与第一框架I之间、第二框架2与第三框架3之间均形成容置电芯的空腔,贴合后的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形成一顶面4,所述顶面4设置有隔块41和极耳槽42,所述隔块41将顶面4隔开有理线槽43和汇流排槽位44。所述隔块41设置有卡扣45和豁口 46,所述顶面4与所述第二框架2—体成型,所述极耳槽42设置在所述顶面4的两侧。所述第一框架I与第三框架3设置有卡榫51,所述第二框架2设置有与所述卡榫51匹配的卡槽52,通过所述卡榫51与卡槽52配合,所述第一框架I与第二框架2卡合,所述第三框架3与第二框架2卡合。
[0026]电芯放置在第一框架I与第二框架2之间的空腔,和第二框架2与第三框架3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电芯的极耳6从所述极耳槽42引出,组成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串并联成电池组。所述顶面4上的理线槽43代替了线束隔离板,减少零件数,简化了结构,去除线束隔离板与电池组框架之间的装配问题,所述汇流排槽位44用于容置汇流排7,使结构紧凑。置在所述顶面4两侧的极耳槽42方便电芯的极耳6穿出,解决了安装线束隔离板时,极耳6与线束隔离板上的孔位对不准、组装效率低的问题,并允许电芯极耳6预先折弯,方便后续电芯极耳6与汇流排7之间的焊接。
[0027]实施方式二
[0028]如图4和5所示,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第二框架2与第一框架I之间、第二框架2与第三框架3之间均形成容置电芯的空腔,贴合后的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形成一顶面4,所述顶面设置有隔块41和极耳槽42,所述隔块41将顶面隔开有理线槽43和汇流排槽位44。所述顶面4包括第一顶面47和第三顶面49,所述第一顶面47与所述第一框架I 一体成型,所述第三顶面49与所述第三框架3—体成型,所述极耳槽42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47和第三顶面49之间。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47和第三顶面49之间的极耳槽42方便电芯的极耳6穿出,解决了安装线束隔离板时,极耳6与线束隔离板上的孔位对不准、组装效率低的问题,并允许电芯极耳6预先折弯,方便后续电芯极耳6与汇流排7之间的焊接。其它技术特征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9]实施方式三
[0030]如图6和7所示,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第二框架2与第一框架I之间、第二框架2与第三框架3之间均形成容置电芯的空腔,贴合后的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形成一顶面4,所述顶面设置有隔块41和极耳槽42,所述隔块41将顶面隔开有理线槽43和汇流排槽位44。所述顶面4包括第一顶面47、第二顶面48以及第三顶面49,所述第一顶面47与所述第一框架I 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顶面48与所述第二框架2—体成型,所述第三顶面49与所述第三框架3—体成型。所述极耳槽42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47与第二顶面48之间,以及第二顶面48与第三顶面49之间。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47和第二顶面48之间,以及第二顶面48与第三顶面49之间的极耳槽42方便电芯的极耳6穿出,解决了安装线束隔离板时,极耳6与线束隔离板上的孔位对不准、组装效率低的问题,并允许电芯极耳6预先折弯,方便后续电芯极耳6与汇流排7之间的焊接。其它技术特征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1]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主权项】
1.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之间、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均形成容置电芯的空腔,贴合后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形成一顶面,所述顶面设置有隔块和极耳槽,所述隔块将顶面隔开有理线槽和汇流排槽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块设置有卡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块设置有豁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二框架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槽设置在所述顶面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包括第一顶面和第三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框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三顶面与所述第三框架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和第三顶面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包括第一顶面、第二顶面以及第三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框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框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三顶面与所述第三框架一体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之间,以及第二顶面与第三顶面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三框架设置有卡榫,所述第二框架设置有与所述卡榫匹配的卡槽,通过所述卡榫与卡槽配合,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卡合,所述第三框架与第二框架卡合。
【文档编号】H01M2/10GK205645931SQ20162039754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刘石磊, 叶永煌, 王岳利, 乔智
【申请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