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缠绕线圈并将其插入电机芯部内的设备及方法

文档序号:742290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缠绕线圈并将其插入电机芯部内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缠绕线圈的装置,该装置在缠绕期间通过使用具有接纳一根线丝
或多根平行线丝的表面部分的成形装置来缠绕线圈。更具体地,成形装置被旋转以便将来 自线丝分配器的一根或多根线丝牵拉至该成形装置表面部分上,以便根据预定配置来缠绕 线圈。 在缠绕之后,可以将被缠绕的线圈从成形装置转移到插入工具,该插入工具具有 导杆,这些导杆在彼此之间限定用于接纳线圈的间隔。紧随该转移操作之后可以是将线圈 插入电机芯部的槽中。 线圈插入是通过将芯部的槽与产生在插入工具导杆之间的间隔对齐,以及通过使 用推动装置将线圈分支连续地推入槽内实现的,其中所述推动装置穿过插入工具的中心区 域。
背景技术
根据这些原理的插入装置已经是专利申请PCT/IB2007/001217的主题,该专利申 请已经被转让给本申请的相同受让人。 在现代电机的芯部中,对芯部槽的特定间隔需要进行装填的线丝数量或线丝导体 的总截面都已经有所增加。在这方面,作为从缠绕成形器进行转移操作的结果,这些线丝沿 导杆的定位会显著地影响将线圈插入芯部的槽内所能获得的装填结果。例如,在大线丝截 面的情形中,已经根据预定的分层布置(即,根据这些彼此相邻的线丝的有次序放置)形成 在缠绕成形器上的线圈匝需要被转移至插入工具,从而使得当线丝被放在插入工具导杆之 间的间隔中时,相同的分层布置得以保持。 在插入操作期间需要保持分层布置,以有助于线丝沿导杆不受妨碍的行进以及通
过,而不存在线丝进入芯部的槽内的问题。由于线丝非分层分布的缘故,所以在这些线丝沿
导杆行进期间,这些线丝的作用力可能会损害个别的线丝,或者使它们被不正确地定位。结
果可能是这些线丝不正确地进入到槽内,其可能在槽内产生这些线丝的错误定位。最终,这
可能会减小槽的装填量,并且对于用来封闭这些槽的绝缘楔还会导致错误放置或者损害。 此外,通过线圈沿导杆抵达的位置必需是精确的,以便保证推动装置的特定部分
在该推动装置插入行程的预定位置处接合并推动该线圈。这一点在下列情况时是特别必需
的,即,当被预定以装填一特定槽的线圈相互覆盖处于插入工具上时,以及当以具体顺序插
入到预定槽内的线圈覆盖随后插入到相同槽内的其它线圈之上时,正如上面提及的申请中
所公开的那样。 如上所述,通过将插入工具导杆的间隔与缠绕成形器的表面部分(其中定位有将 被转移的线圈)对齐,将该线圈从成形装置转移到该插入工具。预见到的一种排出装置可 用于接合这些将被转移的线圈,并且用于沿缠绕成形器及沿导杆的初始伸展部分来推动这 些将被转移的线圈。在现有技术中,被从缠绕成形器连续转移的线圈推动之前已被转移的 线圈,以便使后者沿导杆运动得更远。
线圈推动其它线圈的情形(特别是如果该情形发生在沿导杆行进很大长度时), 可能会导致沿导杆的线丝的不正确定位,结果是先前已经形成在缠绕成形器上的分层布置 的损失。 排出装置通常被集成在缠绕成形器的组件中,并且在缠绕期间随着后者一起旋 转。排出装置通过推动来转移线圈的运动与缠绕成形器的位置是相关的,这一点是就这样 的意义而言的,即,排出装置的位置及行程受到缠绕成形器沿该单元旋转轴线占据的位置 的限制。缠绕成形器通常在离插入工具更远的用于缠绕线圈的位置和相邻于缠绕工具用于 转移线圈的位置之间运动。当排出装置需要沿着导杆推动线圈时,缠绕成形器用于转移这 些线圈的位置便成为了该排出装置偏移的限制。由于排出构件相对于导杆延伸部分所能达 到的位置受限,因此必须使线圈沿着该导杆彼此推动。不过,线圈推动其它线圈的情况正是 前面所提及的那些问题的源头。 需要在定位于插入工具上的线圈之间形成连接引线,以便实现电流的流动。连接 引线可以是从上一个形成的线圈匝分离出来的线丝线股。被切开的线股可以是该线圈的最 终或初始中断端。没有被切开的引线可以是从刚刚被缠绕的线圈分离出来并且被引向下一 个将被缠绕的线圈的初始匝的连续的线丝线股。 上述提到的形成连接引线的操作可能会在线丝上产生拉拽,这样的拉拽会导致将 线丝从其分层布置移除,并因此引起前面所提到的那些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通过将已经形成在缠绕成形器上的线丝分层布置发生松
动的风险减小到最小,从而将线圈从成形装置转移到插入工具。 本发明另一个目标是将需要相互覆盖的线圈准确地放置在插入工具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标是提供一种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在缠绕期间能够随缠绕成
形器一起旋转,并且当需要沿插入工具导杆将线圈推至预定位置时该排出装置不受缠绕成
形器的位置限制。 另一个目的是形成线圈的引线,而不会改变分离出引线的线圈的分层布置。
为了实现前述目标,根据权利要求l,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缠绕线圈并形成该线 圈引线导体的设备。根据权利要求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缠绕线圈的方法。
根据从属权利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它特征和优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圈从缠绕成形器转移到插入工具的排出构件。 该排出构件能够沿插入工具导杆的延伸部分平移到可选位置处,以便将线圈推到它们沿导 杆需要占据的位置处。 每一个线圈均可以通过排出构件被沿着导杆单独推动,因此无需在该排出构件与 正在被转移的线圈之间存在其它线圈。相应地,在通过排出构件的推力应用期间,形成线圈 的单一线丝易于运动且沿导杆没有阻碍,并且实践中在所有需要的运动期间都采用了直接 的推力应用。最终结果是,在线圈从缠绕成形器转移到插入工具期间,该线圈的分层布置得 以保持。 从线圈延伸的引线的形成,是通过使线丝分配器以及线丝抓紧单元运动来进行 的,由此额外的线丝被抽取出来以形成引线。更具体地,在该单元的运动期间,张力被施加
5在该额外的线丝上以便从该分配器拉拽该线丝。同时,排出构件被保持在插入工具上的处 于额外的线丝从中脱离开的线圈的位置或水平高度(level)处,因而阻止了该线丝被从该 线圈拉离。 本发明预见到将线丝牵拉至正在旋转的缠绕成形器的表面上以形成线圈。具有导 杆的线圈插入工具与缠绕成形器对齐,以便在被限定于这些导杆之间的间隔内接纳这些线 圈的分支。 排出构件将线圈的分支推离缠绕成形器的表面,并且沿线圈插入工具的导杆将该 线圈的分支推至预定位置。 在缠绕期间,缠绕成形器的旋转和排出构件的旋转可以同时发生。缠绕成形器能 够平行于该缠绕成形器的旋转轴线朝向插入工具运动以及远离插入工具运动。排出构件由 至少一个具有平移路径的支撑构件支撑,当需要转移线圈时该平移路径用于使该排出构件 平移。用于平移排出构件的至少一个支撑构件相对于缠绕成形器的旋转轴线侧向隔开地定 位。用于使至少一个支撑构件(其中该至少一个支撑构件用于平移排出构件)平移的平移 装置由受控致动器驱动,以便实现沿导杆推动线圈的排出构件的路径。该排出构件的路径 不受用来支撑缠绕成形器的支撑构件所占据的位置的阻碍。


结合附图,在对以下详细描述的思考上,本发明的这些目标及优点,以及其它目标 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设备的正视局部剖视图。 图2是从图1的2-2方向观察的放大视图,其示出了与插入工具对齐的图1中所 示设备的一部分。 图3是从图2的3-3方向观察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从图3的4-4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其示出了被定位成用于将线圈转移到插 入工具的图1中设备的一部分。 图4a是从图4的4a_4a方向观察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2的局部视图,其根据示意图示出了在形成线圈引线阶段期间与 插入工具及线丝操纵器组合起来的图1的设备。图5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某些部件。
图6是类似于图5的视图的示意性视图,其示出了定位引线的顺序。图6中为了 清楚起见,省略了某些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 图3,缠绕成形器10优选由被分别固定到支撑构件11和12的两个成 形构件10'和10"组成。成形构件10"可以在方向W上设置有各种宽度的线圈支撑表面 12' 、12〃及12"',以便在这些表面上沿方向W缠绕各种宽度的线圈部分C1、C2和C3,如 图2中所示的那样。成形构件10'的线圈支撑表面可以是恒定宽度。成形构件10'可以 与间隔46〃对齐,间隔46〃存在于插入工具46的导杆46'的两侧(也参见图4)。线圈部 分Cl、 C2和C3可以一起形成单个线圈C,线圈C需要被转移至位于导杆46'两侧的间隔 中。这些间隔的每一个都可以和芯部上相应的槽对齐,在连续的插入操作期间线圈部分的分支CB需要被插入到该相应的槽中。 支撑构件11和12中的每一个均由相应的导引杆13和14(也参见图3)支撑。支 撑构件11和12可以朝向彼此或者离开彼此平移(S卩,在导引杆13和14上沿方向W和W' 运动),以便调节存在于成形构件10'和10"之间的宽度,并因此改变需要被缠绕的线圈 的宽度。 导引杆13和14的一端由总体支撑构件15的中心支撑部分15'支撑,同时导引 杆13和14的另一端由总体支撑构件15的外围部分16支撑。螺旋构件17(参见图3)接 合支撑构件11和12的螺纹部分。螺旋构件17的螺纹部分具有沿着第一方向取向的螺旋 线,以便接合支撑构件11的螺纹座,同时螺旋构件17的第二螺纹部分具有沿相反方向取向 的螺旋线,以便接合支撑构件12的螺纹座。以这种方式,通过沿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 向转动螺旋构件17的附件17',朝向彼此或者远离彼此平移支撑构件,以便调节存在于成 形构件10'和10〃之间的宽度。 正像附图中所示的那样,用于排出构件20的合适配置可以是环孔,这些环孔环绕 着插入工具的导杆。不过,排出构件20可以具有其它配置。排出构件20分别通过构件部 分21'和构件部分22'被机械地连至第一框架构件21以及第二框架构件22(参见图3和 图4)。这两个框架构件21和22可以被定位在轴线A的相对侧上,并且沿彼此相对的方向 延伸,正如附图中所示的那样。 框架构件21和22中的每一个都设置有轴23。每一根轴23被支撑在相应的构件 24和25内。当轴23从锁定状况被释放时,轴23以及因此的框架构件21和22能够平行于 支撑构件ll的调整方向W或W'滑动,其中所述锁定状况是由存在于构件24和25中每一 个内的锁定器件(图4a中所示)产生的。因此,排出构件变成被暂时连接至支撑构件ll, 正如在以下更加充分描述的那样。 管18的一端18'被组装在轴承19上,轴承19由总体支撑构件15支撑(参见图 1和图3)。以这种方式,总体支撑构件15被连接至管18 (其中管18沿平行于轴线A的方 向),并且允许管18相对于总体支撑构件15绕轴线A旋转。 管18的另一端18〃被支撑在轴承26上,轴承26由总体框架构件27支撑。带轮 28被组装在靠近轴承26的管18的末端,以便通过带29来使管18绕轴线A旋转。采用电 动机30对带29进行驱动,电动机30由总体框架构件27支撑。套管31被组装在管18上。 更精确地,管18在其圆柱表面上具有螺旋槽,该螺旋槽具有和套管31内部所具有的螺旋槽 相对应的螺距。滚珠被容纳在这两个构件的螺旋线沟道内,以便提供类似于接合了管螺纹 的螺纹套管的布置。以这种方式,通过电动机30,管18绕轴线A的旋转会导致套管31平行 于轴线A沿着管18来回平移。套管31的臂31'接合螺杆48的外表面,以避免套管31绕 轴线A的旋转。 套环32由套管31通过轴承32'支撑,因此套环32能够与套管31 —起平移,并且 能够相对于套管31绕轴线A旋转。 杆33和34分别通过螺栓33'和34'被连接至套环32的边缘32〃 。因此,杆33 和34中的每一个都关于轴线A侧向置换,并且杆33和34中的每一个都相对于彼此在直径 上对置,正如附图中所示的那样。 旋转构件35被组装在轴承36和37上,轴承36和37位于圆柱框架部分38内,并且旋转构件35居中位于轴线A上。框架部分38可以是属于该设备的框架40的固定部分。 框架40可以被支撑在设施的地板上,而将本发明的设备安装在该设施中。通过带39,旋转 构件35绕轴线A旋转。带39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该电动机可以由框架40支撑。
杆33和34还被组装在相应的衬套41和42内,衬套41和42由旋转构件35承载。 衬套41和42允许杆33和34相对于旋转构件35平行于轴线A平移。衬套41和42与杆 33和34的接合将构件35的旋转传给杆33和34。 杆33和34还被分别组装在由总体支撑构件15承载的衬套43和44内(仅示出了 其外部,并未以剖视图示出)。衬套43和44允许杆33和34相对于总体支撑构件15平行 于轴线A来回平移。杆33和34与衬套43和44的接合将构件35的旋转传给总体支撑构件 15,这接着使成形构件10'和10"绕轴线A旋转,以便用于缠绕以及从线丝分配器61(图 5中所示)抽取一根或多根线丝的其它操作。 被抽取的一根或多根线丝的开始端S可以被连接至定位在成形构件10'和 10〃 (参见图2)之间的夹紧装置45。 杆33和34的下端可以被分别固定至构件24和25。因此,通过杆33和34,排出 构件20可以平行于轴线A来回平移。 通过套环32,杆33和34可以平行于轴线A来回平移。套环32可以与套管31 — 起平行于轴线A来回平移,套管31是通过使用电动机30旋转管18从而能够平行于轴线A 来回平移。 总体框架构件27可以平行于轴线A来回平移(参见图I),以使成形构件IO'和 10〃平行于轴线A来回平移。总体框架构件27平行于轴线A的来回平移发生在被固定至 框架40的直立的导杆47上。通过螺杆48的旋转可以获得总体框架构件27的平移,螺杆 48接合螺纹套管49。螺纹套管49被固定至总体框架构件27。 带螺纹的螺杆48被安装在位于框架40内的轴承49'上,并且附接有带轮50。带 51能够转动带轮50,而带51又与电动机52 —起转动,电动机52被法兰连接至框架40。以 这种方式,电动机52的旋转使框架构件27平行于轴线A来回平移,由于管18的平移,又使 成形构件10'和10"平行于轴线A来回平移。 当需要调整排出构件20的位置以适应成形构件10'和10"的调整时,杆33和34 可以沿方向Al运动(参见图2、图3、图4和图4a),以便使销53和54的顶部与构件15的 下侧邻接。在销53和54顶部的所述邻接之后,杆33和34沿方向A1的进一步运动会引起 致动销53和54以释放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存在于构件24和25内以保持轴23和24被 暂时锁定。 图4a示出了被销53致动的锁定机构。如图4a中所示,致动销53被螺纹连接到 销70上,销70可以滑动到位于构件24内的衬套71上。该销的下端70'具有用于接合板 块构件72和73的圆锥形状,其中板块构件72和73分别通过销75和76铰接在座74内。 轴23穿过板块构件72和73的孔,并且穿过销70的孔77,如图4a中所示那样。
弹簧78通常沿方向Al推动销70,其通过板块构件72和73的孔的底部72'和 73'抵靠轴23的接合导致了沿方向A1推动轴23。该推动作用使得轴23的顶部表面与构 件24的表面24'和24〃接合,通过摩擦导致了轴23上的锁定作用。 作为销54的顶部运动到与构件15下侧邻接的结果,通过使销71沿着与Al相反的方向运动,摩擦作用被去除以释放轴23。 杆33和34沿方向Al以释放轴23的锁定机构的运动还导致构件21和22的销55 和56 (图3)被分别接纳在座57 (不可见)及滑块11的座58 (图2)中。以这种方式,当滑 块11和12的运动发生在方向W和W'上以便调整成形构件时,轴23被释放,且由于销55 和56接合在座57和58中,所以排出构件20与成形构件10' —起整体运动。最终的结果 是,由于支撑构件11的运动,所以排出构件20被定位成与新位置对齐,在该新位置中线圈 将被缠绕在成形构件10'和10"上。 具有如Cl、 C2及C3部分的线圈C的转移可以通过使排出装置从图1中所示的缠 绕位置平移到图5中所示的转移位置62来发生。可以通过将电动机30旋转以选定的旋转 圈数来发生该平移,正如采用电动机30所用的可编程及受控的驱动器30'能够发生的那 样。在抵达位置62(参见图4)的平移期间,排出构件20在线圈C的C'部分上进行推动。
在排出装置20抵达位置62的平移期间,成形构件10'和10〃被保持在卸除位 置处,该卸除位置邻近于导杆64'的末端。该位置通常可被这样的情况表征,S卩,成形构件 10'不需要深深行进到由导杆64'界定的内部区域65中。实际上,内部区域65可以由插 入塞(未示出)占据,该插入塞被连续用来实现平行于轴线A的行程,以将线圈插入到芯部 的槽内。 用于使排出构件20沿着插入工具平移的杆33和34在其运动的延伸部分中既不 受成形构件10'和10"的位置的限制,也不受用于支撑成形构件10'和10"的构件15的 位置的限制。 如图5中所示,这些杆能够穿过支撑构件15,而不被支撑构件15所阻碍。
通过使排出构件20平移到由虚线20〃表示的位置处,具有如C1、C2和C3部分的 另一个线圈可以被接连转移到转移位置。通过驱动器30',并且通过为电动机30选择不同 的预定旋转圈数,这能够得以实现。 当将线圈转移到所示的转移位置62时,线丝分配器以及抓紧单元60能够与排出 构件20同时运动,其中抓紧单元60保持并输送通过分配器61的一根或多根线丝。这将保 证往分配器60的线丝延伸部分CL被保持以恒定的长度,并且线圈C的线丝部分不会被拉 出来。 为了开始进行连续线圈缠绕,需要通过位于缠绕成形构件之间的夹紧装置45来 夹住线丝延伸部分CL。而这是通过形成更长长度的线丝延伸部分CL以便使其通过抓紧单 元60的运动抵达夹紧装置来实现的,其中需要它与夹紧装置对齐。抓紧单元60实现对齐 的运动会通过从分配器61拉拽出额外的线丝来产生更长长度的线丝延伸部分CL。另外,插 入工具62还可以被绕其中心轴线66进行标引(index),或者绕轴线A旋转,以便允许单元 60将线丝放在夹紧装置内,因此能够形成更长长度的线丝延伸部分CL。
在所有这些运动期间,排出构件20保留在最后的线圈C的转移位置62处,线丝CL 从其中分离开。以这种方式,朝着该线圈的排出构件20的下侧充当了阻碍额外的线丝被从 线圈C抽出的接合表面。 —旦线丝延伸部分CL已经被夹紧装置夹住,那么缠绕成形器就可以被旋转以形 成另一个线圈。 最终的结果是,在最后被缠绕的线圈C和另一个需要被缠绕在缠绕成形器10'和10〃上的线圈之间形成预定长度的线丝连接部,而无需将线丝从该最后被缠绕的线圈C中 抽出。 参照图6,其中所示缠绕成形器绕轴线A旋转了半圈以便进行缠绕操作,而且初始 引线CL1从该缠绕成形器的夹紧装置延伸。初始引线CL1朝向区域80发生了不期望的变 形,其中一根或多根线丝将被抽紧在该缠绕成形器上。在这种情形中,引线CL1的变形部分 可能会与被接连分配在表面12"'上形成线圈的线丝发生干涉。通过排出构件经由电动机 30选定旋转圈数的运动,被固定至排出构件20(参见图4)的横杆81的部分81'可以与引 线CL1的变形部分对齐(参见图6中横杆部分81'的位置)。紧随该对齐之后,该横杆沿 方向A2的进一步的运动可以使得初始的引线CL1变形至位置CL1',以这种方式来远离区 域80,从而避免了与需要被缠绕在表面12"'上的一根或多根线丝发生干涉。
根据前文所述,可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设备可将线圈从缠绕成形器转移到插入 工具,且不存在使制于缠绕成形器上的线丝出现不正确分层情况的风险。这之所以能够实 现,既是因为,由于对排出构件的路径已不存在不期望的限制,所以使得插入每个线圈时无 需将其与另一个线圈一起推动成为可能;也是因为,能够在已经缠绕的线圈与稍后将要被 缠绕的线圈之间形成线丝连接部而不用从该已经被缠绕的线圈移除线丝;而且还因为,提 供了用于将没有正确对齐的线丝端部重新对齐的装置。 当然,在保持本发明原理不变的同时,相对于已纯粹作为示例描述的那些内容而 言,各种构造细节和实施例的可以被充分地改变,而并不背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 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缠绕线圈(C)且形成连接至所述线圈的线丝导体引线(CL)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线圈的缠绕成形器(10′、10″),其适于旋转以将线丝导体牵拉至所述缠绕成形器的表面(12′、12″、12″′)上以形成所述线圈;线圈插入工具(46),其具有轴线(66)和预定长度的导杆(46′),所述导杆(46′)用于和所述缠绕成形器对齐,以便在将所述导杆(46′)分开的间隔(46″)内接纳所述线圈的分支(CB);排出构件(20),其用于沿所述插入工具(46)的方向将所述线圈(C)的分支(CB)推离所述缠绕成形器(10′、10″)的表面;旋转组件(35、39),其用于绕旋转轴线(A)旋转所述缠绕成形器(10′、10″)和所述排出构件;第一组件(15、18、48、49、52),其用于支撑所述缠绕成形器(10′、10″),并且用于朝向和远离所述线圈插入工具(46)平移所述缠绕成形器(10′、10″);第二组件(18、31、33、34),其用于支撑所述排出构件(20),并且沿平移路径平移所述排出构件,以推动所述线丝圈(C)的分支(CB);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18、31、33、34)包括平移装置(18、31、30),所述平移装置(18、31、30)用于沿所述导杆使所述排出构件(20)平移一预定的最大范围,而不会被所述第一组件阻碍并且也不依赖于所述缠绕成形器(10′、10″)沿所述旋转轴线(A)所占据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18、31、33、34)包括至少 一个用于平移所述排出构件(20)的平移构件(33、34),所述平移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 (A)侧向隔开地定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用于平移所述排出构件 (20)的平移构件(33、34)通过定位在所述旋转组件(35、39) —侧上的连接装置(32、32') 被连接至所述平移装置(18、31、30),所述旋转组件(35、39) —侧与所述缠绕成形器(10'、 10〃 )被定位的一侧是相对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33、34)将所述排出装置 (20)沿所述导杆(46')的长度平移至可选择的位置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移构件(33、34)通过所述 旋转组件(35、39)被旋转,以便旋转所述排出构件(20)。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移构件(33、34)穿过所述 缠绕成形器的支撑构件(15),以便沿着所述路径平移所述排出构件(20)。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带有螺旋的轴(18),所 述螺旋被套管(31)接合,所述套管(31)通过连接装置(32、32')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平 移构件(33、34),其中所述轴(18)与所述旋转轴线(A)对准并且被旋转,以平移所述至少一 个平移构件(33、34)。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螺旋的轴(18)支撑所述缠绕成 形器(10' 、10〃 )的支撑构件(15),并且所述带有螺旋的轴(18)被平移,以平移所述缠绕 成形器(10' 、10〃 )。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成形器(10' 、10〃 )包括关 于所述旋转轴线(A)对称放置的两个线丝接纳部分,并且包括用于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 (A)的方向对所述两个线丝接纳部分之间距离进行调整的装置(11、12、17)。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选一步包括用于使和所述缠绕成形器 的部分(10')集成在一起的所述排出构件平移的装置(56、58),以便与所述缠绕成形器 (10' 、10〃 )的调整一起来对所述排出构件(20)进行调整。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移构件(33、34)被引导 以滑动穿过所述旋转装置(35)和所述缠绕成形器(10' 、10〃 )的支撑构件(15)。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排出构件集成在一起 的部分(81),所述部分(81)与所述排出构件(20) —起平移,以便接触引线(CL1)并使其变 形。
13. —种用于缠绕线圈(C)且形成连接至所述线圈的线丝导体引线(CL)的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步骤使缠绕成形器(10' 、10〃 )和排出构件(20)绕轴线(A)旋转,以形成所述线圈;平移所述排出构件,以将所述线圈的分支(CB)从所述缠绕成形器(IO' 、10〃 )转移到 存在于插入工具(46)的导杆(46')之间的间隔(46〃 )中;将所述缠绕成形器(IO' 、10〃 )定位在用于将所述缠绕成形器和所述插入工具的导 杆(46〃 )对齐的位置中,以便实现所述转移;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所述排出构件(20)沿所述导杆(46〃 )平移一预定的最大范围,而不会被所述缠绕 成形器(10' 、10〃 )的定位阻碍,并且也不依赖于由所述缠绕成形器沿所述旋转轴线(A) 所占据的位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供了至少一个用于平移 所述排出构件(20)的平移构件(33、34),并且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A)且与所述旋转轴 线(A)侧向隔开的路径平移所述平移构件。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排出构件(20)沿所 述导杆(46')的长度平移至可选择的位置,以便沿所述导杆(46')将所述线圈的分支 (CB)推至各个位置处。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导杆(46')将线圈(C)和所 述排出构件(20) —起推至预定位置(62)处之后,所述排出构件在另一个将被缠绕的线圈 的引线导体(CL)的形成期间被保持在所述位置处。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平移所述排出构件(20),以 便使所述排出构件(20)的部分(81)与固定至所述缠绕成形器(10' 、10〃 )的线丝引线的 线股(CL1)接合,并且在与所述线股接合之后,使所述排出构件(20)运动,以使所述线股变 形。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缠绕线圈(C)且形成连接至该线圈的线丝导体引线(CL)的设备和方法。该线圈缠绕在缠绕成形器(10′、10″)上,并且被转移到插入工具(46)上以便随后进入到电机芯部的槽中的插入。该线圈被缠绕成分层布置,该分层布置需要在转移操作期间被保持在该插入工具上。一种用于将该线圈从该缠绕成形器(10′、10″)转移到该插入工具(46)的排出构件(20)能够沿该插入工具的导杆(46′)将该线圈推至选定位置(62),从而使该线圈的分层布置不会丢失。形成从该被转移的线圈延伸的线丝导体引线(CL),而不会损害已经被转移的线圈的分层布置。在该线丝导体引线的形成期间,排出构件(20)被保持成与已经被转移的线圈相邻,以避免线丝被从该已被转移的线圈拉开。
文档编号H02K15/04GK101755378SQ200880020992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8日
发明者G·斯特拉蒂科, M·穆格利 申请人:阿托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