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359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为了将配线器具安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而使用的嵌装盒。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配线器具安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例如,顶部、壁、地面,或者这些部分的混凝土基底),而使用嵌装盒(也称作引线盒、开关盒、配线盒、混凝土盒)。例如,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第6-276650号公开了盒(电配线用的引线盒)。盒由箱状构件和板状构件构成,上述箱状构件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上述板状构件以覆盖箱状构件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于箱状构件的前表面。作为将盒嵌装于混凝土基底的主要方法,具有在将盒配置在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形成混凝土基底的方法,或在形成于混凝土基底的空间内配置盒的方法。因此,盒的板状构件的外形尺寸被设计成比箱状构件的大,以消除混凝土流入箱状构件和板状构件之间的间隙。因而,在盒的外侧面,在板状构件和箱状构件之间具有阶梯差。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嵌装盒用的空间按照箱状构件的外形尺寸形成。因此,如果不对上述板状构件进行加工以消除上述阶梯差,则无法将盒配置在空间内。即,若为以往的盒的情况,无法容易地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的嵌装盒。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1方面,该嵌装盒被用于将配线器具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中,所述配线器具具有器具主体及以覆盖所述器具主体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器具主体的板状的罩,所述嵌装盒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部,该收纳部形成为在前表面具有开口的箱状;以及安装部,该安装部以所述罩位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前表面上并且所述器具主体通过所述开口而位于所述收纳部内的方式安装所述配线器具,所述安装部,以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开口的边缘部朝所述开口内突出的方式与所述收纳部一体地形成。根据所述第1方面,所述安装部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开口的边缘部朝所述开口内突出。因此,在所述嵌装盒的外侧面,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收纳部之间不存在阶梯差。因此,在将所述嵌装盒配置在形成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的空间内时,与现有例不同,不需要进行消除所述阶梯差的加工。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嵌装盒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2方面,在所述第1方面中,所述收纳部具备周壁和底壁,该周壁形成为具有前端开口及后端开口的筒状,该底壁用于堵塞所述周壁的所述后端开口,所述开口是所述前端开口,所述周壁具备第1侧板和第2侧板,所述第1侧板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底壁,所述第2侧板形成为与所述第1侧板及所述底壁分体的部件,所述安装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2侧板。
4[0012]根据所述第2方面,能够根据所述配线器具的设计来更换所述安装部及所述第2 侧板。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3方面,在所述第1或者第2方面中,所述安装部具备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所述配线器具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下覆盖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边缘部和所述罩之间的间隙。根据所述第3方面,能够防止混凝土从所述配线器具的所述罩和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边缘部的间隙进入到所述收纳部内。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4方面,在所述第1 第3中任一方面中,构成为所述配线器具使用两个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收纳部,所述周壁形成为方筒状,且具备两个所述第1侧板和两个所述第2侧板,所述两个第1侧板在与所述周壁的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两个第2侧板在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第1方向分别正交的第 2方向上相互对置,在所述两个第2侧板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所述安装部。根据所述第4方面,能够将所述配线器具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嵌装盒。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5方面,在所述第4方面中,所述第2侧板各自在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分别具备与所述第1侧板接触的接触片。根据所述第5方面,能够防止混凝土从所述第1侧板和所述第2侧板之间进入到所述收纳部内。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6方面,在所述第4或者第5方面中,所述嵌装盒具备一个主体构件和两个侧壁构件,所述主体构件由所述两个第1侧板和所述底壁构成, 通过对一张第1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该主体构件,所述侧壁构件分别由所述一个第 2侧板和所述一个安装部构成,通过对一张第2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该侧壁构件。根据所述第6方面,能够根据所述嵌装盒的用途、制造成本来变更第1金属板及第 2金属板的材料、厚度。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7方面,在所述第6方面中,所述侧壁构件分别被机械地结合于所述主体构件。根据所述第7方面,能够容易地组装所述嵌装盒。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8方面,在所述第6或者第7方面中,所述第1金属板和所述第2金属板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所述第1金属板比所述第2金属板薄。根据所述第8方面,能够降低所述嵌装盒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9方面,在所述第8方面中,所述第2金属板的厚度,在可实现冲裁加工的厚度的下限值以上,所述第1金属板的厚度不足所述下限值。根据所述第9方面,不但能够降低所述嵌装盒的制造成本,而且能够利用冲裁加工来形成与配线器具连接的缆线用的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装盒的第10方面,在所述第1 第9中任一方面中,所述安装部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将所述配线器具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根据所述第10方面,能够容易地将所述配线器具安装于所述嵌装盒。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嵌装盒的立体图。
5[0030]图2是上述嵌装盒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上述嵌装盒的说明图。图4中,(a)、(b)是表示在上述嵌装盒安装有配线器具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上述嵌装盒嵌装于构造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嵌装盒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嵌装盒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上述第2变形例的嵌装盒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表示上述第2变形例的嵌装盒的说明图。图10中,(a)、(b)是表示在上述第2变形例的嵌装盒安装有配线器具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嵌装盒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上述第3变形例的嵌装盒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表示上述第3变形例的嵌装盒的说明图。图14中,(a)、(b)是表示在上述第3变形例的嵌装盒安装有配线器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嵌装盒(也称作引线盒、开关盒、配线盒、混凝土盒)10,是为了将配线器具90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而使用的。建筑物的构造部件是例如顶部、壁、地面、或者这些部分的混凝土基底。本实施方式示出将嵌装盒10嵌装于地面的混凝土基底的例子。配线器具90例如是如图3、4所示的、供插头(未图示)连接的插座。该配线器具 90具有器具主体91、以覆盖器具主体91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91的罩92。器具主体91具备外壳911,该外壳911通过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长方体状。在外壳911的一面形成有两组供插头(电源插头)的插销插入的插入孔912。在该外壳911内收纳有与插头的插销连接的销座,与插入到嵌装盒10内的缆线连接的端子等。罩92通过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的板状。在罩92的前表面形成有矩形状的孔部921。在孔部921的两边缘部分别形成有螺钉插通孔(未图示)。螺钉插通孔是为了用螺钉93 (参照图3)将配线器具90安装于嵌装盒10而使用的。配线器具90还具备用于收纳器具主体91的壳体94。壳体94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壳体94以通过罩92的孔部921而在器具主体91位于罩92的后方的状态(参照图 4(a))、和器具主体91位于罩92的前方的状态(图4(b)参照)之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罩 92。如图1、2所示,嵌装盒10具备形成为在前表面具有开口 21的箱状的收纳部20、和两个安装部30(30A、30B)。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嵌装盒10由一个主体构件11、两个侧壁构件12(12A、12B)这3个构件组装而成。如图3、4所示,以罩92位于收纳部20的前表面上并且器具主体91通过开口 21 而位于收纳部20内的方式,将配线器具90安装于安装部30。安装部30以从收纳部20的开口 21的边缘部朝开口 21内突出的方式一体地形成
6于收纳部20。安装部30具有形成为细长的板状的安装片31。在安装片3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内螺纹部32。内螺纹部32具有与用于将配线器具90安装于嵌装盒20的螺钉93 (参照图3)对应的形状。并且,安装部30具备用于覆盖收纳部20的开口 21的边缘部和罩92之间的间隙的延伸部33。延伸部33分别形成于安装片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并且,在安装片3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螺纹孔34。在各延伸部33的前端形成有突起(第2突起)35。两个安装部30A、30B的内螺纹部32间的距离被设计成与配线器具90的螺钉插通孔间的距离相等。即,内螺纹部32间的距离按照配线器具90的设计而决定。收纳部20形成为在前表面具有开口 21的箱状。更详细来说,收纳部20具备形成为具有前端开口及后端开口的筒状的周壁40 ;和堵塞周壁40的后端开口的底壁50。周壁40的前端开口成为收纳部20的开口 21。底壁50形成为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50形成为正方形的板状。底壁50具有与其厚度方向(收纳部20的前后方向Dz)正交的第1方向Dx的两边(第1边51及第 2边5 、和与前后方向Dz及第1方向Dx分别正交的第2方向Dy的两边(第3边53及第 4边。在底壁50的第3边53及第4边M分别形成有在第1方向Dx分离的两个切口 (第 1 切口)55。周壁40的与前后方向Dz正交的面内的外形形状与底壁50相等。周壁40具备第 1侧板41和第2侧板42。第1侧板41与底壁50 —体地形成。第2侧板42形成为与第1 侧板41及底壁50分体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40形成为方筒状,且具备两个第1侧板41 (41A、41B)、和两个第2侧板42 (42A、42B)。两个第1侧板41A、41B在第1方向Dx对置,两个第2侧板42A、42B在第2方向Dy对置。第1侧板41和底壁50之间的角度以及第 2侧板42和底壁50之间的角度为90度。其中,对于第1侧板41和底壁50之间的角度以及第2侧板42和底壁50之间的角度,严格来说并不需要为90度,只要在可视为90度的范围内即可。第1侧板41形成为矩形板状。第1侧板41的长度(第2方向Dy的长度)是与底壁50的第1方向Dx的两边51、52相同的长度。第1侧板41A —体地形成于底壁50的第1边51,第1侧板41B —体地形成于底壁 50的第2边52。第1侧板41A、41B分别在其前端部的中央具备朝开口 21内突出的突出部43。此外,在第1侧板41A、41B各自的前端部,在第2方向Dy的两端部形成有切口(第2切口)44。 第2切口 44形成为供安装部30的第2突起35嵌合的形状。第2侧板42形成为矩形板状。第2侧板42的长度(第1方向Dx的长度)比底壁50的第2方向Dy的两边53,M稍小。第2侧板42的高度(前后方向Dz的长度)与第 1侧板41的高度(前后方向Dz的长度)相等。在各第2侧板42A、42B的后端部形成有在第1方向Dx分离的两个突起(第1突起)45。第1突起45形成为与底壁50的第1切口 55嵌合的形状。此外,第1突起45间的间隔与第1切口 55间的间隔相等。在第2侧板42A、42B的前端部分别一体地形成有安装部30A、30B。安装部30以安装片31的长度方向沿着第1方向Dx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第2侧板42的前端部的整体。此外,第2侧板42A、42B的各自在第1方向Dx的两端分别具备接触片46,该接触
7片46以覆盖第2侧板42和第1侧板41的间隙的方式与第1侧板41接触。在第1侧板41A、41B及第2侧板42A、42B分别形成有缆线插入孔47。在第1侧板41形成有在第2方向Dy分离的两个缆线插入孔47。此外,在第2侧板42形成有在第1 方向Dx分离两个缆线插入孔47。各缆线插入孔47形成为圆形状。缆线插入孔47是为了将与配线器具90连接的缆线(电线、LAN缆线、光缆等)插入到嵌装盒10内而使用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缆线插入孔47的内径不同。另外,缆线插入孔47由敲除(knock out) 部48堵塞,该敲除部48具有比缆线插入孔47的内径稍小的直径且形成为圆形状。敲除部 48通过连结部49 一体地连结于缆线插入孔47的边缘。通过切断连结部49,能够容易地卸下敲除部48。如果卸下敲除部48的话,则能够将缆线通过缆线插入孔47插入到嵌装盒10 内。这样的缆线插入孔47、敲除部48及连结部49能够通过冲裁加工而形成。在该情况下, 利用锤子等敲打敲除部48,能够切断连结部49而除去敲除部48。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构件11由两个第1侧板41A、41B和底壁50构成。主体构件11通过金属板的折弯加工而形成。主体构件11所使用的金属板(第1金属板)例如是钢板。钢板优选日本工业规格所规定的SPHC(热轧软钢及钢带)或者SPCC(冷轧软钢及钢带)。在利用冲裁加工形成缆线插入孔47、敲除部48及连结部49的情况下,第 1金属板的厚度设定在第1金属板的可冲裁加工的厚度的下限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Imm) 以上。侧板构件12A由一个第2侧板42A和一个安装部30A构成,侧板构件12B由一个第2侧板42B和一个安装部30B构成。各侧板构件12A、12B通过金属板的折弯加工而形成。 侧板构件12所使用的金属板(第2金属板)例如是钢板。钢板优选日本工业规格所规定的SPHC (热轧软钢及钢带)或者SPCC (冷轧软钢及钢带)。在利用冲裁加工形成缆线插入孔47、敲除部48及连结部49的情况下,第2金属板的厚度设定在第2金属板的可冲裁加工的厚度的下限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Imm)以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金属板的材料及厚度与第1金属板相同。通过使第2侧板42A的第1突起45分别与第3边53的对应的第1切口 55嵌合, 且使安装部30A的第2突起35分别与对应的第1侧板41A、41B的第2切口 44嵌合,将侧板构件12A安装于主体构件11。同样地将侧板构件12B安装于主体构件11。由此,得到图 1所示的嵌装盒10。各侧板构件12A、12B机械地结合于主体构件11。因而,对于嵌装盒10 的组装不需要特别的装置,能够容易地组装嵌装盒10。利用螺钉93和安装部30的内螺纹部32,将罩92螺纹固定于各安装部30,由此, 将配线器具90固定于嵌装盒10 (参照图4)。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螺钉93, 将配线器具90固定于嵌装盒10。即,如图3所示,使螺钉93(93A)通过罩92的一方螺钉插通孔与安装部30A的内螺纹部32结合,使螺钉93 (93B)通过罩92的另一方的螺钉插通孔与安装部30B的内螺纹部32结合,由此将配线器具90固定于嵌装盒10。作为将嵌装盒10嵌装于混凝土基底1000的方法,例如,如图5所示,具有将嵌装盒10收纳到形成于混凝土基底1000的空间1100中的方法。空间1100的底面的尺寸设定得比嵌装盒10的底面的尺寸(收纳部)稍大。另外,空间1100的深度根据配线器具90的厚度和嵌装盒10的高度来设定。作为将嵌装盒10嵌装于混凝土基底1000的方法,具有在将嵌装盒10配置在预定
8的位置之后,形成混凝土基底1000的方法。由于安装部30—体地形成于收纳部20,所以在混凝土基底1000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混凝土流入收纳部20内的情况。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是为了将配线器具90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而使用的嵌装盒,该配线器具90具有器具主体91及以覆盖器具主体91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91的板状的罩92。嵌装盒10具备收纳部20,该收纳部20形成为在前表面具有开口 21的箱状;和安装部30,该安装部30以上述罩92位于收纳部20的前表面上并且器具主体91通过开口 21而位于收纳部20内的方式安装配线器具90。安装部30以从收纳部 20的开口 21的边缘部朝开口 21内突出的方式与收纳部20 —体地形成。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安装部30从收纳部20的开口 21的边缘部朝开口 21内突出。因此,在嵌装盒10的外侧面,在安装部30和收纳部20之间不存在阶梯差。 由此,在将嵌装盒10配置在形成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的空间(图5的空间1100)内时,与现有例不同,不需要进行消除阶梯差的加工。因此,能够容易地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中,收纳部20具备周壁40,该周壁40形成为具有前端开口及后端开口的筒状;和底壁50,该底壁50用于堵塞周壁40的后端开口。开口 21是周壁40的前端开口。周壁40具备第1侧板41A、41B和第2侧板42A、42B。第1侧板 41A、41B —体地形成于底壁50。第2侧板42A、42B形成为与第1侧板41A、41B及底壁50 分体的部件。安装部30 —体地形成于第2侧板42。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能够根据配线器具90的设计(例如,螺钉插通孔的位置等)来更换安装部30及第2侧板42。由于能够在不同的嵌装盒10中共用第1 侧板41A、41B及底壁50,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中,安装部30具备延伸部33,该延伸部33在配线器具90安装于安装部30的状态下覆盖收纳部20的开口 21的边缘部和罩92之间的间隙。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在嵌装盒10的设置后形成混凝土基底1000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混凝土从配线器具90的罩92和开口 21的边缘部的间隙进入收纳部20 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中,配线器具90构成为使用两个安装部30安装于收纳部20。周壁40形成为方筒状,且具备两个第1侧板41 (41A、41B)和两个第2侧板 42(42A,42B)。两个第1侧板 41,在与周壁40的前后方向Dz正交的第1方向Dx相互对置。两个第2侧板42,在与前后方向Dz及第1方向Dx分别正交的第2方向Dy相互对置。 在两个第2侧板42分别一体地形成安装部30。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能够将配线器具90可靠地固定于嵌装盒1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中,第2侧板42各自在第1方向Dx的两端分别具备与第1侧板41接触的接触片46。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在嵌装盒10的设置后形成混凝土基底1000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混凝土从第1侧板41和第2侧板42之间进入到收纳部20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中,具备一个主体构件11、和两个侧壁构件12。主体构件11由两个第1侧板41和底壁50构成,通过一张第1金属板的折弯加工而形成。侧壁构件12分别由一个第2侧板42和一个安装部30构成,通过一张第2金属板的折弯加工而形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中,能够根据嵌装盒10的用途、制造成本来变更第1金属板及第2金属板的材料、厚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中,侧壁构件12的各个机械地结合于主体构件 1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能够容易地组装嵌装盒10。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嵌装盒10中,安装部30具有内螺纹部32,该内螺纹部32定义用于将配线器具90安装于安装部30的螺纹孔。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能够容易地将配线器具90安装于嵌装盒10。(第1变形例)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由主体构件11和两个侧壁构件12构成。因此,能够使主体构件11用的第ι金属板和侧壁构件12用的第2金属板的厚度不同。例如,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嵌装盒IOA0在第1变形例的嵌装盒IOA中,在第1侧板41A、41B上不分别形成缆线插入孔47。 在第1侧板41不形成缆线插入孔47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第1侧板41的冲裁加工。因此,将第1侧板41的厚度(第1金属板的厚度)设为不足(例如0. 8mm)第1金属板的可冲裁加工的厚度的下限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mm)。另外,第1金属板的厚度设定成底壁 50及第1侧壁41具有充分的强度。另一方面,在第2侧板42A、42B上分别形成有缆线插入孔47。因此,第2侧板42 的厚度(第2金属板的厚度)为第2金属板的可冲裁加工的厚度的下限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Imm)以上。S卩,在上述第1变形例的嵌装盒IOA中,第1金属板和第2金属板由相同的材料形成,第1金属板比第2金属板薄。因此,能够将嵌装盒IOA的制造成本降低得比嵌装盒10 低。此外,在上述第1变形例的嵌装盒IOA中,第2金属板的厚度为第2金属板的可冲裁加工的厚度的下限值以上,上述第1金属板的厚度不足上述下限值。因此,不但能够降低嵌装盒IOA的制造成本,而且能够利用冲裁加工来形成与配线器具90连接的缆线用的孔 (缆线插入孔47)。(第2变形例)图7 图10分别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嵌装盒10B。第2变形例的嵌装盒IOB在安装部30的形状上与嵌装盒10不同。在第2变形例中,安装部30的形状根据图 10所示的配线器具90B来设计。配线器具90B,例如是图9、10所示的、供LAN缆线、光缆等的信息通信用的缆线的插头(未图示)连接的插座。该配线器具90具有器具主体91B、和以覆盖器具主体91B的前表面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91B的罩92B。器具主体91B具备通过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为长方体状的外壳911B。与信息通信用的缆线的插头对应的插座(未图示)在外壳911B的一面露出。此外,在外壳911B安装有覆盖插座的保护罩9i;3B。另外,在外壳911B内收纳有与插入到嵌装盒10内的缆线连接的端子等。
10[0095]罩92B通过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的板状。在罩92B的前表面形成有矩形状的孔部921B。在孔部921B的两边缘部分别形成有螺钉插通孔(未图示)。螺钉插通孔是为了使用螺钉93将配线器具90B嵌装于嵌装盒IOB而使用的。配线器具90B还具备用于收纳器具主体91B的壳体94B。壳体94B以通过罩92B 的孔部921B而在器具主体91B位于罩92B的后方的状态(参照图10 (a))、和器具主体91B 位于罩92B的前方的状态(参照图10(b))之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罩92B。在该配线器具90B中,罩92B的螺钉插通孔间的距离比配线器具90短。因此,配线器具90B无法安装于图1所示的嵌装盒10。因此,在上述第2变形例的嵌装盒IOB中,如图7、8所示,安装部30设计成两个安装部30的内螺纹部32间的距离与罩92B的螺钉插通孔间的距离一致。配线器具90B使用两个螺钉93而固定于嵌装盒10B。S卩,如图9所示,使螺钉 93 (93A)通过罩92B的一方的螺钉插通孔与安装部30A的内螺纹部32结合,使螺钉93 (93B) 通过罩92B的另一方的螺钉插通孔与安装部30B的内螺纹部32结合,由此,将配线器具90B 固定于嵌装盒10B(参照图10)。(第3变形例)图11 图14分别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嵌装盒10C。第3变形例的嵌装盒IOC在安装部30的形状方面与嵌装盒10、10B不同。在第3变形例中,安装部30的形状根据图14所示的配线器具90C来设计。配线器具90C,例如具有图13、14所示的、器具主体91、和以覆盖器具主体91的前表面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91的罩92C。罩92C例如具备用于支承器具主体91的矩形框状的框架(未图示)、和覆盖框架的前表面的装饰板922C。框架由合成树脂或者金属形成。装饰板922C由合成树脂形成。 在罩92C以贯通框架及装饰板922C的方式形成有矩形状的孔部921C。在框架的孔部921 的两边缘部分别形成有螺钉插通孔(未图示)。螺钉插通孔是为了使用螺钉93将配线器具 90安装于嵌装盒10而使用的。配线器具90C还具备用于开闭孔部921C的门95C。通常情况下,门95C处于关闭状态(参照图14(a))。在使用配线器具90C的情况下,打开门95C,使器具主体91从孔部 921C露出(参照图14(b))。在该配线器具90C中,罩92C的螺钉插通孔间的距离比配线器具90短。因此,配线器具90C无法安装于图1所示的嵌装盒10。因此,在上述第3变形例的嵌装盒IOC中,如图11、12所示,安装部30设计成两个安装部30的内螺纹部32间的距离与罩92C的螺钉插通孔间的距离一致。配线器具90C使用两个螺钉93固定于嵌装盒10。即,如图13所示,使螺钉93 (93A) 通过罩92C的一方的螺钉插通孔与安装部30A的内螺纹部32结合,使螺钉93 (93B)通过罩 92C的另一方的螺钉插通孔与安装部30B的内螺纹部32结合,由此,将配线器具90C固定于嵌装盒10C。本实施方式的嵌装盒10、10A、10B、10C,虽然具备两个安装部30,但是安装部3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安装部30的数量根据配线器具90 来决定。[0107]此外,对于收纳部20的周壁40,与前后方向正交的面内的截面为正方形的方筒状。但是,周壁40的与前后方向正交的面内的截面,可以是圆形状(正圆形状,椭圆形状等),也可以是多边形状(例如是正八边形状)。此外,周壁40由两个第1侧板41和两个第2侧板42构成,但第1侧板41及第2 侧板42的数量是一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此外,不需要在全部的第2侧板41形成缆线插入孔41,只要在第1侧板41和第2侧板42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缆线插入孔41即可。此外, 在第1侧板41或者第2侧板42上形成的缆线插入孔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3 个以上。
权利要求1.一种嵌装盒,该嵌装盒被用于将配线器具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中,所述配线器具具有器具主体及以覆盖所述器具主体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器具主体的板状的罩,所述嵌装盒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部,该收纳部形成为在前表面具有开口的箱状;以及安装部,该安装部以所述罩位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前表面上并且所述器具主体通过所述开口而位于所述收纳部内的方式安装所述配线器具,所述安装部,以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开口的边缘部朝所述开口内突出的方式与所述收纳部一体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具备周壁和底壁,该周壁形成为具有前端开口及后端开口的筒状,该底壁用于堵塞所述周壁的所述后端开口, 所述开口是所述前端开口, 所述周壁具备第1侧板和第2侧板, 所述第1侧板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底壁, 所述第2侧板形成为与所述第1侧板及所述底壁分体的部件, 所述安装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2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备延伸部,在所述配线器具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延伸部覆盖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边缘部和所述罩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器具使用两个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收纳部,所述周壁形成为方筒状,且具备两个所述第1侧板和两个所述第2侧板, 所述两个第1侧板在与所述周壁的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相互对置, 所述两个第2侧板在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第1方向分别正交的第2方向上相互对置,在所述两个第2侧板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所述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侧板各自在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分别具备与所述第1侧板接触的接触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装盒具备一个主体构件和两个侧壁构件,所述主体构件由所述两个第1侧板和所述底壁构成,通过对一张第1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该主体构件,所述侧壁构件分别由所述一个第2侧板和所述一个安装部构成,通过对一张第2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该侧壁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构件分别被机械地结合于所述主体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金属板和所述第2金属板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所述第1金属板比所述第2金属板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金属板的厚度,在可实现对所述第2金属板的冲裁加工的厚度的下限值以上, 所述第1金属板的厚度不足所述下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将所述配线器具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嵌装盒。嵌装盒(10)用于将配线器具(90)嵌装于建筑物的构造部件,上述配线器具(90)具有器具主体(91)及以覆盖器具主体(91)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91)的板状的罩(92)。嵌装盒(10)具备收纳部(20),该收纳部(20)形成为在前表面具有开口(21)的箱状;以及安装部(30),该安装部(30)以罩(92)位于收纳部(20)的前表面上并且器具主体(91)通过开口(21)而位于收纳部(20)内的方式安装配线器具(90)。安装部(30)以从收纳部(20)的开口(21)的边缘部朝开口(21)内突出的方式与收纳部(20)一体地形成。
文档编号H02G3/06GK202076738SQ2011201369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加藤博士, 松冈秀树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