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656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的框架,尤其是一种借助一塑胶轴管一体包覆一金属底板所
构成的马达框架的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现有马达框架,大致是由一底座及一框体所构成,且该现有马达框架 可供结合如定子及转子等构件,以组成一马达结构。 一般而言,前述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及 框体可以以塑胶材料一体射出成型,只是当该马达框架的整体结构皆以塑胶材料制成时, 则具有结构强度不佳等问题。 又,为改善前述以塑胶材料制成的马达框架所衍生的问题,市面上有些现有马达 框架的整体结构皆以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型,以便增加结构强度及提升散热效果;或者,现 有马达框架也有借助价格较低的塑胶材料制成该框体,再以金属材料制成该底座,以便维 持一定的结构强度及兼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等优点。因此,如以提升现有马达框架的结构 强度及散热效果作为前提条件,则较佳仍以选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底座为优先选择。
请参照图1所示,针对以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9为例提出说明, 该底座9包含有一底板91及一轴管92。该底板91为金属材料所制成,且该底板91中央具 有一套接部911 ;该轴管92具有一第一端921及一第二端922,该第一端921及第二端922 皆为开放状。在实际进行组装时,该轴管92的第一端921组装于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 并必须额外利用一封闭件(未绘示)封闭该第一端921。借此,该底板91即可结合一框体 (未绘示)以构成现有马达框架结构。 上述以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9虽可在构成马达框架结构后提 供较佳的结构强度,只是在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以下诸多缺点 1、结合稳固性不佳该轴管92通常以紧配合方式组装于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 只是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热胀冷縮等因素而产生变形,导 致该轴管92无法稳固紧配合于该套接部911内,造成该轴管92可能会自该底板91上松脱。
2、组装便利性不佳该底板91与该轴管92的组装方式,主要是将该轴管92紧配 合组装于该底板91上,由于组装过程中,必须考虑该轴管92的第一端921与该底板91的 套接部911彼此之间的组装对位关系,因此,造成组装上的诸多不便;再者,当完成该轴管 92的组装作业后,也必须额外利用该封闭件(未绘示)封闭该第一端921,故造成组装步骤 过于繁琐复杂。 3、轴管垂直度不佳当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或该轴管92的第一端921在制造 完成后产生组装尺寸误差时,则该轴管92组装于该底板91的套接部911时,除会产生如同 前述的容易脱落及组装不便等问题外,也会导致该轴管92相对于该底板91的水平面的垂 直度不符合标准,因此,当该底座9结合定子及转子等构件组成一马达结构时,也容易影响
该马达的产 品品质o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其主要的发明目的是改善前述以金属材料所制 成的现有马达框架所具有的结合稳固性不佳、组装便利性不佳及轴管垂直度不佳等诸多缺 点。 —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包含一底板及一轴管,该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
一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穿孔及一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在该穿孔以外的部位
即为该结合部;该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一封闭端,另一端形成一开放 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且该封闭端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借 此,达到增加结合稳固性、组装便利性及提升产品品质等诸多功效。 所述封闭端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及一第二包覆部,该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共 同夹持该底板的结合部。借此,可进一步提升该轴管与该底板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固性。
所述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凸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 一结合周缘,各该凸片的一端于径向上朝向该穿孔的中心方向水平延伸;又该封闭端的第 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较佳可包覆各该凸片及该结合周缘。借此,可利用各该凸片增加该 轴管与该底板彼此之间的结合面积,并兼可有效防止该轴管于该穿孔内任意转动。
所述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倾斜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 的一结合周缘,各该倾斜片的一端于径向上朝向该穿孔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又该封闭端 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较佳可包覆各该倾斜片及该结合周缘,且该封闭端的第二包覆 部形成于该穿孔内侧。借此,同样可利用各该倾斜片增加该轴管与该底板彼此之间的结合 面积,并兼可有效防止该轴管于该穿孔内任意转动,另也可有效减少该底座的整体轴向高 度。 所述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延伸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 的一结合周缘,各该延伸片一端轴向延伸而凸出于该底板的顶面,且各延伸片一端分别形 成一扣钩;又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较佳可包覆各该延伸片、该结合周缘及 各该扣钩,且该封闭端的第二包覆部形成于该穿孔内侧。借此,可利用各该扣钩进一步提升 该底板与该轴管彼此之间的结合强度。 所述结合部另设有数个穿孔,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数个结合周缘,各该结合 周缘相互连接;又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较佳可包覆各该结合周缘。借此,则 具有精简结构的功效。 所述底板的底面相对于该固定区域的位置另形成一凹陷部,该第二包覆部埋入于
该凹陷部内。借此,同样可达到减少该底座的整体轴向高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增加结合稳固性、组装便利性及提升产品品质。


图1 :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 :现有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组合剖视图。 图3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4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5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外观图。
4
图6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7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8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9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10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11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12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13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14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外观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 1、2、3、4底座IO底板 11固定区域 12穿孔13结合部131凸片132结合周缘14通风孔20轴管21封闭端211第一包覆部212第二包覆部22开放端30底板31固定区域32穿孔33结合部331倾斜片332结合周缘40轴管41封闭端411第一包覆部412第二包覆部42开放端50底板51固定区域52穿孔53结合部531延伸片532结合周缘533扣钩60轴管61封闭端611第一包覆部612第二包覆部62开放端70底板71固定区域72穿孔73结合部731结合周缘74凹陷部75透孔80轴管81封闭端811第一包覆部812第二包覆部82开放端
背景技术
9底座91底板911套接部92轴管921第一端922第二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及4所示,揭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l,该底座1包含 一底板10及一轴管20,其中 该底板10为金属材料所制成的一板片,请配合参照图5所示,该底板10中央具有 一固定区域ll,该固定区域11为该底板10可供该轴管20结合的预定部位;又,该固定区 域11内包含一穿孔12及一结合部13,其中该固定区域11于该穿孔12以外的部位即为该 结合部13 ;于本实施例中,该结合部13包含形成于该穿孔12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凸片131, 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12的一结合周缘132,各该凸片131的一端于径向上朝向该穿孔12 的中心方向水平延伸一预定距离,且各该凸片131的一端彼此之间呈不接触状态。又,该底 板10较佳可于该固定区域11周边形成数个通风孔14,以便该底板10结合该轴管20构成该马达框架的底座1时,该底座1也可作为一般风扇的底座等用途。 该轴管20为呈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20 —端形成一封闭端21,另一端形成一 开放端22,且该封闭端21可进一步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211及一第二包覆部212。该轴管 20的封闭端21用以结合于该底板10的固定区域11,当该封闭端21结合于该固定区域11 时,该封闭端21可透过该底板10的穿孔12而完全包覆该结合部13,并兼可配合封闭该穿 孔12 ;又,其中该封闭端21的第一包覆部211可抵接该底板10的顶面,该第二包覆部212 可抵接该底板10的底面,以便利用该第一包覆部211及第二包覆部212共同夹持该底板10 的结合部13,以有效提升该轴管20与该底板10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固性。
借助前述该底板10及该轴管20的结构特征,于实际组装时,主要是将该底板10 预先置入一射出模具(未绘示)的一模穴内的预定位置,该模穴用以射出成型该轴管20; 当该模穴注入塑料以一体射出成型该轴管20的过程中,该轴管20形成可结合于该固定区 域11的该封闭端21,进而再利用该封闭端21封闭该穿孔12且同时一体包覆该结合部13 ; 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封闭端21的第一包覆部211及第二包覆部212包覆各该凸片131 及该结合周缘132,其中更可借助各该凸片131增加该轴管20与该底板10彼此之间的结合 面积,并兼可有效防止该轴管20在该穿孔12内任意转动,以有效提升整体结合稳固性。
请参照图6及7所示,揭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2,该底座2包含 一底板30及一轴管40,其中 该底板3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该底板30同样具有 一固定区域31、一穿孔32及一结合部33等设计,其中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 同的部分不再赘述。又,请配合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板3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 板10的差异仅在于该结合部33包含形成于该穿孔32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倾斜片331,以 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32的一结合周缘332,各该倾斜片331的一端于径向上朝向该穿孔32 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一预定距离,且各该倾斜片331的一端凸出于该底板30的顶面。
该轴管40同样具有一封闭端41及一开放端42等设计,且该封闭端41也可进一 步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411及一第二包覆部412,其中该轴管4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轴管 2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故不再赘述。 借助前述该底板30及该轴管40的结构特征,于实际组装时,同样可于该射出模具 成型该轴管40的同时,将该轴管40的封闭端41 一体包覆该结合部33且封闭该穿孔32, 该封闭端41的第一包覆部411及第二包覆部412则共同包覆各该倾斜片331及该结合周 缘332 ;本实施例中,除同样可借助该结合部33达到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提升结合面积 及防止该轴管40任意转动等优点外,由于各该倾斜片331呈倾斜设置状态,故该封闭端41 的第二包覆部412可直接形成于该穿孔32内侧,并同样可配合该第一包覆部411夹持各该 倾斜片331,使本实施例的第二包覆部412无须如同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包覆部212是凸出于 该底板10的底面,以有效减少该底座2的整体轴向高度,进而可朝向轻薄化的方向设计。
请参照图9及10所示,揭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3,该底座3包含 一底板50及一轴管60,其中 该底板5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该底板50同样具有 一固定区域51、一穿孔52及一结合部53等设计,其中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 的部分不再赘述。又,请配合参照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板5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
6IO的差异仅在于该结合部53包含形成于该穿孔52的孔缘内侧的数个延伸片531,以及围 绕且接邻该穿孔52的一结合周缘532,各该延伸片531 —端以轴向延伸一预定距离且凸出 于该底板50的顶面,且各延伸片531 —端分别形成一扣钩533。 该轴管60同样具有一封闭端61及一开放端62等设计,且该封闭端61也可进一 步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611及一第二包覆部612,其中该轴管6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轴管 2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故不再赘述。 借助前述该底板50及该轴管60的结构特征,于实际组装时,同样可在该射出模具 成型该轴管60的同时,将该轴管60的封闭端61 —体包覆该结合部53且封闭该穿孔52, 该封闭端61的第一包覆部611及第二包覆部612则共同包覆各该延伸片531、该结合周缘 532及各扣钩533,且该封闭端61的第二包覆部612形成于该穿孔52内侧;本实施例中,除 同样可借助该结合部53达到如同前述第二实施例的提升结合面积、防止该轴管60任意转 动及减少轴向高度等优点外,由于各该延伸片531的一端分别形成该扣钩533,因此,可利 用各该扣钩533更进一步提升该底板50与该轴管60彼此之间的结合强度,使该轴管60更 不易自该底板50上脱落。 请参照图12及13所示,揭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4,该底座4包 含一底板70及一轴管80,其中 该底板7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该底板70同样具有 一固定区域71、一穿孔72及一结合部73等设计,其中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 的部分不再赘述。又,请配合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板7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底板 10的差异仅在于该固定区域71内除前述的单一穿孔72及该结合部73夕卜,较佳可另增设 数个穿孔72,其中该固定区域71在各该穿孔72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73,而该结合部 73为围绕且接邻各该穿孔72的数个结合周缘731,各该结合周缘731彼此相互连接。又, 该底板70的底面相对于该固定区域71的位置另可形成一凹陷部74。 该轴管80同样具有一封闭端81及一开放端82等设计,且该封闭端81也可进一 步区分为一第一包覆部811及一第二包覆部812,其中该轴管80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轴管 20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故不再赘述。 借助前述该底板70及该轴管80的结构特征,于实际组装时,同样可在该射出模具 成型该轴管80的同时,将该轴管80的封闭端81 —体包覆该结合部73且封闭各该穿孔72, 该封闭端81的第一包覆部811及第二包覆部812共同包覆各该结合周缘731 ;另外,该底 板70也可在该固定区域71周边形成数个透孔75,以便在射出成型过程中,可利用各该透孔 75于该轴管80的外周面形成如图12及13所示的阶层状凸缘设计; 本实施例中,仅利用各该穿孔72的简易结构设计,而无须设计如同前述各实施例 的凸片131、倾斜片331或延伸片531等构件,即可达到如同前述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提升 结合面积及防止该轴管80任意转动等诸多优点,故具有精简结构的功效;另借助该底板70 的凹陷部74设计,则该第二包覆部812可埋入于该凹陷部74内,而同样可有效减少该底座 4的整体轴向高度。 如上所述,借助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马达框架的底座1、2、3、4的结构设计,本 发明主要是在塑胶材料所制成的轴管20、40、60、80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可同时包覆该底板 10、30、50、70的预定部位,以构成该底座1、2、3、4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确实可以达到如下所述的诸多功效 1、增加结合稳固性由于该轴管20、40、60、80是借助该封闭端21、41、61、81 —体 包覆该底板10、30、50、70的结合部13、33、53、73,因此,该轴管20、40、60、80确可稳固结合 于该底板10、30、50、70上,而不会任意脱落。 2、组装便利性佳借助前述该底板10、30、50、70的结合部13、33、53、73的各种实 施方式,本发明的底板10、30、50、70与轴管20、40、60、80彼此之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是在一 体射出成型该轴管20、40、60、80的同时,也一并包覆该结合部13、33、53、73,因此,于整体 组装过程中,无须考虑该轴管20、40、60、80与该底板10、30、50、70的结合部13、33、53、73 彼此之间的组装对位关系;再者,当该轴管20、40、60、80形成该封闭端21 、41 、61 、81时,也 可同时封闭各该穿孔12、32、52、72,故可有效降低组装作业的困难度。 3、提升产品品质由于该轴管20、40、60、80是一体射出成型结合于该底板10、30、 50、70上,故该轴管20、40、60、80相对于该底板10、30、50、70的水平面的垂直度容易符合标 准,借此,当该底座1、2、3、4结合定子及转子等构件组成一马达结构,即可有效提升该马达 的产品品质。
权利要求
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一个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个穿孔及一个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于该穿孔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及一个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封闭端,另一端形成开放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且该封闭端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区分为一个第一包覆 部及一个第二包覆部,该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共同夹持该底板的结合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 孔缘内侧的数个凸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个结合周缘,各该凸片的一端在径向上 朝向该穿孔的中心方向水平延伸。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 包覆部包覆各该凸片及该结合周缘。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 孔缘内侧的数个倾斜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个结合周缘,各该倾斜片的一端在径 向上朝向该穿孔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 包覆部包覆各该倾斜片及该结合周缘,且该封闭端的第二包覆部形成于该穿孔内侧。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包含形成于该穿孔的 孔缘内侧的数个延伸片,以及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一个结合周缘,各该延伸片一端轴向延 伸而凸出于该底板的顶面,且各延伸片一端分别形成一个扣钩。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 包覆部包覆各该延伸片、该结合周缘及各该扣钩,且该封闭端的第二包覆部形成于该穿孔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另设有数个穿孔,以及 围绕且接邻该穿孔的数个结合周缘,各该结合周缘相互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的第一包覆部及第二 包覆部包覆各该结合周缘。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马达框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底板的底面相对于该固定区域的位置另形成一个凹陷部,该第二包覆部埋入于该凹陷部内。
全文摘要
一种马达框架的底座,包含一底板及一轴管,该底板为金属板片,该底板中央具有一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内包含一穿孔及一结合部,其中该固定区域于该穿孔以外的部位即为该结合部;该轴管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轴管一端形成一封闭端,另一端形成一开放端,该轴管的封闭端结合于该底板的固定区域,以便在射出成型该轴管的过程中,使该封闭端可同时封闭该穿孔并包覆该结合部,以有效提升该底板与该轴管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固性。
文档编号H02K5/04GK101752933SQ20081018346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7日
发明者洪银树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