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397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电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尤指一种压电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越益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各种对于环境污染较轻微的能源产生方法相 继地被提出,例如太阳能、风力发电、燃料电池、压电发电等。其中压电发电为使用压电 材料的压电效应来产生电能,可参考美国专利号US6, 655, 035所提出的『piezoelectric generato:r』,或是US4, 511, 818所提出的『piezoelectric generator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 目前压电发电较新颖的应用为将多个压电组件(压电材料)设置于地板下方,然 后人们在地板上行走时,因为重量的关系,压电组件会变形而产生电能。所以只要人们持续 在地板上行走时,压电组件即可不断地产生电能。 然而,此种压电发电的应用仍有一些缺点如下压电组件本身的结构较脆弱,所以 容易因为较大的冲击而被破坏,因此人们如果在地板上跑跳,则压电组件破坏的机率就会 提高。另外,如果人们的重量能集中地作用于压电组件的中央处,压电组件的发电效率较 高。但是目前无法达到此功效,人的重量仍是分散地作用于压电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电发电装置,其能保护压电组件,使得压电组件 不易被破坏;且能让力量集中地施加于压电组件的中央处,使得压电组件能产生具有较多 的电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电发电装置,包括一下层结构;一第一缓 冲组件,其设置于该下层结构上;一压电组件,其设置于该第一缓冲组件上;一第二缓冲组 件,其设置于该压电组件上;以及一上层结构,其具有一本体及一柱体,该柱体设置于该本 体的底面,该本体位于该第二缓冲组件的上方,该柱体接触该第二缓冲组件,该柱体的位置 对应于该压电组件的中央处。 藉此,本实用新型的压电发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第一缓冲组件及第二缓冲组件将压电组件夹于之中,可吸收冲击,保护压电组 件不易被破坏。且施加于上层结构的力量,例如人的重量,是透过柱体传递至压电组件的中 央处,压电组件因此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意指能产生较多的电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电发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电发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电发电装 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电发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001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电发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O压电发电装置 ll下层结构 12定位结构 13第一缓冲组件 14压电组件 15第二缓冲组件 16上层结构 161本体 162柱体 17导引结构 171开口 18导电组件 20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电发电装置(piezoelectric generator),其能保护压电组 件,使压电组件不易被破坏;且能让力量较集中地施加于压电组件的中央处,提高压电组件 的发电量。该压电发电装置适合埋于地板中,供人们踩踏而发电,尤其适合于捷运站、车站 或百货公司等人们较多且频繁走动的地点。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电发电装置10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压 电发电装置10包括组件如下一下层结构11、一定位结构12、一第一缓冲组件13、一压电 组件14、一第二缓冲组件15、一上层结构16、一导引结构17及二导电组件18。每一个组件 的详细结构介绍如下,而文中所讲述到的各方向(上下前后左右),只是用来表示组件的结 构特征的相对方向,并不是局限实际的使用方向。 下层结构11为一矩型状结构,而定位结构12为一环状结构。定位结构12设置于 下层结构11的顶面上,定位结构12的功用为方便第一缓冲组件13、压电组件14及第二缓 冲组件15放置于适当位置。 下层结构11与定位结构12可为一体成形地制作出,如本实施例般;也可单独地制 作出,然后再组装于一起。另外于其它实施例(图未示)中,定位结构12也可由多个柱体 所组成,然后该些柱体环状地排列于下层结构11的顶面上。 第一缓冲组件13为一圆盘状结构,其能吸收一定大小的冲击,而其材料可为硅 胶、橡胶或弹性阻尼等。第一缓冲组件13设置于下层结构11的顶面上,并且被定位结构12 环绕。 压电组件14也为一圆盘状结构,当其变形时,能相对应地产生电能。压电组件14 设置于第一缓冲组件13的顶面上,并且也被定位结构12环绕。 第二缓冲组件15的形状、功能及材料类似于第一缓冲组件13,为一圆盘状结构, 能吸收一定大小的冲力,且可由为硅胶、橡胶或弹性阻尼等材料所制成。第二缓冲组件15设置于压电组件14的顶面上,并且也被定位结构12环绕。 所以换言之,压电组件14被夹于第一缓冲组件13及第二缓冲组件15之间,使得 外界的冲击不会对压电组件14造成严重地影响。而定位结构12的高度大于第一缓冲组件 13、压电组件14及第二缓冲组件15三者堆栈后的高度。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上层结构16具有一本体161及一柱体162,本体161大 致为一矩型状结构,而柱体162为一圆柱状结构,柱体162设置于本体161的底面。本体 161与柱体162可为一体成形地制作出,如本实施例般;也可单独地制作出,然后再组装于 一起。本体161位于第二缓冲组件15的上方,而柱体162接触第二缓冲组件15的顶面,柱 体162的位置对应于压电组件14的中央处(圆心处)。柱体162与本体161 —体成形的时 候,两者结合强度会较好。 导引结构17为一环状结构,其设置于上层结构16的本体161的底面,并且围绕着 定位结构12。导引结构17可以让上层结构16较顺利地相对下层结构11、支撑结构12、第 一缓冲组件13、压电组件14及第二缓冲组件15垂直地移动。上层结构16与导引结构17 可为一体成形地制作出,如本实施例般;也可单独地制作出,再组装于一起。而导引结构17 另外具有一开口 171,开口 171贯穿了导引结构17。开口 171的功用为方便导电组件18 延伸至导引结构17外。 二导电组件18分别为一可传输电能的电线,其分别地连接于压电组件14,用以将 压电组件14产生的电能传递至其它装置(图未示)。二导电组件18可穿过导引结构17的 开口 171而延伸至导引结构17外。 上述为压电发电装置10的各组件的结构特征及组装关系,以下说明压电发电装 置10的使用方式及应用方法。 压电发电装置10的上层结构16如果被施加一向下的垂直力,上层结构16及导引 结构17会一起相对于下层结构11、定位结构12、第一缓冲组件13、压电组件14及第二缓冲 组件15垂直地移动。上层结构16的柱体162会推压第一缓冲组件13、压电组件14及第二 缓冲组件15,将垂直力传递至压电组件14上,使得压电组件14变形而产生电能。最后电能 再透过导电组件18传递出。 且由于力量是集中作用于压电组件14的中央处,所以压电组件14具有较高的发 电效率,能产生较多的电能。 请参阅图5所示,压电发电装置10的较佳应用方式为埋于一地板20中。如此当 人们走过压电发电装置10的上方时,人的重量自然地会给于压电发电装置10 —向下的垂 直力,而使得压电组件14变形而发电。如果是应用在捷运站、车站或百货公司等人们较多 且频繁走动的地点上时,压电发电装置io产生的电能更为可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层结构;一第一缓冲组件,其设置于该下层结构上;一压电组件,其设置于该第一缓冲组件上;一第二缓冲组件,其设置于该压电组件上;以及一上层结构,其具有一本体及一柱体,该柱体设置于该本体的底面,该本体位于该第二缓冲组件的上方,该柱体接触该第二缓冲组件,该柱体的位置对应于该压电组件的中央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组件及该第二缓冲组 件为硅胶、橡胶或弹性阻尼。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层结构的本体与柱体为一 体成形。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定位结构,该定位结 构设置于该下层结构上,该定位结构环绕该第一缓冲组件、该压电组件及该第二缓冲组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层结构与该定位结构为一体 成形。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设 置于该上层结构的本体的底面,并围绕该定位结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层结构与该导引结构为一体 成形。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二导电组件,该二导电组件 分别地连接于该压电组件,该导引结构具有一开口 ,该二导电组件穿过该开口 。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设 置于该上层结构的本体的底面,并围绕该定位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二导电组件,该二导电组 件分别地连接于该压电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电发电装置,包括一下层结构;一第一缓冲组件,其设置于下层结构上;一压电组件,其设置于第一缓冲组件上;一第二缓冲组件,其设置于压电组件上;以及一上层结构,其具有一本体及一柱体,柱体设置于本体的底面,本体位于第二缓冲组件的上方,柱体接触第二缓冲组件,柱体的位置对应于压电组件的中央处。藉此,第一缓冲组件及第二缓冲组件将压电组件夹于之中,保护压电组件不易被破坏。且施加于上层结构的力量是透过柱体传递至压电组件的中央处,因此压电组件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文档编号H02N2/18GK201479039SQ20092016162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5日
发明者叶洁桦, 吴夏语, 庄财裕, 李照佑, 简嘉男 申请人: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