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站复合消噪、隔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566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电站复合消噪、隔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军事上用于移动电站红外伪装的一种移动电站复合消噪、隔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中,侦察打击手段不断提高,红外侦察、红外引导、电磁侦测、电磁引导、等高科技武器被普遍应用于战场,而电站在战斗中是全时连续开机的,位置是固定的,其散发的红外辐射(即使停机一段时间,机体相对周围环境仍有大量红外辐射)等,极易被敌人的立体侦察、侦测到而暴露目标,对整个阵地就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为了提高战场生存力和保证雷达、电子武器装备的战斗力,研制一种低红外辐射,无电磁辐射和低噪音的新型电站即隐形环保电站是非常迫切、也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移动电站噪声及红外特征的一种移动电站复合消噪、隔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电站复合消噪、隔温装置,该装置包括内壳和覆盖在其外部的外壳,内壳和外壳之间有空腔,其中在内壳顶部设有通风口,内壳为九层结构,从内至外分别设有防辐射板层、隔热材料层、毛细管层、隔热材料层、毛细管层、隔热材料层、毛细管层、金属板层和吸音材料层;外壳为三层结构,其内表面为吸音材料层;外表面为金属板层,中间为毛细管层。
本实用新型可将大大降低移动电站的噪声和红外特征,对移动电站起到很好的伪装保护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外壳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内壳1、通风口11、外壳2、防辐射板层3、隔热材料层4、毛细管层5、金属板层6、吸音材料层7、电站8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站复合消噪、隔温装置,该装置包括内壳1和覆盖在其外部的外壳2,内壳1和外壳2之间有空腔,在内壳1顶部设有通风口11,内壳1为九层结构,从内至外分别设有防辐射板层3、隔热材料层4、毛细管层5、隔热材料层4、毛细管层5、隔热材料层4、毛细管层5、金属板层6和吸音材料层7;外壳2为三层结构,其内表面为吸音材料层7;外表面为金属板层6,中间为毛细管层5。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请参阅图1所示,发电机8被屏蔽在内壳1内,移动电站的消噪由内壳1、外壳2组成三级将噪结构,内壳1由隔温、隔音材料、不同直径的毛细管组成阻性和抗性降噪结构,完成第一级降噪;内壳1与外壳2之间的空腔壁布满吸音材料,形成谐振降噪结构,完成第二级降噪;外壳2完成第三级降噪。冷却风路径由内壳1和外壳2之间的空腔构成,冷却风在导风分配板的作用下,由底部进入并沿内壳1周围上行,形成对内壳1的包围,再由内壳1的顶部进入内壳1的消噪进风道,从而实现对内壳1外表面的冷却。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电站复合消噪、隔温装置,该装置包括内壳(1)和覆盖在其外部的外壳(2),内壳(1)和外壳(2)之间有空腔,其特征是在内壳(1)顶部设有通风口(11),内壳(1)为九层结构,从内至外分别设有防辐射板层(3)、隔热材料层(4)、毛细管层(5)、隔热材料层(4)、毛细管层(5)、隔热材料层(4)、毛细管层(5)、金属板层(6)和吸音材料层(7);外壳(2)为三层结构,其内表面为吸音材料层(7);外表面为金属板层(6),中间为毛细管层(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电站复合消噪、隔温装置,该装置包括内壳和覆盖在其外部的外壳,内壳和外壳之间有空腔,其中在内壳顶部设有通风口,内壳为九层结构,从内至外分别设有防辐射板层、隔热材料层、毛细管层、隔热材料层、毛细管层、隔热材料层、毛细管层、金属板层和吸音材料层;外壳为三层结构,其内表面为吸音材料层;外表面为金属板层,中间为毛细管层。本实用新型可将大大降低移动电站的噪声和红外特征,对移动电站起到很好的伪装保护作用。
文档编号H02B1/26GK2679897SQ20032012524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周平, 王彦明 申请人:广州军区装备部军械雷达修理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