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技术及相关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744460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技术及相关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未来理想能源和动力机械及相关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并不断改善我们的生 活。能源和动力机械及相关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目 前占据能源主导地位的煤发电、水力发电受限于长途的煤运输和电力传输,以及有限的资 源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束缚,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代价。核能发电投资巨大,也存在 核资源有限、核废料和核污染的潜在威胁。风能、太阳能发电受限于巨大的投资和自身技术 的先天不足,难以主导并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被人类所寄语厚望的可控热核发电面临 着技术上前所未有的高难与复杂,技术上的突破尚待时日,距实用化更是遥遥无期。能源及 相关应用技术的发展也衍生系列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解决困扰人类的上述 问题就要找到具有足够丰富便宜、安全洁净和相关技术成熟的未来理想能源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未来理想能源和动力机械及相关应用技术,将有效破解人类社会 目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系列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1.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的理论依据英国科学家法拉弟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经过反复不断的实验总结 了引起电流的原因概括为五类“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 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它们都与变化和运动相联系,他感悟到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 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依据这一原理法拉弟亲自制作了世界第一台发电机,日后经众人 的不断努力发电机技术获得日趋成熟的发展,但是其设计的思路还是基本沿袭了法拉弟圆 盘发电机的设计原理,即利用物体运动方式实现磁生电的基本原理。无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1],其本质上都是使微观带电粒子在物体之间或物 体内部转移,而不是创造出了电荷。大量的事实表明,电荷既不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 总量保持不变。无论是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还是摩擦起电或者感应起电,其实质是物 质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现象。法拉弟所揭示的5类磁生电现象,虽然它们都与变化和运动相联系,但是运动方 式上却存在极大的不同。可以概括总结为一种是以纯粹的宏观运动的方式,另一种是以微 观粒子运动的控制变化方式,形成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磁生电的结果。实际上宏观物体运 动方式的目的也是为了微观粒子产生相对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实现物体宏观的运动做功 和控制变化的微观粒子运动变化形式上的不同,却在客观上存在其能量交换形式上的极大 的不同,而此却是探索揭示未知物质世界所蕴含客观规律的重要契机。这些原理为创新设 计新概念静止发电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2.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及相关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新概念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在宏观上静止不动的感应发电装置,其能量交换形 式决定其技术具有超乎想象的卓越性能,在未来理想能源、动力机械、交通运输工具及相关 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有必要创新设计在技术性能上更为优异应用上用途更加宽 泛,集能源和动力于一身的一体化系统的机电设备。新概念静止发电系统与传统的发电机基本结构相类似,基本的结构也是由定子和 转子所组成,不同之处是转子是不转动做功的静止转子设计,由于传统电机的称谓习惯尊 重传统故称静止转子。新概念感应发电系统尽管转子在宏观上是静止不动的,其磁通量的 变化是通过励磁电流,运用现代控制技术手段对微观粒子自由电子一电流的运动变化实施 不间断的变化控制技术措施,形成感应发电所需要的变化磁通量的条件,从而实现静止发 电系统能够循环发电的技术目的。也是对于先前申请的变控电磁感应发电技术方法(申请 号201010030808. 6)全面补充的技术覆盖。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及相关应用技术系统新概念发电机的核心技术在于静止转子磁通量变化转变方式的创新设计,由传统 发电机转子在宏观上的转动运动做功形成磁通量的变化,转变为控制励磁电流的运动变化 的技术措施形成静止转子磁通量的变化而实现磁生电。静止发电系统存在励磁电流的控变 装置,对此整合添加必要的启动电源子系统和电磁驱动子系统,即可组成集能源和动力一 体化的机电系统。整机系统工作由外接电源或自备电源启动,系统正常工作再用系统产生 的电能替换外接电源驱动,实现变控磁场感应发电及相关应用系统的往复循环做功。变控电磁感应发电及相关应用技术系统构成1内外侧感应发电定子、2静止不 动的电磁场转子、3冷却、绝缘和电磁屏蔽装置、4启动电源和电磁驱动子系统由驱动电 机、无极或有极变速增力驱动装置组成、5磁场变化控制子系统及发电装置整体智能控制 系统。


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及相关应用技术系统装置剖面图图1为变控感应发电系统圆环形卧式装置纵向感应发电装置的剖面图,1外层定 子感应发电线圈,2外层定子线圈铁芯,3静止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4静止电磁转子, 5内层定子感应发电线圈,6内层定子铁芯,7静止转子内部励磁线圈,8静止转子铁芯,9 示意虚拟的感应发电装置轮廓,10静止发电机冷却散热空间,11基础底座。图2为变控感应发电系统圆形立式装置环向感应发电装置示意图,图2的1-9为 装置的横剖面图,1外层定子感应发电线圈,2外层定子铁芯,3静止电磁转子,4感应发 电冷却散热空间,5静止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6内层定子感应发电线圈,7内层定子铁 芯,8静止转子内部励磁线圈,9静止转子铁芯。图2的10-16为装置的纵剖面图,10静止 发电机冷却散热空间,11内侧定子感应发电线圈,12内侧定子铁芯,13静止电磁转子,14 外侧定子感应发电线圈,15外侧定子铁芯,16地面基础。图3为变控感应发电系统方形装置纵向感应发电装置的剖面图,图3的1-6为装 置的横剖面图,1外层定子感应发电线圈,2外层定子铁芯,3静止电磁转子,4内层定子 感应发电线圈,5内层定子铁芯,6静止发电机冷却散热空间。图3的7-12为装置的纵剖
5面图,7内层定子感应发电线圈,8内侧定子铁芯,9静止电磁转子,10静止发电机冷却散 热空间,11外层定子感应发电线圈,12外层定子铁芯。
具体实施例方式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技术及相关应用设计方法属于创新设计的应用技术,利用磁 生电原理设计新概念电磁场感应发电及相关应用系统装置,所涉及的技术属于现有成熟的 公知与公用技术,不存在技术实施上的难点问题。此项创新技术涉及诸多技术参数的确定, 以及伴随新技术出现所形成的特定理论课题的研究处理,要通过此项技术实施过程中不断 的实践探索所最终确定。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置为极为高效静止概念电机运行模式, 功率可大可小,结构简单而功能强大,是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划时代的创新技术,在未来 理想能源和动力机械及相关的民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人类社会所产生 的作用与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1.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技术相关理论问题探索新概念静止发电机的技术创新设计旨在充分提高发电机的工作效率。深入探索磁 生电的原理,研究提高发电机效率的途径是设计新概念发电机的技术基础。现代科技详尽 的分析表明[2],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这些电 荷在运动,但有的流走了,另外又来补充,所以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组成电源物质的多少 又将决定其积累电荷的多少。从无数的事例也可以看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与磁场的变 化有关系,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也有关,另外,与闭合电路包围的面积也有关系。从实验及 其它事实表明,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发电机的功率是由其电势能所决定的。发电机的磁场强度和磁场感应作用面积是 决定其效能的主要因素,而磁场强度和电磁感应作用面积所决定磁通量的大小。艮口,O = BS电源电路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电磁感应定 律。据此推导得出导线切割磁感线时的电动势为E = Blvsin 0通过无数的实际应用事例中得知,电磁场的磁场强度受线圈的匝数和有无铁芯的 影响是非常大的,电流强度和线圈匝数决定磁场强度的大小。因此,电磁场匝数、铁芯和电 磁场感应作用面积是直接影响发电机工作效能高低的主要因素,而其本质是发电机自身所 携带电荷的多少所决定的,通俗地讲还是物质质量的多少所决定的。电磁场的磁通量是由其磁场强度和磁场感应作用面积所决定的,无论转子是转动 做功还是静止不动的,磁通量的大小与其是否运动无关,并不影响和决定磁通量的大小。传 统发电机做功的转动速度决定磁通量变化率的大小,而磁通量变化率又决定电势能的大 小。传统发电机这种由运动方式所实现的对称守恒的能量交换关系,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导 向,误导人们形成唯有如此的传统观念意识。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基础物质世界的认识未必就那么简单透彻。尽管我们已经 清晰地认识到世间万物五彩缤纷、千变万化,它们的存在和变化却遵从一定的规律,为数不 多的客观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能量守恒就是其中重要的规律之一。无序的能量转化 是物质运动的普遍形式,人类需求使得有序的能量转化成为客观存在,也影响和打破了原有物质自然变化的秩序与平衡。对于此呢,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索未知世界的 过程中一些伪科学的东西远比无知更可怕,无知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知识,而伪科学的东西 束缚人们的思想抑制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已知和未知世界领域绝非就那么泾渭分明,在已知世界领域也完全有可能会存 在未知领域的孤岛,在未知的领域也可能存在沙漠中的绿洲。自然世界是相对清晰明了,但 是由于人的创造力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就变得更为复杂了。不能简单的认为 客观世界仅仅是纯粹的自然因素而忽略了人所创造出的客观存在。人们总是力图用已有的 知识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和规律,用理论去指导探索研究未知世界。而实际上更多的理论 首先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不存在的创新技术又能奢谈什么理论呢?人的主观认识并不 能决定客观物质的存在与否。由于创新静止感应发电技术的出现,将会进一步提升对未知 世界的认识。传统发电机依靠转动做功形成磁通量的变化,转动的速度决定磁通量变化率的大 小。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技术磁通量的变化方式,由传统的宏观运动做功方式转变为对微 观粒子电流的变化控制电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控制变化的频率决定磁通量变化率的大小, 两者在实现磁通量变化的运动方式上存在极大的不同。前者,运动做功的耗能在客观上存 在等量对称守恒的能量交换,而后者是通过对励磁电流的控制实现磁通量的变化,控制的 频率决定磁通量的变化率,其能量消耗客观上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损耗,要远低于其做 功内耗的损失,两者对比其能耗是天壤之别。我们如何去难理解上述的客观存在呢?能量守恒是能量交换对称性的产物,然而自然界中的万物并非都具有对称性,物 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也并不总是守恒的,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称性破缺,正是这些 不对称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变控电磁感应发电技术通过转子磁通量变化模式的创 新转变设计大幅度降低能耗。通过增加励磁线圈的匝数,增加磁场感应作用的面积,通过转 子形体的创新设计充分拓展有限磁场作用空间的物理方法,在能量交换相关因素两极上人 为地利用了交换方式上的对称性破缺态势,确保了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发电效率的成倍 提升。依据传统观念无法理解上述物理技术措施的实施,能够成倍地提升变控电磁感应 发电技术发电的工作效率。传统发电机质量决定功率的大小,但是质量因素却不能决定其 发电效率的高低,因为增加发电机的质量可以提高发电机的功率,但却不能提高电机的发 电效率,因为质量是与运动密切相关的耗能对等守恒的能量交换。而变控电磁感应发电技 术在能量交换上人为地利用了对称性破缺,增加励磁线圈的匝数和拓展电磁感应空间所形 成的发电效能的提升,均是依托其质量的增加所实现。因为,变控电磁发电系统在宏观上不 存在运动所以其质量与能量消耗无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自身就是一个自我能量循环系统,其能量交换形式揭示了物质世界 不等量、不对称守恒的能量转化规律的客观存在。2.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置设计众所周知,发电机是通过原动机驱动转子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第一 台发电机诞生到目前为止,发电机设计最大的技术进步莫过于转子的励磁创新设计,因为 电流也参与了电机的能量交换,而不仅仅是转子本身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的 工作效率才得以大幅提升。在客观上传统发电机励磁的创新设计为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磁生电的方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传统发电机通过转子运动变化实现磁通量变化而感应产生电流。变控电磁感应发 电系统其构造、原理与现有传统发电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法拉弟所揭示的5类磁生 电方法之中的“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的具体应用。新概念静止发电 机的核心技术在于对转子运动方式转变的创新设计,通过励磁电流实现对静止转子磁通量 的变化控制。不论转子宏观上的转动做功还是对电流微观运动的变化控制,目的只有一个 实现闭合导体磁通量的变化而形成感应电流的条件,在这一点上却是殊途同归。新概念发 电机的价值在于对蕴藏的不对称守恒的能量转化规律的运用与揭示。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置的核心技术是把上述探索提高发电机效能的理论问 题,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手段转变成实用技术装置。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系统及相关应用技 术设计方法的技术核心是转子磁场磁通量变化运动方式由传统的宏观运动转变到静止微 观的运动变化控制的创新设计,以及通过静止转子的结构、功能和磁通量的变化控制方式 创新设计形成静止转子磁通量的变化技术目的。静止转子的结构的设计要达到第一是便于 实现磁通量的变化控制,第二是充分增加电磁感应作用空间的技术目的。新概念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通过励磁电流变化控制的方法实现静止不动的转 子磁通量的变化,而达到磁生电的目的。静止转子要围绕着如何方便磁通量变化控制而进 行创新设计。而实际上“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所产生的是瞬间电流。 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励磁电流实施不间断的变化控制,把感应出的瞬间 电流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通过静止转子励磁线圈数量可确定转子磁极数即可确定变控电 磁场的变控速度和频率,实现产生工频感应电流。静止转子的励磁线圈亦可采用超导体技 术线圈发电效能更高,但对于装置设计技术及工艺要求较高。因为维持超导低温环境要有 较多附属的复杂的设施配备,所以转子的结构上是受到限制适合实心体的结构,其内部可 安置附属的超导线圈及低温冷却系统。更适合大型变控电磁感应发电装置所采用。变控电 磁发电系统装置主要构件设计详细说明如下(1)静止转子构造和励磁线圈的绕制静止不动的转子客观上为其形态样式和功能作用创造了想象空间,转子的结构设 计适宜长方、正方、圆、椭圆和多边体的各类形状可供优选,圆柱体、正方体结构的效率高, 移动平台相对狭窄空间的适宜扁平结构的转子。转子的整体结构设计成圆筒或方筒形的转 子,方筒形的转子结构制做容易方便配置内外部的配套的感应发电绕组线圈,空心的转子 结构能够实现充分拓展磁场感应的多维空间作用。中小型的系统装置适宜整体一体化的转子。一体式的转子由圆环形硅钢冲片组成 一体空心圆筒式转子,沿着圆环的内外沿分别开凹型缺口,沿转子纵向在缺口内缠绕励磁 线圈,便于静止转子的磁通量沿着转子的横向或纵向循环控制变化。大中型的系统装置适宜组合式的转子。组合转子由若干偶数个圆弧或方形工字型 结构铁芯的内部缠绕励磁线圈形成模块化的转子组件,拼接组合成片状的转子环,再由若 干偶数个片状的转子环组合成一体的圆筒或正方筒形的静止转子。组合的转子环之间也可 以留有一定间隔,其作用主要是起到冷却散热、绝缘和电磁屏蔽,也便于片状的转子环单元 磁场独立或是与相邻的转子环单元组合发生作用。静止转子的磁极数可由组成片状的转子 环单元磁场的数量确定。所有组成静止转子的模块化的电磁场组件和转子环的励磁线圈绕组相互串并连通组合形成一体的静止转子,便于磁通量沿着静止转子的纵向或横向循环控 制变化。(2)定子铁芯和发电绕组线圈的绕制中小型的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置的定子铁芯适宜一体化的结构,由圆环或是 方筒形的硅钢内外沿开凹型缺口或不开口的冲片叠加组成圆筒或方筒形的定子铁芯,沿着 圆筒或方筒形的定子铁芯的内外纵向或横向缠绕单相或三相式适宜匝数的发电线圈绕组。大中型的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置的定子铁芯适宜一体化或是组合式的圆筒 或方筒形定子铁芯,由圆环形、圆弧形或矩形的硅钢片叠加拼接组成圆筒或方筒形的定子 铁芯,沿着圆筒形的定子铁芯的内外横向或是纵向分别缠绕两组单相或是三相式适宜匝数 的发电线圈绕组,或是按照圆筒或方筒形式的内外径分别缠绕适宜长度的内外两组发电线 圈绕组,与圆筒或是方筒形的定子铁芯组合成一体的定子发电绕组。定子线圈的缠绕方向 与静止转子励磁线圈的缠绕要相互配合,确保同磁通量变化的方向垂直发挥最大化的电磁 感应作用。(3)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装置的散热、绝缘和屏蔽装置中小型的变控感应发电系统适宜采用风冷的通风散热装置,大中型的变控感应发 电系统适宜选择更多的冷却散热方法。励磁和发电线圈绕组的大型化,转子环电磁场相互 间的冷却散热、绝缘和电磁屏蔽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整个系统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4)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磁通量的变控子系统和系统整体监控系统变控电磁感应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是磁通量变化的变控子系统,通过励磁电流的 交变形式、大小和电流的通断时间实施控制,实现其沿着静止转子的纵向或是横向逐次变 换磁极或是磁场强弱方式,电磁场的通断电间隔和相邻的转子环单元磁场组合的渐变强弱 等多种形式的变控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供优选确定适宜的方法,并通过变控方法程 序编程形成电子控制子系统装置。系统运行发电的电流输出通过感应线圈绕组的串并联 网,并与系统配套的启动电源,电磁变控子系统和动力驱动控制子系统组成整体系统,一并 连接到系统装置的微机智能总监控系统,对系统装置实施变控运行及整体系统运行状态实 施监控。
参考文献.王晓鸥主编.物理学概论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2007.2,阎治安,崔新艺,苏少平编著.电机学一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_普通高中课程标 实验教科书_物理选修1-1第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_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_物理选修3-1第41页
权利要求
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系统及相关应用技术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电磁转子磁通量变化运动方式的创新设计,由传统宏观运动转变到静止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控制的创新设计,以及围绕静止转子结构和功能的创新设计,达到充分降低能耗,增加磁场感应作用空间,成倍提高系统发电的工作效率。利用系统励磁电流的控变装置,添加必要的启动电源和电磁驱动子系统,集电源和驱动一体化的机电系统。整机系统工作由外接电源或自备电源启动,系统正常工作再用系统产生的电能替换外接电源驱动,实现变控磁场感应发电及相关应用系统的往复循环做功。
2.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系统装置,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其特征是,创新设计变控 电磁感应发电系统,其原理与构造十分简单,同传统的热机动力发电机组系统相类似,由定 子、静止转子、启动电源、常规的电机驱动子系统和电磁场变化控制子系统及发电装置整体 智能控制系统所组成。尽管转子在宏观上是静止不转动做功的,经过励磁电流的变控技术 措施同样能够实现静止转子磁通量的有规律的变化,实现静止发电系统装置感应发电的效^ o
3.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系统装置,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其特征是,变控电磁场感应 发电系统装置的核心技术是静止转子结构和功能的创新设计,静止转子的结构适宜选择长 方、正方、圆、椭圆和多边体的形状。以圆柱体、正方体为宜。移动系统平台相对狭窄空间的 适宜扁平结构的静止转子。静止转子结构以满足变控电磁场和有效增大磁场感应空间作 用的创新设计,转子的整体结构设计为圆筒或是方筒形内部空心结构的静止转子,空心结 构的转子能够充分拓展磁场感应作用的多维空间,能够成倍地提高发电系统装置的发电效 率。方筒形的空心转子结构,方便在转子空心结构内外部配置的感应发电绕组线圈。中小型系统装置适宜一体化转子结构,由圆环形的硅钢冲片组成一体的空心圆筒或方 筒形转子,沿着圆环或方形环冲片内外分别开凹型缺口,沿转子的纵向内、向外或内外交叉 缠绕励磁线圈,励磁线圈的缠绕便于转子的磁通量沿着转子的圆周循环控制变化,并形成 空心结构的转子内部和外部相同的电磁感应作用。大中型系统装置适宜组合式的转子,由若干偶数个圆弧或方形工字型结构的铁芯,在 其内部缠绕励磁线圈形成模块化的转子组件,拼接组合成片状的转子圆环或方形环,再由 若干偶数个片状的转子环组合成一体的圆筒或正方筒形的转子。组合的转子圆满环或方环 之间也可以留有一定间隔,其作用主要是起到冷却散热、绝缘和电磁屏蔽,也便于片状的转 子圆满环或方环单元磁场独立或是组合发生作用。静止转子的磁极数可由组成片状的转子 环单元磁场的数量确定。所有组成静止转子的模块化的电磁场组件和转子环的励磁线圈 绕组相互串并连通组合形成一体的静止转子,便于磁通量沿着静止转子的纵向循环控制变 化。
4.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系统装置,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其特征是,其系统装置定子 铁芯结构设计及感应线圈的绕制方法,中小型系统装置的定子铁芯适宜一体化的结构,由 圆环或是方筒形的硅钢内外沿开凹型缺口或不开口的冲片叠加组成圆筒或方筒形铁芯,沿 着圆筒或方筒形的定子铁芯的内外纵向缠绕单相或三相式适宜匝数的发电线圈绕组。大中型系统装置的定子铁芯适宜一体化或是组合式的圆筒或方筒形定子铁芯,由圆环 形、圆弧形或矩形的硅钢片叠加拼接组成圆筒或方筒形的定子铁芯,沿着圆筒形的定子铁 芯的内外横向分别缠绕两组单相或是三相式适宜匝数的发电线圈绕组,或是按照圆筒或方筒形式的内外径分别缠绕适宜长度的内外两组发电线圈绕组,与圆筒或是方筒形的定子铁 芯组合成一体的定子发电绕组。定子线圈的缠绕方向与静止转子励磁线圈的缠绕要相互配 合,确保同磁通量变化的方向垂直,发挥最大化的电磁感应作用。
5.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系统装置,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其特征是,变控电磁场感应 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是磁通量变化的变控子系统和系统智能总监控系统。电磁变控子系统 通过励磁电流的交变形式、大小和电流的通断时间实施控制变化的方法,实现其沿着静止 转子的纵向或是横向逐次变换磁极或是磁场强弱的有规律的控制变化。也可通过电磁场的 通断电间隔和相邻的转子环单元磁场组合的渐变强弱等多种形式的变控方法,实现电磁场 磁通量周期规律的控制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所优选中的方法,通过变控程序编程形成电 子控制子系统。系统装置的电流输出通过感应线圈绕组的串并联网,并与系统配套的启动 电源,电磁变控子系统和动力驱动控制子系统组成整体系统,一并连接整个变控制电磁感 应发电系统装置的微机智能总监控系统,对系统装置的安全运行实施监控确保系统的正常 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技术及相关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变 控电磁场感应发电技术及相关应用设计方法和其装置应用技术在广泛的民用、军用领域, 在能源、交通运输工具、工程、农业及相关的产业涉及相关技术的开发与系统应用问题。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控电磁场感应发电技术及相关应用系统设计方法,涉及能源和动力机械及相关应用领域的技术,依据磁生电的原理创新设计的一种集能源和动力驱动一体化的新概念机电系统装置,其核心技术是转变转子运动做功方式的创新设计,通过励磁电流的变控技术措施形成掌控磁通量周期性变化,实现变控感应发电系统的工作发电,并通过转子结构和功能的创新设计为空心一体或组合式的筒形结构,达到充分降低能耗,增加电磁感应多维空间的作用,实现系统发电效率的成倍提高,从而形成系统的往复循环做功,实现具有足够丰富便宜,安全洁净环保,相关技术成熟的未来理想能源的终极目标。
文档编号H02N1/06GK101895228SQ2010191000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戚成吉 申请人:戚成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