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050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电缆,特别涉及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
背景技术
目前,以往的航空发动机电缆外部结构基本上都是结构复杂,重量大,制作过程繁琐,装配和修理缺少灵活性,尤其所采用的金属屏蔽软管重量大,耐腐蚀性能不好,影响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重量,提高产品性能,特提供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
总菅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包括一个接线盒1,安装线束2,导线5,31个连接附件用电缆插头3,5个弓形夹4,31 根防护套6 ;其中5个弓形夹4安装在接线盒1上,导线5与接线盒内的插座101通过钎焊连接,导线5穿过5个弓形夹4伸出接线盒1,防护套6套在导线5的外部,电缆插头3钎焊连接在导线5的末端,导线5通过安装线束2分出不同的线束。所述的弓形夹4与接线盒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的连接螺母为5个。所述的接线盒1内插座101个数为4个。所述的防护套6为软体材质结构。所述的防护套6为非金属丝与金属丝编织成。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结构简单,重量轻,重量是传统产品的72%, 电缆质地较软,往发动机上装配更具灵活性。防护套采用非金属丝与金属丝编织成,满足了高、低温试验,振动冲击试验,霉菌、盐雾等试验,电气性能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总体示意图;图2为电缆插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接线盒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线和防护套组装截面示意图;图5为安装线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包括一个接线盒1,安装线束2,导线5,31个连接附件用电缆插头3,5个弓形夹4, 31根防护套6;其中5个弓形夹4安装在接线盒1上,导线5与接线盒内的插座101通过钎焊连接,导线5穿过5个弓形夹4伸出接线盒1,防护套6套在导线5的外部,电缆插头3钎焊连接在导线5的末端,导线5通过安装线束2分出不同的线束。所述的弓形夹4与接线盒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的连接螺母为5个。所述的接线盒1内插座101个数为4个。所述的防护套6为软体材质结构。所述的防护套6为非金属丝与金属丝编织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包括一个接线盒1,安装线束2,导线5,31个连接附件用电缆插头3,5个弓形夹4, 31根防护套6;其中5个弓形夹4安装在接线盒1上,导线5与接线盒内的插座101通过钎焊连接,导线5穿过5个弓形夹4伸出接线盒1,防护套6套在导线5的外部,电缆插头3钎焊连接在导线5的末端,导线5通过安装线束2分出不同的线束。所述的弓形夹4与接线盒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的防护套6为软体材质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包括一个接线盒(1),安装线束O),导线(5),31个连接附件用电缆插头(3),5个弓形夹G),31根防护套(6);其中5个弓形夹(4)安装在接线盒(1)上,导线(5)与接线盒内的插座(101)通过钎焊连接,导线(5)穿过5个弓形夹(4)伸出接线盒(1),防护套(6)套在导线(5)的外部,电缆插头(3)钎焊连接在导线(5)的末端,导线(5)通过安装线束(2)分出不同的线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弓形夹(4)与接线盒(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螺母为5个。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盒(1)内插座(101)个数为4个。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套(6)为软体材质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套(6)为非金属丝与金属丝编织成。
全文摘要
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包括一个接线盒,安装线束,导线,31个连接附件用电缆插头,5个弓形夹,31根防护套;其中5个弓形夹安装在接线盒上,导线与接线盒内的插座通过钎焊连接,导线穿过5个弓形夹伸出接线盒,防护套套在导线的外部,电缆插头钎焊连接在导线的末端,导线通过安装线束分出不同的线束。本发明的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重量是传统产品的72%,电缆质地较软,往发动机上装配更具灵活性。防护套采用非金属丝与金属丝编织成,满足了高、低温试验,振动冲击试验,霉菌、盐雾等试验,电气性能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
文档编号H02G3/08GK102412485SQ2010102879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于文怀, 张春红, 李英, 李鹏飞, 董书惠 申请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