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值信号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885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值信号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防雷击防高压电路,特别涉及一种恒值信号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源和信号等由导线进入的雷击电,其防雷设施都是通过接地装置对大地 泄放电流达到避雷目的,采用旁路对地导通泄放理论指导下设计生产的防雷产品不能没有 地线其缺点是 1、氧化锌压敏电阻不是串连而是并连在电网220V零、火线之间。因此,从室外输
入导线传入的雷击电仍能攻击用电设备,使其易损坏,难以实现防雷的目的。 2、压敏电阻属一次性使用元器件。在遭到雷击后,压敏电阻的阻值会下降且不能
自动复原,同时该类型的压敏电阻不属于各种电器维修部门的常备元件且产品技术不公
开,用户难以修复、重新使用,导致设备的故障率、损坏率都很高。 3、通过压敏电阻的雷击电流通过地线进行大地放电,为确保安全放电,地线要求 有很小的电阻。但地线易因锈蚀而增大电阻,进而使防雷效果变差,且此故障不易找而留下 隐患,用户使用这种产品没有安全保障。 4、现有的防雷产品耗能大,当许多用户都使用该类产品时,在雷击时易使电网三 相火线同时短路,造成电力设施的损坏。 5、自然力造成的碰线短路会先后烧断共用零线,此时,各用户电力表内部线圈相 互导通,必然使220V低压电网变成380V的高压电网,导致用电设备损坏。而现有的各类防 雷产品都是并连跨接在零、火线之间,没有自动断开电压的功能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
现有的防雷击防高压电路使用压敏材料结构,在雷击电到达时必将产生"雪崩"效 应,导致电路出现"短路保护"的设计缺陷,更是无法做到自动运行重复使用的作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753129公开了一种"无地线防雷特种设备",在不损害原有电 流电压和信号频率载体的同时能够防止雷击和电网失控高压。当雷击电和网上失控高压通 过"阶梯式雷电消弧放电器"(中国专利号200620109658. 7)能消除雷击电和高压电拉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无地线防雷击防高压且可自动运行重复使用
的恒值信号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恒值信号控制电路,由电容C1-C4,继电器开关K1-K3,电阻R1-R6,整流 二极管Dl-D8,继电器控制线圈Ll ,继电器控制线圈L3,电感L2,倒向隔离管D9,可充电储备 电源BAT1,三极管DG1,三极管DG2组成;零线输入端A与零线输出端E、整流二极管D5的 正极、整流二极管D6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l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火线输 入端B与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正 极、继电器控制线圈Ll的一端、整流二极管D6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三极管DG1 的E极、三极管DG2的C极、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线圈Ll的另一端通过串联电阻Rl与整流二极管Dl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接;整流二极管 D4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串联电感L2和串联 电阻R2与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输出端、继电器开关K3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继电器开关 K2的常闭输出端与整流二极管D5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8的负极、继电器控制线圈L3的一 端、倒向隔离管D9的负极相连接;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的正极与倒向隔离管D9的正极相 连接、通过串联电阻R4与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输出端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线圈L3的另一 端通过串联电阻R6与三极管DG2的E极相连接;三极管DG2的B极通过串联电阻R5与三 极管DG1的C极相连接;三极管DG1的B极通过串联电阻R3与继电器开关K2的常开输出 端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8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开关K3的常闭输 出端与火线输出端F相连接;电容Cl跨接在整流二极管Dl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 之间;电容C2跨接在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输入端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电容C3跨 接在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输出端和整流二极管D7的负极之间;电容C4跨接在整流二极管 D5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之间。 上述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中由继电器控制线圈L1、继电器开关K1、继电器开关 K2组成一只双刀继电器。也可用两只单刀继电器替换,可将两只单刀继电器的电感串接或 增加一组检波电桥,以实现两只单刀继电器的同步运行。 上述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中三极管BG1、三极管BG2和继电器控制线圈L3、继电 器开关K3所组成延时控制电路,可以通过改变三极管的型号或另换一种连接方式实现继 电器运行状态的延时控制和改变。 上述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中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还可以采用增大C4的容量 或增加变压器耦合的方式所替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当雷击电和网上失控高压通过背 景技术中的"阶梯式雷电消弧放电器"将能产生拉弧的电流电压消除后,再与本发明的零线 输入端A、火线输入端B相连接,经过整流电路和继电器的配合控制,从而达到自动防雷击 防电网失控高压的目的。


附图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记 Cl-C4:电容; Kl-K3:继电器开关; Rl-R6:电阻; Dl-D8:整流二极管; Ll :继电器控制线圈; L3:继电器控制线圈; L2 :电感;D9 :倒向隔离管; BAT1 :可充电储备电源; DG1 :三极管; DG2 :三极管;
A :零线输入端; B :火线输入端; E :零线输出端; F:火线输出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各元器件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具体 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恒值信号控制电路,由电容C1-C4,继电器开关K1-K3,电阻R1_R6,整流二极管 D1-D8,继电器控制线圈L1,继电器控制线圈L3,电感L2,倒向隔离管D9,可充电储备电源 BAT1,三极管DG1,三极管DG2组成。零线输入端A与零线输出端E、整流二极管D5的正极、 整流二极管D6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l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火线输入端B 与继电器开关Kl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继 电器控制线圈Ll的一端、整流二极管D6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三极管DG1的E极、 三极管DG2的C极、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线圈L1的另一端通过 串联电阻R1与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 与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串联电感L2和串联电阻R2与 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输出端、继电器开关K3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 输出端与整流二极管D5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8的负极、继电器控制线圈L3的一端、倒向隔 离管D9的负极相连接;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的正极与倒向隔离管D9的正极相连接、通过 串联电阻R4与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输出端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线圈L3的另一端通过串联 电阻R6与三极管DG2的E极相连接;三极管DG2的B极通过串联电阻R5与三极管DG1的 C极相连接;三极管DG1的B极通过串联电阻R3与继电器开关K2的常开输出端相连接;整 流二极管D8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开关K3的常闭输出端与火线输 出端F相连接;电容Cl跨接在整流二极管Dl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电容C2 跨接在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输入端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电容C3跨接在继电器开 关K1的常闭输出端和整流二极管D7的负极之间;电容C4跨接在整流二极管D5的负极和 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之间。 由继电器控制线圈L1、继电器开关K1、继电器开关K2组成一只双刀继电器。也可 用两只单刀继电器替换,可将两只单刀继电器的电感串接或增加一组检波电桥,以实现两 只单刀继电器的同步运行。 三极管BG1、三极管BG2和继电器控制线圈L3、继电器开关K3所组成延时控制电 路,可以通过改变三极管的型号或另换一种连接方式实现继电器运行状态的延时控制和改 变。 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还可以采用增大C4的容量或增加变压器耦合的方式所替 换。 在危险性电压经火线输入端B输入后,危险性电压通过继电器开关Kl的常闭输出 端连接到电阻R2,在经过电阻R2和电感L2的限流后,通过整流二级管Dl、 D2、 D3、 D4进行 整流,并在整流二级管D2的正极、整流二级管D3的正极输出负电压,在整流二级管D1的负
5极、整流二级管D4的负极输出正电压,输出的正电压再经电容C1的滤波和电阻R1的限流 后,给继电器控制线圈LI两端施加控制电流,使继电器控制线圈LI产生磁性改变,控制继 电器开关K1、继电器开关K2由常闭输出状态转为常开输出状态,从而断开危险性电压与电 路的连接。 在火线输入端B无危险性电压输入时,无危险性电压经过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输 出端输出,该输出电压经电容C3的限流后,再经整流二级管D5、 D6、 D7、 D8的整流,并在整 流二级管D6的正极、整流二级管D7的正极输出负电压,在整流二级管D5的负极、整流二级 管D8的负极输出正电压,输出的正电压经电阻R4限流后为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进行长期 弱电流充电。在无危险性电压输入时,倒向隔离管D9不导通。当雷击电或网上失控高压经 火线输入端B输入时,使三极管BG1、BG2导通,继电器控制线圈L3欠压并欠流,导致倒向隔 离管D9全导通,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通过倒向隔离管D9向电路释放储能,使继电器控制 线圈L3延时维持关闭的工作状态,延时断开危险电压的输出。 当火线输入端B无危险性电压输入时,在整流二级管D5的负极、整流二级管D8的 负极输出的正电压经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输出端为C2长期稳定充电。当危险性电压由火 线输入端B输入时,危险性电压经过整流二级管D1、D2、D3、D4的整流,在电容C1的滤波和 电阻Rl的限流之后,给继电器控制线圈Ll两端施加控制电流,使继电器控制线圈Ll产生 磁性改变,继电器开关K1、K2由常闭输出状态转为常开输出状态,从而断开危险性电压与 电路的连接,充足电的电容C2经过继电器开关的常开输出端释放储能电压,储能电压经电 阻R3限流后触发三极管BG1、BG2导通,给继电器控制线圈L3两端施加控制电流,使继电器 控制线圈L3产生磁性改变,继电器开关K3由常闭输出状态转为常开输出状态,断开危险电 压的的输出。确保使采用本发明的用电设备的用电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 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 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电容(C1-C4),继电器开关(K1-K3),电阻(R1-R6),整流二极管(D1-D8),继电器控制线圈(L1),继电器控制线圈(L3),电感(L2),倒向隔离管(D9),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三极管(DG1),三极管(DG2)组成;零线输入端A与零线输出端E、整流二极管(D5)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6)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火线输入端B与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控制线圈(L1)的一端、整流二极管(D6)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三极管(DG1)的E极、三极管(DG2)的C极、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线圈(L1)的另一端通过串联电阻(R1)与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串联电感(L2)和串联电阻(R2)与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输出端、继电器开关(K3)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输出端与整流二极管(D5)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8)的负极、继电器控制线圈(L3)的一端、倒向隔离管(D9)的负极相连接;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的正极与倒向隔离管(D9)的正极相连接、通过串联电阻(R4)与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输出端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线圈(L3)的另一端通过串联电阻(R6)与三极管(DG2)的E极相连接;三极管(DG2)的B极通过串联电阻(R5)与三极管(DG1)的C极相连接;三极管(DG1)的B极通过串联电阻(R3)与继电器开关(K2)的常开输出端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8)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接;继电器开关(K3)的常闭输出端与火线输出端F相连接;电容(C1)跨接在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电容(C2)跨接在继电器开关(K2)的常闭输入端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电容(C3)跨接在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输出端和整流二极管(D7)的负极之间;电容(C4)跨接在整流二极管D5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之间。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继电器控制线圈(Ll)、继电器 开关(Kl)、继电器开关(K2)组成一只双刀继电器,或用两只单刀继电器的电感串接或增加 一组检波电桥,以实现两只单刀继电器的同步运行。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三极管(BG1)、三极管(BG2) 和继电器控制线圈(L3)、继电器开关(K3)所组成延时控制电路,通过改变三极管的型号或 另换一种连接方式实现继电器运行状态的延时控制和改变。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采 用增大(C4)的容量或增加变压器耦合的方式替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值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电容(C1-C4),继电器开关(K1-K3),电阻(R1-R6),整流二极管(D1-D8),继电器控制线圈(L1),继电器控制线圈(L3),电感(L2),倒向隔离管(D9),可充电储备电源(BAT1),三极管(DG1),三极管(DG2)组成;本发明可进行无地线防雷击防高压的,在雷击电时无压敏材料的“雪崩”效应,且可自动运行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H02H3/20GK101752825SQ20081006905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张茗 申请人:贵州永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