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034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所造成的污染以及石油资源紧缺的问 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节能减排研究,力求最大可能地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 污染;为此,许多汽车厂家开发出了用于替代燃油汽车的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 车。然而,目前的电动汽车或太阳能汽车技术不够成熟,大多只配备一只蓄电池;存在续航 时间短等缺陷,必须经常停车充电或更换蓄电池,难以被市场广泛接受。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行驶过程 中能够自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提高续航时间的节能电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通过变速装置带动驱 动轴转动的电动机、设置在车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与驱动轴连接的发电机通过稳压充电 装置与双联切换开关电连接,电动机与双联切换开关电连接,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与双 联切换开关电连接;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的太阳能充电装置通过继电器双联开关与稳压 充电装置的输出端并联。变速装置通过离合器与驱动轴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有电动汽车或太阳 能汽车的基础上采用了两只蓄电池,并增加了发电机、充电装置以及切换开关等装置,因此 不仅能够将汽车的部分动力以及汽车下坡或制动减速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转化为电能,而 且在汽车上长坡、或停止时还能利用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 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驱动轴1 发电机2 稳压充电装置3 双联切换开关4第二蓄电池 5 第一蓄电池6 电动机7 变速装置8 离合器9 太阳能电池板10 太 阳能充电装置11 继电器双联开关1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与双联切换开关4电连接的电动机7通过变速装置8带动驱动轴1 转动,与该驱动轴连接的发电机2通过稳压充电装置3与双联切换开关4电连接,第一蓄电 池6、第二蓄电池5与双联切换开关5电连接;与设置于车顶的太阳能电池板10电连接的 太阳能充电装置11通过继电器双联开关12与稳压充电装置3的输出端并联。为了使用方 便,变速装置8通过离合器9与驱动轴1连接。工作原理当汽车正常行驶或下坡时,把双联切换开关4拨到左边的位置,第一蓄 电池6与电动机7接通、第二蓄电池5与稳压充电装置3接通,电动机7通过变速装置8带 动驱动轴1转动;与此同时,驱动轴1带动发电机2工作发电并通过稳压充电装置3向第 二蓄电池5充电。当汽车上长坡时,由于驱动轴1的转速较低,发电机2发电量较小,接在 充电回路中的继电器双联开关12的继电器线圈因电流减小而失电,于是接在该充电回路中的继电器双联开关12的双联触点断开,以减轻汽车的负荷;与此同时,接在第二蓄电池 5与继电器双联开关12之间的另一个双联触点闭合并接通太阳能充电回路,转而利用太阳 能电池板10对第二蓄电池5继续充电。当第一蓄电池6的电能耗尽时,把双联切换开关4 拨到右边的位置,第二蓄电池5与电动机7连通、第一蓄电池6与稳压充电装置3连通,第 二蓄电池5向电动机7供电;同时,驱动轴1带动发电机2继续工作发电并通过稳压充电装 置3向第一蓄电池6充电。如此往复循环直至两只蓄电池的电能耗尽。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电动车,包括通过变速装置带动驱动轴转动的电动机、设置在车顶上的太 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与驱动轴(1)连接的发电机( 通过稳压充电装置C3)与双联切 换开关⑷电连接,电动机⑵与双联切换开关⑷电连接,第一蓄电池(6)、第二蓄电池 (5)与双联切换开关⑷电连接;与太阳能电池板(10)电连接的太阳能充电装置(11)通 过继电器双联开关(12)与稳压充电装置(3)的输出端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变速装置(8)通过离合器(9)与 驱动轴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电动车,属于汽车;旨在提供一种续航时间长的电动汽车。它包括通过变速装置带动驱动轴转动的电动机、太阳能电池板;与驱动轴(1)连接的发电机(2)通过稳压充电装置(3)与双联切换开关(4)电连接,电动机(7)与双联切换开关(4)电连接,第一蓄电池(6)、第二蓄电池(5)与双联切换开关(4)电连接;与太阳能电池板(10)电连接的太阳能充电装置(11)通过继电器双联开关(12)与稳压充电装置(3)输出端并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将汽车的部分动力以及下坡或制动减速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转化为电能,而且在上长坡或停止时还能利用太阳能对蓄电池补充充电;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电动车。
文档编号H02J7/00GK201890159SQ201020505399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6日
发明者许俊溪 申请人:许俊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