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516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工具大多使用单相串激式电动机。这种电动工具中的冲击钻等往往既需要在电机正向时完成钻孔等工作,也需要电机反向转动而退出钻头。电流换向器就是为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而设置的。有一种电流换向器的结构是具有壳体、回转器、一对动触片、4个静触片和手动拨杆;回转器设置在壳体中且可相对于壳体转动,手动拨杆转动连接在壳体上且可对回转器的转动进行控制,可使回转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者处于第二工作位置;4个静触片固定在壳体上,其中第一个静触片有2个静触点,这2个静触点位于前排左侧和后排左侧,第二个静触片有1个静触点,该静触点位于后排中部,第三个静触片有1个静触点,该静触点位于前排中部,第四个静触片有2个静触点,这2个静触点位于前排右侧和后排右侧。一对动触片动连接在回转器上,位于后侧的动触片可称为第一动触片,位于前侧的动触片可称为第二动触片。当回转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片可以同时与第二个静触片的静触点以及第四个静触片的位于后排的静触点相接触,同时第二动触片可以同时与第三个静触片的静触点以及第一个静触片的位于前排的静触点相接触;当回转器在拨杆的拨动下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片可以同时与第二个静触片的静触点以及第一个静触片的位于后排的静触点相接触,同时第二动触片可以同时与第三个静触片的静触点以及第四个静触片的位于前排的静触点相接触。中国专利申请95239817.6所公开的电流换向器基本属于上述换向器。在使用前,这类电流换向器的各静触头与调速开关以及电机的定子、转子之间通过一定的电连接关系而连接在一起,从而在使用时,通过拨动电流换向器的手动拨杆而可使电流换向器中的回转器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变换,而可达到使流过电机中的电流换向(火线与地线之间的转换)的目的,也就是说回转器位于一个工作位置时电机正转、回转器位于另一个工作位置时电机反转。调速开关具有外壳、控制按钮和调速电路,其电路元器件通常具有开关、电位器、双向可控硅以及相应的辅助元件;控制按钮设有两个导槽,电流换向器的手动拨杆具有一个导块,当拨动电流换向器的手动拨杆使回转器处于某一个工作位置时,手动拨杆的导块则对准控制按钮的相应一个导槽。按下调速开关的控制按钮后,开关接通,随着控制按钮按下的程度不同,电位器控制可控硅流过电流的大小也不同,从而可控制电机的转速。在此过程中手动拨杆的导块则在控制按钮的相应一个导槽(可将这两个导槽分别称为电机正向转动导槽和电机反向转动导槽)中运动。但是这种电机在设计制造时均以电机在正转时的性能为最佳,而当电机在反向旋转时,电机的转子和电刷之间就容易产生大量的火花,若电流较大则容易导致电机烧毁。为了防止电机反向旋转时的电流过大,电动工具制造厂家往往在调速开关的控制按钮的电机反向转动导槽中上加一个特定塑料限位块,当换向器的手动拨杆处于使电机反向转动位置时,则在手动拨杆的导块以及控制按钮的塑料限位块的阻挡下,不能将控制按钮按到底,从而达到减少反向电流而限速的目的,以此来降低电机的火花。该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实际生产中难以保证同一批次的电动工具在反向限速的一致性,并且一旦塑料限位块尺寸设定好之后,厂家就很难对出厂检测时的电动工具的反向限速进行调整。在使用过程中,因设置塑料限位块,在控制电机正反转时不能对控制按钮进行相同行程的按压,而造成按压用力不同的感觉,从而使用不方便;如果使用时用力过大则塑料限位块容易损坏,而造成反向限速的失效,从而存在产生导致电机烧毁的隐患。另外,电动工具的调速开关上设有锁定机构,当将控制按钮按到底时,流过的电流最大,此时即可通过锁定机构将控制按钮锁定在该状态,对于设置塑料限位块的电动工具来说,则不能实现反向转动时的自锁功能,这同样给使用带来不便。同样,中国专利申请03259289.2以及03259288.4也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中无需塑料限位块而能进行反向限速的、使用方便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具有调速开关、电流换向器、电机、电源火线端和电源地线端;电机具有第一定子、第二定子、转子和电刷组件;电流换向器具有基座组件、回转器组件、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电流换向器的回转器组件由其回转盘转动连接在基座组件的基座上,且回转器组件的回转盘相对于基座具有2个工作位置;电流换向器的静触头组件具有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且各静触头固定在基座上;电流换向器的动触头组件具有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且各动触头设置在回转器组件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反向限速电路;电流换向器的静触头组件还具有第五静触头;第五静触头固定在基座上;电流换向器的各动触头与相应的静触头处于接触和脱离接触状态;调速开关具有调速电路,调速电路具有火线端、先导电源输出端和第一定子端;调速电路的火线端也是本电路装置的电源火线端;反向限速电路具有先导电源输入端、第一定子端、第五静触头端和第三静触头端;反向限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与第五静触头端共线;调速电路的先导电源输出端接反向限速电路先导电源输入端,调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接第一定子的一端,第一定子的另一端接反向限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反向限速电路的第五静触头端接电流换向器的第五静触头,反向限速电路的第三静触头端接电流换向器的第三静触头;电机的转子和电刷组件的一端接电流换向器的第一静触头,另一端接电流换向器的第二静触头;第二定子的一端接电流换向器的第四静触头,第二定子的另一端为地线端;第二定子的地线端也是本电路装置的电源地线端;当电流换向器的回转器组件的回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同时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三静触头接触,第二动触头同时与第二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接触;当回转器组件的回转盘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同时与第一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接触,第二动触头同时与第二静触头和第五静触头接触。
上述调速开关的调速电路还具有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BT1、电源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触发电路具有电源端和触发端;电源开关K1的一端即为调速电路的火线端,电源开关K1的另一端为调速电路的先导电源输出端,该端口同时与触发电路的电源端、双向可控硅BT1的T1极以及第二开关K2的一端相连;触发电路的触发端接双向可控硅BT1的控制极G极;双向可控硅BT1的T2极与第二开关K2另一端共线,该共线端即为调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调速开关的调速电路的触发电路还具有触发二极管DB1、电容C1、电阻R1和电位器W1;电阻R1和电位器W1串联,该串连电路的电阻R1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81的电源端,该串连电路的电位器W1的另一端接触发二极管DB1的一端;触发二极管DB1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81的触发端;电容C1的一端与触发二极管DB1和电位器W1的公共接点相连,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BT1的T2极相连。调速开关还具有绝缘座、静止部件、运动部件和电连接部件;静止部件具有上导电板、下导电板、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运动部件具有控制按钮、移动支架、支架压簧、上滑块、下滑块和滑块压簧;电连接部件具有上动触头板和下动触头板;上导电板、上动触头板、上静触头、运动部件以及绝缘座构成电源开关K1;下导电板、下动触头板、下静触头、运动部件以及绝缘座则构成第二开关K2;上导电板与下导电板电连接在一起;上导电板与上动触头板直接接触而电连接;下导电板与下动触头板直接接触而电连接;上动触头板可处于与上静触头直接接触电连接的位置或处于脱离接触而非电连接的位置;下动触头板可处于与下静触头直接接触电连接的位置或处于脱离接触而非电连接的位置;静止部件的各零件固定在绝缘座上;运动部件的控制按钮固定插接在移动支架上;移动支架设置在绝缘座上且可相对于绝缘座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支架压簧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移动支架与绝缘座的隔板之间;移动支架的右端设有上下向的滑槽;上滑块、滑块压簧和下滑块设置在滑槽中,且上滑块在滑块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端从上方露出滑槽而与上动触头板弹性接触,下滑块在滑块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其下端从下方露出滑槽而与下动触头板弹性接触。调速开关还具有开关自锁装置;开关自锁装置具有锁定按钮和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的锁定凹槽;锁定按钮设置在绝缘座的前面板上,且其后端伸入绝缘座内,移动支架的锁定凹槽可与锁定按钮相配合。
上述反向限速电路还具有先导电阻R2、触发电路和双向可控硅BT2;触发电路具有电源端和触发端;先导电阻R2的一端即为反向限速电路的先导电源输入端;先导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接触发电路的电源端相连,该电源端与双向可控硅BT2的T2极共线,并作为反向限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和第五静触头端;双向可控硅BT2的T1极即为反向限速电路的第三静触头端;触发电路的触发端接双向可控硅BT2的控制极G极。反向限速电路的触发电路具有分流电路、充电电路和触发二极管DB2;分流电路由电阻R3和二极管D1串连而成;充电电路由电容C2、电阻R4和电位器W2依次串接而成;电阻R3和二极管D1串连后并联在电容C2两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2的接点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B2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B2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的触发端;电阻R3与电容C2的接点为触发电路的电源端;电位器W2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BT2的T1极相连。
上述电流换向器的基座设有开口朝向上下方向一向的回转孔和与回转孔的开口方向相同的拨杆轴;回转器组件还具有压缩弹簧、拨杆和2个滑块;回转盘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基座的回转孔的开口方向相反的回转体和在上下方向上的另一向的控制部;回转盘的回转体设置在与其相配合的基座的回转孔中,而使回转盘通过其回转体与基座转动连接;回转盘的控制部设有开口与基座的回转孔的开口方向相同的压簧槽、开口朝向左右侧一侧的拨动豁口和2个滑块通孔;回转盘的压簧槽为一字形槽、基本按前后向设置,各滑块通孔位于压簧槽的两端中的一端;压缩弹簧设置在回转盘的压簧槽中;各滑块包括滑动头和阻挡部,各滑块设置在压簧槽中,且各滑块的滑动头由回转盘的相应一个滑块通孔向外伸出、且其外端部位与相应一个动触头的限位部相接触,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一个滑块的阻挡部的朝内的端面弹性接触,另一端与另一个滑块的阻挡部的朝内的端面弹性接触,且各滑块的阻挡部的朝外的从侧部超出滑动头的端面与回转盘的位于相应的滑块通孔附近的盘体相接触,从而使各滑块的滑动头与相应的动触头的接触为弹性接触;拨杆具有拨动头、转动孔部和手柄部;拨杆由其转动孔部套在基座的拨杆轴上、且与基座转动连接,拨杆由其拨动头伸入回转盘的拨动豁口中,拨杆的手柄部位于基座外;通过对拨杆的手柄部的拨动,可以使拨杆由其拨动头带动回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电流换向器的动触头是左右向的基本形状为条形的板体,各动触头的左右两端头的每端各设有一个触点;各动触头的限位部是设置在板体中央的定位圆孔,且各动触头的定位圆孔与相应一个滑动头的外端头动配合;第四静触头具有电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触点,它们是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三静触头和第五静触头各有一个触点;第四静触头的第一触点、第二静触头的触点和第五静触头的触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按从左向右的次序设置,第四静触头的第二触点、第一静触头的触点和第三静触头的触点在另一直线上、且按从左向右的次序设置,且所述的两直线平行;从而当回转器组件的回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三静触头的触点相接触,第一动触头的位于左端的触点与第一静触头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二静触头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的位于左端的触点与第四静触头的第一触点相接触;当回转器组件的回转盘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一静触头的触点相接触,第一动触头的位于左端触点与第四静触头的第二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五静触头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的位于左端的触点与第二静触头的触点相接触。电流换向器的基座的底部或两侧具有4个簧片限位槽,且各簧片限位槽中设有簧片,且各簧片与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中的相应一个静触头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装置的电流换向器设置第五静触头、且设置专门的反向限速电路,在使回转器处于使电机反向旋转的工作位置时,则将反向限速电路接入回路,即可对电机的反向转动进行限速控制,从而无需在调速开关的控制按钮上采用塑料限位块而进行反向限速,方便可靠。(2)本实用新型使用中在处于电机的反向转动状态时,其电流换向器的手动拨杆的导块不会对调速开关的控制按钮在整个控制行程中形成阻碍,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调速开关若具有开关自锁装置,则不仅具有正向转动自锁功能,还具有反向转动自锁的功能。(3)本实用新型的反向限速电路设置先导电阻R2,且其阻值很大,目的是给触发电路91提供一个小电流,使双向触发二极管DB2可向双向可控硅BT2提供一个触发电流。(4)本实用新型的电流换向器的基座的底部或两侧具有4个或5个簧片限位槽,且各簧片限位槽中设有卡接接线用的簧片和相应的静触头的板体,可在进行有关的电路连接时方便地将进行电连接的导线弹性夹在静触头的板体与簧片之间。(5)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装置的电动工具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换向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流换向器的基座组件和回转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回转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回转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换向器的另一种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从图5的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调速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8,本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具有调速开关8、反向限速器9、电机、电流换向器100、电源火线端和电源地线端。电机具有第一定子61、第二定子62、转子和电刷组件63。
见图1,电流换向器100具有基座组件1、回转器组件2、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
见图1和图2,电流换向器100的基座组件1具有基座11、上盖13和4片簧片14。基座11和上盖13均由绝缘材料制成,簧片14由铜片制成。基座11设有开口向上的回转孔11-1和方向向上的拨杆轴11-2。在基座11的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2个簧片限位槽11-3(只画出位于前侧的2个簧片槽,后侧的2个簧片槽的形状与前侧的簧片槽的形状相对称)。各簧片限位槽11-3中设有一个簧片14。上盖13扣合固定在基座11上。
见图2至图4,电流换向器100的回转器组件2具有塑料回转盘21、压缩弹簧22、塑料拨杆23和2个塑料滑块24;回转盘21具有位于下部的回转体21-1和位于上部的控制部,回转盘21的回转体21-1设置在与其相配合的基座11的回转孔11-1中,而使回转盘21通过其回转体21-1与基座11转动连接,且回转盘21相对于基座11在转动方向上具有2个工作位置,它们是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回转盘21的控制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压簧槽21-6、2个滑块通孔21-3和开口朝向左的拨动豁口21-2。
见图4,电流换向器100的回转盘21的压簧槽21-6为一字形槽、基本按前后向设置,各滑块通孔21-3位于压簧槽21-6的两端中的一端。
见图2及图3,电流换向器100的压缩弹簧22设置在回转盘21的压簧槽21-6中;各滑块24包括滑动头24-1和阻挡部24-2。各滑块24设置在压簧槽21-6中,且各滑块24的滑动头24-1由回转盘21的相应一个滑块通孔21-3向外伸出、且其外端部位是形状为圆柱形的外端头,压缩弹簧22的一端与一个滑块24的阻挡部24-2的朝内的端面弹性接触,另一端与另一个滑块24的阻挡部24-2的朝内的端面弹性接触,且各滑块24的阻挡部24-2的朝外的从侧部超出滑动头24-1的端面与回转盘21的位于相应的滑块通孔21-3附近的盘体相接触。
见图1,电流换向器100的拨杆23具有拨动头23-1、转动孔部23-2和手柄部23-3;拨杆23由其转动孔部23-2套在基座11的拨杆轴11-2上、且与基座11转动连接,拨杆23由其拨动头23-1伸入回转盘21的拨动豁口21-2中,拨杆23的手柄部23-3位于基座11外。
见图2及图3,电流换向器100的动触头组件具有导电铜板制成的第一动触头31和第二动触头32;动触头是左右向的基本形状为条形的板体,各动触头的板体具有依次相连的左端板、左过渡板、中间板、右过渡板和右端板,左端板和右端板位于与中间板相平行的平面上,且位于内侧,左端板和右端板则均作为动触头的一个触点;各动触头31、32的限位部是设置在中间板的板体中央的定位圆孔31-1、32-1,且各动触头的定位圆孔31-1、32-1与相应一个滑动头24-1的外端头动配合,也即各滑动头24-1的外端头嵌入相应的动触头的定位圆孔31-1、32-1中,从而使各动触头设置在回转器组件2上。
见图1及图2,电流换向器100的静触头组件具有由导电铜板制成的第一静触头41、第二静触头42、第三静触头43、第四静触头44和第五静触头45,且各静触头固定在基座11上。其中的第一静触头41位于基座11的后侧中部,第三静触头43位于基座11的后侧中部偏右,第二静触头42位于基座11的前侧中部,第五静触头45位于基座11的前侧总部偏右,第四静触头44位于基座11的中部偏左。
见图1至图4,电流换向器100的第四静触头44的板体上设有使用时可与相应的动触头相接触的两个部位,这两个部位电连接在一起,它们则作为第四静触头44的第一触点44-1和第二触点44-2;第四静触头44的第一触点44-1位于前部,第四静触头44的第二触点44-2位于后部。第一静触头41、第二静触头42、第三静触头43和第五静触头45的板体上设有使用时可与相应的动触头的触点相接触的一个部位,这些部位则作为相应静触头的触点。第四静触头44的第一触点44-1、第二静触头42的触点和第五静触头45的触点按从左向右的次序在位于前侧的一条直线上;第四静触头44的第二触点44-2、第一静触头41的触点和第三静触头43的触点按从左向右的次序在位于后侧的另一直线上,且所述的两直线平行。
仍见图1至图4,通过对电流换向器100的拨杆23的手柄部23-3的拨动,可以使拨杆23由其拨动头23-1带动回转盘2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各动触头则随同回转盘21中的滑块24而运动,从而与相应的静触头处于相应的相互接触和脱离接触状态;不论回转盘21处于哪一个工作位置,各动触头由其触点与相应的静触头的触点相接触,因为压缩弹簧22弹力的存在,滑块24的滑动头24-1顶住动触头,此时滑块24的阻挡部24-2的朝外的端面并未与回转盘21的位于相应的滑块通孔21-3附近的盘体相接触,因而动触头的触点与相应的静触头的触点的接触为弹性接触。
仍见图1至图4,当电流换向器100的回转器组件2的回转盘2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31同时与第一静触头41和第三静触头43接触,第二动触头32同时与第二静触头42和第四静触头44接触;也就是第一动触头31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三静触头43的触点相接触,第一动触头31的位于左端触点与第一静触头41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32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二静触头42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32的位于左端的触点与第四静触头44的第一触点相接触。
仍见图1至图4,当电流换向器100的回转器组件2的回转盘2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31同时与第一静触头41和第四静触头44接触,第二动触头32同时与第二静触头42和第五静触头45接触;也就是第一动触头31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一静触头41的触点相接触,第一动触头31的位于左端触点与第四静触头44的第二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32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五静触头45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32的位于左端的触点与第二静触头42的触点相接触。
仍见图1至图4,电流换向器100的4个簧片14(图中只画出2个簧片)中的各个簧片14设置在基座11的相应一个簧片限位槽11-3中,且与第一静触头至第四静触头中的相应一个静触头的板体弹性接触。从而在使用时,可以夹住电连接用的导线。第五静触头45的板体上焊接导线引出基座11外。
见图7及图8,调速开关8具有调速电路、绝缘座82、静止部件、运动部件、电连接部件和开关自锁装置。
见图8,调速电路具有触发电路81、双向可控硅BT1、电源开关K1、第二开关K2、火线端、先导电源输出端和第一定子端。调速电路的火线端即为本电路装置的电源火线端。
仍见图8,触发电路81具有触发二极管DB1、电容C1、电阻R1、电位器W1、电源端和触发端。电阻R1和电位器W1串联,该串连电路的电阻R1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81的电源端,该串连电路的电位器W1的另一端接触发二极管DB1的一端;触发二极管DB1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81的触发端;电容C1的一端与触发二极管DB1和电位器W1的公共接点相连,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BT1的T2极相连。电源开关K1的一端即为调速电路的火线端,电源开关K1的另一端为调速电路的先导电源输出端,该端口同时与触发电路81的电源端、双向可控硅BT1的T1极以及第二开关K2的一端相连。触发电路81的触发端接双向可控硅BT1的控制极G极。双向可控硅BT1的T2极与第二开关K2另一端共线,该共线端即为调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
见图7,调速开关8的静止部件具有上导电板83-1、下导电板83-2、上静触头84-1和下静触头84-2。调速开关8的运动部件具有控制按钮80、移动支架85、支架压簧88、上滑块86-1、下滑块86-2和滑块压簧86-3。调速开关8的电连接部件具有上动触头板87-1和下动触头板87-2。
仍见图7,调速开关8的上导电板83-1、上动触头板87-1、上静触头84-1、运动部件以及绝缘座82构成电源开关K1。调速开关8的下导电板83-2、下动触头板87-2、下静触头84-2、运动部件以及绝缘座82则构成第二开关K2。上导电板83-1与下导电板83-2为一体式的导电板(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导线电连接);上导电板83-1与上动触头板87-1直接接触而电连接;下导电板83-2与下动触头板87-2直接接触而电连接。上动触头板87-1可处于与上静触头84-1直接接触电连接的位置或处于脱离接触而非电连接的位置;下动触头板87-2可处于与下静触头84-2直接接触电连接的位置或处于脱离接触而非电连接的位置。静止部件的各零件固定在绝缘座82上;运动部件的控制按钮80固定插接在移动支架85上;移动支架85设置在绝缘座82上且可相对于绝缘座82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支架压簧88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移动支架85与绝缘座82的隔板82-1之间。移动支架85的右端设有上下向的滑槽85-1;上滑块86-1、滑块压簧86-3和下滑块86-2设置在滑槽85-1中,且上滑块86-1在滑块压簧86-3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端从上方露出滑槽85-1而与上动触头板87-1弹性接触,下滑块86-2在滑块压簧86-3的弹力作用下其下端从下方露出滑槽85-1而与下动触头板87-2弹性接触。
见图7及图8,调速开关8的电位器W1由固定设置在移动支架85上的接触簧片和固定在绝缘座82上的带状电阻组成,移动支架85相对于绝缘座82从左向右滑动时,电位器W1的电阻值则逐步减小,从而可对电位器W1的电阻值进行控制。作为电源开关K1的一端的上静触头84-1为调速电路的火线端,作为电源开关K1的另一端的上导电板83-1为调速电路的先导电源输出端,该端口同时与触发电路81的电源端、双向可控硅BT1的T1极以及作为第二开关K2的一端的下导电板83-2相连,触发电路81的触发端接双向可控硅BT1的控制极G极;双向可控硅BT1的T2极与作为第二开关K2的另一端的下静触头84-2共线,该共线端即为调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
见图7,调速开关8的开关自锁装置具有锁定按钮89和设置在移动支架85上的锁定凹槽;锁定按钮89设置在绝缘座82的前面板上,且其后端伸入绝缘座82内,移动支架85的锁定凹槽可与锁定按钮89相配合。
见图7及图8,向右方按压调速开关8的控制按钮80时,则移动支架85随同控制按钮80向右方滑动,移动支架85中的上滑块86-1则顶在上动触头板87-1上向右滑动,因为上动触头板87-1以上导电板83-1为支点,所以当上滑块86-1滑过支点位置时,则使上动触头板87-1发生转动而使其触点由与上静触头84-1脱离接触变为与上静触头84-1相接触,从而使电源导通,也就是使电源开关K1接通、且所接通的电源通过调速电路的双向可控硅BT1限流后向由调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输出。继续向右方按压控制按钮80,随着移动支架85的右移,调速电路的双向可控硅BT1所输出的电流增大,而使电机的转速加快;又因为下动触头板87-2以下导电板83-2为支点,所以当下滑块86-2顶在下动触头板87-2上滑过支点位置时,则使下动触头板87-2发生转动而使其触点由与下静触头84-2脱离接触变为与下静触头84-2相接触,从而使电流在此处导通,也就是使第二开关K2接通,第二开关K2的接通则使经过电源开关K1的电流直接经过第二开关K2而由第一定子端输出。
见图8,反向限速电路9具有先导电阻R2、触发电路91、双向可控硅BT2、先导电源输入端、第一定子端、第五静触头端和第三静触头端。其中的第一定子端和第五静触头端共线。
仍见图8,反向限速电路9的触发电路91具有分流电路、充电电路和触发二极管DB2。分流电路由电阻R3和二极管D1串连而成,充电电路由电容C2、电阻R4和电位器W2依次串接而成。电阻R3和二极管D1串连后并联在电容C2两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2的接点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B2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B2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91的触发端;电阻R3与电容C2的接点为触发电路91的电源端;电位器W2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BT2的T1极相连。
仍见图8,反向限速电路9的先导电阻R2的一端即为反向限速电路9的先导电源输入端,先导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接触发电路91的电源端相连,该电源端与双向可控硅BT2的T2极共线,并作为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一定子端和第五静触头端;双向可控硅BT2的T1极即为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三静触头端;触发电路91的触发端接双向可控硅BT2的控制极G极。
仍见图8,调速开关8的调速电路的先导电源输出端接反向限速电路9先导电源输入端,调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接第一定子61的一端,第一定子61的另一端接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一定子端;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五静触头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五静触头45,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三静触头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三静触头43;转子和电刷组件63的一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一静触头41,另一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二静触头42;第二定子的一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四静触头44,第二定子62的另一端为地线端;第二定子62的地线端也是本电路装置的电源地线端。
见图1至图4、图7及图8,将上述电路装置用于电动工具(如冲击钻),再将冲击钻的电源插头插进市电插座,当电流换向器100的回转盘2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向右按压调速开关8的控制按钮80,则移动支架85随同控制按钮80向右方滑动;因为上导电板83-1和下导电板83-2在移动支架85滑动的方向上的先后位置不同,所以在移动支架85中的上滑块86-1和下滑块86-2的作用下,上动触头板87-1先与上静触头84-1相接触,下动触头板87-2后与下静触头84-2相接触。当上动触头板87-1与上静触头84-1相接触时,电源的电流通过冲击钻的电源插头和电源插头线后依次经过上静触头84-1、上动触头板87-1、上导电板83-1而到达下导电板83-2。因为触发电路81和双向可控硅BT1并联在共线的上下导电板与下静触头84-2之间,所以电流经过双向可控硅BT1、且被其限流之后依次流经电机的第一定子61、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五静触头45、第二动触头32、第二静触头42、电机的转子和电刷组件63、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一静触头41、第一动触头31、第四静触头44和第二定子62后流经电源插头的地线而流入市电插座的地线,所形成的电流回路使电机正向旋转。
在此过程中,随着移动支架85的右移,触发电路81中的电位器W1的阻值逐渐减小,从而控制调速电路的双向可控硅BT1所输出的电流逐渐增大,而使电机的转速加快;当移动支架85的右移到其上所设置的下滑块86-2在下动触头板87-2上滑过作为支点的下导电板83-2时,下动触头板87-2发生转动而使其触点与下静触头84-2相接触;此时流入上静触头84-1的电流经过上动触头板87-1、上导电板83-1、下导电板83-2后直接流经下动触头板87-2以及下静触头84-2后输向第一定子61,而不再通过双向可控硅BT1,而使流过电机的电流最大,使电机转速达到最高。因为使控制按钮80向右运动必须克服支架压簧88的弹力,为节省人力,可以再向右按压控制按钮80使之带动移动支架85再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使控制按钮80没入冲击钻的手柄中,然后向后按下锁定按钮89,使锁定按钮89的后端伸入移动支架85的锁定凹槽中而使移动支架85被定位,从而锁定了此时的工作状态;再按一下锁定按钮89则可使锁定按钮89恢复原位。在非锁定状态下,随着人手按住控制按钮80的力量的减弱,移动支架85在支架压簧88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当下滑块86-2在下动触头板87-2上滑过作为支点的下导电板83-2时,下动触头板87-2发生转动而使其触点脱离与下静触头84-2的接触,整个电动工具又回到由双向可控硅BT1控制电机转速的状态,直到移动支架85在支架压簧88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到上滑块86-1在上动触头板87-1上滑过作为支点的上导电板83-1时,上动触头板87-1发生转动而使其触点脱离与上静触头84-1的接触,则调速电路的回路断开、电机停止转动。
当电流换向器100的回转盘2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向右按压调速开关8的控制按钮80,则移动支架85随同控制按钮80向右方滑动;当移动支架85中的上滑块86-1沿上动触头板87-1滑动过被作为支点的上导电板83-1支撑处的上动触头板87-1的板段时,上动触头板87-1发生转动而使其触点与上静触头84-1相接触,从而接通电源开关K1,使电机反向转动,且通过电源开关K1的电流流经双向可控硅BT1而被限流,该电流流经第一定子61后,还需经过反向限位电路9,经过反向限位电路9的双向可控硅BT2限流后依次经过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三静触头43、第一动触头31、第一静触头41、电机的转子和电刷组件63、第二静触头42、第二动触头32、第四静触头44和第二定子62后流经电源插头的地线而流入市电插座的地线,所形成的电流回路使电机反向旋转。随着移动支架85的右移,触发电路81中的电位器W1的阻值逐渐减小,从而控制调速电路的双向可控硅BT1所输出的电流逐渐增大,而使电机的转速加快;但是因为反向限位电路9的双向可控硅BT2限流作用,在此时电机反向转动的转速则大大小于正向转动的转速,从而达到反向转动限速的目的。即使当移动支架85向右移至使下动触头板87-2发生转动而与上静触头84-1相接触,从而使经过电源开关K1的电流不需双向可控硅BT1限流而直接流过第二开关K2,因为双向可控硅BT2的限流的存在,也是电机此时的转速比正向转动时大大降低。
反向限位电路9设置先导电阻R2的目的是给触发电路91提供一个小电流,使双向触发二极管DB2可向双向可控硅BT2提供一个触发电流,因此电阻R2的阻值很大(可在10kΩ至30kΩ之间选择一个恰当的阻值,本实施例为22kΩ)。本实施例设置可调电阻器W2用以控制双向可控硅BT1的导通角,从而可以在装配调试时调整通过双向可控硅BT1的电流大小。调整W2的阻值可以控制双向可控硅BT2的电流为直通时的1/2至1/3甚至更小,从而使电机在反转时的最大功率为正向最大功率的1/4至1/9甚至更小。根本避免了电机反向转动时容易被烧毁,或者使用不方便的缺点,另外,不论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均可在调速开关8的控制按钮80处于没入冲击钻的手柄中的状态下时,对该状态进行锁定。
(实施例2)见图5至图8,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电流换向器100由图5和图6所示。而该电流换向器100与实施例1中的电流换向器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电流换向器100的基座11的回转孔11-1开口向下,拨杆轴11-2的方向也向下。基座11的4个簧片限位槽11-3设置在基座11的上部且朝上设置。回转器组件2的回转盘21的回转体21-1位于上部而设置在基座11的回转孔11-1中,从而使回转盘21通过其回转体21-1与基座11转动连接;回转盘21的控制部则位于回转体21-1的下部,且控制部的压簧槽21-6开口向下。
电流换向器100的动触头组件的第一动触头31位于回转盘21的控制部的前侧,第二动触头32位于回转盘21的控制部的后侧。静触头组件的第一静触头41位于基座11的前侧中部,第三静触头43位于基座11的前侧中部偏右,第二静触头42位于基座11的后侧中部,第五静触头45位于基座11的后侧总部偏右,第四静触头44位于基座11的中部偏左。
电流换向器100的基座组件1除基座11外,还具有下盖12和装饰盖15。装饰盖15扣接固定在基座11上且位于基座11上方,下盖12扣接固定在基座11上且位于基座11下方,对回转器组件2起到了阻挡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具有调速开关(8)、电流换向器(100)、电机、电源火线端和电源地线端;电机具有第一定子(61)、第二定子(62)、转子和电刷组件(63);电流换向器(100)具有基座组件(1)、回转器组件(2)、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电流换向器(100)的回转器组件(2)由其回转盘(21)转动连接在基座组件(1)的基座(11)上,且回转器组件(2)的回转盘(21)相对于基座(11)具有2个工作位置;电流换向器(100)的静触头组件具有第一静触头(41)、第二静触头(42)、第三静触头(43)和第四静触头(44),且各静触头固定在基座(11)上;电流换向器(100)的动触头组件具有第一动触头(31)和第二动触头(32),且各动触头设置在回转器组件(2)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反向限速电路(9);电流换向器(100)的静触头组件还具有第五静触头(45);第五静触头(45)固定在基座(11)上;电流换向器(100)的各动触头与相应的静触头处于接触和脱离接触状态;调速开关(8)具有调速电路,调速电路具有火线端、先导电源输出端和第一定子端;调速电路的火线端也是本电路装置的电源火线端;反向限速电路(9)具有先导电源输入端、第一定子端、第五静触头端和第三静触头端;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一定子端与第五静触头端共线;调速电路的先导电源输出端接反向限速电路(9)先导电源输入端,调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接第一定子(61)的一端,第一定子(61)的另一端接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一定子端;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五静触头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五静触头(45),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三静触头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三静触头(43);电机的转子和电刷组件(63)的一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一静触头(41),另一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二静触头(42);第二定子(62)的一端接电流换向器(100)的第四静触头(44),第二定子(62)的另一端为地线端;第二定子(62)的地线端也是本电路装置的电源地线端;当电流换向器(100)的回转器组件(2)的回转盘(2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31)同时与第一静触头(41)和第三静触头(43)接触,第二动触头(32)同时与第二静触头(42)和第四静触头(44)接触;当回转器组件(2)的回转盘(2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31)同时与第一静触头(41)和第四静触头(44)接触,第二动触头(32)同时与第二静触头(42)和第五静触头(45)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调速开关(8)的调速电路还具有触发电路(81)、双向可控硅BT1、电源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触发电路(81)具有电源端和触发端;电源开关K1的一端即为调速电路的火线端,电源开关K1的另一端为调速电路的先导电源输出端,该端口同时与触发电路(81)的电源端、双向可控硅BT1的T1极以及第二开关K2的一端相连;触发电路(81)的触发端接双向可控硅BT1的控制极G极;双向可控硅BT1的T2极与第二开关K2另一端共线,该共线端即为调速电路的第一定子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调速开关(8)的调速电路的触发电路(81)还具有触发二极管DB1、电容C1、电阻R1和电位器W1;电阻R1和电位器W1串联,该串连电路的电阻R1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81的电源端,该串连电路的电位器W1的另一端接触发二极管DB1的一端;触发二极管DB1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81的触发端;电容C1的一端与触发二极管DB1和电位器W1的公共接点相连,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BT1的T2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调速开关(8)还具有绝缘座(82)、静止部件、运动部件和电连接部件;静止部件具有上导电板(83-1)、下导电板(83-2)、上静触头(84-1)和下静触头(84-2);运动部件具有控制按钮(80)、移动支架(85)、支架压簧(88)、上滑块(86-1)、下滑块(86-2)和滑块压簧(86-3);电连接部件具有上动触头板(87-1)和下动触头板(87-2);上导电板(83-1)、上动触头板(87-1)、上静触头(84-1)、运动部件以及绝缘座(82)构成电源开关K1;下导电板(83-2)、下动触头板(87-2)、下静触头(84-2)、运动部件以及绝缘座(82)则构成第二开关K2;上导电板(83-1)与下导电板(83-2)电连接在一起;上导电板(83-1)与上动触头板(87-1)直接接触而电连接;下导电板(83-2)与下动触头板(87-2)直接接触而电连接;上动触头板(87-1)可处于与上静触头(84-1)直接接触电连接的位置或处于脱离接触而非电连接的位置;下动触头板(87-2)可处于与下静触头(84-2)直接接触电连接的位置或处于脱离接触而非电连接的位置;静止部件的各零件固定在绝缘座(82)上;运动部件的控制按钮(80)固定插接在移动支架(85)上;移动支架(85)设置在绝缘座(82)上且可相对于绝缘座(82)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支架压簧(88)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移动支架(85)与绝缘座(82)的隔板(82-1)之间;移动支架(85)的右端设有上下向的滑槽(85-1);上滑块(86-1)、滑块压簧(86-3)和下滑块(86-2)设置在滑槽(85-1)中,且上滑块(86-1)在滑块压簧(86-3)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端从上方露出滑槽(85-1)而与上动触头板(87-1)弹性接触,下滑块(86-2)在滑块压簧(86-3)的弹力作用下其下端从下方露出滑槽(85-1)而与下动触头板(87-2)弹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调速开关(8)还具有开关自锁装置;开关自锁装置具有锁定按钮(89)和设置在移动支架(85)上的锁定凹槽;锁定按钮(89)设置在绝缘座(82)的前面板上,且其后端伸入绝缘座(82)内,移动支架(85)的锁定凹槽可与锁定按钮(89)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向限速电路(9)还具有先导电阻R2、触发电路(91)和双向可控硅BT2;触发电路(91)具有电源端和触发端;先导电阻R2的一端即为反向限速电路(9)的先导电源输入端;先导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接触发电路(91)的电源端相连,该电源端与双向可控硅BT2的T2极共线,并作为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一定子端和第五静触头端;双向可控硅BT2的T1极即为反向限速电路(9)的第三静触头端;触发电路(91)的触发端接双向可控硅BT2的控制极G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向限速电路(9)的触发电路(91)具有分流电路、充电电路和触发二极管DB2;分流电路由电阻R3和二极管D1串连而成;充电电路由电容C2、电阻R4和电位器W2依次串接而成;电阻R3和二极管D1串连后并联在电容C2两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2的接点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B2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B2的另一端为触发电路(91)的触发端;电阻R3与电容C2的接点为触发电路(91)的电源端;电位器W2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BT2的T1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换向器(100)的基座(11)设有开口朝向上下方向一向的回转孔(11-1)和与回转孔(11-1)的开口方向相同的拨杆轴(11-2);回转器组件(2)还具有压缩弹簧(22)、拨杆(23)和2个滑块(24);回转盘(2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基座(11)的回转孔(11-1)的开口方向相反的回转体(21-1)和在上下方向上的另一向的控制部;回转盘(21)的回转体(21-1)设置在与其相配合的基座(11)的回转孔(11-1)中,而使回转盘(21)通过其回转体(21-1)与基座(11)转动连接;回转盘(21)的控制部设有开口与基座(11)的回转孔(11-1)的开口方向相同的压簧槽(21-6)、开口朝向左右侧一侧的拨动豁口(21-2)和2个滑块通孔(21-3);回转盘(21)的压簧槽(21-6)为一字形槽、基本按前后向设置,各滑块通孔(21-3)位于压簧槽(21-6)的两端中的一端;压缩弹簧(22)设置在回转盘(21)的压簧槽(21-6)中;各滑块(24)包括滑动头(24-1)和阻挡部(24-2),各滑块(24)设置在压簧槽(21-6)中,且各滑块(24)的滑动头(24-1)由回转盘(21)的相应一个滑块通孔(21-3)向外伸出、且其外端部位与相应一个动触头的限位部相接触,压缩弹簧(22)的一端与一个滑块(24)的阻挡部(24-2)的朝内的端面弹性接触,另一端与另一个滑块(24)的阻挡部(24-2)的朝内的端面弹性接触,且各滑块(24)的阻挡部(24-2)的朝外的从侧部超出滑动头(24-1)的端面与回转盘(21)的位于相应的滑块通孔(21-3)附近的盘体相接触,从而使各滑块(24)的滑动头(24-1)与相应的动触头的接触为弹性接触;拨杆(23)具有拨动头(23-1)、转动孔部(23-2)和手柄部(23-3);拨杆(23)由其转动孔部(23-2)套在基座(11)的拨杆轴(11-2)上、且与基座(11)转动连接,拨杆(23)由其拨动头(23-1)伸入回转盘(21)的拨动豁口(21-2)中,拨杆(23)的手柄部(23-3)位于基座(11)外;通过对拨杆(23)的手柄部(23-3)的拨动,可以使拨杆(23)由其拨动头(23-1)带动回转盘(2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换向器(100)的动触头是左右向的基本形状为条形的板体,各动触头的左右两端头的每端各设有一个触点;各动触头的限位部是设置在板体中央的定位圆孔,且各动触头的定位圆孔与相应一个滑动头(24-1)的外端头动配合;第四静触头(44)具有电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触点,它们是第一触点(44-1)和第二触点(44-2);第一静触头(41)、第二静触头(42)、第三静触头(43)和第五静触头(45)各有一个触点;第四静触头(44)的第一触点(44-1)、第二静触头(42)的触点和第五静触头(45)的触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按从左向右的次序设置,第四静触头(44)的第二触点(44-2)、第一静触头(41)的触点和第三静触头(43)的触点在另一直线上、且按从左向右的次序设置,且所述的两直线平行;从而当回转器组件(2)的回转盘(2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31)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三静触头(43)的触点相接触,第一动触头(31)的位于左端的触点与第一静触头(41)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32)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二静触头(42)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32)的位于左端的触点与第四静触头(44)的第一触点(44-1)相接触;当回转器组件(2)的回转盘(2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动触头(31)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一静触头(41)的触点相接触,第一动触头(31)的位于左端触点与第四静触头(44)的第二触点(44-2)相接触,第二动触头(32)的位于右端的触点与第五静触头(45)的触点相接触,第二动触头(32)的位于左端的触点与第二静触头(42)的触点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电流换向器的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换向器(100)的基座(11)的底部或两侧具有4个簧片限位槽(11-3),且各簧片限位槽(11-3)中设有簧片(14),且各簧片(14)与第一静触头(41)、第二静触头(42)、第三静触头(43)和第四静触头(44)中的相应一个静触头弹性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电路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装置具有电连接在一起的调速开关、电机、反向限速电路和电流换向器。电流换向器中增加了一个静触头,且电流换向器的回转盘可处于两个工作位置中的一个。当电流换向器的回转盘处于一个工作位置,而该工作位置又可以使电机处于反向旋转的状态时,则使反向限速电路接入回路而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这样当本电路装置用于电动工具时,其中的调速开关的控制按钮上不需再设置塑料限位块,从而使用方便,不论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均可在调速开关的控制按钮处于没入电动工具的手柄中的状态下时,对该状态进行锁定,因而采用本电路装置的电动工具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较长。
文档编号H02P27/02GK2817206SQ20052011357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5日
发明者陈国兴, 储云跃 申请人:储云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