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7415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尤其是一种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 板。
背景技术
自从有了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等设备后,对蓄电池进行充 电一直是专家们长期研究的课题。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初期,人们只是利用二极管整流 器对经变压器降压后的低压电进行整流,输出相对应的低压直流电源,从而对蓄电池进行 充电。随后,利用可控硅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利用可控硅进行充电的方法是近二三十年来较 为常用的充电方法,可控硅输出可以调节的直流电。对可控硅的调节,就是对可控硅触发极 的调节,可控硅最大的特点是整流电流可以任意调节;根据充电电瓶容量的大小,调节适当 的充电电流,能够对蓄电池安全合理的充电。对可控硅的触发控制,早期是利用单结晶管 (双基极管)组成的触发电路,利用双基极产生移相脉冲使可控硅触发导通,把输入可控硅 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这种直流电的电流大小可以任意调节,能够以适当的电流对蓄电 池进行充电;所述充电方式控制比较简单,但充电性能不够稳定,充电性能差,并且在有高 频干扰的地方就不能使用;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还需要专人进行看守负载。后来,对触发控制经过多次改进,产生了对应的可控硅充电机。对可控硅触发控制 的有利用晶体管电路的,有利用集成电路的,有利用CPU进行控制的,还有使用开关电源的 触发控制。所述开关电源的充电机,先将380V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经过高频振荡变成 高频电;所述高频电经过高频变压器后,输出对应的高频低压电;所述高频低压电经过高 频二极管整流成直流,从而完成对蓄电池的充电。所述开关电源充电机的高频变压器体积 小,重量轻;但是因为工作在高电压(500V左右),电压对对应元件的耐压要求也高,相对应 的材料成本也高,且维修比较困难,需要对应的生产单位才能维修,增加了维修的成本,维 护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 发控制板,其充电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维修简单方便及安装使用方便。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包括触发 器;所述触发器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连接,触发器的同步端与同步模块连接;触发器的输 入端与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恒流模块、二阶段充电模块 的相连;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过电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通过输 出模块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的控制极相连。所述二阶段充电模块还与定时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定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 器KR的线圈连接。所述触发器的输出模块与二阶段充电模块连接;所述二阶段充电模块的 输入端还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的阳极端相连。所述恒流模块通过分流器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的阴极端连接。所述定时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触发器为KC05可控硅移 相触发器。所述二阶段充电模块包括电阻R33,所述电阻R33分别与电阻R15、电位器W4、及 电阻R16相串联后与运算放大器IC9的同相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IC9的同相端还与电 阻R17、电容C7相连,所述电阻R17与电容C7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同相端相连的另一 端均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IC9的反相端分别与电阻R18及电位器W5相连,所述电位器W5 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反相端相连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反 相端相连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9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9、电容C8 连接,所述电容C8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输出端相连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9对应 于与运算放大器IC9输出端相连的另一端与可控硅KP4的控制极相连,所述可控硅KP4的 控制极上还接有电阻R20与电容C9,所述电容C9与电阻R20对应于与可控硅KP4控制极相 连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可控硅KP4的阴极端接地,阳极端与继电器KT的线圈相连,所述继 电器KT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1、电容C10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 阻R31的另一端与24V电压连接;所述可控硅KP4的阳极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端相连,所 述二极管D2的阴极端与电容C10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恒流模块、调节模块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蓄电池容量选 择合适的充电电流。在使用时,只需启动电源开关,充电机就能对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充 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先选择1/10蓄电池容量的大电流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的电量达 到蓄电池容量的80% 90%时,能够通过二阶段充电模块在1/20蓄电池容量的小电流进 行充电,通过定时控制模块关闭整个充电电路;通过恒流模块、调节模块与过电流模块间的 相互配合,避免了因电流过大而损坏蓄电池或变压器,使用寿命长。对蓄电池采用低电压进 行充电,安全可靠。所述控制板上集成了所有功能模块,安装使用方便,维修简单,抗干扰能 力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电路的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触发器、电源模块、同步模块、输出模块、恒流 模块、调节模块、过电流模块、二阶段充电模块及定时模块。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模块提供整个触发控制板 的电源电压;电源模块与触发器IC3的电源端连接,为触发器IC3提供15V工作电压。触发 器IC3的同步端与同步模块连接;所述触发器IC3采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常熟自动控制 设备厂的KC05可控硅移相触发器。所述触发器IC3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模块与可控硅整流 电路的控制极连接,所述输出模块还与二阶段充电模块连接。所述触发器IC3的输入端与 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恒流模块、二阶段充电模块连接;触发器IC3根据调节模块的输入通过输出模块输出对应的触发脉冲信号。所述恒流模块通过 分流器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的阴极端,通过分流器的作用确保对蓄电池充电电流的恒定。所 述二阶段充电模块包括继电器KT,当输出模块的输出端13触发二阶段充电模块导通时,二 阶段充电模块内的继电器KT的触点动作,能够调整调节模块的输出电流大小,控制触发器 IC3输出对应的触发脉冲信号,实现两个阶段充电的电流。所述二阶段充电模块内的继电 器KT的常开触点KT2还串接在定时控制模块内,当触发二阶段充电模块导通时,定时控制 模块内的常开触点KT2闭合,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时,输出信号,使继 电器KR的线圈动作。当继电器KR的线圈得电时,继电器KR串接在控制回路内的常闭触点 KR1打开,从而能够关闭整个充电电路。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还与过电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电压 与过电流模块内预设的电压进行比较,当恒流模块输出的电压高于预设电压值时,过电流 模块就会输出控制信号到继电器KR,使继电器KR的线圈动作。当继电器KR的线圈得电时, 继电器KR串接在控制回路内的常闭触点KR1打开,从而能够关闭整个充电电路,确保整个 充电电路的安全可靠。如图1所示,变压器T3的副边输出需要的电压,所述变压器T3的原边电压通过变 压器T2得到。所述二极管D8与D9的阴极端输出24V的电压,所述24V电压经过IC4后得 到触发器IC3需要的15V工作电压,形成触发器IC3的电源模块。所述IC4采用7815稳压 模块。所述变压器T3另一副边降压后,再经过二极管D3-D6构成的整流电路;所述二极管 D3-D6构成的整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3分别与电阻R24、稳压管DW4的阴极端相连; 所述稳压管DW4的阳极端与稳压管DW5的阳极端相连,所述稳压管DW5的阴极端与电阻R24 分别与触发器IC3对应的接线端连接,形成触发器IC3的同步模块。所述触发器IC3上还 接有其他辅助电路元件,保证触发器IC3的工作状态。所述触发器IC3的输出端设有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三极管BJT1,所述三 极管BJT1的基极与触发器IC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BJ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BJT1 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7的阳极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端与电阻R30相连,所述电阻 R30的另一端接24V电源;通过三极管BJT1提高触发器IC3的带负载能力。所述二极管D7 的两端与变压器T4的原边并联,所述变压器T4的副边形成三个输出端11、12、13 ;所述输 出端11、12分别通过电阻R29、R28与变压器T4副边的一端相连,变压器T4副边的另一端 为输出端13,所述输出端13与二阶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同时与待充电蓄电池的阳极 端相连,用于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及开启二阶段充电模块。所述输出端11与输出端12分别与 可控硅整流电路中可控硅KP1、可控硅KP2的控制极相连;用于控制可控硅KP1、可控硅KP2 构成的整流电路的导通及输出对应的充电电流。所述恒流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IC2,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反相输入端分别 接电阻R1与电阻R2,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分流器相连。所述运 算放大器IC2的反相端还接有电阻R3与电容C1,电阻R3与电容C1相并联,电阻R3与电 容C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 R6与调节模块内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端相连。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通过还接有电阻 R4,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恒流模块内的电阻R2通过分流器与可控硅整流模块 连接,用于检测蓄电池充电的电流,通过运算放大器IC2的作用,确保了触发器IC3通过输
5出端11与输出端12控制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充电电流的恒定。所述调节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IC1,所述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端接有并联的电 阻R7、电容C3、稳压管DW2 ;所述稳压管DW2的同相端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相连,所 述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与触发器IC3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IC1的 同相端分别与电容C2与电阻R5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位 器W1相连,且通过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1与电位器W2相连,所述电位器W2的另一端接 地。所述继电器KT1的常开触点闭合后,电位器W2与电位器W1相并联,通过电位器W2与 电位器W1间的匹配关系,能够减小调节模块内运算放大器IC1反相端的输入电流,得到需 要的二阶段充电电流。所述过电流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IC7。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0与 运算放大器IC7的同相端相连,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0转变为电压输入,确 保触发板的使用安全。所述运算放大器IC7的反相端分别与电阻R11、电阻R12相连,所述 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7的输出端相连,形成运算放大器IC7的反馈输入。所 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阻R9相连,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15V电压。电阻R9对应于与 电阻R11相连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W1的阴极端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阳极端接地。 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阴极端与电位器W1的分别与外接电位器相连,电阻R9 —端的15V 电压用于为外接电位器提供电压,从而在电位器W1与电阻Rl 1上形成对应的电压值。所述 运算放大器IC7比较电阻R10与电阻R11的电压值,当电阻R10两端的电压值大于电阻R11 两端的电压值时,运算放大器IC7会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所述运算放大器IC7的输出端通 过串联的电阻R13与稳压二极管DW3与可控硅KP3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W3的 阳极端与可控硅KP3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W3的阳极端还与电阻R14、电容C5 相连,所述电阻R14与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可控硅KP3的阴极端接地,阳极端接 15V电压,且与继电器KR的线圈相连。当运算放大器IC7的输出信号能够触发可控硅KP3 导通时,可控硅KP3的阳极端为零电位,从而使继电器KR的线圈失电,继电器KR串接在控 制主回路中的常闭触点打开,切断整个充电的控制回路,使可控硅整流电路没有触发信号, 停止对蓄电池的充电,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所述二阶段充电模块包括电阻R33,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13与电阻R33相连。 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电位器W4、及电阻R16相串联后与运算放大器IC9的同 相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IC9的同相端还与电阻R17、电容C7相连。所述电阻R17与电容 C7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同相端相连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IC9的反相端分 别与电阻R18及电位器W5相连,所述电位器W5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反相端相连的另 一端接地,电阻R18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反相端相连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 运算放大器IC9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9、电容C8连接,所述电容C8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 IC9输出端相连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9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输出端相连的另一端 与可控硅KP4的控制极相连,所述可控硅KP4的控制极上还接有电阻R20与电容C9,所述电 容C9与电阻R20对应于与可控硅KP4控制极相连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可控硅KP4的阴 极端接地,阳极端与继电器KT的线圈相连,所述继电器KT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1、电 容C10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24V电压连接;所述可 控硅KP4的阳极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端与电容C10相连。[0022]当运算放大器IC9输出的信号触发可控硅KP4导通时,继电器KT的线圈与可控硅 KP4的阳极端相连,可控硅KP4导通时,可控硅KP4的阳极端变为零电位,继电器KT的线圈 失电,引起调节模块中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1闭合,且定时控制模块中的常开触点KT2 也闭合。常开触点KT1闭合后,电位器W1与电位器W2间相并联,减小调节模块的输出,调 节输出模块输出对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触发脉冲信号,使可控硅整流电路以较小的电流对蓄 电池充电。当常开触点KT2闭合后,定时延时器IC6启动,通过对定时延时器IC6不同调 整,可以得到不同的定时时间;当定时延时器IC6的定时时间到后,定时延时器IC6会输出 信号到三极管BJT2,三极管BJT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R的线圈相连,三极管BJT2接收定时 延时器的信号后,会使继电器KR动作,从而使控制主回路中继电器KR的常闭触点KR1断 开,停止对蓄电池的充电。通过外接电位器与电位器W2的相互配合,能够完成对蓄电池的 小电流充电;在初始阶段触发可控硅整流电路时,以蓄电池额定电流的1/10进行充电;当 蓄电池内的电量达到80% 90%时,二阶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13能够检测蓄电池的电压 值,当电压值触发可控硅KP4导通时,实现了第二阶段的小电流充电,充电电流为蓄电池额 定电流的1/20。通过定时延时器IC6上电阻R21与电容C14间配合,当二阶段充电3小时 后,关闭整个充电的控制主回路,确保充电的安全可靠。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包括定时延时器IC6,所述定时延时器IC6采用无锡市爱芯科 微电子有限公司的HL2203定时延时集成电路。所述定时延时器IC6的电源端通过稳压电路 IC5得到。所述稳压电路IC5的电源端通过电阻R32、常开触点KT2与电源模块输出的15V 电压相连。稳压电路IC5对应于与电阻R32相连的一端还接有电容C11,电容C11的另一端 接地。稳压电源IC5对应于与定时延时器IC6相连的一端与电容C12相连,电容C12的另 一端接地。定时延时器IC6上还接有电容C13、C14及电阻R21。所述电阻R21与电容C14 决定了定时延时器IC6的定时时间,定时延时器IC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2与三极管BJT2 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JT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继电器KR的线圈相连,控制继电器KR 线圈的动作。如图2所示,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路原理图,为本实用新型 的使用状态图。所述外接电源的A、B端分别串接有保险丝FU1与FU2,避免充电电路中出 现大电流。在充电的控制回路中,常开的开关S1作为控制电路的开关,所述开关S1与接触 器KM的常开触点KM1并联,实现了接触器KM的自保。开关S1与继电器KR的常闭触点KR1 相串联,常闭触点KR1与常闭的紧急开关S2相串联,紧急开关S2与接触器KM的线圈连接, 接触器KM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的B端构成回路。电源A、B端通过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 KM2与KM3接变压器T2的原边连接,控制变压器T2与电源电路的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 副边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相连,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蓄电池充电需要的直流电。所述可控硅 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0、D11,可控硅KP1与KP2。所述可控硅KP1与KP2的控制极分别与 输出模块的输出端11与输出端12相连,通过输出端11与输出端12的输出脉冲,调节可控 硅KP1与KP2的导通,使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电流能够满足对蓄电池充电的要求。通过 按动开关S1,打开整个充电回路。当需要紧急停止时,断开紧急开关S2就能断开充电的控 制回路与主回路。当开关S1闭合时,接触器KM的线圈带电,使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KM1、 KM2与KM3均闭合,实现控制回路与主回路的连通。所述主回路里还接有电源指示灯HL1与 充电指示灯HL2。通过变压器T1对风机进行供电,风机能够对变压器T2进行冷却,确保变压器T2的使用安全。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中的分流器与恒流模块相连,分流器能够确保恒流模块输出 稳定的电流。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阳极端与蓄电池的阳极端相连,所述蓄电池的阳极 端还与二阶段充电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蓄电池的电压能够控制二阶段充电模块的导通, 当二阶段充电模块导通时,二阶段充电模块内继电器KT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T的常开触 点KT1与KT2均闭合,实现二阶段充电的小电流与定时充电控制。通过电位器W1与W2间 的匹配关系,能够实现二阶段充电的电流为蓄电池额定电流的1/20 ;通过电阻R21与电容 C14间的匹配关系,能够实现二阶段充电时间的控制,使二阶段充电模块对蓄电池充电3小 时后,关闭对蓄电池的充电,安全可靠。所述触发器、电源模块、同步模块、输出模块、恒流模块、调节模块、过电流模块、二 阶段充电模块及定时模块均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安装使用方便。所述运算放大器IC1、运 算放大器IC2、运算放大器IC7及运算放大器IC9采用四运算放大器LM324实现。通过电 位器W6与电位器W1间的匹配关系,可以实现任意大小的充电电流。通过电位器W1与电位 器W2间的匹配关系,能够得到第二阶段充电电流的大小,操作方便。整个充电过程均为低 电压情况下进行,安全可靠,且能够自动完成整个蓄电池的充电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通过恒流模块、调节模块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蓄电池容量选择合适 的充电电流。在使用时,只需启动电源开关S1,充电机就能对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充电过 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先选择1/10蓄电池容量的大电流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的电量达到蓄 电池容量的80% 90%时,能够通过二阶段充电模块在1/20蓄电池容量的小电流进行充 电,通过定时控制模块关闭整个充电电路;通过恒流模块、调节模块与过电流模块间的相互 配合,避免了因电流过大而损坏蓄电池或变压器,使用寿命长。对蓄电池采用低电压进行充 电,安全可靠。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所有功能模块,安装使用方便,维修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8
权利要求一种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包括触发器,其特征是所述触发器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连接,触发器的同步端与同步模块连接;触发器的输入端与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恒流模块、二阶段充电模块的相连;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过电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模块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的控制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其特征是所述二阶段充电 模块还与定时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定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KR的线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其特征是所述触发器的输 出模块与二阶段充电模块连接;所述二阶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还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的阳极 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其特征是所述恒流模块通 过分流器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的阴极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其特征是所述定时控制模 块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其特征是所述触发器为 KC05可控硅移相触发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其特征是所述二阶段充电 模块包括电阻R33,所述电阻R33分别与电阻R15、电位器W4、及电阻R16相串联后与运算 放大器IC9的同相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IC9的同相端还与电阻R17、电容C7相连,所述 电阻R17与电容C7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同相端相连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 IC9的反相端分别与电阻R18及电位器W5相连,所述电位器W5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反 相端相连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反相端相连的另一端与电源模 块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9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9、电容C8连接,所述电容C8对应于与 运算放大器IC9输出端相连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9对应于与运算放大器IC9输出端 相连的另一端与可控硅KP4的控制极相连,所述可控硅KP4的控制极上还接有电阻R20与 电容C9,所述电容C9与电阻R20对应于与可控硅KP4控制极相连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可 控硅KP4的阴极端接地,阳极端与继电器KT的线圈相连,所述继电器KT线圈的另一端分别 与电阻R31、电容C10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24V电压 连接;所述可控硅KP4的阳极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端与电容 C10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尤其是一种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控硅自动充电机触发控制板,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连接,触发器的同步端与同步模块连接;触发器的输入端与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恒流模块、二阶段充电模块的相连;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过电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模块与可控硅整流电路的控制极相连。本实用新型充电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维修简单方便及安装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H02J7/00GK201656521SQ2010201635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
发明者吴仁虎 申请人:吴仁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