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747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将轴承朝着转轴的轴端施力
的施力部件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步进电动机一般包括在转轴的外周上具有永磁体的转子以及与永磁体的外周面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的环状定子,并采用由轴承来支撑转轴的轴端的构造。上述电动机中,大多采用这样的构造利用轴承保持件的轴承保持用贯穿孔将轴承保持成能沿电动机轴线方向移动,并利用配置在轴承后侧的施力部件的弹簧部,将轴承的后端面朝着转轴施力。
构成上述电动机时,若采用在轴承保持件的后方从电动机轴线方向覆盖施力部件、并使从施力部件朝前方突出的爪被轴承保持件钩住的结构,则电动机小型化时必须縮小爪,因此,施力部件容易从轴承保持件脱落。 因此,曾提出了使施力部件从与电动机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机中,提出了这样的防脱构造使施力部件的从与轴承保持件的后端面重叠的底板部朝前方突出的卡钩与形成于轴承保持件后端面的卡孔卡合,从而防止施力部件朝着与安装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滑动而从轴承保持件脱开。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7-20238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防脱构造中,当将电动机进一步小型化时,轴承保持件的后端面和施力部件的底板部变窄,无法在轴承保持件的后端面和施力部件的底板部上形成防脱用的卡孔和卡钩,存在无法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电动机小型化时也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的电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动机包括沿电动机轴线方向延伸的转轴、支
撑该转轴的轴端的轴承、形成有将该轴承保持成能沿电动机轴线方向移动的轴承保持用贯
穿孔的轴承保持件、以及具有将上述轴承后端面朝着上述转轴施力的弹簧部的施力部件,
其特征是,上述施力部件包括使该施力部件从与电动机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
于上述轴承保持件时与上述轴承保持件的后端面重叠的底板部、从该底板部朝前方突出而
与上述轴承保持件的侧面重叠的侧板部、以及在该侧板部的前端侧朝内侧弯曲而与上述轴
承保持件的前端面卡合的钩部,在上述钩部与上述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防止上述施力部
件从上述轴承保持件朝着与安装上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脱开的防脱机构,
该防脱机构包括从上述钩部朝后方突出的卡合突起、以及在上述轴承保持件的前端面上
凹陷而供上述卡合突起嵌入的卡合凹部。
本发明中,在安装施力部件时,一边以施力部件的从底板部朝前方突出的侧板部
为导向一边使施力部件从与电动机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使从施力部件的侧板部朝内侧弯曲的钩部与轴承保持件的前端面重叠。因此,与使施力部件从电动机轴线方向与轴承保持件压紧并卡合时不同,即使随着电动机的小型化而将施力部件和轴承保持件小型化时,也能形成较大的钩部,因此,能在轴承保持件上牢固保持施力部件。因此,即使对施力部件施加使其从轴承保持件分离的电动机轴线方向的力,施力部件也不会从轴承保持件脱落。另外,本发明中,在施力部件的钩部与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防脱机构,因此,即使因电动机的小型化而导致施力部件的底板部和轴承保持件的后端面变窄,也能构成防脱机构。
此外,防脱机构包括从钩部朝后方突出的卡合突起、以及在轴承保持件的前端面上凹陷的卡合凹部,因此,从电动机轴线方向观察时,防脱机构占有的面积较窄。因此,即使因电动机的小型化而在钩部等的形状和大小上受到限制,也能构成防脱机构。因此,即使在将电动机小型化时,也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卡合突起具有能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弹性。这样构成时,在使施力部件从与电动机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时,卡合突起不会妨碍该安装,并且,在使施力部件从与电动机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时,卡合突起会自动地嵌入卡合凹部并卡合。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电动机具有固定上述轴承保持件的上述前端面的定子,上述轴承保持件中,通过使上述轴承保持件的上述轴承保持用贯穿孔两侧的前端面凹陷而在上述轴承保持用贯穿孔的两侧形成卡合台阶部,从而与上述定子之间形成间隙,并通过使上述卡合台阶部的一部分进一步凹陷来形成上述卡合凹部,上述施力部件的上述侧板部包括从上述底板部的两侧突出而与形成在上述轴承保持件的两侧的上述卡合台阶部卡合的两个钩部,并使分别从上述钩部突出的上述卡合突起嵌入上述卡合凹部。这样构成时,在施力部件的侧板部两侧容易实现使卡合突起嵌入卡合凹部的结构,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卡合突起从上述钩部朝着与安装上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斜向突出。这样构成时,在使施力部件从与电动机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时,卡合突起不会妨碍该安装。另外,在将施力部件安装于轴承保持件后,施力部件朝着与安装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滑动而欲从轴承保持件脱开时,卡合突起可发挥较大的阻力。因此,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较为理想的是,在使施力部件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时,将轴承保持件的轴承保持用贯穿孔形成于从轴承保持件的中央部分朝一侧错开的位置,在将轴承保持件固定于定子后,使定子后端面的一部分露出,从该露出的定子后端面侧安装施力部件。这样构成时,能以露出的定子后端面作为安装施力部件时的导向,安装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卡合凹部在与安装上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
相反的一侧具有供上述卡合突起的前端部进入的内角部。这样构成时,即使在施力部件朝
着与安装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滑动而欲从轴承保持件脱开时,卡合突起也会被内角部
钩住,可发挥较大的阻力。因此,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卡合凹部形成于与上述轴承保持用贯穿孔分离
的位置。这样构成时,在卡合凹部与轴承保持用贯穿孔之间存在较厚的壁,若是该较厚的
5壁,则不会发生变形。因此,轴承保持用贯穿孔不会变形,能实现将轴承适合地保持在轴承保持用贯穿孔内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施力部件与上述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定位限位件,该定位限位件在安装上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上抵接,规定上述施力部件相对于上述轴承保持件的安装位置。这样构成时,在使施力部件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时,施力部件不会从轴承保持件脱落。另外,能以较高的位置精度将施力部件安装于轴承保持件。
本发明中,在安装施力部件时,一边以施力部件的从底板部朝前方突出的侧板部为导向一边使施力部件从与电动机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使从施力部件的侧板部朝内侧弯曲的钩部与轴承保持件的前端面重叠。因此,与使施力部件从电动机轴线方向与轴承保持件压紧并卡合时不同,即使随着电动机的小型化而将施力部件和轴承保持件小型化时,也能形成较大的钩部。因此,能在轴承保持件上牢固保持施力部件,因此,即使对施力部件施加使其从轴承保持件分离的电动机轴线方向的力,施力部件也不会从轴承保持件脱落。另外,本发明中,在施力部件的钩部与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防脱机构,因此,即使随着电动机的小型化而使施力部件的底板部和轴承保持件的后端面变窄时,也能构成防脱机构。此外,防脱机构包括从钩部朝后方突出的卡合突起、以及在轴承保持件的前端面上凹陷的卡合凹部,因此,从电动机轴线方向观察时,防脱机构占有的面积较窄。因此,将电动机小型化时,即使对施力部件施加与安装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力,施力部件也不会从轴承保持件脱开。因此,即使将电动机小型化时,也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说明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所使用的基端侧轴承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在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中的轴承保持件上安装施力部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所使用的施力部件的说明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所使用的轴承保持件的说明图。 图6是在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轴承保持件上形成的卡合凹部的剖视图。(符号说明) 1电动机 3定子 4转子 6轴承保持件 7施力部件 9防脱机构 14轴承 41转轴 61轴承保持件的轴承保持用贯穿孔 63轴承保持件的卡合台阶部
67轴承保持件的卡合凹部 71施力部件的底板部 72施力部件的侧板部 73钩部 75施力部件的弹簧部 76轴承限位部 77施力部件的卡合突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进行说明。
(电动机的整体结构) 图丄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说明图,图1 (a) 、 (b) 、 (c)分别是用截面来表示电动机的上半部的主视图、右视图和放大表示电动机的基端侧轴承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所使用的基端侧轴承的说明图,图2(a)、 (b)分别是从电动机轴线方向的后方(反输出侧)观察轴承的仰视图和纵剖视图。 图1 (a) 、 (b)所示的电动机1是0DD(光盘驱动装置)等所使用的小型步进电动机,包括定子组31、32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2段层叠的筒状定子3。定子组31、32分别包括巻绕在绝缘体3a上的环状的驱动线圈3b、以及配置在该驱动线圈3b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两侧的一对定子铁心3c。定子铁心3c由内铁心3d和外铁心3e形成。内铁心3d和外铁心3e分别包括沿着绝缘体3a的内周面在周向排列的多个极齿3f ,形成在内铁心3d和外铁心3e上的极齿3f配置成沿驱动线圈3b的周向交替进入。定子3在定子组31、32的径向外侧包括壳体2a、2b。在定子组31、32的外周侧形成有两个端子部35,在这些端子部35上连接有驱动线圈3b的末端。上述端子部35从形成在壳体2a、2b上的开口部突出。定子3形成为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观察时,彼此相对的侧面部为平坦面,而其它侧面部形成为圆弧状,端子部35位于定子3的圆弧部分的一侧。 在定子3的内侧配置有转子4,该转子4在转轴41的基端侧的外周面上安装有转子磁体42。在转子磁体42的外周面上,S极和N极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转轴41的两轴端分别被枢轴轴承机构11、12保持成能旋转。 如图1 (a) 、 (c)所示,枢轴轴承机构11包括一部分进入转轴41的基端侧轴端的凹部411内的金属制或陶瓷制球体13、以及具有承接该球体13的有底凹部14a的圆盘状的树脂制轴承14。 对于上述枢轴轴承机构ll,在定子3中,在与转轴41伸出的前端侧(输出侧)相反的一侧的基端侧(反输出侧)的端部配置有具有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的大致矩形的轴承保持件6、以及具有弹簧部75的施力部件7。在轴承保持件6的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内能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移动地插入轴承14,施力部件7的朝着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内延伸的弹簧部75与轴承14的后端面140抵接,将轴承14朝着转轴41施力。轴承保持件6通过焊接和粘接等方法固定于壳体2b。这样构成的电动机1中,在轴承保持件6的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内利用施力部件7的弹簧部75将轴承14的后端面140朝着转轴41所在的前方施力,因此,轴承14将转轴41可靠地支撑。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轴承保持件6上安装施力部件7,如后面所述,使施力部件7沿着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箭头+y所示的方向滑动。此处,弹簧部75从施力部件7的上端附近的位置朝着斜下方(与安装施力部件7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弹簧部75的前端部75a在从电动机轴线L稍向上方(安装施力部件7时的滑动方向的跟前侧)错开的位置上与轴承14的后端面140抵接。 如图2(a)、(b)所示,轴承14是大致圆柱形状的树脂成形品,在前端面141上形成有凹部14a,后端面140是平坦面。 再次参照图1(a),在定子3的前端侧的端面上固定有截面呈-字形的框架90,该
框架90中,在与定子3隔开一定距离相对的相对板部90a上保持着承接转轴41的前端侧
轴端的枢轴轴承机构12。该枢轴轴承机构12也具有与枢轴轴承机构11大致相同的构造。
在上述枢轴轴承机构11、12中,作为轴承保持件6和施力部件7,使用与定子3的体型相比
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较小的部件。(施力部件7和轴承保持件6的结构) 图3是表示在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1中的轴承保持件6上安装施力部件7的方法的说明图,图3(a)、 (b)、 (c)是从斜后方观察在轴承保持件上安装施力部件的形态时的说明图、从斜前方观察在轴承保持件上安装施力部件的形态时的说明图和从斜下方观察施力部件的前面侧时的说明图。图3(a)、(b)中,用点划线来表示轴承14。图4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1所使用的施力部件7的说明图,图4(a) 、 (b) 、 (c) 、 (d) 、 (e) 、 (f)分别是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后方观察施力部件的仰视图、从前方观察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的后视图、侧视图、剖视图和放大局部剖视图。图5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1所使用的轴承保持件6的说明图,图5(a)、 (b)、 (c)、 (d)、 (e)分别是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后方观察轴承保持件的仰视图、从前方观察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的后视图、侧视图和剖视图。图6是在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1的轴承保持件6上形成的卡合凹部67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于定子3的轴承保持件6上安装施力部件7时,沿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x方向)和上下方向(y方向)中的上下方向插入施力部件7。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施力部件7朝上下方向中箭头+y所示的上方滑动,从而将施力部件7安装在轴承保持件6上。 采用上述安装构造时,施力部件7由加工成规定形状以便具有弹性的金属制板材形成,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大致长方形的底板部71、从底板部71以舌片状斜向切起的弹簧部75、从底板部71的彼此相对的左右侧端部(长边部分)分别朝前方弯曲的一对侧板部72、以及从一对侧板部72的各个前端侧彼此向内弯曲的一对钩部73。此处,侧板部72折弯成与底板部71垂直、或折弯成比垂直更厉害。如图l(b)所示,定子3的彼此相对的侧面部为平坦面,底板部71的左右方向(x方向)的宽度、即侧板部72间的宽度被设定成比定子3的彼此相对的侧面部间的宽度小。因此,将施力部件7安装在轴承保持件6上时,一对侧板部72和一对钩部73不会突出到定子3的彼此相对的侧面部的外侧。钩部73相对于侧板部72折弯成比垂直稍厉害,侧板部72与钩部73所成的角是锐角。弹簧部75的前端部75a以小角度折弯成与底板部71大致平行。 另外,施力部件7形成有定位限位部78,该定位限位部在底板部71的下端部以朝着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前方、即朝着轴承保持件6所在的一侧突出的形态弯曲。此处,施力
8部件7由金属制的板材构成为具有弹性,因此,不仅弹簧部75具有弹性,一对侧板部72和一对钩部73等也分别具有弹性。 而且,在施力部件7上形成有卡合突起77,该卡合突起77从钩部73以朝着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后方、即朝着底板部71所在的一侧突出的形态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突起77从钩部73的长度方向上的下端侧的端部朝着底板部71斜向折弯。这样构成的卡合突起77也具有弹性,能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弹性变形。 另外,在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上,在与弹簧部75的冲孔711在下侧相邻的位置形成有稍向前方突出的轴承限位部76。该轴承限位部76是使包括弹簧部75的冲孔711的周缘下端侧在内的区域朝着前方突出而形成的部位,以比弹簧部75小的突出尺寸朝前方突出。上述轴承限位部76的底部为平板部760。 如图3和图5所示,轴承保持件6由大小与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重叠的长方形平面形状的SUS制烧结体形成,在稍靠下端的位置、即在从轴承保持件6的中央部分朝着下端附近错开的位置上形成有圆形的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因此,将轴承保持件6固定于构成定子3的后端面的壳体2b后,如图1 (b)所示,壳体2b后端面的一部分在轴承保持件6的下端侧露出。在轴承保持件6的前端面69上,沿着彼此相对的左右侧端部(长边部分)形成有卡合台阶部63,该卡合台阶部63处,轴承保持件6的厚度稍薄。卡合台阶部63被设定成将轴承保持件6的前端面69固定于定子3的壳体2b后,在壳体2b的后端面与卡合台阶部63之间形成能插入施力部件7的钩部73的间隙。该卡合台阶部63的宽度尺寸比施力部件7的钩部73的宽度尺寸稍宽。另外,轴承保持件6中因卡合台阶部63而变薄的两端部分的厚度(侧面64的厚度)与施力部件7的侧板部72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另外,卡合台阶部63在形成有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的位置上被切除,通过采用该结构,还能减小轴承保持件6的宽度尺寸。 在轴承保持件6的后端面60上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内,浅而宽的槽68沿上下方向延伸。槽68从轴承保持件6的后端面60的下端部朝上方延伸,在其中途部分形成有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轴承保持件6中,在槽68的上端缘位置形成有位置调整用贯穿孔62,该位置调整用贯穿孔62用于在定子3的端部固定轴承保持件6时通过夹具进行位置调整。 另外,在轴承保持件6的前端面69上,通过使两侧的卡合台阶部63各自的一部分进一步凹陷,在长度方向的下端附近的位置形成卡合凹部67。该卡合凹部67形成为截面呈矩形。因此,如图6所示,在卡合凹部67的上下方向的两侧形成大致直角的内角部67a、67b。通过在该卡合凹部67内嵌入形成于施力部件7的钩部73的卡合突起77,构成防止施力部件7从轴承保持件6朝着与施力部件7安装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脱开的防脱机构9。(电动机1的制造方法和轴承保持件6朝施力部件7的安装构造)
下面一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的制造方法一边说明施力部件7轴朝承保持件6的安装构造。为了制造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l,如图l(a)所示,在组装定子3和转子4后,在定子3上固接框架90。然后,在定子3的内侧插通转子4,并利用枢轴轴承机构12支撑转轴41的前端侧轴端,在此状态下,将轴承保持件6的前端面69固定于定子3的端部、即壳体2b的后端面。进行上述固定时,可采用例如点焊。
接着,从后方在轴承保持件6的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内安装球体13和轴承14,形成在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内配置有轴承14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如图l(c)所示。
接着,如图l(c)和图3所示,使施力部件7从下侧沿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交叉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是沿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滑动,使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与轴承保持件6的后端面60重叠,使施力部件7的侧板部72与轴承保持件6的侧面64重叠,并使钩部73与在轴承保持件6的前端面69上形成的卡合台阶部63重叠。此时,轴承保持件6的侧面64对施力部件7的侧板部72起到导向作用,卡合台阶部63对钩部73起到导向作用。另外,如图l(b)所示,壳体2b的后端面在轴承保持件6的下端侧、即施力部件7的开始安装侧露出,因此,能以壳体2b的露出的后端面为导向,将施力部件7的钩部73插入壳体2b的后端面与卡合台阶部63之间的间隙内。 然后,定位限位部78与轴承保持件6的下端面抵接,并且施力部件7的从钩部73朝后方突出的卡合突起77嵌入到形成于轴承保持件6的卡合台阶部63的卡合凹部67内。其结果是,如图6所示,卡合突起77的前端部77a进入卡合凹部67中位于与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内角部67a。 在此状态下,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与轴承保持件6的后端面60重叠,弹簧部75将轴承14的后端面140朝着转轴41施力。此状态通过在钩部73与底板部71之间弹性地夹持轴承保持件6而得到保持。另外,侧板部72也弹性变形,其形状复原力也起到维持将施力部件7保持于轴承保持件6的状态的力的作用。 此处,定位限位部78也与轴承保持件6的下端面抵接而弹性变形。因此,定位限位部78欲使施力部件7朝着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滑动,但该动作因卡合突起77与卡合凹部67的卡合而被阻止。 另外,在组装电动机1后,即使对施力部件7施加欲使其朝着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滑动的力,该动作也因卡合突起77与卡合凹部67的卡合而被阻止。这样一来,本实施方式中,由卡合突起77和卡合凹部67在钩部73与轴承保持件6之间构成防止施力部件7从轴承保持件6朝着与安装施力部件7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脱开的防脱机构9。
在此状态下,由于在轴承保持件6的后端面60上形成有槽68,因此如图1 (c)所示,在轴承保持件6的后端面60与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之间会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空出间隙Gl。因此,不会出现施力部件7的弹簧部75与轴承保持件6干涉的情况,至于弹簧部75,可考虑弹性等而采用最佳的构造。 另外,在轴承14的后端面140与形成于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的轴承限位部76之间也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空出间隙G2。因此,轴承14处于可朝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后方某种程度变位的状态,因此,即使对转轴41施加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后方的力,也能吸收该力。另外,即使在转轴41受到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后侧的力、轴承14朝后方变位时,该变位也会因轴承14的后端面140与轴承限位部76抵接而被阻止。这样一来,本实施方式中,轴承14的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后方移动的范围被限制。因此,可确保轴承14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具有适当的可移动量。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中,朝轴承保持件6安装施力部件7时,使施力部件7沿着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使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与轴承保持
10件6的后端面60重叠,并使钩部73与轴承保持件6的卡合台阶部63卡合。因此,与使施力部件7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与轴承保持件6压紧并卡合时不同,即使在随着电动机1的小型化而无法在与施力部件7卡合的部位确保较大的空间时,以及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轴承保持件6较薄、轴承保持件6自身无法形成与施力部件7卡合的部位时,也能使施力部件7牢固保持。因此,在将施力部件7安装于轴承保持件6的状态下,即使对施力部件7施加使施力部件7从轴承保持件6分离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力,施力部件7也不会发生错位和脱落等。 另外,施力部件7的从钩部73朝后方突出的卡合突起77嵌入到形成于轴承保持件6的卡合台阶部63的卡合凹部67内。因此,即使对施力部件7施加使其朝着与施力部件7安装时相反的方向滑动的力,也可利用由卡合突起77和卡合凹部67形成的防脱机构9来阻止施力部件7的反向滑动。因此,能防止施力部件7的错位和施力部件7的脱开。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施力部件7的钩部73与轴承保持件6之间形成有防脱机构9,因此,即使縮小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和轴承保持件6的后端面60的宽度尺寸,也能构成防脱机构9。此外,由于防脱机构9是由从钩部73朝后方突出的卡合突起77和在轴承保持件6的前端面69上凹陷的卡合凹部67构成的,因此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观察时,防脱机构9占有的面积较窄。因此,即使因电动机1的小型化而在钩部73的形状上受到限制,也能构成防脱机构9。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使电动机1小型化时,也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 另外,卡合突起77具有可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弹性,因此,使施力部件7从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6时,卡合突起77不会妨碍该安装。另外,使施力部件7从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6时,卡合突起77会自动地嵌入卡合凹部67并卡合。 此外,卡合突起77从钩部73朝着与安装施力部件7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斜向突出。因此,使施力部件7从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于轴承保持件6时,卡合突起77不会妨碍该安装。而且,施力部件7朝着与安装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滑动而欲从轴承保持件6脱开时,卡合突起77可发挥较大的阻力。因此,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7从轴承保持件6脱落。另外,卡合突起77弹性地与卡合凹部67卡合,因此,即使卡合突起77受到一定的外力而发生变形,也能复原到原来的形状。因此,卡合突起77和卡合凹部67不会产生损伤。 另外,卡合凹部67在与安装施力部件7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包括供卡合突起77的前端部77a进入的内角部67b,因此,施力部件7朝着与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滑动而欲从轴承保持件6脱开时,卡合突起77会被内角部67b钩住,发挥较大的阻力。因此,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7从轴承保持件6脱落。 另外,在轴承保持件6中,卡合凹部67形成于与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分离的位置。因此,在卡合凹部67与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之间存在较厚的壁,若是该较厚的壁,则不会发生变形。因此,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不会变形,能实现将轴承14合适地保持在轴承保持用贯穿孔61内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中,在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上形成有以比弹簧部75小的突出尺寸朝前方突出的轴承限位部76,因此,轴承14的朝电动机轴线L方向后方的变位被轴承限位部76限制。因此,轴承14不会过度变位,因而弹簧部75不会产生损伤。
另外,在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上使轴承限位部76突出,因此,轴承14的后端面 140可以是平坦面,不必像以往那样形成突起。因此,能简化轴承14的结构,并且不会发生 因形成于轴承14的后端面140的突起被弹簧部75钩住而使弹簧部75产生损伤等不良情 况产生。此外,轴承14的后端面140可以是平坦面,不必像以往那样形成突起,因此,还具 有可提高轴承14的成形精度这样的优点。 另外,轴承限位部76是在底板部71中使包括弹簧部75的冲孔711的周缘的一部 分在内的区域朝着前方突出而形成的部分。因此,即使不追加部件或不对施力部件7的底 板部71进行复杂的加工,也能构成轴承限位部76。另外,若在底板部71中使包括弹簧部 75的冲孔711的周缘的一部分在内的区域朝着前方突出来形成轴承限位部76,则能减少底 板部71的冲压加工部位,因此,即使因电动机1的小型化而导致底板部71较窄时,也能在 底板部71上形成弹簧部75以及轴承限位部76。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轴承限位部76的与轴承14的后端面140抵接的部分为与电 动机轴线L正交的平板部760。因此,即使轴承限位部76与轴承14抵接,也是以较宽的面 积抵接,因而能可靠地防止轴承限位部76和轴承14的后端面140变形。
权利要求
一种电动机,包括转轴,该转轴沿电动机轴线方向延伸;轴承,该轴承支撑所述转轴的轴端;轴承保持件,该轴承保持件形成有将所述轴承保持成能沿电动机轴线方向移动的轴承保持用贯穿孔;以及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具有将所述轴承的后端面朝着所述转轴施力的弹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底板部,在使所述施力部件从与电动机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而安装于所述轴承保持件时,所述底板部与所述轴承保持件的后端面重叠;侧板部,该侧板部从所述底板部朝前方突出而与所述轴承保持件的侧面重叠;以及钩部,该钩部在所述侧板部的前端侧朝内侧弯曲而与所述轴承保持件的前端面卡合,在所述钩部与所述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防脱机构,该防脱机构防止所述施力部件从所述轴承保持件朝着与安装所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脱开,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从所述钩部朝后方突出;以及卡合凹部,该卡合凹部在所述轴承保持件的前端面上凹陷,供所述卡合突起嵌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突起具有能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弹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突起从所述钩部朝着与安装所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斜向突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部在与安装所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具有供所述卡合突起的前端部进入的内角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部形成于与所述轴承保持用贯穿孔分离的位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突起从所述钩部朝着与安装所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斜向突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部在与安装所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具有供所述卡合突起的前端部进入的内角部。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部形成于与所述轴承保持用贯穿孔分离的位置。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具有固定所述轴承保持件的所述前端面的定子,所述轴承保持件中,通过使所述轴承保持件的所述轴承保持用贯穿孔两侧的前端面凹陷而在所述轴承保持用贯穿孔的两侧形成卡合台阶部,从而在所述轴承保持件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间隙,并通过使所述卡合台阶部的一部分进一步凹陷来形成所述卡合凹部,所述施力部件的所述侧板部包括两个钩部,该两个钩部从所述底板部的两侧突出而与形成在所述轴承保持件的两侧的所述卡合台阶部卡合,分别从所述钩部突出的所述卡合突起嵌入所述卡合凹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突起从所述钩部朝着与安装所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斜向突出。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部在与安装所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具有供所述卡合突起的前端部进入的内角部。
12.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保持件的所述轴承保持用贯穿孔形成于从所述轴承保持件的中央部分朝一侧错开的位置,在将所述轴承保持件固定于所述定子后,所述定子后端面的一部分露出,从该露出的所述定子后端面侧安装所述施力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力部件与所述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定位限位件,该定位限位件在安装所述施力部件时的滑动方向上抵接,规定所述施力部件相对于所述轴承保持件的安装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电动机,即使在电动机小型化时也能可靠地防止施力部件从轴承保持件脱落。电动机(1)中,在轴承保持件(6)上安装施力部件(7)时,使施力部件(7)从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使施力部件(7)的底板部(71)与轴承保持件(6)的后端面(60)重叠,并使钩部(73)与轴承保持件(6)的卡合台阶部(63)卡合。另外,即使对施力部件(7)施加欲使其朝着与安装施力部件(7)时相反的方向滑动的力,也能利用由卡合突起(77)和卡合凹部(67)形成的防脱机构(9)来阻止施力部件(7)朝相反方向滑动。
文档编号H02K5/16GK101771325SQ2009102615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上野俊夫 申请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