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性短路保护充电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7893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极性短路保护充电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池充电电路领域的无极性短路保护充电器电路。
技术背景目前市面上各种充电器品种繁多,但均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对准电池的正确极性连接,否则就会烧毁充电器或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无极性短路保护的充电器电路。其技术方案是从电源变压器B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为两个单向可控硅反向并联后串联在次级线圈一端与充电接头之间再与光耦IC及限流电阻礼、&、R3组成极性识别电路。两可控硅控制极通过IC光耦内部开关与限流电阻(Rpig连接在阳极上,光耦内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限流电阻R3串接在M、N接头之间,N接头与次级输出线圈另一端相连。M、N无接电池时,T1, T2均无可控极电流,M、N接头也就无电压输出,短路时也就不会损坏充电器,充电时也不要考虑电池极性,随便连接均可对电池正常充电,本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中IN为电源输入M、N为充电输出的两接头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电路构成及工作原理两个单向可控硅(1\、T2)反向并联后串接在变压器B输出一端与充电接头之间, 与光耦IC及限流电阻R1A2A3组成极性识别整流电路。两可控硅控制极通过IC光耦内部开关与限流电阻(Rpig连接在阳极上,光耦内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限流电阻R3串接在M、 N接头之间,充电接头N与次级输出线圈另一端相连。充电时当M接电池正极,N接负极,电流由M —民一ICl脚一IC2脚一N — M,这时光耦IC7、8脚导通,电流通过R1向T1可控极提供同步触发电压(电流),T1导通,M极输出正电压,充电正常工作,T2无可控极电流而截止,当N极接电池正极,M接负极,电流由N — IC3脚一IC4脚一R3-M负极,这时光耦6、5 脚导通,电流通过&向T2可控极提供同步出发电压(电流),T2有可控极电流而导通,N极输出正电压充电正常工作,而T1无可控极电流而截止。无接电池时,T1^T2无可控极电流而截止,从而M、N短路时也不会损坏充电器,起到了极性识别及短路保护的作用。光耦1、2脚对应7、8脚开关,3、4脚对应5、6脚开关。
权利要求1. 一种无极性短路保护充电器,其特征是从电源变压器B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为两个单向可控硅反向并联后,串联在变压器次级线圈一端与充电接头M之间再与光耦IC及限流电阻队、1 2、1 3组成极性识别电路,两可控硅控制极通过IC光耦内部开关与限流电阻(Rpig连接在阳极上,光耦内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限流电阻R3串联在M、N接头之间,N接头与次极输出线圈另一端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电路领域的无极性短路保护充电器电路。其技术方案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为二个单向可控硅反向并联后串联在变压器输出线圈一端与充电接头M之间再与光耦IC及限流电阻R1、R2、R3组成极性识别电路。两可控硅控制极通过IC光耦内部开关与限流电阻(R1、R2)连接在阳极上,光耦内二极管方向并联后与限流电阻R3串接在M、N极接头上,N极与次级线圈另一端相连。
文档编号H02J7/00GK202190095SQ20112025574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吴迅, 郭振华 申请人:吴迅, 郭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