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603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再充电装置。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再充电装置,该可再充电电池亦可用作泡壳包装电池组(泡壳包装)的展示装置。
我们知道可再充电电池具有储存能量的时间相对较短的缺点。
事实上,Ni-Cd或Ni-MH电池的典型自放电时间为几个月,只有极少数在高温储存条件下自放电时间可达一年。
同样考虑到在现代物流分配系统中,电池在销售环节所需的备用时间越来越受到限制,最终顾客不得不购买空白电池并且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再充电。
考虑到上述要求并为了克服所述限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的充电装置,这种充电装置可使消费者能购买已充满电的电池,使消费者能检查电池充电的程度,并在电池的销售点就可以直接对上述电池进行再充电,这就使得消费者总是能获得充满的电池。
这在购买蜂窝电话、收音机、便携式高保真电器、数码相机以及所有用户电子设备的场合尤其有用,此时这些充好电的设备均可在销售点购得并直接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再充电装置,在销售点该电池再充电装置也可直接用作泡壳包装电池组的展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再充电装置,通过该电池再充电装置在销售点可很容易地对电池进行充电和充电维护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电池再充电装置,无需打开泡壳包装即可使电流与该包装的电池相连,这样就可以保证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是“新的”,即其中的电池总是充满电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再充电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公共场合提供充电的电池,因此消费者可以选择将泡壳包装组的一个或多个取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示出一种电池再充电装置,该装置价廉且易于获得,无需使用复杂或成本很高的技术。
依据权利要求1,提供一种电池再充电装置可实现上述这些目的及其它目的。为简便起见,具体内容可参照权利要求1。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有利地包括一个包括有一系列装填位或空间的支撑件,一个连接230V电源的输入线,一个含有适合的再充电回路的基座,以及一个特殊的临时性搁置充电等级待检测的电池的泡壳包装的放置位置,上述一系列装填位或空间的作用是连接和联接出售的电池组。
在电池再充电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其基本上包括一个可再充电电池泡壳包装的充电器;一个充电电池泡壳包装组的选择器和自动供给器;一个自动付费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泡壳包装组放置于一个收集装置内,该收集装置包括通过一系列位于再充电装置外侧的按钮、由使用者选择的再充电回路和自动选择和供应装置。
由于该装置配备自动售货机,这也使得消费者可以完全自主的进行购买。
只要对充电进行控制和施加影响,销售方也可以将收集装置内装入空白电池的泡壳包装,从而由该收集装置对包装的电池进行自动充电并对其补充充电。
依据本发明,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电池再充电装置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体现得更明显,其中

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多类型电池再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正视图,该再充电装置也可在销售点用作泡壳包装电池组的展示装置;图2是电池的一个泡壳包装组的示意性的正视图,依据本发明,该电池可用于图1所示的多类型再充电装置;图3和图3A分别是用在一个补充充电和维护装置上的、电池的泡壳包装的正视图和透视图,依据本发明,该包装可用于第一类电池;图4和图4A分别是电池包装的正视图和透视图,依据本发明,该包装可用于第二类电池;图5和图5A分别是电池包装的正视图和透视图,依据本发明,该包装可用于第三类电池;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电池再充电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的分解透视图;图7示出了主要类型的泡壳包装及其使用的对应电池的组合体,表明触头相位的位移可使在将包装插入本发明的再充电装置内时对电池类型进行自动选择;图8、8A和8B详细地示出了接触系统的第一实施例,该接触系统容许再充电回路与依据本发明的图6中的再充电装置内的电池包装的接触点进行电连接;图9和10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图8、8A和8B中所示的电接触系统不同的其它可能的实施例;图11A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泡壳包装电池再充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图,该实施例同样可对包装进行自动分布;图11B是依据图11A的再充电装置的侧视图;图1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在依据图11A和图11B中示出的电池再充电装置中,每一个电池泡壳包装的充电放电装置(供电)的放大的截面详图;图13A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图11A和图11B的电池再充电装置的一个变型正视图;图13B是依据图13A的电池再充电装置的侧视图;图14A和14B分别示出了、依据图13A和图13B的再充电装置中的泡壳包装的再充电和供电机构的、放大的详细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15示出了可用于依据图13A和图13B的电池再充电装置的再充电电池泡壳包装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16示出了可被依据图13A和图13B的电池再充电装置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截面图。
具体参照示出了第一个优选和示意性实施例的图1和图2,电池再充电装置在不同的销售点也可用作一种展示构件,该电池再充电装置基本上包括一个与一个承座9装配在一起的前支撑件1,该承座包含一系列装填位或空间,后者总体上用标号2表示(图1),用于连接和/或联接于必须进行充电、保持充电和售出的优选是泡壳包装的电池包装5(图2)。
再充电装置还包含一个用于连接到230伏电源供应设施的输入线3,此时承座9包含一系列合适的再充电回路;还可以具有一个合适的空间4,该空间可用于临时性地搁置充电等级或水平待检测的电池5的包装或电池组。
优选地,将电池组或泡壳包装5制成包容成组的,例如,四节“AA规格”2000mAh的Ni-MH电池,并将其构造成可与标号2所示空间之一相联接,可以想象它与承座9内包含的特定充电和充电维护回路连接,这就可使电池被售出前,对包含在泡壳包装5内的电池6进行再充电和保持充电。
另一方面,每一个电池包装5被制成,所有其中包含的(例如每个电池包装5有4节电池,如图2所示)电池6串联连接,并且仅对应于第一和最后一个电池6安置的两个终端7,8可以接近而用于与再充电装置相连接。
为安全起见,将终端7,8位于每个泡壳包装5内,这样它们就不会因为无意将电池包装5放置在金属表面或例如将其放入口袋与一串钥匙接触时发生短路。
基于上述原因,在销售点也可作为一种展示装置进行使用的再充电装置,被制成每个再充电空间2有一对对应的终端,适用于被插入泡壳包装5的终端7、8内从而将其悬挂住,用于对其再充电和维护其充电程度。
另外,当消费者购买电池包装5,打开泡壳包装后,上述电池6可自由地单独使用。
实际应用中,每个空间2与一个低压充电回路的一段相连接,而每个充电回路通过自动识别某一电池包装5的插入,在将包装5插入在充电装置的前侧1时激活某一充电回路。每个充电段均是快速充电型的,即可在约1小时内将电池包装5充满;在该快速充电期后,该充电段通过提供一个连续补充充电电流,以标称充电电流1/20的数量级自动过渡到充电维护模式。
每个空间2也都可配备一个LED信号二极管,该二极管在相关电池包装5达到其最大充电等级时发出提示,因此销售人员随时可以了解哪个电池包装5可供出售。
通过这种方式,每隔一小时,销售人员总是有一定数量的电池包装5可供销售,具体的数值等于充电展示装置内的再充电空间2的数量。
如果,例如,充电展示装置可容纳五十个电池6的包装或泡壳包装5进行充电,每小时可供销售的充满的电池包装5的平均数量就是五十,因为,每当一个电池包装5被售出,销售人员可立即将一包空白电池替换它(无论何时,空白电池总会在约一小时内充满)。
或者,可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出图1中所示的再充电装置,为较小的销售点考虑,其中每个充电段都不是快速充电类型,但其最大充电速度可使它在12小时内充满电。
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可在销售的前一天晚上在再充电装置中放满电池包装5,则可在次日白天获得充满的电池至少将等于与该装置的前侧1设想的空间2的数量。
据已经说明的情况,最终再充电装置和展示装置还可包含一个用于检查每个电池包装5的充电程度或等级的、特定的空间4。
对应于这个测试器,还可配备三个LED二极管(红色、黄色和/或绿色),这些二极管分别指示一个低的充电程度,一个中等的充电程度或一个高的充电程度;通过这种方式,销售人员就可随时检查电池包装5的未知的充电状态,且消费者自己也可在购买时对每个电池6的包装5的充电程度进行检查。
具体参照图3-10,电池6的泡壳包装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内被示出,在此参照了最普及的电池类型。
具体地,图3和3A示出了一个包含四个AA规格的1.5伏电池6的泡壳包装5,图4和4A示出了一个包含四个AAA规格的1.5伏电池6的泡壳包装5,而图5和5A示出了一个包含一个6-9伏电池的泡壳包装5。
在任何情况下,每个电池包装或电池组5包含一个印刷或打印好的卡片40,电池6被放置在上面,标明了制造商的提示、电池6的注册码及使用说明。
电池6的终端通过金属弹簧彼此接触,这就实现了电连接;整个单元被包裹在一个透明的护套或衬里60中,后者通常是由一种可热收缩塑料材料制成,用于隔绝所有元件并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体。
在AA规格的电池(图3和3A)的情况下,上述电池6彼此通过弹簧70串联连接,每个弹簧将一个电池6的正极终端与相邻电池6的负极终端连接起来。
另外的弹簧80与串联电池的终端(正极和负极)相接触,使得在泡壳包装5的卡片40的翼片之一可以接近它们。
在所述翼片处,对应于与翼片自身共面的弹簧80的相应部分,在可以热收缩的塑料材料上具有两个孔90。
这样,通过一个合适的电接触传统,穿过孔90,就可以接触到电池6并对其进行充电、再充电和进行维护操作。
而图4-4A和5-5A中所示的各个情况则完全类似,仅在待充电电池6的特定型号上有所不同。
具体地,图4和4A示出了AAA规格的电池6,而图5和5A示出了包含仅一个9伏元件的电池6。
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用于电池的再充电装置的一个图示的、优选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快速连接和防错功能。
更加具体地,一个平坦的充电器17也同样可具有用作泡壳包装5的展示装置的辅助功能(如在一个销售点内),该平坦的充电器具有一系列狭缝18,其中足以插入对应泡壳包装5的每个卡片40的下翼片。
充电器17的单个版本,或多个版本,即包含通过支座19与一个垂直支撑结构相连接的一系列表面的版本,也可以有利地在销售点被用作泡壳包装5的一个展示装置,这样客户就可以始终得到一个已充满电的电池6的供应。
这样就可在充电器17的每个狭缝18中无关紧要地将三类泡壳包装5中的一种插入,即1.5伏的AA型或1.5伏的AAA型,或9伏型,如图6清晰的示出的那样,在插入状态有不同的包装5。
狭缝18的长度可与每个泡壳包装5的下翼片的长度一样,且具体地,所有泡壳包装5均可一样长。
图7中更清楚的示出了,三种泡壳包装5被制成其由弹簧80构成的外触头,适于对应于卡片40的下翼片,在不同位置进行长度的位移(比较图7中所示距离D1、D2和D3)。
这样,狭缝18内的每个泡壳包装5的插入在受迫位置上并由狭缝18自身的长度所决定,这使其连接到充电装置17内部正确的终端上,这样就允许对待充电的特定类型的电池6的必要充电程度进行自动选择。
因此这也可对目前使用的主要类型电池6使用单充电装置或充电器17进行再充电和维护。
图8、8A和8B详细地示出了位于充电器17的狭缝18内的、泡壳包装5的电连接系统的第一个实施例。
具体地,图8示出了图6中充电器17的横截面图,其中每个包装5被插入到相应的狭缝18中,而图8A是图8中细节C的放大图,图8B是对应于图8A的镜像图。
在这个第一实施例中,电接触系统设想使用被弹簧推动的金属球,使得在充电回路的输出端与包装5的触点之间有一个可靠的电连接。
金属球27,被弹簧28推动,确保与结合在泡壳包装5内的弹簧80接触,这就保证了与一系列1.5伏电池组的最后一节电池或单个9伏电池的正极或负极21的接触(取决于被充电电池6的类型)。
为使结构简单,另一个弹簧29,形成了与印刷回路30间的电接触,印刷回路30上安置有充电器17的电子元件20。
这种电连接系统结合了泡壳包装5出色的机械保持的优点,一旦被插入狭缝18内,由于在包装5的热塑性衬里60与金属触点80之间有一小段距离(比较图8B则可看得更清楚),并且由于球27在触点80上的刮蹭,因此可获得一个良好的自清洁电接触。
图9示出了在泡壳包装5与充电器17之间的电连接系统的第二个可能的实施例。
在这种情况下,泡壳包装5可更方便地用于AA或AAA规格的1.5伏电池,也同样适用于9伏电池,其可以不包含弹簧触点80,所述孔90在透明的塑料衬里60内与电池6的电终端对应。
如图9所示,该图参照一个AA或AAA规格的1.5伏电池的电接触系统,电接触是通过一个弹簧钉38实现的,弹簧钉穿过设置在透明衬里60上的孔90推压电池6的电终端21。
泡壳包装5同样被一个凸起(notch)42保持住,凸起42在包装5的后部与卡片40上的一个切口接合,而弹簧钉38的夹套39通过电线40A与印刷回路30相连接,印刷回路30包容着充电器17的电子元件20。
图10示出了在泡壳包装5与充电器展示装置17之间的电连接系统的第三个可能的实施例。
依据本实施例,泡壳包装5(如图10所示例子的情况,一个泡壳包装5包含四节AA规格的1.5伏电池6,它们有一个下弹簧触点80)将一个小的电感器44,如与一个铁素体(ferrite nucleus)和一个整流二极管45结合在一起。
泡壳包装5还配备了合适的导向翼片46以插入充电装置17,充电装置17内有合适的狭缝18,在本例中配备有导向装置。
此外,一个缠绕线圈48的C型的带极性区域的磁性回路47被安放在充电装置17内。
当泡壳包装5被插入到狭缝或凹槽18内时,电感器44就被插入到磁性回路47的极性区域之间,并在电感器44和线圈48之间形成了电感磁性偶合。
以这种方式,通过电感器44,由交流发电机49供应的电能被传输到泡壳包装5的回路上,且上述电能被二极管45适当地整流后,给电池6充电。
图10示出了泡壳包装5的一个图例,它包含四节AA规格的电池6,但它同样完全类似地显示对于其它型号电池的泡壳包装5。
在这些例子中,通过改变电感器44上线圈的数量可调节合适的充电电流,对于每种类型的电池6电流均不同。
通过这种方式,充电装置17和它的电元件47、48、49,保持一致和通用,并还可与其它描述的电接触系统一起使用,并可为所有泡壳包装模型5所使用,而且由于泡壳包装5自身可以调整规格以从充电展示装置17上获取必要的能量,因此不需快速判定在某一时间使用的是何种类型的电池6。
图11A、11B和12示出的是电池充电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方案,这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泡壳包装5被插入到一个收集器面板51内,该收集器面板包含电池6的充电装置17和当由消费者进行适当选择后自动排出要供应的泡壳包装5的一系列机构。
整个单元被包封在一个安全的外壳100里,该外壳包含收集器面板51、一个付费装置15和一个当对电池6充电后对每个泡壳包装5的选择和供应进行控制的电子面板50。
付费装置15包含一个导入硬币的狭缝10,一个对放入的硬币进行计数的显示装置12,和三个对应于电池6的型号选择期望的泡壳包装5的按钮11;此时,优选提供AA规格,AAA规格、9伏规格的电池。
收集器面板51的结构形式使得其包含三个泡壳包装5柱,即分别为图11A中所标出的20、13和14,它们中的任意一个都任意地包含AA规格、AAA规格、9伏规格的可再充电电池6。
泡壳包装5被插入到收集器面板51的一个合适的再充电狭缝18中,并通过架子15保持在水平位置。
每个狭缝54均可包含一个配有任一种类型的再充电电池(AA规格、AAA规格、9伏规格)的泡壳包装5,而电池6的充电装置17自动识别插入的包装5的类型。这样,销售者就无需在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操作时给予太多的关注,这是十分有利的。
为了取出包含有所需类型电池6的泡壳包装5,必须将硬币放入到付费装置15的狭缝10内;该操作可促进泡壳包装5的选择按钮11,泡壳包装5被放置在收集器面板51对应的柱子20、13、14中。
当使用者按下按钮11中的一个,选择了柱子20、13或14上的一个泡壳包装5,启动一个逻辑回路,所述逻辑回路就选择包含在预先选择的电池中充电最满的电池6的包装5,并随之启动相关的推出器,使包装自己落入到下方内表面上(图11B所示的61和62位置),此时打开窗69就可以取走它。
图12详细地示出了给包含在包装5的热收缩塑性衬里60内的电池6再充电的推出和接触装置。
具体地,在图12中示出了,推出器的销91处于一个承靠位置(即,平衡位置),在该位置它被弹簧92保持着。
当施加一电流对线圈93进行适当极化时,则触发了销91的输送力和弹簧92的压缩力,这就将泡壳包装5朝右推动并使其随后落入到面板51下方设置的收集表面。
通过中断电流,弹簧92使销91回到承靠位置,此时可插入新的泡壳包装5。
不锈钢球94,和弹簧95一起与泡壳包装5的终端80保持电接触,从而当包装5处于在充电位置时对其内包含的电池6进行充电;这样,通过弹簧96就可产生与充电装置17的回路的电连接。
在前窗可对收集器面板51进行充填,打开前窗时,可接触再充电狭缝18,这就可将泡壳包装5放置在不同的充电位置。
图13A、13B、14A、14B、15和16示出了本发明的目的之一的电池再充电装置的另一个改型。
这种技术解决方案使用了如图15中示出的一个泡壳包装配置5;具体地,图15示出了一个包含AA规格的可再充电电池6的泡壳包装5,类似的解决方案也是可能的,然而,未示出AA规格和9伏型的再充电电池的几何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泡壳包装5与机械地保持电池6的两个对称壳23、24一起被制成,使八个终端露出来;在这种类型的包装5中,可单独对每个电池6进行充电。
重点参照图13A和13B,依据本发明的电池再充电装置包含三个柱16、26、37,后者包含于一个外盒35内,每个柱包含一种不同类型的泡壳包装5。
对应于每个柱16、26、37,在包装的水平侧面,泡壳包装5彼此一个堆积在另一个顶部,图14A、14B更好地示出了这种情况;图14A、14B同样示出了给电池6进行充电的球触头和弹簧29。
由控制逻辑回路31所操纵的泡壳包装5的付费装置,类似于上述装置,而为放入硬币的狭缝32、显示面板33和选择按钮34则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付费之后,通过按压一个按钮34,从而启动马达28,发出泡壳包装5的推出命令(参照图14A、14B中柱16,详细地示出)。
马达28的旋转使齿条推动器27向下运动,所产生的确定行程等于泡壳包装5的厚度,这样迫使弹簧43释放位于下方的包装5,使得包装5落入到位于与窗41对应的收集表面36上(图13B、14A和14B中的标号22标明了其位置)。
同时,以上设置的泡壳包装5所有的堆垛将朝向下表面移动一个位置,然后每个包装5都将从下层表面的球触点29处获得电流,以保持充电。
与弹簧触点29相对应,每个柱16、26、37包含充电回路(图中未示出),该充电回路合理地与弹簧29进行电连接,维持着电池6内的充电。
每个柱16、26、37的充填从外壳35的前窗进行,当打开前窗时,可接近三个柱16、26、37,这样就可将相应的包装5放置在对应的充电位置上。
最后,图16示出了与如上所述不同的泡壳包装5的推出装置。
实践中,使用一个推动器27,该推动器可方便地由一个带26B移动,所述带26B被马达28B驱动。这样就减少了图14A和14B中示出的装置类型上所使用的杆和齿条27的垂直阻力。
上面已经将电池再充电装置的特点,也是其优点,以及本发明的目的描述清楚了。
最后,对正被讨论的电池再充电装置,显然还可以进行许多其它的改变,都包含在本发明思想的新颖性原则内。同样明显的是,在本发明的实际实施例中,材料、形式和所示细节的尺寸都可依据需要进行改变,并可用其它等同的替代品进行代替。
权利要求
1.一个电池(6)的再充电装置,它还可在销售点用作电池包装或电池组(5)的展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1,17,51),支撑件包括一系列插入和/或联接要出售的电池包装(5)的装填位或空间(2,18),和进行充电、再充电和/或充电维护装置(20,30),所述充电、再充电和/或充电维护装置电连接到再充电装置的所述装填位或空间(2,18)。
2.依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个适当的空间(4),该空间可用于临时放置所述充电程度检测的电池包装(5)之一。
3.依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电池(6)的每个包装(5)包含一系列彼此串联连接的电池(6),从包装(5)的外部可接触到这些电池的至少两个终端(7,8,80)以连接到用于充电的再充电和/或维护装置(20,30)。
4.依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充电的再充电和/或维护装置,由于一个控制逻辑回路(50),通过自动识别至少一个电池包装(5)的空间,立即启动所述至少一个装填位(2,18)内的所述电池包装(5)的所述空间的一个充电电路。
5.依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装填位或空间(2,18)包括适用于指示被插入的电池包装(5)的充电程度和/或到达最大充电程度的信号装置。
6.依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为了能对不同类型的待充电池(6)的所需充电程度进行自动选择,所述两个终端(7,8,80)被放置在不同的距离(D1,D2,D3)上。
7.依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个装填位或空间(2,18),至少一个支撑件(1,17,51)包括至少一个金属主体(27),该主体被至少一个弹性的第一导体元件(28)推压,该导体元件保证了与电池包装(5)的所述至少两个终端(7,8,80)保持电接触,而至少一个第二导体元件(29)与所述用于充电的再充电和/或维护装置产生电接触。
8.依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7,8,80)中的至少一个与至少一个弹簧钉(38)接触,所述弹簧钉又与所述用于充电的再充电和/或维护装置保持电连接。
9.依据权利要求8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由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1,17,51)的一个带凸起的轮廓(42),电池包装或电池组(5)被保持在其位置,所述带凸起的轮廓与位于包装(5)上的一个切口接合。
10.依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装或电池组(5)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插入到所述装填位和/或空间(2,18)内的导向翼片(46),且其还配备了至少一个电感器元件(44)和/或至少一个整流二极管元件(45),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1,17,51)包括至少一个带有极性区域的、且在该极性区域上面缠绕着至少一个线圈(48)的磁性回路(47),这样,在把包装(5)插入到对应的装填位和/或空间(2,18)时,所述电感器元件(44)被插入到所述磁性回路(47)的极性区域之间,与所述线圈(48)一起形成了一个电感磁性偶合,以将一个交流发电机(49)提供的并由所述二极管(45)整流过的电能传输到包装(5)的电池(6)。
11.依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1,17,51)包含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装(5)的自动选择和供应装置,当使用者通过位于再充电装置的外壳(35)上的装置(10,11,12,32,33,34)进行选择时,形成的一个控制逻辑回路(5)驱动该自动选择和供应装置。
12.依据权利要求1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1,17,51)包括一系列内部设置了电池包装或电池组(5)的柱(13,14,16,20,26,37),这些柱被引入到合适的装填位(18)并由架子装置(15)保持在水平位置。
13.依据权利要求1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运行逻辑回路(5)选择至少一个包含所选型号中充电程度最高的电池(6)的电池包装(5)。
14.依据权利要求1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选择和供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由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元件(92)保持在承靠位置的推出器的一个销(91),以及至少一个线圈,该线圈在通过电流后产生对所述第一弹性元件(92)的压缩的所述销(91)的输送力,后者又产生对包装(5)的推动,使所述包装(5)落入到一个收集表面(36)上。
15.依据权利要求14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件(1,17,51)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元件(96)与一个主体(94)电连接,所述主体(94)与至少一个第三弹性元件(95)相关联,并适于与电池包装(5)的至少一个终端(80)接触以对包含在其中的电池(6)进行充电。
16.依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装或电池组(5)由两个将电池(6)机械保持并使相应的终端露出的对称壳(23,24)构成,这样可单独对每个电池(6)进行充电。
17.依据权利要求1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个柱(13,14,16,20,26,37),所述电池包装或电池组(5)彼此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方。
18.依据权利要求1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选择和供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马达(28),该马达的旋转使至少一个推动元件(27)产生移动从而使每个电池包装或电池组(5)从保持其的弹性元件(29,43)中释放出来。
19.依据权利要求11的电池再充电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选择和推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推动元件(27B),该推动元件被由至少一个马达(28B)驱动的至少一个带(26B)所带动。
全文摘要
一个电池再充电装置(6),它还可在销售点用作泡壳包装的电池组展示装置(5),包括一个支撑件(1,17,51),该支撑件包含一系列为要出售的电池包装(5)的连接和联接而准备的装填位或空间(2,18);以及一对与泡壳包装(5)内的每个电池(6)的孔(21)电连接的终端(7,8,80),在外部可接触到该终端,这样就可与放入到装置内的需充电的电池(6)的充电和/或维护回路保持电连接。
文档编号H02J7/00GK1947319SQ200580013007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G·P·贝格利 申请人:贝格利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