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磁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878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能磁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蓄能材料及可变磁场驱动的蓄能磁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原动力发动机如汽油机、柴油机、燃油蒸气机等已经使用社会的诸多领域,有 的设备投资巨大,有的耗费燃料费用大,且废物排放、躁音等对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上述发 动机采用的能源是以煤、油、等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资源有限,能源消耗越来越被人们所 重视,为了克服能源危机,世界各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新的能源。在本实 用新型之前为寻求新能源,人们利用永磁体的相互吸力和斥力为驱动力,设计了磁力发动机, 应用永久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设计出转子式、电磁脉沖动能式等,其设计的共同点 为定子和转子都是利用永磁体的吸力和斥力作动力;上述磁力发动机为解决能源问题产生了 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上述实用新型创造明显存在两性作用力的干扰、结构不合理等,因而难 于推广应用。
现有的铅蓄电池等蓄能设备,因为其制造及使用过程中,需要重金属、硫酸等对环境有 严重威胁的物质,且其蓄能密度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采用一套机构或装置,直接实现蓄能和输出动力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来实现前述方法的蓄能磁动 机,其采用一套机构或装置,即可直接实现蓄能和输出动力。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能磁动机,其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该机架上的一磁动力机构; 该磁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顶部的一定磁体,在该定磁体正下方,间隔设有一磁体活塞及 活塞通道;所述定磁体与磁体活塞相对端面的磁极相同;在所述定磁体与磁体活塞之间,还 设有一可在二者之间的空间内前后往复运动的动磁体,其上端面磁极与所述定磁体极性相同, 其上端面磁极与磁体活塞极性相反;所述定磁体与磁体活塞之间形成一同性相斥的磁场,而 所述动磁体在二者之间运动时,其与定磁体之间形成一同性相斥磁场,而与所述磁体活塞之 间形成异性相吸的磁场所述定磁体固定在机架上,当动磁体运动至离开二者之间磁场的作 用范围时,在定磁体排斥力的作用下,磁体活塞朝向离开该定磁体的方向运动;当动磁体运 动至二者之间磁场的作用范围时,其改变了二者原来的磁场作用,该动磁体下部磁场相互吸 引,使所述的磁体活塞朝向靠近该定磁体的方向运动。
3前述的永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l架上设有一水平横杆及其导轨,所述动磁 体设在该横杆上,并随其沿导轨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
前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传动机构,该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磁体活 塞上的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与一曲轴连杆铰接,该曲轴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轴心上, 该轴心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该轴心上还设有一凸轮,该凸轮一侧设有一摆臂;该摆 臂中部铰接在机架上,其下部与所述凸轮外缘抵接,其上段与所述横杆抵接,并驱动该横杆 沿其导轨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
前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心上,还设有一保持惯性的飞轮。
前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上段设有一滑槽,所述横杆下端面上设有 一凸柱,该凸柱插入该滑槽内,二者相互抵接;该凸柱在滑槽内滑动,该滑槽以凸柱头部为 圆心左右转动。
前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磁体、动磁体及磁体活塞,均为永磁体,或至 少其一为永磁体。因永磁体可以积蓄磁能,对其充磁后,其自身即储存了一定能量,能够通 过传动机构自行连续动作,将其所蓄磁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
前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磁体、动磁体及磁体活塞,其中之一或之二, 为线圈绕制并通电而形成的可变极性的电磁体。如动磁体及磁体活塞之一采用电磁体,即可 自行实现磁场的交替变化,可增强或减弱磁场强度、加快或减缓其摆动频率,从而实现对输 出机械能强弱、快慢的控制。
前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组或多组磁动力机构及传动机构,使其形成 一个磁力蓄能动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为
1) 设置一蓄有磁能的永磁体材料制成的定磁体;
2) 在所述定磁体正下方、其磁场作用范围内,设置一极性相反的磁体活塞及其通道,在 二者之间形成一相斥的磁场;在该磁场的作用下,所述磁体活塞沿其通道下行;
3) 在所述定磁体与磁体活塞之间相斥的磁场内或其附近,设置一用来使该相斥磁场发生 变化、阻隔原磁场作用的动磁体,初始状态下该动磁体上部磁场极性与所述定磁体相同,下 部磁场极性与磁体活塞极性相反;
4) 使动磁体运动至所述相斥磁场内或改变其磁场极性,引起所述相斥磁场发生如下变化 使其上部与所述定磁体形成相斥磁场,而其下部与所述磁体活塞形成相吸磁场,并在该磁场作用下,驱动所述磁体活塞沿其通道上行;
5) 将该动磁体运动至所述相斥磁场外或复原其磁场极性,使其退出该相斥磁场,使该磁 场重新发挥作用,驱动所述磁体活塞沿其通道下行;或者复原其磁场极性,引起所述相斥磁 场发生如下变化使其上部与所述定磁体形成相吸磁场,而其下部与所述磁体活塞形成相斥 磁场,并在该磁场作用下,使所述磁体活塞沿其通道下行
6) 重复步骤4) 5),其制造的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使所述磁体活塞重复沿其通道下行、 上行的循环运动,将磁能转换为机械能。
7) 设置一与所述磁体活塞及动磁体连接的曲柄机构,该曲柄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磁体活 塞,另一端连接所述动磁体;所述磁体活塞下行过程中,驱动该曲柄机构将动磁体送入该相 斥磁场内,或者所述磁体活塞下行到位时触发控制电路改变其磁场极性;反之,在所述磁体 活塞上行过程中,驱动该曲柄机构将动磁体送离该相斥磁场,或者所述磁体活塞上行到位时 触发控制电路复原其磁场极性;
8) 在所述曲柄机构上设置一保持惯性的飞轮。
9) 对所述的定磁体或磁体活塞,补充磁能。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永磁体的如下特点其拥有固定的磁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力的 用力和断开,不会像电磁那样易于控制。离磁体越远的磁力线的磁强度越弱.应用磁体对同 极相的磁体磁力线或磁场绝对排斥、即磁力线无法穿越,来制造磁浮磁体活塞的屏蔽层,实 现磁体极相面屏蔽的打开和磁体极相面的屏蔽,实现用力和断开磁力;再利用磁体的斥、吸 力把磁力线有强弱特点圆满的运用起来且加上飞轮储存转动能为辅助力,所心无须损耗能源 就能得到机器动力;蓄能磁动机是运用定磁体一个极相面对磁体活塞同一极相面的产生斥动 力,动磁体一个极相面对磁体活塞异一极相面产生吸力, 一斥一吸为一用力动作,推动曲轴 连杆运转。曲轴连杆上设有飞轮与凸轮,凸轮迫使动摆臂来推动动磁体,动磁体来屏蔽定磁 体对磁体活塞的斥力、并提供对磁体活塞的引力,通过动磁体来屏蔽定磁体来产生瞬间的磁 力动势;达到控制磁力的目的。运用定磁体对磁体活塞产生斥动力,推动磁体活塞磁铁运动, 然后使动磁体滑动来屏蔽固定磁铁对磁体活塞的斥力,而动磁体又对磁体活塞产生引力,使 磁体活塞回位,并滑开动磁体卸掉引力,从而再次受到定磁体的斥力,达到持续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磁步骤,是采用对永磁体充磁的方法,使其蓄存磁能,然后再将 其逐步转化为机械能。在实际运行中,也需要间歇性的对永磁体制造而成、带有磁性的定磁 体或磁体活塞进行充磁,来维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持续运行,依靠不断补充的磁能,经转化后持续输出机械能。
现有技术中,磁体,包括永磁体,其磁性实际上并不永久,当磁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 内磁也随着外部磁场应力而不断变化,当外部磁场的作用力使一些低能量的磁性离子产生倒 向时,磁体的内场强就逐步下降,直至最后失去磁性。对于磁性消失或者消退的磁体,重新 置于强的外部磁场内进行磁化后,其能量即得到补充,其内场强得到增强,可以重新投入应 用。因磁体的蓄能容量,比相同体积的铅蓄电池要大数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及 装置,采用磁体作为蓄能和工作部件,其性能和潜力,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铅蓄电磁及电动机, 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磁力线是离磁体越远磁强度越弱,近就越 强的规律,先运用定磁体的磁场对磁体活塞产生推斥动力,推动磁体活塞做下行运动,然后 其带动传动机构动作,驱动动磁体来屏蔽定磁体对磁体活塞的斥力,此时动磁体对磁体活塞 产生引力,使该磁体活塞上行回位;然后再带动传动机构滑开动磁体除去引力,从而使磁体 活塞再次受到定磁体的斥力,再次下行;如此往复,达到持续转动的目的。当磁体磁性不断 消耗、磁力不断减弱到一定程度后,再对其进行充磁操作,补充能量,重新恢复其磁性。
根据当磁体与磁体的斥力产生磁浮时,磁体若能保持平行,磁体可自由滑动;在定磁体 与磁体活塞之间设一横杆,横杆上设一动磁体构成屏蔽层,利用动磁体的定向水平滑动来对 磁体活塞产生的引力和屏蔽定磁体对磁体活塞的斥力,通过动磁体定向水平滑动来产生瞬间 的磁力动势。
根据磁体对磁体同极相斥,即磁力线无法穿越对方。运用飞轮储存转动能来推动橫杆磁 块屏蔽层活动。利用动磁体连续来回平行滑动,来屏蔽磁体的磁力和打开以屏蔽的磁休的磁 力,达到控制磁力的目的。
蓄能磁动机采用飞轮储存转动能和动磁体对磁体活塞引力来克服磁力死点问题;定磁体 对磁体活塞初始斥动力推动曲轴连杆带动飞轮与凸轮,因飞轮储存转动能惯性作用继续将力 从凸轮传到摆臂通过支点转向带动,于横杆上的动磁块来对磁体活塞产生的引力和屏蔽定磁 体对磁体活塞的斥力,定磁体须错开动磁体才能对磁体活塞产生斥动力,动磁体连续平行滑 动,始终保保持着符合定向转动所须的角度连续变换实现用力、止力循环,克服了永磁力死 点问题,从而保证了动机持续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动磁体,应利用磁体对同极性的磁体 磁力线或磁场绝对排斥、即磁力线无法穿越,来制造磁浮磁体活塞的屏蔽层,实现磁体极相面屏蔽的打开和磁体极相面的屏蔽,实现用力和断开磁力;再利用磁体的斥、吸力把磁力线 有强弱特点圆满的运用起来,且加上飞轮的储存转动能为辅助力,所以仅需消耗磁体蓄存的 磁能、而无须损耗其他能源,就能得到机器动力即机械能输出,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转换途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蓄能磁动^L,应用了磁体对同极相的磁体磁力线或磁场绝对排斥、 即磁力线无法穿越的原理,来制造磁浮磁体活塞的屏蔽层,实现磁体极相面屏蔽的打开及屏 蔽,实现利用其磁场作用力或断开该磁力;由于磁体的斥、吸过程中,因磁场距离不同而产 生的相互作用力存在强弱变化的特点,为均衡输出并保持系统正常运转,本实用新型还设置 了飞轮,以其储存的转动能为辅助力得到机器动力,使其整体上具有结构简单、无噪声、力 矩大、磁能利用率高、环保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运行状态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运行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运行状态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运行状态四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l一机架;2—定磁体;3—动磁体;4一左滑轮支架;5—左滑轮组;6—左滑轮轨道架;7 一横杆;8—右滑轮组;9~右滑轮支架;IO—右滑轮轨道架;li一活塞滑块轮组;12— 活塞通道;13—磁体活塞;14一连杆;15—摆臂铰接轴;16—摆臂;17—飞轮;18—凸 轮;19"一摆臂滑道;20~凸柱;21—曲轴连杆;22—轴心;23—横杆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参见图1 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能磁动机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

1) 在机架1上设置一蓄有磁能的永磁体材料制成的定磁体2;
2) 在所述定磁体2正下方、其磁场作用范围内,设置一极性相反的磁体活塞13及其通 道12,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相斥的磁场;在该磁场的作用下,所述磁体活塞13沿其通道12下 行;
73)在所述定磁体2与磁体活塞13之间相斥的磁场内或其附近,设置一用来使该相斥磁 场发生变化、阻隔原磁场作用的动磁体3,初始状态下该动磁体3上部磁场极性与所述定磁 体2相同,下部磁场极性与磁体活塞13极性相反;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磁体3是采用永磁材 料制成,将其设置在所述定磁体2与磁体活塞13之间相斥的磁场附近;
4)使动磁体3运动至所述相斥磁场内或改变其磁场极性,即引起所述相斥磁场发生如 下变化:使其上部与所述定磁体2形成相斥磁场,而其下部与所述磁体活塞13形成相吸磁场, 并在该磁场作用下,驱动所述磁体活塞13沿其通道12上行;
5) 将该动磁体2运动至所述相斥磁场外,使其退出该相斥磁场,使该磁场重新发挥作用, 驱动所述磁体活塞13沿其通道12下行;
6) 重复步骤4) 5),其制造的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使所述磁体活塞13重复沿其通道 12下行、上行的循环运动,将磁能转换为机械能;
7) 设置一与所述磁体活塞13及动磁体2连接的曲柄机构,该曲柄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 磁体活塞13,另一端连接所述动磁体2;所述磁体活塞12下行过程中,驱动该曲柄机构将动 磁体2送入该相斥磁场内,或者所述磁体活塞13下行到位时触发控制电路改变其磁场极性; 反之,在所述磁体活塞13上行过程中,驱动该曲柄机构将动磁体2送离该相斥磁场,或者所 述磁体活塞13上行到位时触发控制电路复原其磁场极性;
8) 在所述曲柄机构上设置一用来保持惯性的飞轮18。
9) 对所述的定磁体2或磁体活塞13,补充磁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蓄能磁动机,其包括一机架1,还包括设置在该机架1上的一磁动力机 构,该磁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顶部的一定磁体2,在该定磁体2正下方,间隔设 有一磁体活塞13及活塞通道12,该定磁体2与磁体活塞13相对端面的磁极相同;在所述定 磁体2与磁体活塞13之间,还设有一可在二者之间的空间内前后往复运动的动磁体3,其上 端面磁极与所述定磁体2极性相同、与磁体活塞13极性相反;定磁体2与磁体活塞13之间 形成一同性相斥的磁场,而动磁体3在二者之间运动时,其与定磁体2之间形成一同性相斥 磁场,而与磁体活塞13之间形成异性相吸的磁场;定磁体2固定在机架1上,当动磁体3 运动至离开二者之间磁场的作用范围时,在定磁体2排斥力的作用下,磁体活塞13朝向离 开该定磁体2的方向运动;当动磁体3运动至二者之间磁场的作用范围时,其改变了二者原 来的磁场作用,该动磁体3下部磁场相互吸引,使磁体活塞13朝向靠近该定磁体2的方向 运动。机架1上设有一水平横杆7及其导轨12,所述动磁体3即设在该横杆7上,并随其沿导轨22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有用来减小摩擦的滑轮组,其左侧分别设有左滑轮支架4、左滑轮 组5及左滑轮轨道架6;其右侧分别设有右滑轮组8、右滑轮支架9及右滑轮轨道架10;通
过滑轮组及其支架的配合,可大大减小摩擦力,减少能量损耗。
该蓄能磁动机还包括一传动机构,该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磁体活塞13上的一连杆14, 该连杆14的另一端与一曲轴连杆21铰接,该曲连杆21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轴心22上,该轴 心22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该轴心22上还铰接有一凸轮18,该凸轮18—侧设有 一摆臂16;该摆臂16中部通过轴15,铰接在机架1上;其下部与所述凸轮18外缘抵接, 其上段与所述横杆7抵接,并驱动该横杆7沿其导轨12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在所述的轴 心22上,还设有一用来保持惯性的飞轮17。
所述摆臂16的上段设有一滑槽19,所述横杆7下端面上设有一凸柱20,该凸柱20插 入该滑槽19内,二者相互抵接;该凸柱20在滑槽19内滑动,该滑槽19以凸柱20头部为 圆心左右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磁体2、动磁体3及磁体活塞13,均为永磁体;三者均可拆出,分 别补充磁能。
参见图l,运行状态一、即工作初始状态下,曲轴连杆21、连杆14正处于右上方处时, 凸轮18和曲轴连杆21同心,摆臂16无摆动,与摆臂16相连的横杆7也随之不动,而定磁 体2底面与磁体活塞13顶面同极,磁体活塞13受于定磁体2最大斥力沿其通道12下行, 推动连杆14迫使曲轴连杆21转动。曲轴21上设有飞轮17与凸轮18,使飞轮17吸收转动 能后开始转动。应用定磁体2与动磁体3对磁体活塞13—推一吸,与飞轮17可保持惯性转 动,来共同完成各次运转动作,用来克服磁力线左右有一定强弱变化的不足,实现机械能的 持续、平稳输出。因飞轮17的惯性继续将扭矩从凸轮18传到双向摆臂16,并通过该摆臂滑 道19,驱动该动磁体3运动时,其运动对磁体活塞13产生引力和屏蔽定磁体2对磁体活塞 13的斥力,定磁体2须错开动磁体3才能对磁体活塞13产生斥动力,动磁体3连续规律的 直线往复做进出相斥磁场的运动,从而使曲轴连杆21不断地旋转,使扭矩可以从轴心22不 断输出。
参见图2,运行状态二当曲轴连杆21受连杆14推力,继续转动于右下侧处时,凸轮 18偏离轴心22,开始拔动摆臂16向右摆动,带动摆臂16上端的横杆7也向右滑动,设在横 杆7上动磁体3也随之而动,离开相斥磁场作用区域。因动磁体3上端面与定磁体2下端面
9同极,而磁体与磁体的斥力产生磁浮时,磁体若能保持平行,磁体即可自由滑动;机架l上 所设有导轨23既是便于横杆7自由滑动。
参见图3,运行状态三当曲轴连杆21继续转动于左下侧处,于横杆7上所设的动磁体 3滑到磁体活塞13的正上方;在定磁体2与磁体活塞13之间形成一磁屏蔽层,根据磁体对 磁体同极相斥,即磁力线无法穿越对方的原理,其阻隔了定磁体2对磁体活塞13的作用。利 用动磁体3的定向水平滑动,来对磁体活塞13所产生的引力,或屏蔽定磁体2对磁体活塞 13磁体的斥力而产生瞬间的磁力动势。运用飞轮17的惯性转动能推动设在横杆7上的动磁 体3的活动。由于动磁体3连续来回滑动来屏蔽定磁体2的磁力,或打开己屏蔽的定磁体2 的磁力,可以达到控制磁场作用的目的。
参见图4,运行状态四磁体活塞13受到动磁体3引力向下移动至曲轴连杆21处左上 侧处时,凸轮18受曲轴连杆21与飞轮17惯力继续转动,迫使摆臂16向左摆动,于摆臂滑 道19驱动横杆7向右滑动,但动磁体3受到向左的磁引拉力作用,阻碍了凸轮18逆转,这 个力成为横杆7开启阻力。据《磁体空间传力定律》可得磁体与磁体之间传递力F的大小与 两磁体积V成正比,而与两磁体之间的距离L成反比F=V/L。由此可得,曲轴连杆21受的 拉力是凸轮18受到的阻力多倍;动磁体3所受定磁体2斥力与磁体活塞13引力经横杆7传 于导轨22,于横杆7上的动磁体3所受横向引力小于曲轴连杆21拉力,故活塞磁块13拉动 曲轴连杆21与凸轮18继续转动,完成一周转动。
上述运行状态一 四的连续完成,即可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上述运行状态一 四的不 断循环往复,即可在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后,开始下一个周期的运行,由此而不断输出机械 能。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能磁动机,可始终保保持着符合定向转动所须的角度连续变 换,实现用力、止力循环,克服了永磁力死点问题,从而保证了蓄能磁动机持续转动。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能磁动机的制造方法,其基本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其 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3)中,所述动磁体3是由线圈绕制而成的电磁绕组,将其设置在所述定磁体2 与磁体活塞13之间相斥的磁场内,并设置相应的控制电路及触发点;
所述步骤5),是复原该电磁绕组制成的动磁体2的磁场极性,引起所述相斥磁场发生如 下变化使其上部与所述定磁体2形成相吸磁场,而其下部与所述磁体活塞13形成相斥磁场, 并在该磁场作用下,使所述磁体活塞13沿其通道12下行;
所述步骤7),是设置一与所述磁体活塞13及动磁体2连接的曲柄机构,该曲柄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磁体活塞13,另一端连接所述动磁体2;所述磁体活塞12下行过程中,驱动该 曲柄机构在磁体活塞13下行到位时触发控制电路改变其磁场极性;反之,在所述磁体活塞 13上行过程中,驱动该曲柄机构在所述磁体活塞13上行到位时,触发控制电路复原其磁场 极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蓄能磁动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动磁 体3,是由线圈绕制并通电而形成交变磁场的可变极性的电磁体;其设置在所述定磁体2与 磁体活塞13之间的相斥磁场内;与机架l上设有可触发的控制电路及触发点,曲柄机构在所 述磁体活塞13上行到位时,触发控制电路改变电路流向,进而改变其极性,使蓄能磁动机持 续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磁步骤9),是采用对永磁体充磁的方法,使其蓄存磁能,然后再将 其逐步转化为机械能。在实际运行中,也需要间歇性的对永磁体制造而成、带有磁性的定磁 体或磁体活塞进行充磁,来维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持续运行,依靠不断补充的磁能,经 转化后持续输出机械能。当磁体磁力减弱时,因蓄能磁动机里所设的定磁体或磁体活塞为独 立活动安装,可方便拆卸充磁再次使用。用磁体来储存能量不仅容量大,使用方便、安全且 环保。
本实用新型根据具体需要及所需功率,可将蓄能磁动机设成具有二组或多组磁动力机构 及传动机构以满足需要,以便推广应用。
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他蓄能磁动机, 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蓄能磁动机,其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该机架上的一磁动力机构;该磁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顶部的一定磁体,在该定磁体正下方,间隔设有一磁体活塞及活塞通道,该定磁体与磁体活塞相对端面的磁极相同;在所述定磁体与磁体活塞之间,还设有一可在二者之间的空间内前后往复运动的动磁体,其上端面磁极与所述定磁体极性相同、与磁体活塞极性相反;所述定磁体与磁体活塞之间形成一同性相斥的磁场,而所述动磁体在二者之间运动时,其与定磁体之间形成一同性相斥磁场,而与所述磁体活塞之间形成异性相吸的磁场;所述定磁体固定在机架上,当动磁体运动至离开二者之间磁场的作用范围时,在定磁体排斥力的作用下,磁体活塞朝向离开该定磁体的方向运动;当动磁体运动至二者之间磁场的作用范围时,其改变了二者原来的磁场作用,该动磁体下部磁场相互吸引,使所述的磁体活塞朝向靠近该定磁体的方向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一水平横杆及其 导轨,所述动磁体设在该横杆上,并随其沿导轨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传动机构,该机构 包括铰接在所述磁体活塞上的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与一曲轴连杆铰接,该曲轴连杆的另 一端铰接在一轴心上,该轴心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该轴心上还设有一凸轮,该凸轮 一侧设有一摆臂;该摆臂中部铰接在机架上,其下部与所述凸轮外缘抵接,其上段与所述横 杆抵接,并驱动该横杆沿其导轨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心上,还设有一保持惯性的飞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上段设有一滑槽,所述 横杆下端面上设有一凸柱,该凸柱插入该滑槽内,二者相互抵接;该凸柱在滑槽内滑动,该 滑槽以凸柱头部为圆心左右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磁体、动磁体及磁体活塞, 均为永磁体,或至少其中之一为永磁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磁体,是由线圈绕制并通电 而形成交变磁场的可变极性的电磁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磁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组或多组磁动力机构及传 动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能磁动机,其包括一机架,其还包括一磁动力机构;该磁动力机构包括一定磁体,在该定磁体正下方,间隔设有一磁体活塞及活塞通道,该定磁体与磁体活塞相对端面的磁极相同;在所述定磁体与磁体活塞之间,还设有一可在二者之间的空间内前后往复运动的动磁体,其上端面磁极与所述定磁体极性相同、与磁体活塞极性相反;所述定磁体与磁体活塞之间形成一同性相斥的磁场,而所述动磁体在二者之间运动时,其与定磁体之间形成一同性相斥磁场,而与所述磁体活塞之间形成异性相吸的磁场;其具有结构简单、无噪声、力矩大、磁能利用率高、环保等优点。
文档编号H02N11/00GK201238277SQ20082012621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日
发明者吴先进 申请人:吴光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