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3786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图1和图2分别是现有技术中的马达的组合示意图和分解示意图。如图1 和图2所示,这种马达100包括轴101、固定套设在轴101上的磁石102、以 及套设在磁石102外的第一定子组103、第二定子组104。其中第一定子组103和第二定子组104分别套设在磁石102的上部和下 部。第一定子组103包括第一齿形板105,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第一线架106, 其上缠绕铜线;以及第二齿形板107,与第一齿形板105配合,从而将第一线 架106容纳于其中。这三者上均设置有供轴101通过的孔。类似地,第二定子 组104包括第三齿形板108,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第二线架109,其上缠绕 铜线;以及第四齿形板IIO,与第三齿形板108配合,从而将第二线架109容 纳于其中。这三者上也设置有供轴101通过的孔。在轴101的下端,设置有底盖111,底盖111内设置有下轴受112,用于 支撑轴101的下端部。在轴101上、第一定子组103上方,紧贴设置有取付板 113,取付板113上固定有上轴承114。这种马达100的缺陷在于,部品较多,总数量为12件,在组装时会耗费 较多的工时,增加了成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马达的部品较多、组 装费时的缺陷,提供一种部品较少、节省组装工时的马达。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马达,包括:转子组,包括轴以及固定在所述轴上的磁石; 第一定子组,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上,包括第一线架;第一齿形板;以及第二齿形板;其中,所述第一线架呈筒状且底部封闭,其底部设有凹处,形成向外突出 的下轴承;所述转子组的轴支撑于所述下轴承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达,所述下轴承与所述第一线架一体成型。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达,所述第一齿形板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外筒、 以及从所述第一外筒的底部内缘均匀间隔伸出的多个第一磁极齿;所述第一外 筒的底部设有供所述下轴承通过的中心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达,所述第一定子组套设在所述所述转子组的下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达,所述马达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上部的第 二定子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达,所述第二定子组包括第二线架、第三磁极齿 以及第四磁极齿。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达,所述第二定子组上方还设置有取付板,所述 取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轴配合的上轴承。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马达的下轴承与第一线架一 体成型,因此不需要再设置底盖。如此可减少部品,对应地减少组装工序,节 约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马达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马达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马达的组合示意图;200920154807.5说明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马达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和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马达的组合示意图和分解示意图。如图3 和图4所示,该马达200主要包括三部分转子组201、以及分别套设在转子 组201下部和上部的第一定子组203和第二定子组202。其中转子组201包括轴204以及通过铆合固定连接在轴204上的磁石205。 当轴204转动时,会带动磁石205转动。第一定子组203包括第一齿形板217、第一线架218、以及第二齿形板 219。第一齿形板217带有中心通孔217a,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外筒220、以 及从第一外筒220的底部内缘均匀间隔伸出的多个第一磁极齿221,各第一磁 极齿221绕第一外筒220的轴线向上延伸。第二齿形板219包括环状平板部分223以及从平板部分223均匀间隔伸出 的多个第二磁极齿224,各第二磁极齿224沿着第二齿形板219的轴线向下延 伸。其中第二齿形板219的平板部分223上设置有中心通孔219a。第一线架218大致呈筒状,带有中心孔218a,其上绕有铜线,并且设有 两个端子针脚222,分别与对应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在第一齿形板217的外周 面上,设置有供端子针脚222伸出的缺口 226 。第二定子组202包括第三齿形板206、第二线架207、以及第四齿形板 208。其中第三齿形板206带有中心通孔206a,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外筒209、 以及从第二外筒209的顶部内缘均匀间隔伸出的多个第三磁极齿210,各第三 磁极齿210绕第二外筒209的轴线向下延伸。第二线架207也大致呈筒状,带有中心通孔207a,其上绕有铜线,并且 设有两个端子针脚213,用于分别与对应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在第三齿形板206 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端子针脚213伸出的缺口 227。第四齿形板208包括环状平板部分211以及从平板部分211均匀间隔伸出 的多个第四磁极齿212,各第四磁极齿212沿着第四齿形板208的轴线向上延5伸。其中第四齿形板208的平板部分211上设有中心通孔208a。这些中心通 孔206a、 207a、 208a的直径均大于磁石205的外径,使得磁石205能够在其 中自由转动。当第二定子组202组装完毕后,第三磁极齿210向下延伸到第二线架207 内,第四磁极齿212向上延伸到第二线架207内,且第三磁极齿210和第四磁 极齿212相向交错设置。在第二定子组202的上方,还设置有取付板214。在取付板214上设置有 上轴承孔215。上轴承216即通过铆合固定在上轴承孔215中。轴204的上端 与上轴承216配合。而第二定子组202的第三齿形板206可与取付板214焊接 在一起。参照图5,第一线架218的底部封闭,且在底部中心设有凹处,形成向外 突出的下轴承225。该下轴承225与第一线架218—体成型,可采用冲压等方 式形成,用于支撑轴204的下端。第一齿形板217上的中心通孔217a的直径 大于或等于下轴承225的外径,下轴承225可从中通过。由于下轴承225与第 一线架218—体成型,因此不需要再设置底盖。如此可减少部品,对应地减少 组装工序,节约成本。当第一定子组203组装完毕后,第一磁极齿221向上延伸到第一线架218 内,第二磁极齿224向下延伸到第一线架218内,且第一磁极齿221和第二磁 极齿224相向交错设置。组装时,将取付板214与上轴承216铆合,之后将其与第三齿形板206 焊接在一起。将第二线架207组入。第四齿形板208与第二齿形板219焊接在 一起,并将轴204和磁石205铆合点胶形成转子组201。之后将第一线架218 组入第一齿形板217。再将以上组装好的部品最后组装固定即可。当第一、第二定子组203、 202通电后,通过磁场与转子组201相互作用, 使转子组201转动。本实用新型中,马达200的下轴承225与第一线架218—体成型,因此不 需要再设置底盖。如此可减少部品,对应地减少组装工序,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马达,包括转子组,包括轴以及固定在所述轴上的磁石;第一定子组,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上,包括第一线架;第一齿形板;以及第二齿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架呈筒状且底部封闭,其底部设有凹处,形成向外突出的下轴承;所述转子组的轴支撑于所述下轴承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与所述第一线 架一体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板包括两端 开口的第一外筒、以及从所述第一外筒的底部内缘均匀间隔伸出的多个第一磁 极齿;所述第一外筒的底部设有供所述下轴承通过的中心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组套设在所 述所述转子组的下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包括套设在所 述转子组上部的第二定子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子组包括第二 线架、第三磁极齿以及第四磁极齿。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子组上方还设 置有取付板,所述取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轴配合的上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包括转子组,包括轴以及固定在所述轴上的磁石;第一定子组,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上,包括第一线架;第一齿形板;以及第二齿形板;其中,所述第一线架呈筒状且底部封闭,其底部设有凹处,形成向外突出的下轴承;所述转子组的轴支撑于所述下轴承内。该马达的下轴承与第一线架一体成型,因此不需要再设置底盖。如此可减少部品,对应地减少组装工序,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H02K3/00GK201388101SQ20092015480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张华雄 申请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