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致冷转换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574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电致冷转换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流电源,特别是一种在常规整流电源电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热电致冷专用AC→DC转换电源,它的特定负载为热电堆(致冷片)。
背景技术
热电致冷,也叫作半导体致冷,是珀尔贴等著名科学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发明的,它以无污染、无噪音、冷热转换电源而著称于世,一直被人类公认为是人工制冷、制热的最佳技术之一。
但是,由于热电致冷中电能转换为“珀尔贴效应”(热能和热能)时,转换效率比较低,最高只有68%,因而耗能特别大。而且其对供电要求又相当严格(最好为电瓶供电),因而阻止了该项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目前除在极少数领域大功率应用外,只能在少部分小功率产品中应用。
通常为热电致冷供电的电源有以下三种一是由电瓶供电。这种供电方式较好,电能转换为“珀尔贴效应”的能效比最高可达到68%;但因供电难度大,适应性差,仅在极个别领域使用。二是由开关电源供电。这种供电方式除纹波系数接近负载要求外,其AC→DC转换率一般不超过70%,电能(AC)转换为“珀尔贴效应”的能效比约为50%左右。三是由常规整流电源供电。这种供电方式除纹波系数过大,导致“珀尔贴效应”严重下降外,其AC→DC转换率一般不超过60%,电能(AC)转换为“珀尔贴效应”的能效比约为30%左右。
因此,到目前为止,如何能把交流电转换成像电瓶一样的直流电,为热电致冷提供电源;如何提高电能(AC)转换为“珀尔贴效应”的能效比,达到或超过传统的压缩机制冷的能效比(一般为200%以上),依旧是两个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热电致冷提供一种“双高效”即AC→DC转换高效、电能(AC)转换为“珀尔贴效应”高效的专用电源,即热电致冷转换电源,以解决现有热电致冷供电电源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包括控制变压器B部分,整流部分,滤波部分,其特征是在控制变压器B部分的原边串入电网尖峰抑制部分,在控制变压器B部分的副边与整流部分的输入端之间串入本机尖峰抑制部分,在整流部分的输出端与滤波部分之间串入浪涌串入抑制部分;所述滤波部分包括串联的前级滤波电路、前级共模抑制电路、后级滤波电路,在后级滤波电路与负载之间串入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在后级滤波电路与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之间还串入有后级共模抑制电路。
所述电网尖峰抑制部分由电容C1、C2、C3和共模电感L1构成,其中电容C2和C3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1并联在共模电感L1的输入、输出端,电容C2和C3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所述本机尖峰抑制部分由电容C4、C5、C6和共模电感L2构成,其中电容C5和C6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4并联在共模电感L2的输入、输出端,电容C5和C6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所述浪涌串入抑制部分由电容C7、C8、C9和共模电感L3构成,其中电容C8和C9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7并联在共模电感L3的输入、输出端,电容C8和C9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所述前级滤波电路是由二极管D5、磁珠Z1、Z2、电阻R2、电容C10、C11、C12构成,其中磁珠Z1与二极管D5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支路和磁珠Z2与电容C11正极串联形成的支路并联,电阻R2和电容C10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5的两端,电容C12与电容C11并联。
所述前级共模抑制电路由电容C13、C14和共模电感L4构成,其中电容C13和C14串联后并联在共模电感L4的输出端,电容C13和C14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所述后级滤波电路是由二极管D6、磁珠Z3、Z4、电阻R3、电容C15、C16、C17构成,其中磁珠Z3与二极管D6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支路和磁球Z4与电容C16正极串联形成的支路并联,电阻R3和电容C15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端,电容C17与电容C16并联。
所述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是由二极管D7、磁珠Z5、电阻R4、R5、R6、电容C20、C21、C22、C23、C24构成,其中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和电阻R5与电容C2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阻R6与电容C22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23、C24串联形成的支路相互并联,其并联两端为电源的输出端,电阻R4和电容C20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7的两端,电容C23和C24的公共联结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负极联结。
所述后级共模抑制电路由电容C18、C19和共模电感L5构成,其中C18和C19串联后并联在共模电感L5的输出端,电容C18和C19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开关后,电源经电网尖峰抑制部分中的共模电感L1抑制后送至控制变压器的原边;由于供电电路在这个共模电感上产生了磁通方向相反、互相抵消的共模作用,致使电源相线和地线间呈现高阻抗,起到了抑制电网尖峰等作用。通过偶合作用,当电流流至控制变压器副边之后,再经本机尖峰抑制部分中的共模电感L2的相同作用,抑制了本机尖峰(噪声)等。由于两个共模电感的相互隔离、屏蔽等作用,同时抑制了电网对本机、本机对电网、本机对控制变压器、控制变压器对本机的干扰,使控制变压器处在“净化”条件下进行工作,相应地提高了控制变压器的功率因数。
当电流流经本机尖峰抑制部分中的共模电感L2输入给整流部分进行全波整流后,在其直流输出端再次加置浪涌串入抑制部分的共模电感L3,经相同的共模作用后,即抑制了浪涌的串入,又调整、规范了整流后的波形等。由于L2、L3共模和相互隔离、屏蔽等作用,同时抑制了控制变压器对整流部分、整流部分对滤波部分的干扰,使整流部分处在“净化”条件下进行工作,相应地提高了整流部分的功率因数。
当电流经共模电感L3、L4和滤波电容所组成的特种LC滤波网络两次滤波后,在输出到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间又加置了后级共模抑制电路的共模电感L5,在上述几个共模电感的共模作用下,即起到了相互屏蔽、隔离和抑制干扰作用,同时各个网络均处在相对“净化”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本机滤除纹波是由三组专用电路完成,它们为在L3、L4、L5所组成的专用电路,分别加置一组专用滤纹波电路,并对多组电路中的主要电器元件均作了滤除纹波的处理,同时,各个滤除纹波电路间也是相互屏蔽,相互隔离的。
在共模电感L5的输出端,依据热电致冷的基本原理,运用电子电路的优势,针对热电堆(致冷片)的物理特性和导电特性,专门设计了一种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该电路的主要特点是1、为热电堆在工作时建立外围静电场库。
“珀尔贴效应”证明,热电堆的致冷(吸热)现象和致热(放热)现象,其实质就是电子在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上作迁移运动。而电子在从一种材料的导体向另一种材料的导体迁移时,总要有一个电子积累过程。为了积累更多的待迁移电子,首先在导体端面建立起一个静电场库,用以积累待迁移的电子,而这个静电场库的规模与导体的端面积又形成正比。
在导体端面积不能扩大的情况下,(商品化热电堆,其N、P型材料的端面积、体积和高度是确定的),利用电子电路的优势,人为地建立起一个大型静电场库,用以积累更多的待迁移电子,而且这个库越大,所积累的待迁移电子越多,热电致冷(珀尔贴效应)就越好,越明显。
为此,在这一电路中,为每一片热电堆并联上一个电解电容,人为地增大静电场库。经测定,在同等电流、电压和同等散热条件下,增加专用电容的单片温度(致冷)时比不加电容的单片温度低5℃左右。
2、为热电堆增加吸收电路。
热电堆是由数十、数百对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串联而成,对与对之间,片与片之间的差异是难免的,为此,本发明为每片热电堆、几片热电堆增加了双向吸收电路,由局部(单片)一致达到全部(数片)一致,使热电堆组始终保持在一致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3、利用其它手段进行分压、回归,确保热电堆在恒流稳压的前提下工作的一致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用加以改进的常规整流电源,提供出可供热电致冷专用的直流电源,并且达到了双高效,即AC→DC转换高效,其转换率达90%以上,AC转换为“珀尔贴效应”高效,其效能比可达到100%左右,是其它同类电源不可比拟的;2、电路简化、设计简捷,元器件少、造价低,在价格上,使用寿命上均占优势。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路方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在控制变压器原边、副边分别加置共模电感的电路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在整流部分前后加置共模电感的电路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滤波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主要是针对一片热电堆(致冷片)而设计的,它包括控制变压器B部分,整流部分,滤波部分以及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其在控制变压器B部分的原边串入电网尖峰抑制部分,在控制变压器B部分的副边与整流部分的输入端之间串入本机尖峰抑制部分,在整流部分的输出端与滤波部分之间串入浪涌串入抑制部分;所述滤波部分包括串联的前级滤波电路、前级共模抑制电路、后级滤波电路,在后级滤波电路与负载之间串入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
上述热电致冷转换电源的具体电路构成是在控制变压器B的交流输入端,即原边的火线上串联有一开关K1和保险丝RD,并在这一边的火线与零线之间并联有一个可调电阻R1,前述的电网尖峰抑制部分由电容C1、C2、C3和共模电感L1构成,其中共模电感L1串联在控制变压器B原边的火线与零线上,电容C2和C3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1并联在控制变压器B原边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电容C1位于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电容C2和C3位于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电容C2和C3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前述本机尖峰抑制部分由电容C4、C5、C6和共模电感L2构成,其中共模电感L2串联在控制变压器B副边的火线与零线上,电容C5和C6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4并联在控制变压器B副边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电容C4位于共模电感L2的输入端,电容C5和C6位于共模电感L2的输出端,电容C5和C6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整流部分为全波桥式整流电路,是由整流二极管D1、D2、D3、D4构成,其交流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2的输出端联结。
前述浪涌串入抑制部分由电容C7、C8、C9和共模电感L3构成,其中共模电感L3串联在整流部分的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上,电容C8和C9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7并联在整流部分的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电容C7位于共模电感L3的输入端,电容C8和C9位于共模电感L3的输出端,电容C8和C9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前述前级滤波电路是由二极管D5、磁珠Z1、Z2、电阻R2、电容C10、C11、C12构成,其中磁珠Z1与二极管D5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支路和磁珠Z2与电容C11正极串联形成的支路成前后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磁珠Z1与二极管D5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支路位于浪涌串入抑制部分中电容C8和C9串联后形成的支路输出端,二极管D5的正极与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相连,电阻R2和电容C10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5的两端,电容C12与电容C11并联。
前述前级共模抑制电路由电容C13、C14和共模电感L4构成,其中共模电感L4串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上,位于前级滤波电路中磁珠Z2与电容C11正极串联形成的支路输出端,电容C13和C14串联后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并位于共模电感L4的输出端,电容C13和C14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前述后级滤波电路是由二极管D6、磁珠Z3、Z4、电阻R3、电容C15、C16、C17构成,其中磁珠Z3与二极管D6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支路和磁珠Z4与电容C16正极串联形成的支路成前后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磁珠Z3与二极管D6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支路位于前级共模抑制电路中电容C13和C14串联后形成的支路输出端,二极管D6的正极与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相连,电阻R3和电容C15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端,电容C17与电容C16并联。
前述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是由二极管D7、磁珠Z5、电阻R4、R5、R6、电容C20、C21、C22、C23、C24构成,其中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和电阻R5与电容C2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阻R6与电容C22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23、C24串联形成的支路由前向后依次相互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位于后级滤波电路中的磁珠Z4与电容C16串联形成的支路输出端,二极管D7的正极与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相连,电阻R4和电容C20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7的两端,电容C23和C24的公共联结端与直流输出回路负极2连接。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也主要是针对一片热电堆(致冷片)而设计的,其基本上与实施例1的电路相同,只是在后级滤波电路与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之间还串入有后级共模抑制电路。
所述后级共模抑制电路由电容C18、C19和共模电感L5构成,其中共模电感L5串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上,并位于后级滤波电路中的磁珠Z4与电容C16正极串联形成的支路输出端,C18和C19串联后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并位于共模电感L5的输出端和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中的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输入端,电容C18和C19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实施例3如图3所示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主要是针对两片热电堆(致冷片)而设计的,其基本上与实施例2的电路相同,只是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与其不同,所采用的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是由二极管D7、D8、磁珠Z5、Z6、Z7、Z8、电阻R4、R5、R6、R7、电容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构成,其中电阻R4与电容C20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和电阻R5与电容C2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磁珠Z6经电容C22正极和磁珠Z7经电容C23正极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电阻R6、电容C24、电阻R7、C25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26、C27、C28、C29串联形成的支路由前向后依次相互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电阻R4与电容C20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位于后级共模抑制电路中的C18和C19串联形成的支路输出端,二极管D7的正极与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相联;由磁珠Z6经电容C22正极和磁珠Z7经电容C23正极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的中心点为供给负载端电源3,电容C24与电阻R7之间的公共联结端和电容C27、C28之间的公共联结端均与供给负载端电源3相联;磁珠Z8与二极管D8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并联在供给负载端电源3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之间,电容C26、C27的公共联结端和电容C28、C29公共联结端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联结。在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中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与供给负载端电源3为第一片负载供应电源,供给负载端电源3与直流输出回路负极2为第二片负载供应电源。
实施例4如图3~图;所示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主要是针对四片热电堆(致冷片)而设计的,其基本上与实施例2的电路相同,只是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与其不同,所采用的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是由二极管D7、D8、D9、D10、磁珠Z5、Z6、Z7、Z8、Z9、Z10、电阻R4、R5、R3、R7、R8、R9、R10、R11、R12、R13、电容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C30、C31、C32、C33、C34、C35、C36、C37、C38、C39、C40、C41、C42、C43构成,其中电阻R4与电容C20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和电阻R5与电容C2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磁珠Z6经电容C22正极和磁珠Z7经电容C23正极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电阻R6、电容C24、电阻R7、C25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26、电阻R8、电容C27、电阻R9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阻R10、电容C28、电阻R11、电容C29、电阻R12、电容C30、电阻R13、电容C3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32、C33、C34、C35串联形成的支路,电容C36、C37、C38、C39、C40、C41、C42、C43串联形成的支路由前向后依次相互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电阻R4与电容C20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位于后级共模抑制电路中的电容C18和C19串联形成的支路输出端,二极管D7的正极与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相联;由磁珠Z6经电容C22正极和磁珠Z7经电容C23正极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的中心点为供给负载端电源3,电容C24与电阻R7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阻R8与电容C27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29与电阻R12之间的公共联结端和电容C33、C34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9、C40之间的公共联结端均与供给负载端电源3相连;电容C28与电阻R11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2与电容C33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7与电容C38之间的公共联结端联结在一起形成供给负载端电源4;电容C30与电阻R15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4与电容C35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41与电容C42之间的公共联结端联结在一起形成供给负载端电源5;磁珠Z8与二极管D8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并联在供给负载端电源5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之间,二极管D8的正极与供给负载端电源5相联;磁珠Z9与二极管D9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并联在供给负载端电源3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之间,二极管D8的正极与供给负载端电源3相联;磁珠Z9与二极管D9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并联在供给负载端电源4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之间,二极管D8的正极与供给负载端电源4相联;电容C36与C37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8与C39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40与C41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42与C43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相互联结并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联结。在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中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与供给负载端电源4为第一片负载供应电源,供给负载端电源4与供给负载端电源3为第二片负载供应电源,供给负载端电源3与供给负载端电源5为第三片负载供应电源,供给负载端电源5与直流输出回路负极2为第四片负载供应电源。
本发明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还可以针对四片以上热电堆(致冷片)而设计,只需将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按上述原理进行扩充即可,这也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包括控制变压器部分,整流部分,滤波部分,其特征是在控制变压器B部分的原边串入电网尖峰抑制部分,在控制变压器B部分B的副边与整流部分的输入端之间串入本机尖峰抑制部分,在整流部分的输出端与滤波部分之间串入浪涌串入抑制部分;所述滤波部分包括串联的前级滤波电路、前级共模抑制电路、后级滤波电路,在后级滤波电路与负载之间串入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在后级滤波电路与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之间还串入有后级共模抑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电网尖峰抑制部分由电容C1、C2、C3和共模电感L1构成,其中电容C2和C3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1并联在共模电感L1的输入、输出端,电容C2和C3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所述本机尖峰抑制部分由电容C4、C5、C6和共模电感L2构成,其中电容C5和C6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4并联在共模电感L2的输入、输出端,电容C5和C6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所述浪涌串入抑制部分由电容C7、C8、C9和共模电感L3构成,其中电容C8和C9串联后分别与电容C7并联在共模电感L3的输入、输出端,电容C8和C9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前极共模抑制电路由电容C13、C14和共模电感L4构成,其中电容C13和C14串联后并联在共模电感L4的输出端,电容C13和C14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所述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是由二极管D7、磁珠Z5、电阻R4、R5、R6、电容C20、C21、C22、C23、C24构成,其中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和电阻R5与电容C2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阻R6与电容C22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23、C24串联形成的支路相互并联,其并联两端为电源的输出端,电阻R4和电容C20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7的两端,电容C23和C24的公共联结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负极联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后级共模抑制电路由电容C18、C19和共模电感L5构成,其中电容C18和C19串联后并联在共模电感L5的输出端,电容C18和C19的公共联结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所述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是由二极管D7、D8、磁珠Z5、Z6、Z7、Z8、电阻R4、R5、R6、R7、电容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构成,其中电阻R4与电容C20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和电阻R5与电容C2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磁珠Z6经电容C22正极和磁珠Z7经电容C23正极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电阻R6、电容C24、电阻R7、C25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26、C27、C28、C29串联形成的支路由前向后依次相互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电阻R4与电容C20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位于后级共模抑制电路中的电容C18和C19串联形成的支路输出端,二极管D7的正极与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相联;由磁珠Z6经电容C22正极和磁珠Z7经电容C23正极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的中心点为供给负载端电源(3),电容C24与电阻R7之间的公共联结端和电容C27、C28之间的公共联结端均与供给负载端电源(3)相联;磁珠Z8与二极管D8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并联在供给负载端电源(3)与直流输出回路负极(2)之间,电容C26、C27的公共联结端和电容C28、C29公共联结端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联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所述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是由二极管D7、D8、D9、D10、磁珠Z5、Z6、Z7、Z8、Z9、Z10、电阻R4、R5、R6、R7、R8、R9、R10、R11、R12、R13、电容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C30、C31、C32、C33、C34、C35、C36、C37、C38、C39、C40、C41、C42、C43构成,其中电阻R4与电容C20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和电阻R5与电容C2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磁珠Z5与二极管D7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磁珠Z6经电容C22正极和磁珠Z7经电容C23正极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电阻R6、电容C24、电阻R7、C25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26、电阻R8、电容C27、电阻R9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阻R10、电容C28、电阻R11、电容C29、电阻R12、电容C30、电阻R13、电容C31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电容C32、C33、C34、C35串联形成的支路,电容C36、C37、C38、C39、C40、C41、C42、C43串联形成的支路由前向后依次相互并联在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电阻R4与电容C20串联形成的吸收支路位于后级共模抑制电路中的电容C18和C19串联形成的支路输出端,二极管D7的正极与直流输出回路的正极(1)相联;由磁珠Z6经电容C22正极和磁珠Z7经电容C23正极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的中心点为供给负载端电源(4),电容C24与电阻R7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阻R8与电容C27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29与电阻R12之间的公共联结端和电容C33、C34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9、C40之间的公共联结端均与供给负载端电源(3)相连;电容C28与电阻R11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2与电容C33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7与电容C38之间的公共联结端联结在一起形成供给负载端电源(4);电容C30与电阻R15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4与电容C35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41与电容C42之间的公共联结端联结在一起形成供给负载端电源(5);磁珠Z8与二极管D8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并联在供给负载端电源(5)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之间,二极管D8的正极与供给负载端电源(5)相联;磁珠Z9与二极管D9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并联在供给负载端电源(3)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之间,二极管D8的正极与供给负载端电源(3)相联;磁珠Z9与二极管D9的负极串联后形成的继流回扫支路并联在供给负载端电源(4)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之间,二极管D8的正极与供给负载端电源(4)相联;电容C36与C37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38与C39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40与C41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电容C42与C43之间的公共联结端相互联结并与直流输出回路的负极(2)联结。
全文摘要
热电致冷转换电源,其特征是在控制变压器B部分的原边串入电网尖峰抑制部分,在控制变压器B部分的副边与整流部分的输入端之间串入本机尖峰抑制部分,在整流部分的输出端与滤波部分之间串入浪涌串入抑制部分;所述滤波部分包括串联的前级滤波电路、前级共模抑制电路、后级滤波电路,在后级滤波电路与负载之间串入供应负载专用网络电路。本发明在常规整流电源电路的基础上,运用多次抑制干扰、重复滤波、重复滤纹波等手段,加之负载专用网络的特殊作用,使AC转换为“珀尔贴效应”的能效比大大提高,其负载能力、纹波系数、AC→DC转换率及稳定可靠性,均达到或超过了同类型电源的各项技术指标,基本实现了双高效,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功率的热电致冷。
文档编号H02M1/14GK1482729SQ0213960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0日
发明者李烨, 刘忠元, 李 烨 申请人:李烨, 刘忠元, 李 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