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962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尤其是一种高效风力发电机,属新能源风电设备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由于都是用风力驱动转子转动,因此发电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风力发电的发展,如能在相同风力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发电效率,将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重大课题,但到目前为止,即使是提高一个百分点都相当难。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风力发动机,可以在相同风力条件下提高发电效率50%左右,实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由支架(1),轴承(2、7、8、11),转子轴(3),铜环(4、12)碳刷(5、13)端盖(6、9),定子轴(10)及其他配套装置组成;转子轴(3)通过轴承(2、7、8、)分别与支架(I)、端盖(6、9)连接,铜环(4)通过安装在支架(I)上的碳刷(5)连接,定子轴(10)与端盖(9)连接,并通过轴承(11)与支架(I)连接,安装在端盖(9)上的铜环(12)分别与定子线圈和安装在支架(I)上的碳刷
(13)连接;转子轴(3)和定子轴(10)分别与变速装置连接,变速装置又与呈反方向驱动的叶片连接,碳刷(5、13)分别与对应的电器装置连接,支架(I)与调向装置连接,本发明工作过程的特征在于:一端的叶轮带动转子正向转动,另一端的叶轮带动定子逆向转动,定子和转子同时反方向转动,增加了切割磁力线的次数,从而使发效率大为提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同等风力条件下,可大幅度提供发电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附

图1是高效风力发电机结构图。实施例,附图1所示的特征在于:由支架(1),轴承(2、7、8、11),转子轴(3),铜环(4、12)碳刷(5、13)端盖(6、9),定子轴(10)及其他配套装置组成;转子轴(3)通过轴承(2、7、8、)分别与支架(I)、端盖(6、9)连接,铜环⑷通过安装在支架⑴上的碳刷(5)连接,定子轴(10)与端盖(9)连接,并通过轴承(11)与支架(I)连接,安装在端盖(9)上的铜环(12)分别与定子线圈和安装在支架(I)上的碳刷(13)连接;转子轴(3)和定子轴(10)分别与变速装置连接,变速装置又与呈反方向驱动的叶片连接,碳刷(5、13)分别与对应的电器装置连接,支架(I)与调向装置连接,本发明工作过程的特征在于:一端的叶轮带动转子正向转动,另一端的叶轮带动定子逆向转动,定子和转子同时反方向转动,就增加了切割磁力线的次数,从而使发效率大为提高;本发明的实施不改变原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只需格外增加I套支架,一根定子轴,一套变速装置,一套方向驱动叶轮,I套控速装置,及相应的轴承等,就可大幅度提闻发电效率。
权利要求
1.效风力发电机的特征在于:由支架(1),轴承(2、7、8、11),转子轴(3),铜环(4、12)碳刷(5、13)端盖(6、9),定子轴(10)及其他配套装置组成;转子轴(3)通过轴承(2、.7、8、)分别与支架(I)、端盖(6、9)连接,铜环⑷通过安装在支架⑴上的碳刷(5)连接,定子轴(10)与端盖(9)连接,并通过轴承(11)与支架(I)连接,安装在端盖(9)上的铜环(12)分别与定子线圈和安装在支架(I)上的碳刷(13)连接;转子轴(3)和定子轴(10)分别与变速装置连接,变速装置又与呈反方向驱动的叶片连接,碳刷(5、13)分别与对应的电器装置连接,支架(I)与调向装置连接,本发明工作过程的特征在于:一端的叶轮带动转子正向转动,另一端的叶轮带动定子逆向转动,定子和转子同时反方向转动,增加了切割磁力线的次数,从而使发效率大为提高。
全文摘要
高效风力发电机,可在相同风力条件下提高发电效率50%,特征在于由支架(1),轴承(2、7、8、11),转子轴(3),铜环(4、12)碳刷(5、13)端盖(6、9),定子轴(10)及其他配套装置组成;转子轴(3)通过轴承(2、7、8、)分别与支架(1)、端盖(6、9)连接,铜环(4)通过安装在支架(1)上的碳刷(5)连接,定子轴(10)与端盖(9)连接,并通过轴承(11)与支架(1)连接,安装在端盖(9)上的铜环(12)分别与定子线圈和安装在支架(1)上的碳刷(13)连接。
文档编号H02K7/18GK103095044SQ2011103488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陈耕田 申请人:陈耕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