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车的线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389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能源客车的线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固定线束的线夹装置。
背景技术
线夹装置一般用于定位和固定线束走向,为了用电安全、可靠,通常要求线夹装置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新能源客车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研发生产和竞争的重点与焦点。相比于普通客车,新能源客车具有节能和低碳的优点。普通客车的蓄电池一般供发动机起动、照明等使用,电压一般不大于24V,属低压电路,鉴于蓄电池电压不高,普通客车对整车的绝缘性能要求不高,一般使用线束自身的绝缘性能就能达到要求。相比之下,新能源客车安装各种类型的动力电池,除了与普通客车相同的供电需求外,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还向整车提供动力源。并通过制动能源回收系统向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的电压可达600V以上,属高压电路。为了保证客车的安全性, 新能源客车对整车的绝缘性能要求很高,使用线束自身的绝缘性能不能达到要求。因此,对新能源客车上各种线夹装置的绝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用于新能源客车上传统的单线夹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将传统的单线夹装置和多线夹装置安装到新能源客车的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传统线夹装置可分为单线夹装置和多线夹装置两种,其均为装设在车架2上的标准件,标准中无绝缘性能要求。单线夹装置包括一个夹片31,夹片31具有一个管状中空部311和两个固定部312,管状中空部311具有开口 313以取放线束,固定部312从管状中空部311 的开口 313处向外沿相同方向延伸出,并且相互叠合,固定部312上具有螺栓孔,以使螺栓 5 (见图2)通过该螺栓孔并将夹片31固定于车架2上。夹片31的管状中空部311供单线束1通过。在使用中,将管状中空部311从开口 313处张开,将线束1放入管状中空部311, 复位后再使用螺栓5和螺母6将夹片31固定在车架2上合适位置处,即可达到固定线束1 的目的。多线夹装置可容置多根线束1,其结构与单线夹装置类似,具有中空部和固定部。 使用传统线夹装置固定线束,线束与车架之间的间距小,线束与线束之间无间距,仅靠线束自身的绝缘材料和车架的绝缘材料维持绝缘性,因此传统线夹装置的绝缘性能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线夹装置绝缘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夹装置,包括夹片,夹片形成有中空部和固定部,线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夹片中空部的至少一个绝缘线夹,每个绝缘线夹内设有线束容置部,所述绝缘线夹上具有至少一个断口。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片呈管状,且具有一个开口,夹片由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绝缘线夹呈管状,且管壁上设置一个所述断口。[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绝缘线夹的管体两端分别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限位突台,限位突台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夹片轴向宽度。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片包括一个上夹片和一个下夹片,上夹片、下夹片共同形成中空部,且上夹片的两端部与所述下夹片两端部重叠的部分形成固定部;绝缘线夹包括上绝缘线夹和下绝缘线夹,上、下绝缘线夹共同形成线束容置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夹片包括顶壁部、侧壁部和固定部,侧壁部分别从所述顶壁部的两端向下弯折延伸而成,固定部分别从所述侧壁部的端部向外延伸而成。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绝缘线夹顶面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向上突出的上限位突台,两个上限位突台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上夹片的轴向宽度。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绝缘线夹底面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突出的下限位突台,两个下限位突台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下夹片的轴向宽度。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绝缘线夹的下部设有一个上线槽,下绝缘线夹的上部设有一个下线槽,上线槽与下线槽共同形成线束容置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绝缘线夹的和所述下绝缘线夹分别设置多个线槽,所述多个线槽共同形成多个线束容置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夹片,设置在所述中空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定位夹片还具有定位孔,上夹片上具有上固定孔;定位装置通过定位孔和上固定孔对齐固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线夹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线夹装置中的绝缘线夹具有绝缘性和一定的厚度,因此可以增加线束和车架以及线束和线束之间的绝缘性,提高了新能源客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安装后牢固不易脱落,使用非常方便。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图1为传统的单线夹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将传统的单线夹装置和多线夹装置安装到新能源客车的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夹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夹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夹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安装到车架上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夹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线夹装置3为用来容置一根线束1的单线夹装置,其包括一个单管夹片31和一个绝缘线夹32,其中单管夹片31可以为标准件。绝缘线夹32具有本体,该本体具有一个线束容置部,即管体321,用于容置线束1。 管体321的两端分别沿其径向向外突出两个限位突台322,两个限位突台322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稍大于单管夹片31的管状中空部311的轴向宽度(轴向宽度方向指管状中空部311 的轴线方向)。该管体321的管壁并非完全封闭而是具有一个断口 323,该断口 323可以与管体321的中心线平行,或者与管体321的中心线成一倾斜角度。当使用者施力使所述断口 323打开,线束1可由断口 323容置于绝缘线夹32中。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线夹32材料优选为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橡胶,但是不以此为限,任何绝缘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线夹。本实施例的单线夹装置中,单管夹片31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夹片31相同,单管夹片31用于容置绝缘线夹32,单管夹片31具有管状中空部311和两个固定部312。管状中空部311具有一个开口 313以取放线束。夹片的两个固定部312从单管夹片31的管状中空部311的开口 313处向外沿相同方向延伸出,并且相互叠合,固定部312上可以设置开孔。 绝缘线夹32的管体321装设在单管夹片31的管状中空部311内,并且,绝缘线夹32的管体321上的断口 323邻近管状中空部311的开口 313,以方便线束的取放。装设后绝缘线夹 32的管体321的外壁紧密贴合于单管夹片31的管状中空部311的内壁,且绝缘线夹32的两个限位突台322伸出并卡固于单管夹片31的外端以防止绝缘线夹32沿轴向移动。在使用时,由单管夹片31的开口 313打开单管夹片31,由绝缘线夹32的断口 323 打开绝缘线夹32,将线束1装设于绝缘线夹32的管体321中,将绝缘线夹32装设于单管夹片31中,复位单管夹片31,从而将线束1装设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夹装置3内。用固定装置将本实施例的线夹装置3固定到合适的位置。其中固定装置33可包括螺栓331、螺母332以及设置于固定部312与螺母332之间的垫圈333。在本实施例中车架2可具有一个开孔,螺栓331由下至上地穿过车架的开孔和固定部312的开孔314,并由螺母332与螺栓331锁合以将线夹装置3锁固于车架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栓331也可以焊接固定于车架2。螺母332与固定部312之间可具有垫圈333,以起到分散螺母的压力和防松的作用。本实施例的线夹装置3在装设于新能源客车后,由于绝缘线夹32具有绝缘性能, 从而提高了整车绝缘性能。同时绝缘线夹32还有一定厚度,因此能够增加线束1与车架2 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绝缘性能。值得一提的是,用于安装线夹装置3的固定装置33可以不限于为螺栓和螺母,任何能够使线夹装置3固定于车架2的固定方式(例如卡合等)均是可行的。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夹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夹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安装到车架上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线夹装置4为多线夹装置,其可用来容置多根线束1。所述线夹装置4包括一个夹片和多个沿一横向并排设置的绝缘线夹42。在本实施例中,绝缘线夹42的数目为5个,由左到右分别为42a 42e,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线夹的数目不限于5个。所述夹片包括一个上夹片415和一个平板状下夹片416,上夹片415包括平板状顶壁部417、由平板状顶壁部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部418以及分别由两个侧壁部的端部向外延伸的两个固定部419,该两个固定部419与下夹片两端部重叠,以方便固定连接。上夹片415的平板状顶壁部417和两个侧壁部418以及下夹片416共同形成用于容置绝缘线夹42 的中空部。所述下夹片416包括两个开孔,上夹片415的固定部419也包括两个开孔。所述开孔用于装设固定装置43。每一个绝缘线夹42a 42e包括一个上绝缘线夹44与一个下绝缘线夹45。上绝缘线夹44呈长方体状,其顶面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沿径向向上突出的上限位突台441,两个上限位突台441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上夹片415的平板状顶壁部 417的宽度,也即上夹片415的轴向宽度。上绝缘线夹44的下部居中设有上线槽;下绝缘线夹45呈长方体状,其底面的轴向两端沿径向分别设有向下突出的下限位突台451,两个下限位突台451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下夹片416的轴向宽度,下绝缘线夹45的上部居中设有下线槽,上绝缘线夹44和下绝缘线夹45上、下对正重叠放置,从而上线槽和下线槽构成一个用于收纳一根线束的完整线槽,以构成收容线束1的线束容置部。其中上述轴向即为线槽的轴线方向。若干个绝缘线夹42a 42e呈一字形排布,装设于上夹片的两个侧壁部之间,且装设后绝缘线夹紧密排布于两个侧壁部之间。所述固定装置43可包括螺母432, 螺栓431以及垫圈433,用于将上夹片415与下夹片416固定于车架2上。在使用中,将下夹片416放置在车架2上;分别将各个下绝缘线夹45 —字排开放置在下夹片416上,并使每个下绝缘线夹45的两个限位突台分别卡到下夹片416的前、后边缘;每个下绝缘线夹45的下线槽内放置一根线束;将各个上绝缘线夹44放置到相应的下绝缘线夹45 ;将上夹片415扣合到各个绝缘线夹上,并使每个上绝缘线夹44的两个限位突台分别卡到上夹片415的平板状顶壁部417的前、后边缘,使上夹片415的两个侧壁部 418分别贴紧两端的两个绝缘线夹外侧;最后用螺栓431将上夹片415、下夹片416以及车架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车架2具有车架开孔,则螺栓431依次穿过车架开孔、下夹片416的开孔、上夹片415的开孔后与螺母432进行锁合。同样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栓 431也可以焊接固定于车架2。螺母432与上固定部419之间可具有垫圈433,以起到分散螺母的压力和防松的作用。上述线夹装置4在装设于新能源客车后,由于绝缘线夹42具有绝缘性能,从而提高了整车绝缘性能。同时绝缘线夹42还有一定厚度,因此能够增加线束1与车架2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绝缘性能。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绝缘线夹42中的多个上绝缘线夹44可以利用固接的方式制作为连成一体,多个下绝缘线夹45也可以通过固接的方式制作为连成一体。其余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线夹的数目为一个,所述绝缘线夹42包括上绝缘线夹44和下绝缘线夹45,所述上绝缘线夹44的下部设有多个上线槽,所述下绝缘线夹45 的上部具有与所述多个上线槽对正布置的多个下线槽,所述上绝缘线夹44与所述下绝缘线夹45扣合形成多个线束容置部。其余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方式可以便于固定多根线束之间的距离,同时避免单个绝缘线夹容易遗失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绝缘线夹42在容置空间内移动,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一个定位装置,在一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包括一个定位夹片413和一个定位固定装置419a。 定位夹片413设置在中空部,上夹片415的平板状顶壁部417上开设两个上固定孔415a和 415b,定位夹片413具有定位孔。定位夹片的定位孔和上夹片的其中一个上固定孔415a或415b对齐时,经由定位固定装置419a穿过定位孔和上固定孔对齐固定。当线束1的数目不足5根时,所述定位夹片413可以将上述绝缘线夹42抵触并固定。例如,当线夹装置4仅用于固定1根线束1时,可将线束1置于其中一个绝缘线夹42a的线槽46中,再将绝缘线夹42a置于上夹片415中并贴合于左侧壁部,定位夹片413可以通过定位固定装置419a锁固于上固定孔415a,定位夹片413的左侧抵接于绝缘线夹42a,以防止绝缘线夹42a在上夹片415内移动,从而达到固定一根线束1的目的。同理,若需要固定的线束为4根,可将线束分别置于绝缘线夹42b、42c、42d、42e中,再将绝缘线夹42b、42c、42d、42e并排放置,则绝缘线夹42e贴合于上夹片415右侧壁,绝缘线夹42b贴合于定位夹片413,从而固定了绝缘线夹42b 42e的位置,如需变动多线束的安装位置(如从左侧移至右侧),只需将上夹片 415换一个方向安装。同理,若需要固定的线束为2根或3根,则可将定位夹片413通过定位固定装置419a锁固于另一上固定孔415b,以防止绝缘线夹在上夹片415内移动。在此不再赘述。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可以由至少一个绝缘线夹构成,作为定位装置的绝缘线夹并非用来容置线束,而是并排设置于夹片的中空部,用于给其他的用于容置线束的绝缘线夹定位。上述定位装置也可以由多个定位夹片构成,作为定位装置的多个定位夹片并排设置于夹片的中空部,用于给绝缘线夹定位。当有6根线束1需要固定时,使用者可以拆除定位夹片413,以使夹片可以并排容置6个绝缘线夹。特别地,定位夹片413和定位固定装置419a的数量可以不限为一个。当高压线束、低压线束安装于同一个线夹装置4时,由于高压线束与低压线束之间需要保持较大的间距,这时,使用者可以将高、低压线束分别安装在线夹装置4的两侧,例如可将高压线束安装在靠近上夹片415的左侧壁部的位置,而将低压线束安装在靠近上夹片415右侧壁部的位置,在两个上固定孔415a和415b中用两个定位固定装置419a分别安装两个定位夹片 413以隔离高、低压线束,从而加大高、低压线束的间距,以满足设计要求。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43和定位固定装置419a均可不限于螺栓和螺母,任何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线夹装置4固定于车架2的固定方式(例如卡合等)均是可行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线束安装车架中增加由绝缘橡胶制作的线夹,加大线束与车架的间距以及线束与线束的间距,增加整车的绝缘性能,提高新能源客车的安全性。相比于现有的线夹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线夹装置中的绝缘线夹优选具有弹性,可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直径变化的线缆,提高线夹装置的适用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线夹装置可以提高车架的绝缘电阻,提高线束之间的绝缘电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线夹装置,包括夹片,所述夹片形成有中空部和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夹片中空部的至少一个绝缘线夹,每个所述绝缘线夹内设有线束容置部,所述绝缘线夹上具有至少一个断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呈管状,且具有一个开口,所述夹片由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 所述绝缘线夹呈管状,且管壁上设置一个所述断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线夹的管体两端分别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限位突台,所述限位突台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夹片轴向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包括一个上夹片和一个下夹片,所述上夹片、下夹片共同形成所述中空部,且所述上夹片的两端部与所述下夹片两端部重叠的部分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绝缘线夹包括上绝缘线夹和下绝缘线夹,所述上、下绝缘线夹共同形成所述线束容置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包括 顶壁部;侧壁部,分别从所述顶壁部的两端向下弯折延伸而成; 所述固定部,分别从所述侧壁部的端部向外延伸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绝缘线夹顶面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向上突出的上限位突台,所述两个上限位突台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上夹片的轴向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夹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绝缘线夹底面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突出的下限位突台,所述两个下限位突台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下夹片的轴向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线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线夹的下部设有一个上线槽,所述下绝缘线夹的上部设有一个下线槽,所述上线槽与所述下线槽共同形成所述线束容置部。
9.根据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线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线夹的和所述下绝缘线夹分别设置多个线槽,所述多个线槽共同形成多个线束容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夹片,设置在所述中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夹片还具有定位孔;所述上夹片上具有上固定孔;所述定位装置通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上固定孔对齐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夹装置,包括夹片,所述夹片形成有中空部和两个固定部,其中,所述线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夹片中空部的至少一个绝缘线夹,每个所述绝缘线夹内设有线束容置部,所述绝缘线夹上具有至少一个断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束安装夹片中增加由绝缘材料制作的线夹,增加线束和线束以及线束和车架之间的绝缘性,提高新能源客车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H02G3/30GK202084874SQ20112014647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宁江清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