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3166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性保护电路,尤其涉及用于充电系统中的防止蓄电池极 性反接的极性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蓄电池能够储存直流电能,在通讯、电力系统中,常常用其作为备电设备,
避免系统电源故障时设备突然断电。例如在UPS当中,具备一定备电时间的蓄
电池组连接到充电器上,市电正常的时候经过整流和逆变后给负载供电,同时
通过充电器给蓄电池充电;市电发生故障时蓄电池就给逆变器供电,转化为交 流电源给负载。因此蓄电池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其蓄 积很大的电力能量,因此也存在着使用的安全问题,才喿作使用不慎将会出现短 路爆炸等严重的事故。因此对于电池的正负极接线一定要正确。因而,在设备 中必须设计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极性保护电路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传统的 防反接电路一般都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截至特性将其串在电池连接回路中,起 到防反接的效果;但是保护效果单一,控制程度较弱,如果改进电路与前级充 电设备联系起来一起控制就能更好的保护电池,达到适时充放电的目的。另夕卜, 又可以采用电子开关管组成的极性保护电路实现。如公开号为1355607的专利 "具有电源极性反接保护的电路",它将保护用场效应管与被保护电路中元件 的衬底相连接。保护用场效应管为PM0S场效应管或腿0S场效应管。若为PM0S, 其柵极和源极分别连接被保护电路的接地端和电源端,其漏极连接被保护电路 中PM()S元件的衬底。若是NM0S,其栅极和源极分别连接被保护电路的电源端和 接地端,其漏极连接被保护电路中NMOS元件的衬底。 一旦被保护电路的电源极
3性反接,保护用场效应管会形成断路,防止电流烧毁电^各中的场效应管元件,保
护整体电路。又如公开号为1832285的专利"丽0S电池反接保护",包括一个 电压源,该电压源包含正、负端。极性敏感装置具有与电压源的正端相连通的第 一端子,并包括第二端子。低电阻开关与电压源的第一和第二端子相连通,并与 极性敏感装置的第二端子相连通。低电阻开关在电压源正端的第 一 电压减去电 压源负端的第二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在极性敏感装置的第二端子和电压源的负 端之间采取导通状态。否则,低电阻开关采取非导通状态。但是,这些电路采用 电子开关管实现,若用于大功率电源系统则需要选用大功率场效应管,成本较 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充电系统中,提出一种的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 的极性保护电路,其成本不高、且保护功能相对单一极性二极管更有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包括
继电器,其被控制端接于充电器的输出端和蓄电池的第一接入端,其控制端接 于极性二极管的负极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
极性二极管,其正极接入蓄电池的第一接入端,负极接于继电器的控制端;
光电耦合器,其输出端的正极接继电器的控制端,输出端的负极接蓄电池的第 二接入端,其输入端接入充电器的电源导通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蓄电池的第一接入端、极性二极管、继电器的控制端、 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构成的支路上的任一位置串接一限流电阻。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限流电阻接入于继电器的控制端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 端的正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还串接一限流电阻。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是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t支术方案, 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在充电系统中的因蓄电 池极性反接造成的危险,另 一方面避免了在无交流电源或开机信号情况下对蓄 电池的放电损耗。

图l所示的是不间断电源(UPS)典型电路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的是交流逆变的不间断电源(UPS)典型电路图。平时的时候 AC电经过AC/DC整流后通过充电器对蓄电池充电, 一旦发生断电时,则由蓄电 池经过逆变器再进行AC电输出。
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包括 继电器D3,其被控制端接于充电器的输出端和蓄电池BAT1的第一接入端BAT+, 其控制端接于极性二极管D2的负极和光电耦合器Dl的输出端; 极性二极管D2,其正极接入蓄电池BAT1的第一接入端BAT+,负极接于继电器D3 的控制端;
光电耦合器D1,其输出端的正极接继电器D3的控制端,输出端的负极接蓄电池 BAT1的第二接入端BAT-,其输入端接入充电器的电源导通电路。可以取自充电 器的电路中的具有电压输出的信号端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蓄电池BAT1的第一接入端BAT+、冲及性二才及管D2、继电器D3的控制端、光电耦合器Dl的输出端构成的支路上的任一位置串接一限流
电阻R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流电阻R3 4妾入于继电器D3的控制
端和光电耦合器Dl的输出端的正极之间。
同样的,所述的光电耦合器Dl的输入端还串接一限流电阻R4用于限流。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D3是电磁继电器。所述的控制端是线圈
的两端,所述的被控制端是动触点端(常开端)、静触点端(常闭端)与公共端
构成的开关端。
这样,蓄电池BAT1与充电器的连接回路受到继电器D3的控制端电压的控 制。只有辅助回路导通,继电器D3才能闭合,充电器才能给蓄电池BAT1充电。 即,蓄电池BAT 1的正4及接入第 一接入端BAT+ 、蓄电池BAT 1的负极接入第二接 入端BAT-才能导通充电器与蓄电池BAT1的连接。但是,如果蓄电池BAT1端子 极性接反,则二极管D2不导通,继电器D3的辅助回路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 D3不能闭合,充电器无法输入到蓄电池端。另一方面,即4吏蓄电池BAT1的极性 连接无误,若充电器没有交流输出或无开关信号,光耦D1不工作,回路也不能 导通,继电器D3仍然不闭合;避免了在无交流电源或开机信号情况下对蓄电池 BAT1的力文电损库4。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 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1.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D3),其被控制端接于充电器的输出端和蓄电池(BAT1)的第一接入端(BAT+),其控制端接于极性二极管(D2)的负极和光电耦合器(D1)的输出端;极性二极管(D2),其正极接入蓄电池(BAT1)的第一接入端(BAT+),负极接于继电器(D3)的控制端;光电耦合器(D1),其输出端的正极接继电器(D3)的控制端,输出端的负极接蓄电池(BAT1)的第二接入端(BAT-),其输入端接入充电器的电源导通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 电池(BAT1)的第一接入端(BAT+)、才及性二才及管(D2)、继电器(D3 )的控制 端、光电耦合器(Dl )的输出端构成的支路上的任一位置串接一限流电阻(R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 流电阻(R3)接入于继电器(D3)的控制端和光电耦合器(Dl)的输出端的正 极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 电耦合器(Dl)的输入端还串接一限流电阻U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 电器(D3)是电磁继电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极性保护电路,尤其涉及用于充电系统中的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极性保护电路。防止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包括继电器,其被控制端接于充电器的输出端和蓄电池的第一接入端,其控制端接于极性二极管的负极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极性二极管,其正极接入蓄电池的第一接入端,负极接于继电器的控制端;光电耦合器,其输出端的正极接继电器的控制端,输出端的负极接蓄电池的第二接入端,其输入端接入充电器的电源导通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在充电系统中的因止蓄电池极性反接造成的危险,另一方面避免了在无交流电源或开机信号情况下对蓄电池的放电损耗。
文档编号H02H7/18GK201398070SQ20092013811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6日
发明者曾华锋 申请人: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