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充电座及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50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器人充电座及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器人充电座,其包括上盖、下盖和充电模块,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连接,所述上盖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模块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具有一侧面,该侧面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充电板,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与充电模块电连接、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充电的充电弹片或线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机器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充电座通过水平设置的充电板,可以插入到机器人底部进行充电,改变了充电连接方式,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专利说明】
机器人充电座及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座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机器人采用可充自带式电蓄电池组供电,电量只能维持几个小时,一旦电量耗尽,须给予机器人充电。目前,一些机器人与充电座采用插接方式进行充电,即,在机器人一端设置插头或者插座,在充电座一端设置插座或插头。需要充电时,机器人自行移动至充电座位置,将插头和插座两者对接后进行充电。对接过程中,由于插接常产生冲击力或过大的震动而造成连接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座,其包括上盖、下盖和充电模块,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连接,所述上盖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模块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具有一侧面,该侧面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充电板,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与充电模块电连接、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充电的充电弹片或线圈。
[0005]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导航的导航装置。
[0006]优选地,所述导航装置为透光片,该透光片设置在所述侧面上。
[0007]优选地,所述充电板两边设有充电槽,该充电槽内设置有充电弹片。
[0008]优选地,上述机器人充电座还包括配重块,该配重块设置在所述下盖上。
[0009]优选地,上述机器人充电座还包括防滑垫,该防滑垫设置在所述下盖的外部。
[0010]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包括半圆弧面以及位于半圆弧面两侧的两个侧面,所述半圆弧面和两个侧面合围成底部开口的半圆形开口腔体。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用于控制机器人整体进行运动的底座和前述机器人充电座,所述底座的底平面上设有所述机器人充电座对接的充电机构。
[0012]优选地,所述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对位的红外传感器。
[0013]本实用新型机器人充电座通过水平设置的充电板,可以插入到机器人底部进行充电,改变了充电连接方式,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机器人充电座及机器人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充电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机器人充电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座,其包括上盖10、下盖20和充电模块30。其中,上盖10与下盖20连接,上盖10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模块的容置腔11。该容置腔11具有一侧面12,该侧面12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充电板13,充电板13上设置有与充电模块30电连接、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充电的充电弹片131或充电线圈(图未示出)。
[00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板13呈水平设置,由侧面12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其目的在于插入到机器人的底部,利用充电弹片131或充电线圈与机器人对接,实现对机器人进行接触式充电或者非接触式充电。所谓接触式充电,即利用充电弹片13与机器人底部的充电片接触,实现充电。所谓非接触式充电,即利用充电线圈与机器人底部的无线充电机构对接,实现无线充电。
[0021]考虑到组装和成型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充电板13设置成由容置腔11的一侧面延伸,使得上盖10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例如塑胶模具一体成型),可以节省成型工序,安装也非常方便。当然,也可以将容置腔11设置为分体结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上述文字描述以及附图可以很容易想到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机器人需要充电时,机器人可自行或借助人工移动至充电座位置,充电板13插入机器人的底部,充电弹片13或充电线圈与机器人底部的充电机构对接,从而实现充电。本实用新型机器人充电座通过水平设置的充电板13,可以插入到机器人底部进行充电,改变了充电连接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插接充电的方式,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0023]在一实施例中,容置腔11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导航的导航装置。本实施例中,导航装置有多种实施方式,可以在容置腔11内设置信号发射模块,通过其发射导航信号,使机器人移动至充电位置;也可以通过机械的方式设置感光结构,在机器人中设置感光装置,通过光感导航。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导航装置为一可透光的透光片14,该透光片14设置在侧面12上。
[0024]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板13两边设有充电槽132,该充电槽132内设置有充电弹片131。本实施例中,充电弹片131分开设置,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0025]为了使充电座不易移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充电座还包括配重块21,该配重块21设置在下盖20上。
[0026]进一步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机器人充电座还包括防滑垫22,该防滑垫22设置在下盖20的外部。本实施例通过防滑垫22的设置,使得充电座更不易移动,连接可靠。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容置腔11用于容置充电模块30,其形状和构造有多种方式,参照图2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包括半圆弧面111以及位于半圆弧面两侧的两个侧面12,半圆弧面111和两个侧面12合围成底部开口的半圆形开口腔体。该半圆形开口腔体的开口朝下,装配时,先将充电模块30从该开口装设到容置腔11内,然后将下盖20盖合到该开口上。
[0028]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器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机器人具有底座101,底座101主要用于控制机器人整体进行运动。其关键之处在于,其底平面上设有充电机构102,该充电机构102与前述机器人充电座对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机构102适配前述充电弹片131或者充电线圈。
[0029]本实用新型机器人由于设置与前述机器人充电座对接的底座101,充电过程简单方便,可以提高充电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器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移动至充电座处完成充电,例如,可以在其内设置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前述导航信号从而移动至充电座处,也可以设置感光装置,通过光感导航。例如,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充电座的一侧设置有可透光的透光片14,该透光片14设置在侧面12上,而机器人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03,通过红外传感器103感应透光信号,从而准确判断充电座的位置。其他实现对位的方式还有多种,例如,不设置透光片14而在充电座上设置透光孔,通过红外传感器103,也可以实现对位。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和充电模块,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连接,所述上盖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模块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具有一侧面,该侧面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充电板,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与充电模块电连接、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充电的充电弹片或线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导航的导航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装置为透光片,该透光片设置在所述侧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两边设有充电槽,该充电槽内设置有充电弹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该配重块设置在所述下盖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垫,该防滑垫设置在所述下盖的外部。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半圆弧面以及位于半圆弧面两侧的两个侧面,所述半圆弧面和两个侧面合围成底部开口的半圆形开口腔体。8.—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机器人整体进行运动的底座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充电座,所述底座的底平面上设有所述机器人充电座对接的充电机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设有用于对位的红外传感器。
【文档编号】H02J7/00GK205725038SQ201620395269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许永昌, 盛阁
【申请人】深圳市鼎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